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提议恢复传统汉服与繁体字,对此你怎么看?

沐譯


穿啥衣服是自由,繁体字能反应汉字精髓支持恢复繁体字。但不要强制,学习使用繁体字,工作往来用简体。剩下大家随意


渐冻不冻


如果恢复汉服和繁体字就代表国学和传统文化复兴的话,照这个逻辑,我们直接恢复甲骨文岂不更好?元谋人和山顶洞人用兽皮和树叶制作的衣服岂不更加美妙?直接秒杀外国人所谓的“天体运动”。

我想我们都还记得,新文化运动为了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用民主科学渠道封建糟粕付出了多么大的辛苦奋战,无数代人呕心沥血才取得今日这样的局面,然而时至今日,尽管中国的封建残余势力在各个阶层、各行各业、各个年龄阶段都未曾完全清楚,但和古代、近代相比,我们的衣食住行和文化都已经有了质的改进和优化。

现在如果还有人尊崇复古,不妨在国内开一个特别行政区,让这些人在里面穿汉服、用繁体字,禁止穿着T恤衫和短裤,一律穿汉服用繁体字,禁止使用英文字母和所有电器设备,写字用毛笔,说话作文用文言文,不许留短发,一律用发簪绾发。

我们在享用现代文明便利的同时,如果对古文化情有独钟,这个是没问题的,但如果非要强迫别人也和他一样用繁体字,穿汉服,这个真的非常违和!

就好像某些人留恋某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说那时候路不拾遗,“六亿人民尽舜尧”,似乎那时候就是康庄大道,别的时期都“群魔乱舞”一样。

对这种人的这种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另类君“呵呵一笑百媚生”,还是老办法:

给他们开一个特别区域,计划经济运作,吃饭用粮票,吃肉用肉票,吃盐用盐票,无论用啥都凭票供应,禁止使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与外界联系可以写信和拍电报。

读者诸君,你们说嗨不嗨呀╭(╯^╰)╮


另类文史


文化大革命倡导穿中山装,连衣裙,并未禁止传统汉服,传统汉服固然很美,但中山装,和现代服装也很美。时代不同,对服装的审美,也会与时俱进,至于传统服装,可以在不同场合,不同地点,着重表现点缀一下,也是很不错的想法!

至于国内简体字,迄今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要恢复繁体字并不容易,但在书画传统艺术方面,却从未放弃过繁体字,因此说,在国内,繁体字已经成为一种传统艺术!



泽仁德喜


有人提议恢复汉服和繁体字,纯粹是脑有病吧。

但凡被历史淘汰的东西,必然有其被淘汰的原因,如果它有生命力,即使一度遭遇不正常的打击,它也会逐步恢复。

比如繁体字,在简体字已经使用几十年的情况下,它仍旧是有生命力的,但它的生命力主要体现在书法上,有些字它不写繁体就是不好看!

原因很简单嘛,字越简单,它就越难写不是?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喜好书法,即使是常常练习书法的人,也不是所有字都写繁体字,所以,把繁体字重新恢复,让大家都来学、写繁体字,这不有病么?

试想,为什么要废除繁体字、改用简体字,简单方便嘛,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这是一种进步。这种进步,绝不会因为书法上的美的一点损失就能比拟的。

再说汉服也是一样。

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所以是宽袍大袖,社会也没那么紧张,可以安步当车,但试问现在是什么社会?节奏有多快?

你让大家穿汉服去上班?去挤地铁?这不是开玩笑吗?

近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之前的穿着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总体而言,都是朝着精简干练的方向发展。

试想,一个穿着长袍大褂的人去工厂上工,不但不方便工作,反而有可能被机器卷进去发生惨祸呢?即使不在工厂,这种衣服也是累赘不堪,哪能适应现在的时代呢?

再者,现在所谓的汉服,其实鬼知道是什么服。

请问,这汉服是汉朝服呢还是唐朝服,是宋朝服呢还是明朝服?总之不是清朝服,因为汉服男都是反清的嘛。

十几年前,还曾流行过一种服装叫唐服,说是唐朝的,其实和唐朝服装完全不搭架,也是现代自己臆想出来的。

最近几年流行的所谓汉服,也同样是个四不像,说白了就是现代人自编自造的,说什么历史传承,这就是胡说八道了。

当然,不管繁体字也好、汉服也罢,只要有人喜欢,不妨碍别人,这都是个人自由,但行无妨的。

毕竟,有些小姑娘也并不懂什么汉朝唐朝之类,只要好看,有些民族风,就挺好嘛!

