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媽又在老家農村蓋了房子,花這麼多錢去蓋房子值得嗎?

芘律IzGT6401


值得。在城裡有房子,在農村老家再蓋一套房子,這是最好的,這叫進退自如。城裡待煩了,在農村散散心。在農村住久了,產生矛盾了,回城裡住。俗話說得好,城市套路深,不如回農村。在農村老家蓋房,是給自己留條後路。年輕時,在城市創業,感覺不到什麼。等一上年紀就知道了,城市人情淡漠,遇到紅白喜事,還是農村辦好,一村的老鄉,熱情幫助。況且,中國人講究落葉歸根,年紀大了,還是在農村生活方便。





渤海新人


農村的父母又在老家建了房子,一棟農村自建房動不動就是幾十萬塊錢,這樣做到底值不值呢?這個問題倒是讓我想起了我一個朋友跟他父母的事情,那我就用這個真實的事例來做為答案吧。


我一個同學也是一個來往的比較好的朋友,也算是一個成功人士了,在上海有兩套房子,然後又在貴州那邊有一棟別墅。他是家中獨子,父母也是早幾年就跟著他一起搬出去了。

他跟我說這幾年他父母天天跟他說要回老家建房子,他自己覺得吧,雖然不缺錢但是確實沒有必要,畢竟他幾年都不回一次老家。就在去年,他父母終於發脾氣了,跟他說再不回去建房子,他老兩口就自己回家做。

最後沒辦法,只能又花了幾十萬在老家把差不多要倒的老房子重建了。我跟他父母聊過好多次,他爸爸跟我說,不管他在外面有多少房子,畢竟他是在老家出生、在老家長大,老家才是他的根,我必須要讓他留住自己的根。

我不知道他父母這樣的說法是不是正確,但是有一次我朋友要我給參考意見的時候,我就問了他幾個問題,我說;你缺不缺錢?他說不缺,我又說;你在老家做了房子是不是你父母更加開心?他告訴我說是這樣的。後來我說既然這樣,那你又為什麼不能用那點錢來買父母開心呢?


最後我朋友還是決定了把老家房子建起來。那段時間我幾乎天天見到他父母,老兩口開心的很,快八十歲的人了,整天忙這忙那,還滿口笑呵呵。那時候我就覺得,我朋友這錢花的可真是值了。

很多時候,老人家跟我們的想法完全不同的,在你覺得完全沒有必要,完全不值得那樣去做的時候,老人家反而覺得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因為老家不只是老人們的根,還是我們的根,我們在那裡出生在那裡長大,那裡就是我們的起點,我們的發源地,老人們的意思就是要替我們守住我們的根。這樣想想,你覺得值嗎?
(圖片來自網絡)


農民也優雅


2010年的時候,在我決定翻建鄉下的房子時兒子妻子問我同樣的問題,我堅持建。然後到了裝修階段,妻子又跳出來堅決反對,原因是兒子還沒結婚,錢不能化這上面。但我還是堅持裝修好了。事實是2012年後政府收緊,像我們這樣的根本不允許翻建。同樣裝修好後。兒子的婚禮放在了鄉下,城裡的同事朋友包了二部大巴直接拉到鄉下,開銷下來比市區飯店省了十來萬,裝修也就十來萬。所以我一直認為,一個家庭女人太能幹不是好事。


陳工106280976


農村老家蓋房子值不值不是花多少錢的問題。

對於已經在城裡有了房子,不想回農村的人來說,就算在農村建房子不用花錢也會覺得麻煩。但是這樣的人畢竟在少數。一般有兩種人。

一是農村的土地基本轉讓出去了的,而且不是很富裕的,這樣的人暫時不會想回農村建房子,因為城裡的生活的壓力讓他們沒有閒錢考慮以後是否在農村老家的生活。

二是小時候不是一直在農村長大的,比如小時候在外讀書的或者暑假就在外面生活的,這樣的人長大後對農村老家沒有那麼深的念想,這人群一般主要在95後以後出生的。第一年紀還小,第二對農村念想不是很深,所以不會去想以後回農村的生活。

像一些農村生活了一輩子的老人他們連離開農村都不想,別說放棄農村了。而五零六零的現在基本在農村生活了或者在準備回農村生活。七零八零就算城裡有房現在也在開始在農村給未來做打算了。而九零的有少部分在給農村老家做準備。其他基本年紀還小還未考慮去到那些。

只要人一到年紀後,大部分人基本就會有落葉歸根的念頭。這是人們千百年來一隻烙印在心裡的傳承





輝哥jdh


父親,一直盤算著給我劃座院基。正好趕上我那批年齡夠了可以劃了,就劃了。他說,他只能做到這裡了,能不能蓋起來,還要看你們的了。

那是1980年吧?我剛考上大學。家庭條件很差。但父親,他知道他的責任!他做了他應該做的事。

畢業後,我一直在國企裡上班。自己白手起家,跟大多數人一樣的收入。也無力在老家蓋房。

直到2010年,我才在老家蓋了房子。2010年前幾年,我大病一場,恢復的還不怎麼樣。到2009年,我帶病一直在幹,也是朋友們幫忙,生活隨上大流,也掙了一點錢,我就籌劃在老家蓋房。我當時說,大家誰也不要攔我,我現在有這個能力和熱情,這是我一生都要完成的事,是對九泉之下的父親的一個交代!

