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六和:10月底種豬已經超過30萬頭 年底確保實現40萬頭

一、董秘胡吉介紹公司近期概況與中長期戰略

公司前三季度克服了外部非瘟等的挑戰,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一是業績增長,二是市值提升。我們認為這一輪的快速發展,背後靠的是成長性的力量,而不僅僅是週期性的作用。第一,隨著行業轉型升級和集中度提升,規範進取的龍頭企業迎來了新的機遇。第二,新希望隨著組織體系、人才和管理方面脫胎換骨的變化,迎來了厚積薄發的時期。所以,新希望的成長是行業格局變化與自身變革帶來的雙重成長,體現在各個業務板塊中。

(一)關於養豬業務:

養豬業務是新希望發展的重中之重。我們制定2022年實現2500萬頭的出欄目標,內部決心十分堅定。疊加本次非洲豬瘟帶來的強週期,整個集團都在幫助股份公司實現這個目標,目前來看可能會大幅度提前實現2500萬頭的出欄目標。

截止10月底,種豬已經超過30萬頭,其中能繁母豬超過20萬頭,GP和GGP超過了10萬頭,為明年和後年增加種豬的存欄量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從目前排期的情況看,預計到2019年底,公司的種豬存欄確保實現40萬頭的目標,挑戰50萬頭,其中能繁母豬確保達到25萬頭,挑戰30萬頭。從母豬的引種和在建母豬場的達產進度,只要在2020年前3月底引種成功,對於2020年出欄就會有貢獻。預計到2020年3月底確保實現60萬頭,其中能繁母豬能夠實現40萬頭。在當前的整體育種的進展下,公司2020年出欄目標保持確保800萬頭的出欄量,其中自有豬苗的比例會比原先規劃的大幅提高。其中仍會包括一些外購豬苗的部分,在產能不匹配的地區,會在成本管控的情況下外購一部分仔豬除了種豬外,其他確保出欄量的核心問題也都沒有障礙——

1、土地儲備充足:由於新希望與政府的良好溝通,以及30多年的品牌效應,並且藉助國家對養豬的支持政策,公司前三季度拿地和建設的速度不斷地加快,截止10月底,已經投入運營的種豬場產能超過30萬頭,在建產能50萬頭,預計在2020年3月底之前全部竣工,屆時達到80萬頭。還在籌備期辦理手續的土地能夠支持產能在20萬頭,這部分要在2020年底竣工。從目前公司能夠得到的土地,能夠支持在明年底之前達到100萬頭種豬存欄。以能支撐2022年2500萬頭的出欄目標。除了運營、在建和進入籌備期的之外,我們還額外儲備了大量的土地,一方面為未來的發展預留空間,另一方面會在種豬場達到一定規模以後,加大自育肥土地供應。

2、資金充足:除了490億的銀行授信之外,還得到了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包括3-10年期的項目貸60億,50億的中票,30億的超短融都已經走完了內部的審批程序,40億的可轉債也拿到了證監會的批文,正在穩步推進發行工作。2019年公司的資本開支預計達到80億,其中50億已經支出了,其他不到30億在四季度支出,2020年計劃是120億,目前的資金能力完全能支撐2019和2020年的資本支出。

3、人才儲備充足:目前在養豬團隊超過8000人,完全能夠滿足1200萬頭以內生豬出欄的人員需求,對於明年800萬頭的出欄目標是完全可以覆蓋的。未來幾年預計每年招聘1萬人,今年的萬人招聘計劃,預計今年年底完成70%,截止10月底,我們大學生招聘超過1500人,是去年的3倍左右,今年新招人員主要是滿足後年以及更長期出欄的人員需求。結合之前的資源積累以及品牌、培訓經驗,我們人才培養體系已經發展成熟,我們對於招聘很有經驗。通過“理論+實踐”的深入培養,能夠在一到兩年內培養出現代化豬場場長,養豬業務培養體系能支撐未來業務發展。