事实上,很多推崇汉服的,也是看见邻国的和服,因为羡慕才萌生出这种东西吧。

从这个意义上说,汉服虽然不太可能像邻国和服一样盛行并长久保存下去,毕竟后者是有历史渊源的,并非临时的人造的产物,但汉服毕竟可以尝试下。

最起码,可以拉动一些服装商的生意,这也不是坏事!

至于什么全面恢复汉服,这就是纯粹的扯淡了。

在笔者看来,汉服这东西,也就是拍照用用还好(比如旅游景点、个人写真、婚纱照之类),除此并没有什么附加价值可言。

大意如此吧,不喜勿喷!


坑爹史册


何谓恢复?是回归传统,因循守旧。还是继承发展,改革创新?你敢说现在的汉服就是按照传统的材料和样式制作的?没有参杂现代材料?是不是打着恢复传统的旗号,行敛财等欲达成不可告人的秘密的目的?照此类人的想法,那是不是应该恢复三从四德,三妻四妾,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都是瞎扯淡,穿着传统的服装,却没有传统的道德和传统文化为支撑。一昧以博取眼球为乐。打着恢复传统文化的旗帜下,一个个端着架子玉树临风,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斜眼看去都是搜寻漏着的大腿。对着美女的身材品头论足。真的想继承和发展传统优良文化,不是说恢复传统汉服和繁体字就可以的。


允仔1


我想说一句,什么叫新中国?新中国就是建立在过去的古老中国的根基上,再次生长发育,变得更好,更有包容性,更有建设性,更有多元化。汉服你穿就好了,又没人说你什么,或许你我他穿出来还别有一番风味。繁体字你写好了,我们的书法是提倡写繁体字的。因为那是我们的基础。但是你要看场合啊。过年写对联,写牌匾。画好一幅画,给上面提字,都可以嘛,对不对。但是你不能去强求别人怎么样,因为我们是新中国。打个比方,我家的房子很旧了,拆了重建了,你不能拿拆出来的旧门框,旧窗户,在按在我新建的房子上吧,他不协调,不好看啊。但你不能说我建了新房子了这就不是我家了啊。这还是我家的地基,还是在那条巷子,根没变,懂?只是房子变得更坚固,更大,更新了而已。什么都讲就一个度和量。


红尘中的顽石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不必强求推广,各取所需吧,喜欢的就写繁体字穿汉服咯。搞个文化百花齐放,不错的。因为汉服确实美丽飘逸,繁体字也很有底蕴,一看就知道有文化。

汉服在穿着上很不方便,写繁体字也不快捷还会写错,有些字的笔画实在多,不好记。所以不主张推广。

我有一位高中女同学,她现在是某大学教授,她就经常一袭改良汉服,一头披肩卷发再压上一顶贝雷帽,超仙超有范儿。往台前一站,那气势压倒一片。这身打扮已成了她的标志,如果她穿现代服装,我们还认不出她来了。呵呵,穿汉服,那是她的特色。

美,就可以留下来。

繁体字也一样,有时是写繁体字才更有气势,特别是书法,无一不写繁体字。对联(春联)也是,贴在门上新年的气氛也来了。

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华侨流行繁体字,那是特色。

不论现代服装还是汉服,也不管是繁体字还是简体字,都是祖国的文化,都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


谢谢阅读,欢迎@和莲歌,我们一起探讨。


和莲歌


喜欢穿汉服的,内衣要不要穿古人的那个款式?如果外面一层皮在样式上是古代的,内衣还是现代的,那不是徒有其表?而且,穿了汉服的人,有没有在学习古人的礼仪?另外,男的要不要留长发、留胡子?如果不留长发,汉服里的“冠”怎么弄?所谓“朝服衣冠”,没有冠不是不伦不类?另外,如果不留胡须,那么,男士穿再漂亮的汉服,那也是像古装戏里的太监,太难看了!


小薰修


不需要恢复传统汉服,因为时代在进步,要与时俱进,适应发展需要。关于繁体字问题,主要港奥台没有随大陆一起发展,仍保持使用繁体汉字,为将就港奥台,就繁简并用,不应把简体字再倒退到用繁体字。要相信社会是在向前发展的,作为文字是社会发展的符号也在发展,就象近代时兴白话文一样,就没必要再复古了。其实繁体字也是甲骨字来的,当港奥台朋友在繁简体并用一段时间后也就会用简体字的。


冯大爷35


我觉得繁体字和汉服的恢复可以充分论证从长计议,现在最重要的是恢复康雍乾时期“妄议国政妖言惑众者陵迟之”这一传统刑罚,将那些不靠谱的“砖家”统统陵迟处死,那就天下太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