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个中甲球队的目标都是冲超

不是每个中甲球队的目标都是冲超

两日以来关于贵州恒丰“拱手相让”冲超名额的事已经遍布于整个足球界,各式各样的说法都有。伯虎观点:勿大做文章,到底想不想冲超,不能单单凭借球迷和媒体自己的感官去判定

难道中国足球在面对一片大好情况下诸如“打平就出线”或者“只要最后一场全取3分就获得出现名额”的事件还少了吗?

当然对于一些球员和俱乐部而言,冲上中超即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冲超即失业

1、对于大多数徘徊在主力与替补之间的球员来说,在低级别联赛中还能够获得比较稳定的出场时间,如果球队上了一个级别,即会面临更加严峻的首发位置的争夺。一支球队冲上中超后,为了应对更加激烈的竞争,势必要对球队阵容进行升级,原本的球员大多数客观讲应付中甲还可以,到了中超后被换掉或者直接沦为替补的机会就会大增。

不是每个中甲球队的目标都是冲超

2、一些过往有过国字号经历的上了年纪的球员,在职业生涯晚期都会选择一支中甲球队延续自己的职业生涯。为什么?因为他们在中超已经没有了位置,但是他们的经验和能力放在中甲赛场还是可以应付的。但是当这支中甲球队冲上中超后,他们的价值也就停止了。

不是每个中甲球队的目标都是冲超

冲超即面临投入加大

1、很多球队的老板投资足球的第一要务肯定是

为了自身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拥有一支球队是最好的广告招牌。而中国足球发展至今以来,每年的投入呈几何倍数增长,尤其是当一些龙头企业的加入后这样的竞争呈现白热化。

不是每个中甲球队的目标都是冲超

“金钱足球”说的就是给这个道理,好的球员、好的教练这样的硬条件伴随着几家独大俱乐部的出现,纷纷水涨船高。如果你的资金投入不到一定程度,这些所谓的稀缺资源都不可能得到。

2、当一支球队的老板在一定阶段时间无法提供一定资金投入的时候,就只能缩减开支。那么能够在中甲联赛保住自己的球队的曝光率就是最好的选择,因此冲不冲超对于他们来说将不再是硬指标。不求第一,只求不被淘汰,这样的操作方式不是错。

不是每个中甲球队的目标都是冲超

毕竟不是每支球队的老板都有一颗狂热的足球情怀,本身他们能够投入足球就已经是给了当地城市足球事业发展巨大的支持。企业不是慈善机构,只赔不赚的事情不能去做,能够做到目前的状态理应获得相应的理解。

不是每个中甲球队的目标都是冲超

亚泰1:4黑龙江,贵州客场0:1北体大,石家庄2:0新疆雪豹。在赢球的时候,必须要看贵州和亚泰的结果,这种概率着实太小,但是发生了。石家庄永昌奇迹般地踏进了中超赛场,这是连他们自己都未曾想过的。

不是每个中甲球队的目标都是冲超

当穆里奇打入第二球时,理应疯狂庆祝的他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兴奋,其他队友们也没有表现出有多么高兴的样子,是不是明年的中超联赛就要面临“失业”?不敢想,但是这些职业球员是必须要思考的......

不是每个中甲球队的目标都是冲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