總之,從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看出,我們制定的出欄目標是能夠比較順利完成的。

(二)關於飼料業務

行業雖然處於成熟期,行業總量增長有限。但是行業集中度處在加速提升當中,2018年前十名集中度30%,按照各公司規劃,預計到2020年達到45%。在非洲豬瘟影響行業艱難的時候,新希望豬料受到影響較小。各個客戶對於龍頭企業更加青睞,頭部效應顯現。公司飼料外銷基本實現年均10%以上的增長。另外今年前三季度,產品結構的改善非常明顯。

(三)關於白羽肉禽業務

肉禽產業的規模增長目標是從目前7億羽,到2022年提升到10億羽,最主要的抓手是養殖端和銷售端。養殖端大量提高直供養殖基地的比例,使得養殖效率更高,更安全,同時通過全鏈條的貫通獲得更高的溢價。銷售端提高核心優勢渠道的佔比,通過鏈條的優化,使得單隻盈利更高。通過量和利的提高,禽產業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四)關於食品業務

在當前幾年時間內,養豬產業是我們發展的重中之重,但更長期5-10年來看,新希望業績是建立在食品和深加工方面,定位是要在豬肉、禽肉等生鮮形成和我們前端禽和豬養殖規模相匹配的產能。目前而言,我們的食品業務和深加工板塊的業務體量還不算大,但公司最終會在豬肉及禽肉等生鮮業務的規模體量上形成與前端幾千萬頭豬和10億隻禽的屠宰量大致相匹配的食品產業,完成從上游到下游一體化產業鏈的銜接,達到在食品產業上大體量的增長。

(五)關於近期的資本運作

1、股票的回購情況

去年啟動了上市公司的股份回購,當時設置的上限是8元,但是股票很快突破了8元的上限,因此回購最低規模還未達到。今年結合我們對公司發展和市場形勢的判斷,公司董事會在10月7日決定提高回購股份上限至22元。按照董事會的授權重新啟動了回購操作,目前已經達到了6億元的回購規模。後期如果股價有所回調或是時機合適,我們還會合理地進行一些回購。

2、40億元的可轉債項目

目前已經得到證監會批准,在穩步推進中,在可轉債的執行方案中會對現有股東做100%全額的優先配售,希望機構股東和中小股東都能積極參與公司可轉債中的優先配售。

二、財務總監王述華解讀各板塊業績

(一)三季報業績分拆

前三季度收入569億,同比+12%,歸母淨利潤30.72億元,同比+111.73%,農牧板塊歸母淨利潤16億元,同比+1345%,另外民生銀行部分歸母淨利潤14億。第3季度歸母淨利潤15億元,其中農牧板塊10.7億元(飼料業務貢獻4.1億元,同比+38%,禽產業貢獻3.6億元,豬養殖3.5億元,同比+1800%,食品3700萬元),民生銀行投資收益歸母淨利潤4.3億元。

(二)養豬業務

1、自有豬苗出欄成本:Q3自有豬苗完全成本13.1元/公斤,去年12.5元/公斤,主要是寄養費增加了50-80元/頭;製造費用的增加,例如在PCR檢測儀和洗消設備上增加的投入;還有管理費用增加,這是因為在人員配置上的富餘,為將來儲備培養人才。今年飼料和疫苗使用費用是降低的。疫苗由於到位的生物安全措施,整體使用量也有所降低,另外疫苗的採購優勢也降低了疫苗的使用成本。

