歷史、記憶、人傑地靈,鮮為人知的大美鄲城

一般介紹鄲城的文章都是隋朝建縣,其實鄲城的歷史非常悠久,閃光點也多,這裡我把鄲城的歷史文化、傑出人物、城市建設等方面簡單寫一寫,奉獻給讀者,當然包括一些鮮為人知的事情。

一、歷史悠久、文物豐厚

鄲國:《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上介紹,鄲:西周、春秋時有鄲國,都邑在今河南鹿邑鄲城集(鄲城歷史上數百年歸鹿邑縣管轄,1952年設置鄲城縣),公族以國為氏。鄲國被滅後,國人流亡它地。西漢時功臣周應被封為鄲侯,置鄲侯國,國都在今安徽省渦陽縣境內。東漢在渦陽北置鄲縣。隋朝在鄲城置鄲縣。這些地方都和鄲國及其後人有關。如今,鄲姓人分佈在全國多個省市,鄲城是鄲姓人的祖籍地。

寧平城:始建於五帝時期,距今有四千多年的歷史,曾為商朝前期古亳國都城。西漢初年至西晉初期的480年間,在此置寧平縣。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封胞妹劉伯姬為寧平長公主,封地在寧平縣。寧平公主去世後,被葬在寧平城南。公主墓至今保護完好,現為周口市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寧平故城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記憶、人傑地靈,鮮為人知的大美鄲城


王子昇仙亭


歷史、記憶、人傑地靈,鮮為人知的大美鄲城


老子煉丹地,王子昇仙城:話說,老子在鹿邑太清宮煉丹久不成功,移煉丹爐於鄲城洺河邊,在王子的幫助下,煉丹成功。後人為紀念老子煉丹,在鄲城洺河北岸建老君臺一座,和鹿邑老君臺規模格式完全一樣,新中國成立後被拆毀。王子是鄲城縣寧平鎮王子莊人,被老子度化成仙,所以,鄲城又有仙城的美稱。鄲城大橋旁建有王子昇仙亭,是鄲城著名景點。

王禪故里:王禪是王子的五世孫,出生於鄲城縣寧平鎮王子莊,又稱鬼谷子,戰國時期風雲人物,其著名弟子有蘇秦、張儀、孫臏、龐涓等。清《淮陽縣誌》記載:王禪冢在城東南三十五里,即今淮陽縣朱集鄉高井村。2016年,鄲城縣被授予"鬼谷子王禪故里"稱號。王子莊遺址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段寨遺址:位於鄲城縣巴集鄉段寨村,遺址高約8米,南北長約91米,東西寬約83米,總面積約7500平方米。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南省文物工作隊專家考證,為新石器時代遺址、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存。2013年,段寨遺址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汲黯(?——公元前112年),西漢濮陽人,著名諫臣、廉臣。漢武帝四年任淮陽太守,因年老多病,有時臥在床上辦公。他體察民情,懲辦貪官汙吏,任用廉潔之士。因政績卓著,皇帝下詔令他以諸侯相的身份駐紮淮陽郡,後病故於淮陽任上,葬於汲冢(今鄲城縣汲冢鎮),汲冢的名字就是為紀念他而來。汲黯墓現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千年古剎柘丘寺:位於鄲城縣城西南丁寨村,坐落在一個新石器時代和商周文化遺址上。該丘因古時長滿柘木而得名,原高三丈許,頂端20餘畝。丁寨原屬陳地,柘丘和宛丘齊名,故有"東有柘丘,西有宛丘"之說。柘丘寺歷史上規模較大,寺西有一佔地二十多畝的和尚墓地。

後梁皇帝朱溫被其子朱友珪殺害後,曾厝於柘丘多年,後移葬於洛陽,其衣冠葬於柘丘之下。

堌堆寨遺址:位於胡集鄉堌堆寨,2011年被周口市政府公佈為市文物保護單位。經專家實地考察,發現出土文物多種,其中四件打製石器屬於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之間的中石器時代,距今約1.2萬年曆史,廣東番禺博物館專家鑑定時間有8000——10000年,說明鄲城先民是一群偉大、勤勞、富於創造精神的人民,早在10000年左右,就已參與了中華史前文明的創建。

龍頭鳳尾三足鼎:1968年,鄲城縣丁村鄉楊廟大隊一社員在坑裡發現了一件東西,後經國家博物館專家鑑定是唐代宮廷祭禮器,全稱是"龍頭鳳尾三足鼎",屬青銅器系列,國家一級文物。據史書記載:唐朝皇宮此寶只有三件,其中兩件在清朝、民國先後出土,一件收藏於故宮博物館,另一件藏於臺灣博物館。此物價值連城,現收藏於河南省博物館。

歷史、記憶、人傑地靈,鮮為人知的大美鄲城


十八軍吳臺廟歷史展館

二、革命老區、紅色記憶

十八軍誕生鄲城吳臺廟:1949年2月18日,中國人民野戰軍5兵團18軍在鄲城縣吳臺廟由原第一縱隊20旅與豫皖蘇軍區獨立旅及1、2、3軍分區隊伍組建,軍長張國華、政治委員譚冠三。魏鳳樓領導的豫東縱隊和2分區其他部隊編為18軍第48師。當地青年紛紛報名,據說有800多人參軍。1949年3月11日,18軍從鹿邑出發,經安徽、江西、貴州、四川,戰鬥萬餘里,最後打到西藏的康定、昌都,為和平解放西藏立下了赫赫戰功。