2010年房子建成。回老家,住著自己的房子,那心情很好的。

家是什麼?不是幾句話能說清楚的。但你要知道,你城裡的房子再好,那是你的家。你父母的家,在農村!

我給我好多朋友設計了老家的房子,我們都認為,孝敬父母,吃喝穿戴他們已經滿足,如果能在住房上進一步改善,那也是孝心最好的表現。

朋友的愛人說,我可以跟你回老家,伺候你父母,但回去後,住著別人(他弟弟)的房子,睡著別人的被褥,吃飯用著別人的碗筷,總是不舒服,嫁給你,你連自己的房子也沒有,總感覺缺少什麼,遺憾啊。後來,我給設計,他們建了自己的院子,那感覺,不是一句兩句能表達的。她要求在家能看見黃河,我就在房子的西邊,留了個落地窗,你想象著,坐在一個躺椅上,看著遠處的黃河,是何等心情!


用戶4613896136038


我覺得在農村蓋房子值得,為父母蓋房子更加值得。

作為農村人,我能夠體會到老爸老媽他們對於房子的看重。這裡並不是為了和鄰里直接的攀比,而是勞累了幾十年以後,心裡最希望的是一個整潔、乾淨、安全的房子。


以前我們村裡大多還是土坯房子,就是用黃泥土製作的泥土大塊磚,因為沒有經過燒製,所以多年以後,在風吹雨打之下,這些土坯房牆面開始出現了掉渣的情況,甚至露出一些空洞漏著風。從80年代開始,慢慢才有人用上了紅磚砌房子,我們家是在85年的時候砌的紅磚房,而一些涼棚豬圈啥的,還是用的土坯房。不過,也在零幾年的時候,就全部扒掉重新做了。

這麼多年過去了,曾經的紅磚房也經歷了二十多年了。雖然還能堅固,但是畢竟也住了二十多年了,也不復往日的堅固了。2010年,老爸老媽在家商量著,說要把老房子拆了重新建樓房。他們徵求了我的意見,我當時很支持他們。因為自己還沒工作多久,手裡也沒存到錢,僅僅只能力所能及的支持了一些。基本那棟房子,花光了他們所有的積蓄,甚至還欠了些錢,但我還是支持他們。



因為我覺得,當他們老了,應該享受他們的生活,而不能將自己的所有心思都放在兒女身上。現在很多的子女,什麼都指望著自己年邁的父母,我覺得這樣不好。當然有那個條件,我就不說了。

其實,從現在農村發展的形勢來看,在農村做一套房子,並不一定就比買房子差。隨著國家對鄉村的投入越來越大,現在的鄉村也越來越美,越來越多的城裡人開始跑到鄉下去養生養老,所以現在在農村做房子並不一定都是浪費。


著迷大鄉村


老家的房子始終是父母親的根,別管在城裡住多少年,但始終都要回自己的老家,因為那是生他們養他們的地方,父母親對老家的老房子都有很深的感情,因為老家老房承載了父母親的許多的記憶,從貧窮到富有,從結婚到生子,生活的點點滴滴,鄰居之間的你來我往的那種親切,早出晚歸下地幹活,閒暇時樹蔭下聊天,門口曬太陽,不亦樂乎的農村生活,他們總會時常的提念過往,所以父母親蓋新房子的心情可以理解,現在的年輕人對老家的老房子估計沒有這樣的熱戀,現在都是樓房了他們是感受不到以前的老家老房子的那種味道,那種依戀


歲月靜好283489876


不知道你家裡有沒有土地,就像我,家裡有50多畝地,作為我們年輕人,以後基本是在城市生活,雖然50多畝土地不多,但是作為農村人,有一句話叫做落葉歸根,所以土地就是自己的根,我父親是在16年因為疾病帶走了他,目前就只有媽媽一個人在家裡。

我媽媽不喜歡大城市,給她說了很多次,可就是不願意和我們一起到城市生活,她就是喜歡農村的環境和安靜的生活,說到房子,她也是今年準備想重新蓋幾間,或許就希望我們回到她的身邊吧。