2、外購豬苗部分成本:Q3放豬的實際結算成本是16.3元/公斤。

總體上,Q3自有豬苗和外購豬苗的出欄量比例是1:3。整體成本15.6元/公斤,含仔豬外銷那一部分的整體成本16元/公斤。1-9月我們上市率超過90%。

3、關於“公司+農戶”模式的探討

(1)疫情防護能力:首先,這種模式在未來的很長時間依舊會是中國養殖業巨大的社會資源,有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我們1-9月僅10%自育肥,農戶養殖90%,我們上市率超過90%,可以充分說明公司+農戶的模式下疫情是可控的。問題的核心在於企業用怎樣的方式選擇養殖戶。對於養殖戶,我們首先看硬件條件是否達標,對A、B、C、D、E多個等級的農戶進行分級管理,根據不同的條件做不同的改造,確保達到生物安全防控的硬件條件。其次,取決於用什麼樣的方式幫助農戶養豬。再次,取決於企業自身的生物安全防控體系。除了農戶硬件改造、養殖戶培訓以外,是否有快速響應的檢驗體系、能否在非瘟未傳播時精準剔除並保證豬群較高的存活率,都是參考的標準。

(2)成本是否可控:費用分為三部分:每頭豬每天的付費、根據不同養殖成就的付費和根據不同疫情狀況下的付費。寄養費在行情好的時候會根據行情、養殖成績等有所變化,今年行情好,寄養費有所增長,在2017年行情不好的時候,寄養費也是較低的。

(3)保證金是否可以約束農戶執行合約:如果做了改造,會在寄養費中扣減,保證金不變。目前保證金跟豬苗價格比只是一個很小的零頭。保證金只是寄養合約的一個條款,不是保證豬苗安全的核心。真正的生物資產安全取決於企業的管理,從兩個維度看,一是養殖戶的選擇,需要選擇有信譽、有信任基礎的養殖戶;二是依靠制度和流程,我們會在養殖戶的入口裝具有自動報警功能的攝像頭進行監測和管控,在非正常入豬和出豬的時間點出現出豬和入豬情況時,攝像頭會自動警報。

(4)站在農戶的角度看:有足夠資金和足夠能力的農戶可以選擇通過自買豬苗、自買飼料等完整流程賺取高風險高收益,當沒有足夠的資金或者沒有足夠能力保證生物安全的情況下,和企業合作是實現資本變現和投資回報的方式。因此從我們的角度看,“公司+農戶”在長期內都有存在的合理性。

(三)飼料業務

(1)產品結構的優化:做強飼料的核心舉措是產品的優化,新希望傳統以禽料為主,但現在大幅提升水產料特別是特種水產料的佔比,豬料特別是教槽料的佔比。Q3在蝦料、鱸魚料、教槽料等品種得到了用戶的喜歡。水產料產能佈局提升,16條新的生產線上線,9月份達到最大產能釋放,海外有3家水產料企業開工上線。

(2)規模養殖戶的獲取:①幫助養殖戶防控非洲豬瘟,利用自身養殖的優勢,從源頭控制飼料安全,同時幫助規模養殖戶防護非洲豬瘟。效果很顯著,今年前9個月全市場豬量下降24%,我們僅下降7%,9月份全市場豬料下降41%,我們僅下降18%。②解決養豬戶資金缺乏的問題,4月份上線了“好養貸”平臺,引入第三方為養殖戶提供資金支持,3個月時間我們平臺為養殖戶提供資金超過4億元,目前正在接入建行、農行、郵儲銀行等更多銀行資源。

(3)精益運營提升利潤:①保證集中採購的效率。把不同原料分成不同品系,採用不同的策略,比如豆粕我們分成7個大區,跟中糧等大的戰略伙伴談判,幫助他們提升產能利用率,降低費用,利益共享,降低成本。②片區內SKU集中,降低生產費用;③經營結算,全是改成票據化,資金有非常好的流動性,降低財務費用;④精準營養,通過配方優化,幫助養殖戶和我們自己節約成本。關於經營結算,全是改成票據化,資金有非常好的流動性,有效降低財務費用。

