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一輛客車後輪突然脫落,車上29人安然無恙只因駕駛員這一舉動

開車過程中遇到小意外在所難免

但這樣的情況你看到過嗎——

跑著跑著

後輪突然“不見了”


10月30日上午,瀘州一位20年駕齡的客車司機在載客駕車途中感覺到車況有些不尋常,在顧慮安全的前提下,他提早讓乘客下車,全部轉乘。後來發生的驚險一幕證明,他的預判沒有錯:客車突發險情,竟然差點衝撞向正在過路的一位老婆婆。最終,駕駛員臨危不斷,避開行人後安全停車。一場原本可能會發生交通事故最終化為無形。


駕駛中感覺異常 他提前轉移了29名乘客

“我出發之前,車子沒有任何異常響動,也沒有感覺到有什麼問題。”

駕駛員艾沛根說,10月30日上午10時30分左右,他駕駛川E42930客車從瀘縣玄灘客運站發車前往瀘州,當時,車上有1名駕駛員,1名售票員和28名前往瀘州城區的乘客共計30人。當該車行駛到距離瀘縣奇峰鎮站點約100米左右的地方時,他感覺到駕駛的路面比較顛簸,但仍沒聽到什麼響聲,只是覺得排擋時有些“不舒服”。

“因為這種不舒服的感覺,我有些不放心,然後就在加油站停下了車。”艾沛根說,他發現異常後立馬做了一個決定:向車上的乘客解釋原因,然後讓售票員帶著車內的乘客下車,用轉乘其它客車的方式前往瀘州城區。當時車內乘客表示沒有感覺到不舒服,也沒有聽到車上異常響動,有的乘客還表示不理解。但艾沛根和售票員依然堅持向乘客做好解釋工作,讓乘客全部轉車。

瀘州一輛客車後輪突然脫落,車上29人安然無恙只因駕駛員這一舉動

▲乘客開始有序轉移

司機臨危不亂 冷靜操作成功避險

當乘客全部下車後,艾沛根繞車檢查車況,並專門看了車的底盤和四個輪轂,但並未發現有什麼明顯痕跡和異常。隨後,他再次發動汽車,並告訴售票員,他要獨自駕車前往附近一傢俱備資質的修理廠進行檢查

在去修理廠途中,艾沛根沿途遇到了向他招手的乘客,他都一一示意,拒絕乘客上車。大約11時20分左右,當客車行駛至瀘榮路雙加鎮場口處時,驚險的一幕發生了——

“當時我聽到‘咣噹’一聲,感覺車子瞬間失控了。”艾沛根說,當時,客車行駛在一條直路上,前後沒有車。在聽到聲響後,他明顯感覺車身底盤已經掉落了。憑藉20年的駕車經驗,他雙手緊緊穩住方向盤,腳下連續多次踩剎車,努力保持著車輛的穩定。可就在這時,一名老婆婆突然出現,要橫穿馬路。為了避讓行人,他向左連打兩下方向盤,希望能防止車輛側翻。

最終,車輛安全停了下來。

掛空擋、拉手剎、打雙閃……在車停穩後,艾沛根完成了安全停車的一系列動作,並隨即下車查看情況,確認未造成人員傷亡後,立即擺放好三角警示牌,報告公司和交警。隨後在周圍群眾的幫助下將車輛移到道路右側,防止交通擁堵和二次事故發生。

接到險情後,瀘州市運管局龍馬潭區分局、車輛所屬公司石洞運輸公司立即派專人現場進行應急處置,維修人員緊急搶修故障車輛,中午12時30分左右,交通恢復正常。

瀘州一輛客車後輪突然脫落,車上29人安然無恙只因駕駛員這一舉動

車輛疑似吊耳內部裂縫 肉眼難以判斷

在安全處置後,市運管局、龍馬潭運管分局成立調查組分別到石洞運輸公司和龍一修理廠查看涉事客車的駕駛員檔案、車輛技術檔案及二級維護檔案等。

經調查,該車證件、資質齊全,並於2019年9月11日到有資質修理廠進行了全車二級維護。檢測人員初步查實,該車發生險情是由於客車產生了“金屬疲勞”——一是因為該車長期在顛簸路面上行駛,另外,車後有一個叫“吊耳”的零部件,將車兩個後輪的後橋吊在車架上,但該車“吊耳”內側的有一鋼片出現裂縫,用肉眼和普通檢測手段很難發現。而該裂縫在車行駛顛簸抖動中又可能產生突然性開裂,最終導致整個車後橋完全脫落。

瀘州市龍馬潭區石洞運輸公司經理黃均松介紹,9月11日,該車進行過檢查,符合相關規定。而這是該公司的車輛第一次遇到這樣的險情。因為有駕駛員的正確處理,最終避免了可能發生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