雖然家裡也有哥哥,但是在我們農村,一旦分家之後,都是屬於兩家人了,這不奇怪,我哥哥也會隨時去照顧,家裡到哥哥家,相隔路上和路下。

因為我在縣城買了房子,每月都有月供,在家裡也沒有什麼發展的,只能在城市待著,現在的房價確實很高,其實我現在已開始轉變思維了,很想把房子賣掉,然後到家裡種地做點小生意,其實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但想到孩子的教育問題,又一直處於矛盾中,作為我這樣的年輕人,我覺得應該還是很多的,在大城市的生活壓力下,又不得不考慮很多眼前看不到的問題。

比如回家去用30畝地做種植,然後自己養雞養豬其實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不過這些我之前就做過,從14年到17年,養牛養豬我都嘗試過,但是基本都是隻賠不賺,很簡單,一是資金不夠,二是價格波動大,很難把控。

所以,在房子的角度,我更多的認為是父母希望有一個完整的家,大家在一起生活,比什麼都重要,在父母的角度是很好的,但是我們年輕人的思想與父母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父母喜歡懷舊,而年輕人喜歡新鮮事物,這就很難達成一致。

因此,現在要做的就是想辦法把母親接到自己的身邊,讓她享受一下晚年的生活,無論自己的生活壓力有多大,也不要讓她們擔心,就像那句話:而行千里母擔憂,可真一點也不假,雖然我們已經成家立業,但是在父母心裡,我們永遠是一個孩子。也願遠離父母在外打拼的年輕人事業順順利利,父母健康平安。


唐師金筆技


我來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吧

其實對於農村家裡蓋房的做法我還是比較贊同的。從小我爸媽就教育我們,再窮也不能賣老房子,賣家裡地皮!!!堅決不能賣!!!

其實我覺得還是有老人的道理的,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樣的感觸,很多朋友一直以來都是在外奮鬥拼搏,所以也在外安居樂業,有了屬於自己的一套房子。

當然這樣也是有一些好處,孩子教育方面相對好一點,畢竟家裡各方面落後一點嘛。但是我也有一些朋友親戚,外面是有房子了,家裡卻沒有落腳的地方,甚至有,但沒有去返修老房子的,倒塔了。或者不能住人等問題,所以造成城市裡長大的娃住不慣老家,嫌棄老家黑,嫌棄老家髒,嫌棄沒有空調,嫌棄廁所髒,怕蟲子,有蚊子等一切能想到的問題!總歸到底還是太矯情,家長也太溺愛。甚至當家長的也有這樣的反應。同樣的嫌棄(我們家就有這樣的親戚),回來也沒有房子住的也有!

為什麼說有老人的地方才像家,沒有父母只剩歸途!以前家裡有老人照顧打理家裡,在外想回家的話拿個一兩套衣服就可以回去了,一回去有人攤床,有人煮飯,有人打理一切,我們只需要回家就好了。而要是哪天老人不在家裡了,那這些事情肯定也沒有人做了。回家安靜到呼吸聲都能感覺得到,沒有熱騰騰的飯菜,沒有人鋪床,沒有人打掃,什麼都要自己來,再苦再累都要自己去收拾。所以我個人覺得,要是老人不在了家也就不在了,久而久之就把老家丟棄了,一年甚至幾年回不了幾次。我說的這些無非就是有家才有落腳的地方,有父母才有方向。人生才有期盼。

迴歸話題,如果老家沒有房子,那一切都白談,父母有心去裝修老家房子,那你要覺得慶幸,想問題要想長遠一點,父母不在了還有親戚,還有朋友,還有回憶等等。起碼在後輩那裡這些不會斷,逢年過節還可以回老家看看,熱熱鬧鬧過個好年。有些沒人裝修的,娃連你廁所都不敢上,還是跟上面提到的問題一樣。家都沒有那你就太失敗了。以後的娃或許連田都不知道什麼。米怎麼出來的都不知道。身邊太多這樣的問題了,我非常不贊成那些人的做法,因為老家沒有房子,連家裡的老母親都不看了,從此家也不回了。那你人生還有什麼意義?(幾個兄弟都有做一些房子在老家,唯獨他沒有)好了,我分享就到這裡了,簡單的術語希望有些朋友們看到可以想一下,多回家看看。😁


鄉達人


如果能把農村的房好好蓋一下,也挺好的。

你的父母我就不多說了,我說說我的父母吧。我父母我不太瞭解,但是我的母親,她非常希望自己能會到鄉下農村裡生活,我多希望自己能夠快些賺錢,讓她早點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需要去外面奔波。

上一輩人對下一輩人實在是太好了,我做不到那麼好,我太自私,做不到為了別人放棄自己的生活,我不停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卻時常忽略了父母想要的。

他們想要的很簡單,可做子女的太過自以為是,不能明白。我們想要的對父母好和當年父母的為我們好,就像同一道鴻溝,阻斷了兩代人真心的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