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收割已接近尾声,今年稻谷是涨是跌?

种太阳哥


水稻是我们的第一主粮,全国80%人口可能以吃大米为主食,消费市场是广阔的,也是最大的消费品,大米市场在中国,我们种植的水稻市场也在国内,大米价格非理性波动,就会出现问题,因此水稻价格不可能大涨,也不能出现大涨,“粮安天下安”,粮食价格稳定在合理区间,才是正常的,有利于社会消费,有利于社会稳定,粮食是基础产业,是工业原料,大米涨价了,副食品就会涨价,白酒就会涨,就会带动其他产品涨价,水稻价格大涨,农民不一定都有好处,农民不一定能增加收入。

我们当地是水稻主产区,水稻亩产平均在1400斤——1500斤左右,平均价格在1.25元/斤,产值1500元/亩——1600元/亩,种植都是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成本土地租金550元/亩,机械旋耕播种150元/亩,收割费用100元/亩,种子农药化肥费用200元/亩,抽水灌溉及其它费用50元/亩,合计成本1000元/亩——1100元/亩,平均每亩利润500元左右,种植100亩水稻,纯利润50000元。这么多年来,我们当地农民都是靠规模效应创收,靠内部挖潜增效,不用费用高的人工栽插水稻,改用直播种植水稻,机械种植收割。

水稻种植面积每年稳定增长,加上这么多年来风调雨顺,产量年年丰收,今年水稻又是丰收年。预计今年水稻产量1.3亿公斤,而库存水稻仍然在1亿吨以上,今年累计拍卖成交1000万吨水稻尚未交割转库,如果年内交割转库,势必打压新稻价格行情,年内临储水稻仍然有拍卖的可能,米企粮源供应充足,库存量大,收购意向不强,水稻价格上涨乏力。

今年东北地区水稻受天气影响较大,连阴雨天气频繁发生,气温偏低,阳光寡照,两次台风袭扰东北,给水稻灌浆带来不利,东北冷空气今年来得早了点,水稻成熟度不高,品质也下降了。农民收割后,一定要晒干扬净,才能卖出高价,要了解市场行情,摒弃惜售心理,不能盲目乐观,规避市场风险,水稻价格不会大涨的,还是及时销售,让钱落袋为安。


目前,水稻收割上市时间已到,大米消费需求开始上升,深加工企业年内必须备足明年生产原料,如果启动托市收购,水稻价格可能会上涨一点,另外,经销商、囤货商年内也有意囤货,今年水稻价格跌不下来的,也不会卖不掉的,但涨幅不大,农民期望值不能太高。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仅供参考!

长江老农


水稻收割已接近尾声,今年稻谷是涨是跌?目前各地水稻种植区,水稻基本上已经收获完毕,只有极少数迟熟品种,但也接近尾声。今年各地水稻总算风调雨顺,生长状况良好,是近几年来要算好的一年。通过了解,今年各地水稻产量普通比去年偏高,有农友说他家的水稻已经达到了1580斤的亩产,这是相当不错的产量。今年水稻丰收了,各地正在赶晴天抢晒稻谷,准备出售。目前,他们最操心的是水稻丰产是不是能够丰收,耽心今年收购价格会下跌。


今年水稻价格目前各地从开秤后情况看,各地是执行的水稻最低收购保护价,即早籼稻价格是1.20元/斤,中晚籼稻价格是1.26元/斤,粳稻收购价格是1.30元/斤。目前各地水稻种植户反应,收购水稻价格均开始向上游离最低价格标准迹象,比今年水稻刚开秤时要高1~2分钱一斤,虽然上浮幅度微不足道,但释放了一个重要信息,水稻行情看好,最少不会再跌了。这就是各地广大水稻种植户乐意看到的听到的消息,能够大大地鼓励水稻种植户的信心和发扬积极性。今年水稻行情分析如下。


