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死后,李隆基将她的儿女大多处死,为何独留下她的儿子薛崇简?

西安新社区


简单说一下唐玄宗李隆基不杀薛崇简的原因,根据《唐书》《资治通鉴》等的粗略记载,无外乎二点。但其实还有第三点,就是皇位还没坐稳的李隆基对于薛家的态度。薛崇简免死的这个问题各种平台上很多人写过,不过多是加一点李隆基和薛崇简从小玩到大的复制猜测。

其实往深一点考虑,应该想一想,薛崇简的后台可不只是太平公主,还有一个薛家的存在。唐玄宗和薛家之间是不是有什么默契。

先说一下史书上的记载。

第一点:薛崇简有功于大唐。

昔日唐中宗的皇后韦氏毒死了中宗后,也想像武则天一样当女皇。这时候,是李隆基挺身而出拨乱反正,而跟他一起除去韦皇后一党的就有薛崇简。当然,薛崇简是听从他母亲太平公主的吩咐,但其人之功不可夺。

第二点:薛崇简并未参与其母阴谋。

(太平公主秘史的剧照)

太平公主随着自身势力的膨胀,也想要跟她母亲学一学当一代女皇。不过薛崇简表示反对,他认为皇帝还是李隆基来当比较好。于是母子每每争吵,薛崇简经常为此挨揍,却也坚持己见。

第三点就是关于薛家了。

薛仁贵想必都知道,不过他这个薛只是河东薛氏的分支。薛氏是“河东三姓”之一,又是关中六大姓之一,而且在北魏朝廷地位稳固的薛氏一族是文武两道地发展。

武方面与李世民打了好些年的薛举父子是薛氏族人,文的方面有因得罪隋炀帝而死的隋朝大诗人薛道衡。

薛道衡的儿子叫薛收,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薛收的儿子叫薛元超,是高宗朝的宰相也是文坛领袖。他的儿子叫薛曜,娶了唐太宗最喜爱的小女儿城阳公主。薛曜的儿子叫薛绍,也就是太平公主的第一任丈夫,也是薛崇简的父亲。

而薛家的子弟,在唐睿宗李旦朝,好几位都娶了公主,也就是李隆基的姐夫或妹夫的身份。唐初只有勋贵高门才能娶公主,而能娶这么多公主,足以说明薛氏一族在当时的地位与势力了。更何况,薛氏与各大门阀世家都有联姻,甚至还与魏征是儿女亲家。

或许会问,就算一个家族势力再大又怎样,皇帝有必要给薛家面子吗?

皇帝当然不会在乎薛崇简的一条命,但是他在乎与薛家的关系。既然有放过薛崇简的理由,那不妨给薛家一个面子,毕竟薛崇简的父亲也是惨死的,就算是留下一点香火罢了。

从其后的联姻看,唐玄宗对于薛家还是很信任与倚重的。

在玄宗朝,薛家仍然是频频娶公主,有一子弟甚至娶了两位公主,而且薛家的女子还嫁给了太子(后来被废)。可见,薛家是与大唐紧紧地维系在了一起。

太平之死 没等下毒成功就被李隆基抢先下手了

武则天和其后的韦皇后、安乐公主,以及太平公主,这三个女子可是让李隆基父子吃尽了苦头。

(唐玄宗李隆基漂亮女人可是杀了不少)

李隆基的母亲就是被武则天无故杀死的,甚至连尸体都不知道在哪。而他和父王李旦更是天天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好不容易武则天归西了,又上来一个韦皇后还有一个安乐公主,一个想当皇太女,一个更是直接毒死了唐中宗李显想当女皇。而毒死李显之前,还想让皇帝杀了李旦一家。

太平公主最开始是和李隆基联合行动的,一起除掉了韦皇后那一群人。但是太平公主随即就收编了武则天和韦皇后留下的政治遗产,一下子就权倾朝野了,当时朝廷的一半官员将军都是太平公主门下。

得了势之后,太平公主就觉得英明神武的李隆基碍眼了,于是就屡次让皇帝李旦废掉这个太子。李旦一直在这姑侄间和稀泥,最后被太平公主逼得没办法,干脆退位去当太上皇,直接让李隆基登基了。

