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海上“大風機”併網發電 系國內最大單體海上風電

​11月1日,廣東省內裝機容量最大海上風電項目——中廣核新能源陽江南鵬島珍珠灣海風場首臺風機併網發電,標誌著這一

國內單體容量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進入陸續投運階段

廣東海上“大風機”併網發電 系國內最大單體海上風電

中廣核陽江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位於陽江市東平鎮南側、海陵島東南側海域,規劃佈置73臺5.5MW風電機組,總裝機容量401.5MW,同時配套建設1座220kV海上升壓站和1座陸上集控中心。

按照計劃,該項目規劃裝機總容量達40萬千瓦,將於2019年底完成20颱風機發電,在2020年實現風機全部併網發電。項目建成後,年上網電量約10.15億千瓦時,超過陽江市2018年月平均用電量;與同等規模的燃煤電廠相比,每年可節約標煤約31.15萬噸、減少灰渣約2.06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82.88萬噸。

廣東海上“大風機”併網發電 系國內最大單體海上風電

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於2018年5月10日陸上主體工程開工,同年10月15日海上主體工程建設拉開序幕。該項目是國內首例採用海上風電項目水下高應變檢測,同時也是國內首個成功完成30米水深風機基礎導管架水下灌漿作業的海上風電項目。

為確保項目及時併網發電,今年3月28日,廣東陽江供電局開工建設220千伏南鵬島海上風電接入電網系統一期送出配套工程,於9月20日正式投產。

廣東海上“大風機”併網發電 系國內最大單體海上風電

近年來,廣東省高度重視海上風電發展,目前省內在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18萬千瓦,今年在建項目約150萬千瓦。

在廣東海上風電規劃場址23個海上風電場址中,位於近海淺水區的場址共15個,位於近海深水區的場址共8個。廣東電網規劃中心許亮介紹,粵西海域海上風電開發條件好,已成為近期廣東發展海上風電“主戰場”,而粵東地區海上風電資源更為豐富,未來全省約80%的裝機將集中在粵東海域。

廣東海上“大風機”併網發電 系國內最大單體海上風電

根據《廣東省海上風電發展規劃(2017—2030年)(修編)》,預計到2030年底,廣東建成投產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3000萬千瓦,屆時或將成為全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最大的省份。

廣東電網戰略規劃部主網規劃科相關負責人表示:“3000萬千瓦海上風電裝機年發電量約900億千瓦時,超過東莞市2018年全社會用電總量,以普通家庭每年用電量約3000千瓦時來計算,可供3000萬家庭使用一年。”

業內專家表示,發展海上風電將成為中國能源結構轉型的重要戰略支撐。目前,中國能源結構仍以化石能源為主,化石能源消耗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和汙染氣體被認為是影響空氣質量的主因。作為一種與化石能源截然不同的清潔能源,海上風電是一個利用風能轉化為電能的過程,是一種綠色、清潔,幾乎沒有汙染物排放的可再生能源。

廣東海上“大風機”併網發電 系國內最大單體海上風電

當前中國能源領域持續加強能源結構轉型,清潔能源開發和利用取得顯著成就。資料顯示,2018年,中國總裝機容量達19億千瓦,其中清潔能源發電裝機為7.2億千瓦,佔比達38%,總量位居世界首位。與此同時,2018年中國海上風電總裝機445萬千瓦,在建647萬千瓦,成為僅次於英國和德國的世界第三大海上風電國家。

我國具備開發建設海上風電的良好條件,勘測設計水平和施工建設能力日趨成熟,裝備能力提升顯著,產業配套齊全,隨著國家能源結構調整和產業逐步推進與成熟,中國海上風電將展現更加良好的發展勢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