(四)白羽肉禽業務

(1)養殖端大量提高直供養殖基地的比例:使得養殖效率更高,更安全,同時通過鏈條的連貫性獲得更高的溢價。從養殖、屠宰再到深加工全鏈條配套要均衡保證高、中檔食品的供應和訴求,從而在下游渠道上抓住頭部客戶實現盈利能力的提升。今年禽板塊的盈利提升受益於行情好和直供率提高,上半年雞線直供率55%,鴨線直供46%,直供裡面自建+租賃的比例上升到百分之十幾。在2020-2022年之後會陸續釋放養殖端的利潤。

(2)優勢渠道的獲取:我們從以一批商為主的銷售方式轉為以頭部餐飲客戶、主要原料客戶等為主的模式來實現食品的產品溢價,今年在這方面有5%左右的佔比提升。禽方面的利潤主要在於做足了產業鏈的配套、做好了渠道的變革。在未來幾年,我們希望可以做到10億隻的屠宰量,通過種禽和基地的配合,實現3元/只的利潤。

(五)食品業務

食品板塊處於孵化期,在未來5-10年能帶給公司巨大的利潤和收益。核心能力除了品牌、營銷等體系化運營外,爆品打造、渠道溢價能力都至關重要,現在主要集中於優勢渠道和爆品打造。今年的產品“小酥肉”從4月-9月已經實現月銷量超2000萬的成績。其次我們主抓海底撈、雲海餚等優質頭部餐飲渠道的直供能力,確保食品安全帶來的產品溢價。

(六)重點科目解析

1、資本開支:1-9月資本開支52億,其中生豬42億,飼料6個多億,主要用於水產料的上線,禽4個多億,主要是基地的投資。

2、生產性生物資產:9月底生物性資產9.86億,其中豬7.8億,禽2.0億。9月底種豬的存欄是接近25萬頭,消耗性資產中,豬有26億。

3、在建工程:在建工程截止9月底41億,比年初增加15億,其中新建豬場增加了17億,其他有轉固的。

三、豬產業首席科學家閆之春博士介紹非洲豬瘟防護做法和進展

公司在沒有非洲疫苗的情況下通過改造設施、技術和管理可以完全實現對沒有疫情的母豬場進行預防。對於有零星疑似疫情發生的小規模養殖戶也能夠預防。非洲豬瘟控制技術方面,新希望進行了多種研究,控制方法教科書上沒有,歷史上也沒有,企業層面在採樣、監測等方面進行了艱苦的研究,基本可以從技術上解決。

進入三季度以來,新希望和幾家頭部友商已經把非洲豬瘟的防控上升到了新階段,開始用理論進行指導、摸索出了整套防範非瘟的方法。這整套方法有可能在之後能夠成為國際通用的防範非瘟的方法。原來預防、控制和淨化非洲豬瘟並沒有涉及到中國現在做的這些措施,當現下大企業做出成果之後,國際組織對此也表現出了強烈的關注。新希望從原來探索方法、再到固化、標準化方法最後在三季度形成理論,已經進入新階段。新希望現在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一是新一代的全面檢測、精準清除。在2018年6月沒有非瘟之前就進行了豬場升級,大大提高母豬場的防控力度;二是技術的指導,在公司形成更加明確的規範。比如我們不會嘗試各種不規範的疫苗,一方面對於上市公司來說,使用不規範的疫苗是違規甚至違法的行為,另一個方面是我們認為我們採取的方法比使用疫苗更經濟、帶來的收益更多。三是在三季度全面推進強化生物安全的管理技術,加強攝像頭管理,精準取消部分疫苗、獸藥等。以單公斤出欄重的疫苗和獸藥使用情況來看,用藥量減少了一半。

下一步工作:1)對於防止非洲豬瘟,要繼續改造生物安全的設施,提升生物安全水平,特別是新建自有場都是空氣過濾,密閉,隔熱的豬場。2)看是否能夠降低預防成本,跟同行相比我們在非洲豬瘟疫情防控上確實已經見到成效。

