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人与山东人有什么不同点?

寂静之春


河北,山东,河南,苏北,皖北,这几个地区都属于中原地区,习相近,性相近,语言基本能够交流,这一大片地区,属于中国的重量级。

河北人比较好爽,性格开朗,不转弯抹角,属于正直性格。

河南人也基本是这样。

苏北,皖北,也好爽,但是属于好爽中的小家庭性格,集体,群体性没有河北人高。

山东和这些地区基本相同,但是在山东的腹地,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这里人善于思考,而不是人们所认为的粗鲁,不像他的省名那个鲁字。

后来才觉悟过来,这个鲁字,古人的看法与今天的字意不同,那个鲁字是鱼和日的相加,太阳在海平面上升起,鱼产富饶的土地,是一个靠近大海的地方。

这几个省是中华文化正气之地,光河南,山东就有两亿人口,是中国人口密集之地。

中国有几个大块地区,晋冀鲁豫陕,苏北,皖北。

云,贵,川。

东北地区。

这三块地区是中国的大地区。

这三块地区有自己各自的语言范围,属于三大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一致区域。

这是中国最为团结的三大地区。

语言基本一致,比如云,贵,川,地区,语言基本能够交流,都是川音。

比如中原地区,语言基本相似,交流基本没有障碍,互相能够听懂。

历朝历代这三个地区坐皇帝的人最多。尤其是中原地区,包揽了中国各个朝代的皇帝。

最容易团结一致,形成一股力量的是东北地区,中原地区,云,贵,川,地区。

而其它的地区就要逊色多了。

比如讲中国的东南地区,语言复杂,人心不一,很难形成一股力量。

比较好统治,所以历代都是封建朝廷的模范地区。

河北,属于太行山以东,古代文化统称为山东,所以河北人就是太行山以东的人,是山东人中的山东人,比山东省的人还要山东化。

而山东省腹地的人,思维云云,云雾缭绕,更属于思维型人物,和那个鲁字不相符。

而河北人却十分的豪爽,苏北,皖北人却十分的义气。


宝树白石


说不同之前,先说下河北与山东的相同点

一、地理相近

北方临省,且同位于暖温带,都拥有大片华北平原。

二、方言类似

鲁西北与河北中南部同属冀鲁官话区。河北人韩复榘曾在山东担任主席,很多人都以为他是山东人,其实这是因为河北人方言、举止和山东人十分相似。

三、文化相通

都位于泛黄河中下游区域,深受儒家文化熏陶,山东有孔孟开创儒家,河北有荀子、董仲舒、郑玄、卢植等大儒发扬先贤思想。

四、互相渗透

山东西部被燕赵文化影响,河北东部受齐鲁文化熏陶。赵国疆域覆盖山东部分区域,齐国西部疆域达到了河北沧州、衡水一带。明代初期大移民,除了山西,河北枣强一带有很多人迁往胶东,今天那边很多人都是河北人后代。


相同、近似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习惯,使得河北人和山东人有很多相似的性格和品质,最明显的就是身材高大,性格上重义气。

山东人为孔孟之帮,历来讲究礼法、忠义,出圣人,也出好汉,以侠义著称,在这方面河北毫不逊色,《水浒传》虽然是虚构但也是现实写照,梁山好汉里边有很多山东人,也有很多河北人,武松、卢俊义都是“河北人”。

唐贞观年间完成修纂完成的《隋书· 地理志》中说,燕赵一带“俗重气侠””自古言勇敢者,皆出幽并”。幽并,即幽州、并州,地域大致包括今河北中北部到山西太原一带。汉末活动在华北地区的曹植有诗云:“君是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慷慨悲歌,成为古代河北地区的第一道鲜明标签。通俗地讲,就是说河北人慷慨、侠气、忠义,别的不多说,三国时期的涿州人张飞、真定人赵云就是最好的例子。

战国七雄,河北为腹地的燕、赵居其二,燕昭王、赵武灵王均是当时的雄才大略的君主;汉末三分天下,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和其大将张飞、赵云都是河北人。帝王和准帝王级别的河北人还有赵佗、王莽、郭威、柴荣、赵匡胤,有人也将秦始皇嬴政(出生在邯郸)、唐高祖李渊(祖籍)视为河北人。

|刘关张:两个河北人和一个山西人|图源:央视版《三国演义》电视剧截图


但是,山东人和河北人又有明显不同:

相比山东人,河北人的慷慨悲歌中,多了几分悲凉、悲苦、悲伤。

注意,“慷慨悲歌”固然豪气万丈,但却藏着个“悲”字——河北的邻居山东也出侠义之士,但他们的特点是跟儒家思想融在一起,而河北人,总是在豪迈中藏着悲情。河北历史上的大人物,赵武灵王锐意改革,实行胡服骑射,但晚年居然被囚禁于沙丘,活活饿死;秦代河北人赵佗受命南下开发岭南,虽然寿终正寝,但一定经历了艰苦创业之苦;三国蜀汉先主刘备的前半生颠沛流离,隐忍落魄,常常寄人篱下。

