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蓋眾多科技創新“排頭兵”,這隻科技創新指基有看頭

在科技創新的時代,曾經遙不可及的一些事情,比如5G技術、科創板上市、區塊鏈應用等,已經或者正在成為現實。

涵蓋眾多科技創新“排頭兵”,這隻科技創新指基有看頭

科技行情之於股市,早已是春江水暖鴨先知。當板塊整體實現了“戴維斯雙擊”的同時,很多參與者已經意識到:新技術迭代在加快,只有真正具備創新能力的公司,才能取得長遠的發展。

實力型企業不斷湧現,有的發揮出了行業龍頭效應,拉扯著一條產業鏈在奔跑。而從全社會寬泛的層面來講,中國要崛起,更需要實力強勁的中央企業發揮科技創新排頭兵的作用。一項來自官方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央企業獲得98項國家科學技術獎勵,佔獎項總數的40.8%;“十二五”期間中央企業牽頭或參與完成了16個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中的15個。

眼下的資本市場,存在中國科技創新“排頭兵”的指數投資的機會。來自中國大型基金公司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博時基金”)在今年9月推出博時央企創新驅動ETF後,又於10月21日-11月8日發行該ETF的聯接基金——博時央企創新驅動ETF聯接基金(A類份額007796;C類份額007797)。

兩隻基金均複製中證央企創新驅動指數(簡稱“央企創新指數”)的走勢。前者支持場內交易,適用於具有證券賬戶的股民在二級市場直接買賣交易,並支持以一攬子股票(或部分現金替代)申購基金份額和一二級市場套利。博時央企創新驅動ETF聯接基金則在銀行、券商、螞蟻及天天等渠道有售,為大眾提供了更多的關於中國科技創新“排頭兵”的指數投資的機會。

“央企+科創”概念

今年以來,在科創板設立、5G建設加速推進等事件驅動下,A股市場科技題材結構性行情高潮迭起。趁熱打鐵,中證指數公司等機構紛紛推出科技類指數。

博時央企創新驅動ETF及其聯接基金,跟蹤的指數是央企創新指數。中證指數專門以國資委下屬央企上市公司為樣本,從中選取科技創新實力強的100只個股作為該指數成分股。100只成分股通過研發投入、專利質量、成長性、市值等六個選股因子篩選出來的,都是央企旗下的實力企業(剔除金融、地產),既覆蓋了在各行業佔據龍頭地位的超大型央企,也覆蓋了科技創新實力強的央企。

比如,央企創新指數前十大權重股中,中國中車、中國重工、寶鋼股份、中國神華等都是各行業內技術積累雄厚的龍頭企業;海康威視、科大訊飛等則是TMT行業中頂尖的創新型企業。

涵蓋眾多科技創新“排頭兵”,這隻科技創新指基有看頭

來源:中證指數官網,截至2019.10.18

說起央企,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想到的關鍵詞或是“規模大”、“股性穩”。但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央企創新指數作為科創概念指數,在多個年度跑贏過創業板指、創業板50、中證500指數。

2014牛市前半程,央企創新指數大漲61%,遠超創業板指和中證500指數的13%和39%;2016、2017的價值風格行情中,科技股普遍表現不佳,但是央企創新指數的表現優於眾多其他的創新型指數;2018年熊市中,央企創新指數跌幅為25%,低於創業板指、創業板50和中證500指數29%、34%、33%的跌幅,顯現出了較好的抗跌能力。

涵蓋眾多科技創新“排頭兵”,這隻科技創新指基有看頭

來源:Choice,截至2019.10.18

央企創新指數不僅存在彈性優勢,而且具備低估值、高股息率的特性。整體估值水平處於歷史相對低點,安全性較高;約2%的股息率具備長期配置價值。

截至2019年10月18日,央企創新指數的PE(市盈率,TTM)為14.5倍,低於創業板指、創業板50和中證500指數的42.9 、45.4 和19.5;該指數的PB(市淨率,MRQ)為1.2倍,也低於創業板指、創業板50和中證500指數。

根據Wind數據,央企創新指數的股息率(TTM)為2%,遠高於創業板指(0.6%)、創業板50(0.5%)和中證500(1.5%)。主要是因為該指數成分股中的一些龍頭央企的股息率較高。

涵蓋眾多科技創新“排頭兵”,這隻科技創新指基有看頭

來源:Choice,2019.10.18

不一樣的央企創新指基

正是由於央企創新指數的歷史業績不錯,再加上成分股科技創新“排頭兵”的先天優勢,相關的題材基金容易獲得市場追捧。

2019年9月20日,複製央企創新指數走勢的博時央企創新驅動ETF(央創ETF,515900)成立,首募規模高達167億元,是基金行業目前為止規模最大的央企科技創新題材的ETF。

10月21日起,博時央企創新驅動ETF聯接基金正在發行中。博時央企創新驅動ETF及其聯接基金,為投資者提供了場內和場外兩種投資渠道。即博時央企創新驅動ETF的投資者在二級市場可以買賣份額,交易方式如股票般,輸入代碼和份數,便可實時交易。而此次發行的博時央企創新驅動ETF聯接基金,為廣大投資提供了從銀行及螞蟻、天天基金等電商渠道,還有基金公司直銷平臺的認(申)購渠道。

博時央企創新驅動ETF聯接基金擬任基金經理為趙雲陽和楊振建。趙雲陽具有15年指數研究及管理經歷。此前,他管理過博時央企結構調整ETF及其聯接基金、博時央企創新驅動ETF等相關題材產品,經驗豐富。其中,博時央企結構調整ETF是市面上最大規模的央企ETF。

趙雲陽還具備創業板、上證50等主流寬基指數以及銀行、證券保險等行業指數基金、黃金ETF聯接基金的商品指數基金的管理經驗。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30日,趙雲陽管理的基金資產規模為463.04億元,是業內在管的指數基金規模最大的基金經理之一。

另一位基金經理楊振建擔任過中證淘金數據100指數基金、博時中證銀聯智惠大數據100指數基金的基金經理。從從業經驗來看,他在大數據指數基金經驗足,與趙雲陽存在一定的互補性。他自2019年9月起任博時央企創新驅動ETF基金經理。截至9月30日,在管理的基金資產規模也達到了179.84億元。

博時基金是中國公募行業的老牌基金公司,目前處於行業第一梯隊。截至2019年9月末,旗下開放式基金數量191只,公募基金資產5911億元,在管理的資管規模共計10059億元。

科技創新領域“排頭兵”的特色賽道,加上經驗豐富的基金經理與老牌基金公司的加持,博時央企創新驅動ETF及其聯接基金未來的表現,令人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