可是这一来,太平公主不想杀李隆基也得杀了。只是她还想用韦皇后杀唐中宗的办法,就是一点点毒死李隆基。

结果这么一耽误工夫,李隆基先下手为强,直接横扫了太平公主一系。逼得太平公主在府邸自尽。

太平公主有过两任丈夫,第一任就是薛崇简的父亲薛绍,被武则天打一顿后活活饿死了。太平公主与薛绍生有二子二女:长子薛崇训、次子薛崇简,长女薛氏,次女万泉县主薛氏。丈夫死的时候,太平公主的孩子刚满月,随后就被武则天许给了武家子弟武攸暨,两人生有二子二女:长女武氏,次女永和县主武氏,长子武崇敏、次子武崇行。

这四个儿子除了薛崇简外,都被杀死了。“公主诸子及党与死者数十人。”(《资治通鉴》)

皇帝的金口玉言也就是随便说说

灭掉了太平公主集团之后,李隆基下了一道旨意“复薛崇简官爵诏”。

太平公主子薛崇简,执心奉国,励节忘私。早辩忠邪,每有规谏。因被嫌嫉,加以鞭笞,事不见从,忠实可纪。宜甄逆顺,复基官爵。仍赐姓李。(《全唐文》)

但是事实上,薛崇简的日子过得并不好。

(底张湾有许多唐朝墓葬,这是出土的一具唐朝石棺)

1954年在陕西咸阳市底张湾出土了一块墓碑,上有《大唐故袁州别驾薛府君墓志铭并序》,有研究者称,底张湾一带,有武则天之母杨氏的陵墓,有薛崇简亲妹万泉县主墓及豆卢氏族墓,这可能是薛氏家族或武杨一族的墓地。

墓碑铭文开头就说了主人是谁,“公讳崇简,字崇简,河东汾阴人。”也就是薛崇简。

按照李隆基的诏令,薛崇简可是被赐姓为李了,意思是等同于宗室待遇。可是碑上仍是写着“薛府君”,而且也不是官复了薛崇简之前的卫尉少卿、太仆卿兼太子虞候率等职位,仅仅是个一州别驾,相当于现在一个市的三把手。

碑文中确实也提了,“以功封立节郡王,食邑三千户,加上柱国。”不过马上说,不久就出了事,“谪居溪州。数年,起为袁州别驾。”至于是什么事,碑文也好,史料也罢,已经无从追寻。

结论 李隆基的秋后算账

由此可见,李隆基虽然因为种种原因赦免了薛崇简,甚至还给他加官进爵封了王,却也只是做个样子。到最后还是找个由头随便就剥夺了薛崇简的职务爵位,直接撵出了京城。而在玄宗朝还有着很大势力的薛家似乎也没有再管薛崇简的事。

薛家在李隆基坐稳了龙椅之后,也遭到了清算,驸马薛锈因为废太子案而被赐死,另一位也被流放后赐死,从此《唐书》中再无薛家与皇室联姻的记载。


辽风物语


公元713年,太平公主因谋反,被唐玄宗李隆基赐死在家中,其儿女宗属也都被治罪处死。但太平公主的次子薛崇简却被李隆基赦免,并官复原职,甚至还赐他李姓,并表示视他为宗亲。

我们知道,古代帝王对待谋反的人是绝不会手软的,所谓株连九族,稍微沾点边儿的都逃不了。那薛崇简是凭了什么让李隆基对他网开一面呢?

首先,薛崇简没有参与谋反,甚至可以说是站在李隆基一面的,他十分不赞同太平公主政治上的野心,并多次对其进行劝谏,还因此经常受到太平公主的责打。

其次,薛崇简和李隆基这对表兄弟从小关系就很好,在李隆基策划“唐隆政变”,铲除韦后集团的行动中是重要的参与者。唐睿宗李旦复辟称帝,李隆基被立为太子,这里面是有薛崇简的功劳的。