第一,今年水稻收购价格,首先是放在规定的最低水稻收购保护价上。这是最基本的准则,也是商家一惯性的经营方式。一般惯例,商家每到收购开始时,价格是压得非常低的。目前水稻收购最低保护价是由国家推出的指导价格,因此,今年各地水稻收购商,都是紧扣今年水稻收购最低保护价格开始收购的。所以,开始很难观察到水稻市场行情究竟是处于什么状态。

第二,今年粮食受进口粮食价格影响逐渐减小,国产粮食开始有话语权了。从去年起,与某一大国的经贸摩擦逐渐升级,对进口粮食总量有非常大幅度的减少,进口水稻数量随之减少。目前进口粮食微乎其微,对国产粮食价格影响逐渐减弱,程度越来越小,使国产粮食终有出头之日,迎得了非常难得的话语权。这是国产粮食非常难得到话语权利,使国产粮食主宰自己的市场,使进口粮食热度消退冷却,大大提高了国产粮食的市场地位。



第三,今年水稻收购行情后期十分看好,价格小幅度上涨势在必行。今年水稻市场价格,从国际到国内来看,市场行情非常有利。国产水稻将成为市场的主导地位,价格也将会有非常大的改变。但目前水稻价格不单单受市场控制,而且会受到非市场因素的宏观调控的制约,所以,今年水稻收购价格在总的上涨趋势情况下,上涨幅度会受到非常大的遏制程度,水稻价格上涨幅度比较小,但总的说来,今年水稻收购价格必定比去年要好得多。


总之,今年各地水稻收获接近尾声,种植户正在赶晒稻谷上市出售。目前水稻收购价格已经高出最低收购保护价,是释放出水稻行情向好的方向转化的信息,新的涨价,让广大水稻种植户拭目以待。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旭日东升付先


水稻的收割已经接近尾声,水稻的价格到底会涨还是会跌?其实个人觉得这要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品种进行分析。因为不同的地区它的实际情况都不相同,含量和质量,以及市场需求量都有一定的差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好多时候都是大量上市时,价格就会被压低,等大家都卖得差不多了,粮食价格就开始有一点上涨了。今年的稻谷价格,走低的可能性偏小,但是不会有多大涨幅。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

推动水稻价格上涨原因。

灾情影响。这里说的灾情影响,大家都知道,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省,洪涝严重水稻扬花期和分蘖期,导致水稻瘪壳、减产。而到了收获期,很多地方又出现了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气,水稻的晾晒工作难以开展,水稻出现发芽、发霉的情况,也会影响水稻最终产量。不过这里的影响并不足以撑起水稻价格上涨空间。

粮食补贴发放。今年各省已经的补贴较往年都快到位,这样的话,农民手里有了一定的可流动资金,就不会因为资金问题,急于出售,会有更多人持粮观望惜售。

国家临储拍卖提前结束。5月21日,我国临储拍卖正式来拍,2019去库存速度加快。再加上我国进出口数量的变化,1-8月,大米进口总量154.8万吨,同比减少23.5%,出口206.1万吨。大米进口减少,我国大米市场相对宽松,对稻谷上涨有一定的支撑空间。


其他因素。

新米集中上市,市场竞争激烈。2018年最低收购价格,即水稻保护价下调,导致2018年价格惨淡,农民苦不堪言,而今年的托市价格与去年持平,虽然有很多利好因素在里面,可是市场目前的需求和供应关系,仍不能让农民过分乐观。

另一方面,国家不同地区也存在着竞争,就比如说东北和苏、皖两省,2018年江苏粳稻未启动托市,所以相应的,2019年新稻谷的收购将会更加谨慎,价格一时之间难以有较大的上涨,可能会相应的,导致东北地区价格难以走高,更甚者,因为东北地区运输成本更高,竞争之下,东北地区的稻谷收购价格将会下降。


最后,通过这些因素,大家可以看出,其实即使今年面临着天灾导致的减产,如今稻谷的市场仍然是供应大于需求的,即使有一定的推动稻谷价格上涨的动力,也有其他因素限制。上涨空间有限,有人预计十一月中下旬会差不多达到收购高价。

