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经济走廊电力项目:环境债务可持续?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中巴经济走廊电力项目:环境债务可持续?
中巴经济走廊电力项目:环境债务可持续?

【Columbia University's Center on Global Energy Policy 10月3日报道】当许多国家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污染而减少煤炭使用时,巴基斯坦却反其道而行之——为发电增加煤炭使用量。发展煤电厂是中巴经济走廊(the 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 CPEC)的一大举措,为此中国正通过对其融资建设来帮助巴基斯坦增强燃煤发电能力。实际上,燃煤占了CPEC发电厂发电量的75%。巴基斯坦国家电力监管局(National Electric Power Regulatory Authority, NEPRA)预计,CPEC煤电厂可使得本国燃煤发电量从2017年6月30日前的3%增长到2025年的20%,前者不过是该煤电厂开始商业化运营时前六个月的水平。

CPEC 项目隶属“一带一路”倡议,前者的重心放在电力行业项目上,为此哥伦比亚大学全球能源政策中心(Columbia University's Center on Global Energy Policy)就CPEC电力行业项目展开研究,本文就围绕两大备受诟病的问题——环境可持续性和债务可持续性展开讨论。

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导致全球用电量增加,因此本文对环境可持续性的担忧集中在用电量以何种方式增加会加剧温室气体排放上。即便有可能,这也使得实现《巴黎协定》的排放目标更加遥不可及。而对债务可持续性的担忧则集中在中国出借的基础设施项目贷款是否会导致债务问题增加。一些分析人士坚称中方有意使各国陷入债务困境,获得对借款国战略资产和决策的控制权。

通过研究,我们得出三大结论:

首先,CPEC电力项目加大关注煤炭在新一代发电能力中的作用,这既得益于巴基斯坦本国“拉动”,又得益于中国的“推动”。CPEC的煤电项目反映了巴基斯坦的长期目标——实现发电结构多样化,从单一的燃油向国内煤炭等发电方式转型,降低发电成本,节省外汇。此外,这些因素也反映出前总理纳瓦兹·谢里夫(Nawaz Sharif)领导的政府所持的观点,即煤炭是短期内带来大量新产能的不二之选。纳瓦兹曾承诺结束电力短缺困境,这帮助他所在的党派赢得2013年大选。尽管巴基斯坦可再生能源发展潜力巨大,但太阳能和风能因价格昂贵难以纳入电网,为百姓供电。

同时,中国公司出于以下几大原因向巴基斯坦出售燃煤电厂:一是出口多余的发电设备,二是中巴双方均实行财政激励政策,三是快速落实有关项目,帮助谢里夫彻底摆脱让本国经济受创的停电危机,赢得2018年大选。

其次,CPEC发电结构中煤炭占主导地位与北京最近重视的绿色发展理念相矛盾。中方的“言行不一”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咎于巴基斯坦偏爱发展燃煤发电能力。当然最终仍由东道国决定巴基斯坦的电力结构,不过中国政府长期以来都不愿对此强加干涉。此外,中国认为某些CPEC燃煤电厂对环境友好,原因在于这些发电厂使用相对现代化的技术,预计比巴基斯坦取代的燃油厂排放更少的温室气体。

最后,CPEC电力项目可能加重巴基斯坦的主权债务负担,但多种因素表明这不太可能是中方刻意为之。尽管该项目主要由中资银行向中方全资或中巴合资的巴基斯坦企业提供贷款,但巴方债务增加的真正原因是巴基斯坦发起主权担保,借此支持CPEC电力项目,支撑本国电力行业的流动性危机——循环债务。也就是说中巴关系的几大方面、中国政府和中企在CPEC成功时所享有的巨大利益皆表明,只有可持续的CPEC项目才能更好地满足中方利益。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817,邮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