总的来说,薛崇简没有参与谋反,而且和李隆基还有旧情谊,所以才得以保全性命。不过也仅此而已,至于什么赐予李姓,视为宗亲等等,事后来看,并没有做到。


尝尝历史这块瓜


太平公主死后,李隆基将她的儿女大多处死,为何独留下她的儿子薛崇简。1.薛从简参加了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的唐隆政变。 薛崇简和李隆基这对表兄弟从小关系就不错,类似于 我们现在说的发小。况且在李隆基策划、引发“唐隆政变”,铲除韦后和安乐公主势力的行动中,薛崇简是积极而重要参与者。此后唐睿宗李旦复辟帝位,李隆基被确定为储君等等过程中,薛崇简都立有功劳。不便于卸磨杀驴。

2.其次是薛崇简在“唐隆政变”后,和自己的母亲太平公主的关系并不融洽,他并不支持母亲在政治上有大的作为。曾经多次劝说太平公主见好就收,不要过分参与政治权利的争夺。要见好就收,还权力给自己的四舅李旦(李隆基父亲)。这样自然讨不得热衷政治,喜欢权力的母亲太平公主的欢心,受到过母亲的斥责、批评与鞭挞。这些行为,客观上有利于太子李隆基执政,所以,李隆基他网开一面,

3.他本人有一定的实践能力 ,将来荣登九五至尊,李隆基还需要他的邦助与支持。李隆基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曾处心积虑声拉拢过他。还向他承诺过,赐他“李”姓,视其为李印同姓宗亲。

但从后来出土的薛崇简墓志铭来看,强势的李隆基上位后,对他并不信任,且深怀戒心。无论如何,李隆基后来已是他的杀母仇人,所以,时时防着他,应该好理解了。墓志铭内容朴素,未提及他的子孙,没有谈到玄宗对他的哀思,也未有镌刻撰文书写者的姓名与官爵。且薛崇简下葬之地亦非帝陵所在,所以,薛崇简并未比照李姓郡王之礼,进入李唐宗族陪陵,可以判断出:他身后享受到的皇帝的恩情是很薄很薄的。


希望星晨58298869


薛崇简曾是太平公主最喜欢也最器重的儿子,在诛除韦后的时候,她就派出了薛崇简配合李隆基对付韦后。后来李隆基逐渐成为了太平公主的政敌,两人经常针锋相对,薛崇简与母亲政见不合,他经常劝说母亲不要与李隆基作对,每次都会惹怒母亲而受到鞭打。

在薛崇简的墓志《大唐故袁州别驾薛府君墓志铭并序》中,我们可以看到真正的薛崇简到底是怎样过完后半生的。

太平公主死后不久,薛崇简就被送出了长安。他出任为蒲州(今山西永济)别驾,后因坐事被贬官降职到溪州(今湖南龙山),十多年后他的妻子方城县主病逝。

妻亡后不久,薛崇简起复为袁州别驾。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坎坷仕途后,薛崇简尝尽了冷落辛酸,再加上妻子去世对他的打击,使他的心情更加郁闷,几个月后就病逝了。

虽然正史记载唐玄宗不杀薛崇简,还恢复了薛崇简的官爵,赐其李姓,把薛崇简当作李氏宗亲来对待,但实际上却对薛崇简冷漠至极,恩情极薄。

在薛崇简的墓志中并没提到他被赐姓为李,他不被朝廷重视,飘荡十余年后客死异乡,无比凄凉。

而且,薛崇简死后也没有比照李姓郡王之礼,列入李唐宗族陪陵,由此更加印证了唐玄宗并不像史书所记载的那样厚待薛崇简。

唐玄宗之所以没杀薛崇简,就是因为在玄宗与太平公主之间,他站在了玄宗这边,并帮助玄宗夺取皇位,玄宗感激他,于是并没有将他与太平公主其余子女一样干净杀绝,但他毕竟是太平公主的亲生儿子,玄宗还是很提防他的,之后没有将他安排的权利的中心,而是将他排斥到权利的边缘,使其郁郁而终,一生不得志。

 




90后历史爱好者


薛崇简是太平公主与驸马薛绍的小儿子,出生于公元688年,薛绍被丈母娘武则天杖责一百饿死狱中的时候,薛崇简才刚刚满月。

薛崇简的长相也酷肖母亲太平公主,宽宽的额头,大大的眼睛,浓浓的眉毛,高高的鼻梁。幼年即与表哥李隆基关系匪浅。

太平公主曾是中国历史上权势最大的公主,她拥立了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两个皇帝,还废掉唐哀帝李重茂,差一点就和她的母亲武则天一样当上女皇帝。

