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書法初學者,循序漸進,找對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學習書法,進步不大?寫了幾天就想放棄?懷疑自己沒有這方面的天賦?作為一個初學者,難免會走一些彎路,容易產生一些消極的情緒。走點彎路並不可怕,或者說這是大部人都要經歷的。但是在這過程中我們要勤于思考,善於總結,從而找到一個適合自己,儘量少走彎路,相對正確的學習方法。今天就根據我學習書法的一些經驗和體會,來總結一下學習書法的方法步驟,希望對初學者有所幫助。

寫給書法初學者,循序漸進,找對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第一階段:不要急於執筆練習,應先學習結字規律

大部人學習書法,一上來就把毛筆、墨汁、毛邊紙、硯臺、字帖買全了,就開始寫了,照葫蘆畫瓢,我一開始學習書法的時候也是這樣。對於字帖上的一點一畫為什麼要這樣來寫,根本就不明白。這樣練習書法進步會快?練上一段時間心情會好?答案一定是不會。

有好多書法教材一上來就講筆法,筆法固然重要,但作為一個初學者來說,先把結字的規律掌握了更為重要。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間架結構相對容易一些,掌握了間架結構再讀帖、臨帖時對於點畫、分部的佈置也更容易理解,不至於一上來就從比較難的筆法下手,筆法沒掌握好,寫出的字整體結構也不協調,時間一長,必定會越寫越槽,心情也越來越差,從而失去興趣,甚至就這樣放棄了。

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結字的規律沒必要再從歷代碑帖中一點一點的去悟,去總結,因為古人都已經總結得很好了,有現成的,我們直接學習就行了,像歐陽詢《三十六法》、李淳《大字結構八十四法》、黃自元《間架結構九十二法》。在你沒事看手機的時候,不妨利用這些零碎的時間看一看有關結字的知識,做到心中有數。這個階段可以用鉛筆、圓珠筆或鋼筆練一練,硬筆與毛筆在間架結構的處理上都是相通的。

寫給書法初學者,循序漸進,找對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第二階段:備全筆、墨、紙、硯、帖,用心體會執筆與運筆方法

到了這個階段,筆、墨、紙、硯、帖就得都備全了。毛筆是怎麼個拿法,與硬筆不同,這個時候至少得有一支毛筆,學習執筆的方法。推薦“五字執筆法”,要弄明白五個手指的分工,靜止狀態下是怎麼樣的,寫字時運轉起來又是怎麼配合的,運筆不僅僅靠手指,還有腕肘的運用,這都要一一搞清楚。

作為入手的第一支毛筆十分重要,初學者建議用兼毫筆,沒羊毫筆那麼軟,也沒純狼毫那麼硬,便於掌握。沒必要買太貴的,但也不能用太便宜的。太便宜的問題很多,比如沒有彈性了,分叉不聚鋒了等等,尤其是作為初學者,這種劣質的毛筆非常不利,差不多價位在20-35元之間的兼毫筆即可,具體什麼牌子的這裡就不多說了,購買之前可以多去網上查一查,免得花了冤枉錢。

墨的話,普通的墨汁就可以了。紙可以選擇普通的毛邊紙,有條件的話可以直接上純手工毛邊紙,不建議一開始就用宣紙練習。

初學建議從楷書學起,楷書即包含了篆書的筆法,又包含了隸書的筆法,即有方筆又有圓筆。風格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最好不要從碑學起,儘量選擇墨跡字帖,琢磨書法的用筆方法非墨跡不可。刀、石與毛筆、紙產生的效果異同可想而知,失真不說,作為初學者過於追求刀刻的效果,可能會誤入歧途。

下筆之前至少還要對起筆、行筆和收筆的方法有一個大體的瞭解,網上相關的視頻與資料多的是,可以找來看一看。

這個階段主要就是對執筆、運筆的體會,應少練多看,用心體會,多花點時間打好基礎,後面的練習才能事半功倍。

有一本書,清代著名書法家蔣和《習字秘訣》,在這個階段可以好好看一看此書的“筆法精解”章節,此章節對執筆方法、指法運用、肘腕用法以及筆法都有講解。作為初學者,有些地方可能沒法很好的理解,可以找一些相關的視頻看一看,幫助理解。對於“筆法”部分有些地方暫時搞不明白這都很正常,在下一個階段的練習中,再反覆回過頭來學習。隨著下一階段的實踐練習,只要用心,總是能體會到一些問題,此時再回過頭來看一看理論知識,應該會有更深入的理解與認識。

寫給書法初學者,循序漸進,找對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第三階段:由簡到繁,細心觀察,分類總結,牢記於心

有了上面兩個階段的學習,到了這一階段,就可以正式開始臨帖了。但是並不是一上來就從頭到尾一個字一個字的去臨,應先練習基本點畫。此時,下筆之前,可以先好好讀一讀《習字秘訣·點畫全圖》章節,此章節對基本點畫有詳細的講解,可同時結合一些相關的視頻幫助加深理解,先學理論,然後再下筆實踐。進行一番理論學習之後,可以把要臨字帖上對基本點畫有代表性的字找出來,重點對基本點畫進行練習,不要著急對整個字的練習。每一類點畫又分幾種,起筆、行筆、收筆、粗細、斜度、弧度、仰覆、向背等變化都要注意,對比分析,分類總結。

直到能把要臨字帖基本點畫熟練掌握以後,就可以挑選字帖上一些結構相對簡單的字進行整字的臨寫了,因為有第一階段對間架結構的學習,這裡就相對容易把握了。初學建議寫一寸到兩寸之間大小的字,差不多3.5釐米到6.5釐米之間。

可以把字帖上的字按結構分類,按分類臨寫,每一類有哪些特點,有哪些相同點,又有什麼變化等等,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方便分析總結。這一階段既要練筆力,又要練眼力,從點畫到局部再到整體都要細緻觀察,什麼仰覆向背、穿插避讓、輕重變化、畫與畫之間的布白以及收放等等,都要記在心裡,臨寫時才能像帖,由簡到繁一一攻破。

此階段的學習可以參考《書法秘訣》中“分部配合法”“全字結構舉例”以及後面的章節。同時還要反覆學習前兩階段的理論知識,通過這一階段不斷練習,不但眼力、筆力提高了,理解能力也進步不少,再學習之前的理論知識時,就會有新的收穫,甚至會發現之前有一些地方理解是錯誤的,可能會推翻之前的一些看法,從而不斷學到更正確、更深奧、更實用的書法知識。

隨著不斷的臨習,書法基本理論知識也掌握得差不多了,就可以通臨字帖了。在理解、認識上達到了一定的水平後,剩下的就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了。這樣也就入門了。

在臨習所選字帖的同時,還可以賞讀其他歷代書法名家作品,從中吸收前人的書寫經驗,開闊眼界,不斷積累,不斷豐富自己,強加練習,靈活運用。

寫給書法初學者,循序漸進,找對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以上是我總結的初學書法入門的三個階段,如果你正在為學習書法而煩惱,不妨按上面所說試試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