關於疫苗:首先,疫苗沒有經過安全性測試,實驗室製作、代工的疫苗存在很多的副作用。在我們做好其他工作之後豬的生長速度快、飼料轉化率高、預防沒有發病的場發病,都是使用疫苗不能帶來的好處。同時如果使用疫苗,實驗室的檢測方法會失效,在做生物安全的基礎上還需要做二次檢測。第二個重要的原因是使用未經安全測試的疫苗在豬肉中存在非洲豬瘟陽性的可能,存在食品安全的問題。第三個是任何豬瘟類的活疫苗、弱毒苗對繁殖效果都不好。

關於新建場:新希望全高端、全密閉、全空氣過濾的母豬場基本都是超萬頭母豬的配置,最多的兩萬頭,效果都非常好。另外養戶的場在非洲豬瘟防控上不會比自有的場防控差、風險高。今年4月份以來我們在養戶的場上也摸索出了一套辦法,進行五大改造、分類管理、裝置監控,現在我們認為比自有育肥更有優勢。因為自有育肥的豬都養在一起,精準去除不方便操作,養戶場可以更好地控制住。通過非洲豬瘟控制,我們剔除了一部分不合格的養戶和太小的養戶。

(四)問答交流環節

Q1:明年公司自供仔豬的規模大概在什麼水平?可否大致測算下,如果年底40萬頭種豬的話,按照24的PSY,明年自供仔豬是否在600萬頭以上?1季度的種豬也可貢獻自供仔豬,請問預計20Q1的種豬規模會達到多少?

A:我們目前的管理水平做到24是沒有什麼問題的。預計到2020年3月底確保實現60萬頭種豬,其中能繁母豬能夠實現40萬頭。

Q2:目前公司有10萬頭GP和GGP種豬,具體分別是多少?

A:我們體系的GP和GGP是超配的,前面提到的產能還不含我們與PIC的合資公司的部分,我們自己的合資公司是有合約以成本價+200元為我們提供GGP。現在表外有9000頭GGP,我們自己有5000頭GGP,到明年4月份,可以完全滿足自己的目標,3月底做到60萬頭,2020年底種豬存欄100萬頭,加上更新一共需要50-60萬頭,一般GP是擴繁係數按照8來計算,7-8萬頭就夠了,我們目前有10萬頭是完全超配的。

Q3:Q2種豬規模十幾萬頭,能繁8萬頭,GP和GGP在2-3萬的水平,10月份實現了大規模的增長,是如何實現的?

A:種豬的擴張最主要的障礙不是來源,主要是種豬場達產的進度。從來源的角度來說,現在已經排期到2020年3月的60萬頭來說,外購的部分在15萬頭,其他部分是擴繁。有很小比例是三元留種。2020年4月1日開始,通過自己的擴繁可以完全滿足自身的需求,並且還會有一些種豬可以對外銷售。

Q4:去年死淘支出1.54億元,去年是1.6億元,公司再生產環節有哪些改進?

A:主要還是養殖和防控水平的提升。

Q5:非洲豬瘟疫苗研發的情況,以及我們公司的應用態度?

A:我們一直沒有嘗試使用各種代工不規範的非瘟疫苗,我們非常注重安全問題,即便以後有了疫苗,也需要20多天產生免疫,安全防護投資也少不了,我們也在加強投入。

Q6:目前養殖和屠宰加工產能匹配情況怎麼樣?

A:目前禽產業鏈來看,自養的禽全部自己屠宰,在山東地區還會零星收購農戶的肉禽來屠宰。豬目前屠宰產能還比較小,我們有所三家千喜鶴,但是地域還是不匹配,我們也在各地尋求增加屠宰產能,未來會達到養殖規模的三分之一。

Q7:非洲豬瘟後,生物安全防護提升之後,其他疫苗使用量有所下降嗎?

A:其他疫苗用量是減少的,從價值上算大概減少了50%。

Q8:目前公司合作農戶平均養殖規模是多少?