太平公主在拥立哥哥唐睿宗李旦称帝以后,凡是太平公主想干的事,李旦没有不同意的,朝中文武百官自宰相以下,或升迁或降免,全在她的一句话,其余经过她的举荐而平步青云担任要职的士人更是不可胜数。由于太平公主的权势甚至超过了皇帝李旦,所以对她趋炎附势的人数不胜数。

太平公主的儿子武崇行、武崇敏、薛崇简三人都受封为王。太平公主的田产园林遍布于长安城郊外各地,她家在收买或制造各种珍宝器物时,足迹远至岭表及巴蜀地区,为她运送这类物品的人不绝于路。太平公主在日常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也处处模仿宫廷的排场。

公元713年,48岁的太平公主被亲侄子唐玄宗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杀死,她的党羽被一网打尽,她的所有子女无一善终。

事实上李隆基并没有把太平公主的儿女杀光,他还留了太平公主的次子薛崇简一命,为什么说成没一个善终的呢!

的确,史书里面是这样记载的

“公主事败,儿女俱受牵连,惟崇简幸免,复官爵,赐姓李,视同宗亲。”

这段话中的“崇简”,指的就是太平公主与第一任丈夫薛绍所生的次子薛崇简,他也是太平公主一脉中唯一的幸存者。

太平公主被杀后,李隆基将太平公主的儿女以及党羽纷纷处死,薛崇简之所以能免死,是因为他一直以来支持的都是李隆基,属于李隆基的亲信。

薛崇简是李隆基的表弟,他们自幼感情深厚,在李隆基做皇太子之前,势力还没有威胁到太平公主时,太平公主对李隆基也是相当疼爱的。

薛崇简曾是太平公主最喜欢也最器重的儿子,在杀死皇太后韦香儿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的唐隆政变时,太平公主就派出了薛崇简配合李隆基发动兵变。

后来太平公主拥立唐睿宗李旦以后,李隆基做了皇太子,逐渐成为了权倾天下的太平公主的政敌,两人经常针锋相对,薛崇简与母亲政见不合,他经常劝说母亲不要与李隆基作对,每次都会惹怒母亲而受到鞭打。

公元713年七月,太平公主事败逃入山寺,请求哥哥李旦放她一条生路。


太上皇李旦请求唐玄宗李隆基,放过妹妹太平公主,但李隆基对姑母太平公主与祖母武则天(武则天曾把李隆基生母窦妃残忍杀害尸骨无存)积怨已深。

李隆基没有为父亲李旦的求情而感动,一番义正言辞,下令杀死太平公主。

李旦很伤心很无奈。李隆基却连死去的姑父武攸暨都不放过,挖出尸体报复,让姑母太平公主死无葬身之地。

正史中关于薛崇简的记载不多,至太平公主被杀后便销声匿迹了,根据记载,他似乎得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荣养,事实却并非如此。

在薛崇简的墓志《大唐故袁州别驾薛府君墓志铭并序》中,可以看到真正的薛崇简到底是怎样过完后半生的。 太平公主死后不久,薛崇简就被送出了长安。他出任为蒲州(今山西永济)别驾,后因坐事被贬官降职到溪州(今湖南龙山),十多年后他的妻子方城县主(武三思的女儿)病逝。


妻亡后不久,薛崇简起复为袁州别驾。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坎坷仕途后,薛崇简尝尽了冷落辛酸,再加上妻子去世对他的打击,使他的心情更加郁闷,36岁的薛崇简因心情郁闷、怀才不遇,在公元724年九月二十三日病死于袁州。


虽然正史记载唐玄宗不杀薛崇简,还恢复了薛崇简的官爵,赐其李姓,把薛崇简当作李氏宗亲来对待,但实际上李隆基却对薛崇简冷漠至极,恩情极薄。

毕竟李隆基杀了薛崇简的母亲与兄弟姐妹等家人,李隆基客观上已经是薛崇简的仇人,表兄弟之间的感情已经不复存在。

在薛崇简的墓志中并没提到他被李隆基赐姓为李,他不被李隆基重视,飘荡十余年后客死异乡,无比凄凉。 而且,薛崇简死后也没有比照李姓郡王之礼,列入李唐宗族陪陵,由此更加印证了李隆基并不像史书所记载的那样厚待表弟薛崇简。


