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叔課堂:渦輪增壓、機械增壓詳解

對汽車感興趣的同學應該都瞭解渦輪增壓這項發動機技術,在目前排放要求越來越高,油耗要求越來越低的情況下,多數廠家都將目光投向了渦輪增壓技術。於是這項之前只出現在高性能汽車上的技術被普及開來。

車叔課堂:渦輪增壓、機械增壓詳解

但其實除了渦輪增壓之外還有另外一種增壓技術也曾紅極一時,它就是機械增壓技術。兩種增壓技術都是通過將空氣壓縮,以便向發動機注入更多空氣及燃料以壓榨出更多動力,只是在增壓的動力來源上有所不同,接下來我們詳細瞭解一下。

廢氣渦輪增壓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最常見的廢氣渦輪增壓技術,廢氣渦輪增壓經常被稱作Turbocharge,所以車輛尾部“T”標識一般代表該車發動機配備渦輪增壓技術。渦輪增壓技術最早於1905年被阿爾弗雷德·波西博士發明,並於當年11月獲得專利,這標誌著渦輪增壓技術正式誕生。相信這位博士當時也沒有料到,他的發明被後來的汽車性能狂熱粉瘋狂追捧。渦輪增壓技術經過五十多年發展,直到1961年,美國通用公司才將渦輪增壓器裝備在雪佛蘭轎車上,但因為當時對渦輪增壓器並沒有進行充分優化,所以增壓器工作時突然增大的壓力和升高的溫度讓使用效果很不理想,最後不得不放棄。後來在1977年薩博將渦輪增壓裝置成功安裝到自家薩博99汽車上面,由此渦輪增壓技術才正式進入汽車市場。

車叔課堂:渦輪增壓、機械增壓詳解

渦輪增壓技術通過利用發動機排出的廢氣驅動渦輪排氣側轉子從而帶動進氣側轉子,將進入發動機的空氣進行壓縮,氣體壓縮後同體積下進入氣缸的空氣及燃料也會更多,所以爆發出的能量也就更大,進而起到提升車輛動力的作用。渦輪增壓車型還必須配備中冷器,一套專門用來冷卻進入發動機空氣的裝置。這樣做一方面有利於提高進氣效率,另一方面可降低排氣溫度,對發動機本身起到保護作用,一般通過渦輪增壓裝置可將發動機功率和扭矩提升20%~30%。

車叔課堂:渦輪增壓、機械增壓詳解

目前在售的主流車型都有渦輪增壓車型,比較典型的就是德系車,幾乎所有在售德系品牌車型,如大眾、奔馳、寶馬、保時捷等都能找到渦輪增壓技術的應用身影。

機械增壓

經常應用於汽車上的還有機械增壓技術,被稱作Supercharge,所以機械增壓經常用“S”代替。同渦輪增壓技術對比起來,機械增壓的優勢非常之大。因為機械增壓採用曲軸動力直接帶動增壓器,所以並不存在渦輪遲滯現象,從發動機啟動的一刻就開始進行增壓,而且增壓平順,並不會出現廢氣渦輪增壓介入時的突兀現象。

車叔課堂:渦輪增壓、機械增壓詳解

車叔課堂:渦輪增壓、機械增壓詳解

有優點自然也會有缺點,因為機械增壓直接採用曲軸動力驅動增壓器,所以會對原車動力輸出造成損耗,這也使機械增壓陷入一個很矛盾的情況,如果要獲得更大動力,就必須損失部分動力進行增壓才能達到目的。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機械增壓系統一般配備在大排量車型上,這樣發動機因增壓損失的動力就不會非常明顯。

比如美系車就經常會用到機械增壓裝置,但所有事情總會有例外,偏偏自主品牌技術宅奇瑞就曾推出過1.6L的機械增壓瑞虎車型。不過目前使用機械增壓最多的還是路虎車型,幾乎所有排量3.0L及以上車型都會配備機械增壓技術。

車叔課堂:渦輪增壓、機械增壓詳解

看到這裡兩種增壓形式的各自優劣,相信各位同學們已經心裡有數了。廢氣渦輪增壓因不損耗發動機本身動力,更符合目前嚴苛的環保法規,顯然更受歡迎。而且電動渦輪增壓技術的出現也很好彌補了傳統渦輪增壓技術渦輪遲滯的缺點,所以從目前來看廢氣渦輪增壓技術佔有非常大的技術優勢。

至於未來增壓技術如何發展,因為有混動技術的加入而變得充滿更多不確定因素,不過也正因為如此,使得汽車發動機技術對各位車迷朋友的吸引力變得更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