河北诗人郭小川曾经写了一首长诗《一个和八个》,为被误解、被伤害的心灵鸣不平。后来陈凯歌拍了同名电影。作品创作的背景,就是基于诗人和众多河北人遭遇的不幸。


最后说一个“冀鲁有约”的故事:三国有两个重要角色,山东人诸葛亮帮助河北人刘备创业,一起在四川建立了蜀国。


大地理馆


河北和山东都去过,河北人开朗幽默,刚开始会让人觉得精明算计。山东人初接触谦卑有礼,老实憨厚。

不过接触久了就明显感觉,河北人还是那个你认识的河北人,甚至更讲义气。但山东人可就不是那样了,口蜜腹剑,阴险狡诈。


涛涛爱吃蟹肉煲


这是一个有趣的好问题。

在说河北山东的不同之前,先说河北山东的共同点,那就是河北山东的交界区,语言直通。

河北中部与山东西北部都讲冀鲁官话;河北南部与山东西部近邻地区又有不少人同讲中原官话。

这部分人的趋同性较强大于差异性,都挺侠义。

然而,河北山东冀鲁官话区,却并不是燕赵文化与齐鲁文化的核心区。

🙏

要说河北山东的不同,其实是燕赵文化与齐鲁文化的不同,北燕南赵多了些许悲壮,武齐文鲁多了些许厚重。

这与地理,地缘,气候,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密切相关。

🙏

在靠天吃饭的古代华北,春旱夏涝并存的气候,并不利于华北大平原,况且这里正是古代黄河的泛滥区。

反倒是近山的平原冲积扇或盆地才更容易经济繁荣。

于是,燕山南部的北京盆地地区诞生了燕国蓟国,靠近太行东坡冲击平原诞生了赵国,靠近山东丘陵西部平原诞生了鲁国,靠近山东丘陵北部平原诞生了齐国。

🙏

燕赵属于农耕文明的北端,紧邻草原游牧文化及东北森林文化区,就成了被异族骚扰的核心区,为了保护自己的劳动果实,燕赵人必须要一边生产劳动,一边牧马厉兵。

燕赵人要把更多的精力与劳动成果投入到军事方面,进而承担着对全华夏民族的防卫职责,即便如此,要想边关和平都是艰难的,华夏内部的族内纷争争夺,他们尤其地憎恨。

于是边多了一份侠义,多了一份悲壮。

🙏

而地处燕赵背后的齐鲁东临沧海,和平安全环境天赋优良,可以安心发展经济,进而发展文化,这本身就是燕赵屏障带来的和平红利~

当然,燕赵背后就是齐鲁,齐鲁的有识之士也最能理解燕赵的对和平安定的渴望,所以齐鲁人也珍爱和平,从不恃强凌弱,这也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

在中国的任何内部纷争时期,齐鲁人都是忠义化身,其实他是对华夏民族的忠诚。

因为任何战争受伤的都是华夏民族,都是黎民百姓。

🙏

因此燕赵人面对内忧外患的民族危机时,更单纯一些,于是多了不少荆轲这样悲情的孤胆英雄,侠义千秋。

齐鲁人则孔子孟子墨子孙子管子荀子等等文化大家,以更高的视野更广泛的视角,审视中华民族的文化文明,于是忠义山东就成了主流,其中墨子更是把侠义升华到信仰。

🙏

河北山东,千年好邻居,彼此影响早已深远~

水浒传中既有齐鲁好汉,又有燕赵豪侠,宋江最后选择了归顺,于那些英雄豪侠们个人视角确实有些憋屈,可是从国泰民安的角度,未尝不是可以理解的~

🙏

侠义河北,多了一份侠客的洒脱,快意恩仇,更注重活在当下的今天生活,简单地快乐着~

忠义山东,多了一份忠诚的责任,群体意识较强,就必须用勤奋与自律,来维护和谐,于个人却难言洒脱,可群体口碑却是杠杠的~

🙏


商道若水


我是河北人,我的客户当中多是山东人,基本诚实守信,大观了来讲,山东人比河北人意识超前,比如山东工副业就比河北強的多,如拖拉机,农用汽车和三轮车,各种农用机械,房瓦、各种农药及复合肥料,几乎遍及河北农村各家各户。河北大件常用的钱都被山东赚走了。


门前大路


如果在众多省份选一个兄弟省在我的后方我会选择河北省……如果我是河北人我的后背非山东兄弟莫属……


干沛鬼蛟


鲁裔河北人,对两地都有深厚感情。

相比之下,山东人更勤奋,更勇敢,更能吃苦耐劳,富有自强自立精神,更具创造力,做事较用心、较扎实,比较守规则,易于管理,儒家文化根基较深,发展富有活力。民众攀比心更强。

河北人易于融合,容易结交,对异域文化包容性强。民风朴实,不拘小节,易满足,稍显懒散,创新不够,发展活力不足。

山东河北两地应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闲居吟439260093


山东人倔,实在,河北人,老实,脾气温和。山东人与河北人讲信用。我是山东人,说实话,我对河北人印象非常好。不一样的地方可能饮食习惯不一样吧。欢迎河北的朋友来山东,来青岛玩。


一有钱的网友


你要问山人贵处的?三句话以里不说给你。我是河北寨子的,一次在寨子集上问一个人。你老贵处的!他说:山东的。向;山东那里?答:宁津的,问:城里吗?答:城北,问:城北嘛村?答姜庄的!和寨子一河之隔!3里地!要问河北人,一句话:姜庄的!


张玉阁3


山东人优点很多,正直好客,热心肠,讲公道,讲礼懂理,山东人性格倔犟。但有些认死理儿,听不进别人的劝解,不够灵活,干服务业不是长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