厚德载物49847


  太平公主十分有野心,不甘于屈居幕后,于是联合李旦、李显发动了政变,逼迫自己的母亲退位。李显登基后,她终于走到了朝堂之上。李显死后,她又推举李旦登基,因此地位变得更加显赫。而此时,她发现当时的太子李隆基是一个棘手的人物,会对自己进一步夺得权力造成阻碍,就将其视为眼中钉。

  后来,李隆基登基为帝,史称唐玄宗,这让她再也按奈不住了,于是打算杀死皇帝。但是这件事情却败落了,李隆基抢先做出行动,先是将她赐死,后来又将她的儿女全部诛杀,但是唯独留下了薛崇简。

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简是很好的朋友,可以说是志同道合。所以李隆基应该念在这个关系才留下了薛崇简的性命。还特地赐为李姓。

再就是薛崇简本来就和母亲太平公主关系不好,因为在薛崇简的父亲被处死的时候,太平公主没说过一句求情的话。所以从心底里记恨自己的母亲。其实两个人的关系不像是母子,更像是仇人。所以李隆基也不用担心薛崇简会向他报复。





幻中诗


一部《大明宫词》让我们重新回到了1300年前的大唐盛世,更认识了太平公主—这位唐朝最有权势的公主,见证了帝王世家的赫赫显贵,也领略了围绕权利展开的血腥搏杀。

但影视剧主要侧重的还是太平公主本人,对其子女刻画比较少。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在太平公主的两段婚姻里,一共生育了七个孩子(四男三女),分别是与薛绍生的薛崇胤、薛崇简及女儿薛氏(名字不详)、万泉县主(名字不详);薛绍死后,太平公主又与武攸暨生育二子一女,儿子分别是武崇敏、武崇行,女儿武氏(名字不详)。

其中三个女儿目前仅有二女儿万泉县主因为在上世纪50年代后被发现了墓室及完整墓志铭,身世比较清晰:太平公主的二女儿万泉县主薛氏,十一岁嫁豆卢光祚,二十四岁去世。万泉县主生子豆卢建,后来成为李隆基第十三女建平公主的驸马。其余两个女儿目前还没有找到详细记载。

重点是太平公主的四个儿子,长子薛崇胤据记载官至太常卿,被封寿阳郡王,但后期情况没有被记录,尤其是在关键的“先天政变”前后,太平公主势力与李隆基势力展开直接斗争,但始终没有发现薛崇胤的任何行踪,应该可以确定当时他已经去世。

其余武崇敏、武崇行两个儿子在“先天政变”后和母亲太平公主一起被杀。

只有次子薛崇简被李隆基放过。这其中很大原因是他共同参与了李隆基的“唐隆政变”,并立下功劳;其次是薛崇简在“唐隆政变”后,和太平公主在理念上产生冲突,他因为多次劝说太平公主不要过分参与政治权利的争夺,放权给舅舅李旦(李隆基父亲)而受到太平公主的鞭挞,李隆基为了报答他而对他网开一面。

同时,李隆基为了拉拢他,还承诺赐他“李”姓,视同宗亲。但实际上“最是无情帝王家”,根据1954年出土于咸阳市底张湾的薛崇简墓志铭来看,李隆基上位后其实一直对他刻薄寡恩,深怀戒心。墓志铭未提及子孙、亦未提及死后哀荣与官方派遣主持丧礼的官员名字,更未谈到玄宗对亡者的哀思,且于墓志盖上未镌有唐立节郡王字样,仅镌"袁州别驾薛府君",也未有撰文书写者的姓名与官爵,显示这篇墓志不带有太多官方色彩。而且薛崇简下葬之处黄山之原在今咸阳底张湾,亦非帝陵所在,底张湾一带,则有太姥姥杨姥的陵墓、与薛崇简亲妹万泉县主墓及豆卢氏族墓,这可能是薛氏家族或武杨一族的墓地,总而言之,显示他并未比照李姓郡王之礼,列入李唐宗族陪陵,身后恩情之薄,可想而知。




史海探趣


薛崇简没有参与谋反,而且与李隆基还有旧情谊,所以才得以保全性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