新四軍白馬驛整訓:1938年9月30日,彭雪楓率領300多人,以新四軍游擊隊第二大隊名義,在確山縣竹溝召開誓師東征大會,沿途在西華縣杜崗與其它游擊隊會師,整編為1000餘人的新四軍遊擊支隊。12月初,進駐白馬驛(今鄲城縣白馬鎮)。部隊通過思想教育、理論學習和嚴格的訓練,政治軍事素質明顯提高。

部隊重視開展群眾工作,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方針,受到了當地各界的擁戴,迅速發展壯大,12月底,已有3412人,另有游擊隊員500餘人,成為豫皖蘇邊區一支規模可觀的抗日武裝,得到了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的肯定。

彭雪楓領導新四軍在鄲城東部(今鄲城六個鄉鎮和安徽的部分地區)開展抗日工作,創建了抗日革命根據地。

1939年1月8日,彭雪楓在白馬驛指揮了一場戰鬥,殲敵200餘人,壯大了新四軍的聲威,鼓舞了豫皖蘇人民的士氣。

歷史、記憶、人傑地靈,鮮為人知的大美鄲城


鄲城一高

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鄲城縣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文化底蘊豐厚。歷史上出了鄲羲氏、王子等神仙和鬼谷子王禪。寧平公主、汲黯都葬在鄲城縣。明末崔源之(今鄲城縣李樓鄉崔老家人)官至巡撫(正二品),其堂兄崔泌之進士出身,死後被清政府下詔入忠義祠奉祀,是在《二十四史》中立傳的人物。梁璨,清朝時期人,出生於鄲城縣虎崗鄉梁老家,進士出身,死後被清政府恩賞二品封典,封贈二代、誥命三代。朱炎昭,清末舉人,以"詩、書、畫"三絕聞名於世。王祖同,清末虎崗麥仁店人,進士出身,進入翰林院,官至封疆大吏。張又銘是被譽為"豫東三傑"之一的教育家。朱婷,出生於鄲城縣秋渠鄉農家,現為女排國家隊隊長,為中國女排連續奪得世界冠軍立下了大功,成為萬人矚目的國際體壇巨星。鄲城教育工作成績顯著,高招成績領跑全省,全國聞名,鄲城一高一本二本上線人數均居全省縣級高中第一,近七年被北大、清華錄取259人。基礎教育領跑全市,中招成績實現周口市十一連冠。

歷史、記憶、人傑地靈,鮮為人知的大美鄲城


朱婷和女排教練


歷史、記憶、人傑地靈,鮮為人知的大美鄲城


中國書法之鄉

四、幸福鄲城、異彩紛呈

近年來,鄲城縣委、縣政府提出了"生態立縣、工業強縣、科教興縣、依法治縣"四大戰略,全縣廣大幹群攻堅克難,砥礪前行,經濟實力高歌猛進,社會發展欣欣向榮。全國產糧大縣、食品工業強縣、生豬調出大縣、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婦幼健康優質服務示範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河南省文明城、衛生城、園林城、雙擁模範城、中國書法之鄉、詩詞之縣、戲劇之鄉……國家級省級榮譽紛至沓來。公檢法司部門密切配合,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群眾安全感大幅提升。法律的公平公正得到落實,縣鄉村三級加大矛盾糾紛調處力度,社會和諧穩定。

縣委縣政府提倡文明新風,依託傳統文化,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民道德修養水平明顯提升。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謝宇慧、全國最美鄉村教師張偉、中國好人於秀琴、趙美榮、"愛心奶奶"蘇秀英、"最美老人"侯一風等道德楷模名揚省內外。

縣委縣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著力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一件件民生實事落到實處,廣大群眾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節節攀升,順利實現脫貧摘帽。總投資30億元洺河生態水系建設工程已進展大半,"三河一溝一渠"同步治理,生態濱河景觀已現雛形,新建的一座座洺河橋古樸典雅、端莊大氣,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美麗畫卷即將呈現。目前,鄲城縣申請的"國家衛生縣城"已通過省級初評。今日鄲城,道路暢達、花木蔥蘢、環境整潔……現代與歷史交融,文明與和諧共生。鄲城,這座生機勃勃的城市,正朝著"創新、開放、文化、教育、平安、美麗"的宏偉目標,奮力奔跑、同心追夢!

歷史、記憶、人傑地靈,鮮為人知的大美鄲城


作者 趙旭

趙旭,字子舒,網名(筆名)驛外斷橋邊的梅、秋夜月等,鄲城縣寧平鎮人,大專文化,鄲城縣司法局公務員,周口市作家協會會員,鄲城縣作家協會理事兼副秘書長,鄲城縣政協文史研究員,平時愛好寫作,有六十多篇文章發表於各級報刊、網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