A:目前公司合作農戶平均存欄900多頭,比非洲豬瘟之前是增長的,我們把一些生物安全不合格的農戶排除掉了。

Q9:三季度出欄對應該夠仔豬成本是多少,目前成本是多少?

A:3-6月自主成本是600-800元/頭,現在平均成本是1200-1400元/頭左右。外購仔豬的原則,一個是為自有種豬場培養養殖戶,一個是要盈利。

Q10:用戶生物安全改造的投入是多少?

A:如果做一些改造,最基本的投入平均是30元/頭,上限不超過50元/頭。我們規定多少公里不能進人,離豬場多少以內必須要有洗消點,每欄不超過21頭。願意改造的我們就進行下一期的合作,不願意就是市場化雙向選擇。

Q11:如何保證有充足的合作寄養農戶?

A:我們口碑和在行業是比較好的,資源比較好掌握。從目前來看公司加農戶明年800-1000萬頭的出欄量來看並沒有太大壓力。

當前我們自育肥佔10%,我們短期要把絕大部分資源放到種豬場的建設和擴張,但是育肥場也在按照規劃逐步補上,從目前的情況,到2020年8月能完工的自育肥產能在800萬左右,2020年底達到1000萬,按照計劃未來不低於50%的自育肥比例。

Q12:聚落式養殖和公司+農戶以及自繁自養有什麼本質上的差別或者說有什麼樣的優勢?

A:(1)聚落裡種豬是配套的,聚落裡有內部的生產核心群;(2)聚落的豬苗是按照物流量計算過的,物流、人員配置、財務、行政等是計算過的,能達到規模效應。(3)聚落是分區域的,不會把錢都花在運費上,區域內也會配套屠宰,減少物流成本。總結一下就是豬的配套,區域型配套飼料、屠宰等。

Q13:當前快速擴張的大背景下,我們當前的種豬投資金額折算到育肥豬上大概是多少錢一頭?育肥場的建設期多長?如何平衡外購和成本控制的關係?

A:我們內部GGP轉換過來結算的時候成本接近兩千元,使用三年大概每頭25元的成本。關於外購豬苗,主要考慮兩點,首先我們的前提是不虧本,這個取決於我們對未來豬價的判斷;第二,先鎖定一部分優質養殖戶,為後續自有豬苗出欄增加提前積累養殖戶。關於育肥場的建設,1.2萬頭的育肥場建設週期大概是2個月。

Q14:未來3-5年生豬行業快速擴張,咱們如何確定未來長期目標中的出欄量呢?

A:我們對2500萬頭的出欄目標比較有把握,不僅一定能完成,而且會大幅度提前完成。未來發展過程中不預設上限,在2500萬以上會根據形勢綜合判斷確定新的發展目標。

明年800萬頭目標中,由於當前我們種豬場的建設提前,我們可以預計明年我們自有豬苗佔比是大幅提升的。

公司更傾向於自繁自養的模式,但是我們不會在實踐中一刀切,無論是通過“公司+農戶”方面作收益分析,還是從精準扶貧方面分析,我們始終認為“公司+農戶”是公司發展的後備選項。從今年出欄情況來看,我們首先是要確保種豬場建設,我們將土地資源等資源優先用於母豬場的建設,育肥方面會相對滯後。今年90%是通過“公司+農戶”形式育肥,但是我們自育肥方式也在逐步加強。從我們排期情況來看,到明年8月份,我們的自育肥產能能夠達到800萬,到明年年底能夠達到1000萬。到後年生豬出欄中,自育肥的比例會大幅提升。育肥場的建設週期都會快些,無論是土地還是其他方面的要求難度都小些,所以我們對今後快速提升自育肥產能是非常有信心的。我們在未來發展過程中,規劃自育肥比例不低於50%,實際會努力做到更高一些。

Q15:未來規劃10億羽禽,單羽利潤3元/只的口徑是什麼?

A:是從種禽+養殖+屠宰+深加工整個產業鏈的利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