农民辛辛苦苦种植,有没有收到灾情影响先不说,除去种子成本、化肥成本、人工成本、收购成本、晾晒成本等等一大堆的成本之后,还能够有多少收益?虽然有托底价格,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民的损失。最好的建议就是,如果有储存的条件,密切关注自己所在省市水稻价格的变动,选择最好的时机出售。


三农实事分享


近几年来,粮食价格非常低迷,经济发展了,物价上涨了,粮食却越来越不值钱,种粮食工作性价比也太低了,见鬼一样。其实原因很简单。

第一,粮食全球价格都不景气,国内的粮食价格比国际上高了,我国大米价格平均为2.0元一斤。不同的地方有一些差异,数据显示,2018年11月,国际大米价格为401美元一吨,也就是1.38元一斤。比我国米价低了很多。

第二,国外种地的不是人,是机械化。在美国有213万农民,220万个农场,平均每个人有一个农场,每个农场的平均面积是2550亩,是一个人搞定。在中国是办不到的,但是在中国种100亩田地,算是种植大户了。

第三,试着想想,如果粮食收购价翻一倍,大米销售也会翻一倍。其他蔬菜也会相应涨价,城里的人没地方种粮食靠购买的,购买粮食花了更多的钱,每月的存款会变少,而种植粮食的农民会越来越富有,过不了多久会有很多农民工返乡种田地,跟国家的农业规划和城市建设大方针不相符,有关部门肯定会打压。

最后,我们的父母做了一辈子的农民,也没看见种粮食发财的。包括你们身边也没有看到种粮食发财的,所以自古以来粮食涨价是不可能的,也不会掉价,都是很平稳的。悠着点洗洗睡吧。





广西妹小卉




从当前的稻价价格走势看,已经弱于2018年,目前南方籼稻产区价格多在托市收购价格之下运行,早籼稻主流价格在每斤1.10-1.18元之间,中晚籼稻主流价格在1.20-1.23元之间,籼稻价格均比2018年同期下降2-3分钱;东北粳稻主流价格,普通圆粒稻谷1.30-1.35元/斤左右,长粒稻谷价格在1.42-1.50/斤,圆粒粳稻略低于去年同期3-5分/斤,长粒粳稻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短期看,普通品种稻谷价格上涨比较困难,保持弱势震荡行情的概率比较大,至于原因:一是目前托市收购还没有启动,稻谷收购目前只有市场化销售一条通道,收购量有限,而上市量却在逐渐增加,所以近期稻谷价格很难上涨。

二是稻谷拍卖将于节后启动,9月18日有消息称,10月11日,我国将启动2013-2015年籼稻拍卖工作,对稻谷市场存在一定压力。

三是目前库存稻谷数量庞大,据了解,现在有1.3亿吨左右的陈年稻谷,需要逐渐去库存,这将对今后一个时期的稻谷价格带来压力。

四是从今年的政策导向上看,加大推动稻谷市场化销售工作是主攻方向,而国家托市收购的数量有可能会低于去年,这对于今年新稻价格是比较被动的。



总的来看,虽然说今年托市收购稻谷价格与2018年保持一致,即三等国标早籼稻1.20元/斤,中晚籼稻1.26元/斤,粳稻1.30元/斤,但是受库存量大、需求低迷等因素影响,整个稻谷价格应该弱于2018年,但是受春节期间大消费的拉动,优质品种稻谷价格有望上升,走出独立行情,普通稻谷春节前上涨概率不大,以低位震荡走势为主。至于春节后行情,从各种因素分析,上涨的机率也不大。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三农广讯


