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师与补课

学期临近过半了,近期多地各处相继出现了针对学校和教师进行“有偿补课”的通报处罚。在多年之前,教育部就已经明确发布通告禁止学校假期补课,严禁在职教师私自“有偿补课”,违者将允以重处!当然教育部的初衷是好的,是为了通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以及不合理的心理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和身心的健康成长。

但对于中小学生“减负”的效果,专家们也存在很大的疑问。根据有关媒体的报道,“减负”现象变成了校内减负校外增负。对于学校来说,减负令在校园内得到了实施,可是在校外却根本得不到实施。在校外丛生的“辅导班”是减负不能实施的的根本;可是家长们则焦虑,面对重重的升学压力和激烈的“择校”竞争,如果不给孩子多报一些辅导班,多做一些练习会不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学校、教师与补课

众所周知,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由于其“选拔性”决定了一定是大范围内的“优胜劣汰”,而不是一个学校内的比较了!而为了达到考试选拔的目的,考试的题目也越来越难,基本可以说紧靠课本是根本不可能轻松应对的。这里很多人会埋怨为什么题目不出的“合理些”呢?什么是“合理”的题目,“合理”到每一个考生都能达到满分?也有人会说那就加强课本知识难度呀!亲爱的朋友们,学校的教育是大众性的,书是根椐适龄孩子智力水平与接受能力去编排的!不可能把高数编进小学课程吧?当然不排除有学霸级的存在,但那只是极个别少数的存在,总不可能学校的授课只有一个或少部分学生能听懂跟的上吧?

就目前来说我个人认为“高考”虽然不是最好的选拔方式,但就目前来说“高考”却是最公平公正的选拔!书写我们的祖国时每个人都会用 “地大物博”来形容!“地大物博”等客观因素也形成各地方因为条件的不同经济的发展有快有慢。而高考却给了我们每一个人同等改变自己命运的办法。

言归正传,补课对于学校来说,无非就是为了升学率。这里又有很多人会不认同了,认为更多的是为利。当然我不排除这一点,“补”这一个字就说明了,这是在规定时间外进行的,如果口袋够硬的话,谁不愿意轻松舒服地享受周末时间?那就要“有偿”了,(教师也是人,平凡的一个人,要养家要糊口,不能你加班要加班费,教师补课就不能要补课费了)而“补”这一块也是不可能在学校经费里开支的,那就只能在学生那里收取了。对于费用说句实话比起校外真的是良心白菜价,现如今国家对教育建设越来越重视,学校真的很少会纯为了“补课费”而去补课了。各学校其实就好像在竞技场上的运动员们,哪一个不想拼?哪一个不想赢?没有升学率什么都是假的?学校的升学率上去了,上至校长下至普通教师们才真正能获得“名”与“利”。

下面说说教师的补课,如果是在职教师利用工作之便动员、诱导、暗示或强制学生参与有偿辅导或补课,或故意留下课堂内容放到课外有偿家教,或利用学校资源为学生有偿补课等等这些显失公平而进行的有偿补课,我坚决反对应该严厉查处!因为这些行为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损害了学生,被查处是罪有应得,更要严惩!

而另一种是,教师和学生都是你情我愿。教师为了贴补家用,愿意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学生为了补足自己在以往学习中的不足或加强提高自己的成绩,愿意出钱找教师来进行补课。毕竟学校里教师是一对几十的学生在讲课,而学生之间的接受能力是有差异的,在那有限时间内只能根据班级学生整体接受水平去教授。当然家长找补课的教师肯定也不可能找那些教学能力不强的教师,而为了能赚取这一外快,教师们反而更需要带好所教班级,也就是上面所说的“升学率”,有了这 “名”才能去获取补课那个“利”。 这个就解释了为什么以前的体育教师经常会“被生病”。

当然以上所谈,都是一些表层现象和个人的片面观点。但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成绩的提高是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取得的回报。而教育这个议题太大了,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的国家教育部门也在不断地改进与完善着。而我们在讨论时应该谨记探讨是为了让我们的教育走的更好这一初心,是共同构建而不是破坏!闲人论事。

学校、教师与补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