你好,不请自来

水稻收割已接近尾声,今年稻谷是涨是跌?不知道你具体指的是哪里,因为全国这么多的地方,情况也不一样,我就说说咱们汉中本地吧,我亲眼看到的这些

汉中今年的水稻比较惨,秋收遇到连续阴雨天气,水稻的收割和晾晒都成了问题,长期阴雨造成谷物含水量大,根部腐烂,倒伏等严重的问题,所以水稻的产量以及质量都受到了影响,农民也是有苦没处说,好多地方都是冒雨收割,但是收割完成以后,晾晒也成了问题,水稻堆放在家里,都已经发芽了。

然而最让人生气的便是,那些外地的收割机了,只要是倒伏的水稻,一亩便是350元,这还不是最高的,有的农民收的500,600一亩,就算是高价,农民还得求着人家收割,作为汉中人,我想,大家都了解这些情况,农民也是没办法呀,总不能看水稻烂在田里吧,但是如此高的收割费用,加上种子,肥料,其他费用,农民已经赔钱了,我爷爷家的水稻,也是一亩赔了100多元,当地的相关部门也没人管一下,我想这些农用收割机应该符合惠农政策,上高速应该没有费用,为什么他们要收这么高呢,简直有趁火打劫的嫌疑。

至于,发了芽的稻谷,你们觉得是涨还是跌呢?反正我们这收的很低,跌的很明确,作为一个三农自媒体作者,我拍了很多相关的视频,都是汉中农民冒雨收割,水稻发芽的视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

我是天汉小镇,一个汉中的自媒体作者,欢迎大家评论,点赞,关注,谢谢。


天汉小镇


水稻收割已接近尾声,今年稻谷是涨是跌?

随着新稻陆续收获上市,部分产区的新稻价格表现比较坚挺,比如湖北、黑龙江等地,新稻收购价格稳中略涨,优质优价表现明显。国庆节后,产区从南到北的新稻上市量将进一步增大,2019年产中晚稻购销旺季也将到来,粮小咖认为新稻价格将总体呈现稳中略偏强的走势。

一方面,今年主产区新稻产情不乐观,特别是部分地区的稻谷品质下降,出米率降低,给了部分主体积极抢收的动力。

另一方面,2019年产稻谷最低收购价格保持去年水平,即国标三等中晚籼稻1.26元/斤、粳稻1.30元/斤,也给了后市稻谷价格以支撑。

与此同时,虽然新产稻谷有所减产,但毕竟国内稻谷的产需关系是产大于需的,随着新稻谷上市量的增大,米厂收购粮源无忧,再加上储备轮换稻谷收购任务量也不大,市场化的收购动力难以支撑稻谷价格持续走强。

综上,在市场上还有部分陈稻库存在流通,以及国庆节后国储陈早稻开始拍卖,春节后国储陈中晚稻也会陆续投放市场,低价陈稻对市场的压力始终存在。虽然稻米市场依然会表现出优质优价、新强陈弱等的特点,但也意味着新稻价格的上涨空间和动力缺乏。粮小咖认为后期新稻批量上市后,购销市场竞争将较为激烈,米厂的开工率虽然会提升,但毕竟市场粮源供应充足,不会大量采购建立库存,仍将以边加工边采购的策略为主,基于此,预计在11月前后产区新稻价格局部仍有小幅上涨的空间,但随后将以稳为主,部分主产省仍有启动托市收购的可能性。


粮小咖


我家种的中稻在9月中旬时就已经完成了收割,产量上跟往年相差不大,基本上在1100斤/亩,由于我们那基本上是种一些自家吃的口粮,已经很多年没有种过早、晚稻,大多数都是一年种一季中稻。当然在不同的地方,水稻收购的时间也有差异,国庆假期期间,到苏北去了一趟,经过安徽和江苏境内,大部分水稻并没有完成收割,不过一眼望去已经金黄色,很快将进入秋收旺季。目前南方地区的中稻收割可以说基本结束,南方的晚稻和北方的粳稻也陆续进入收割期,秋收能否实现“增产增收”,很快将要见分晓了。水稻收割接近尾声,今年的稻谷价格是涨还是跌?微尘微视界对此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普通的水稻价格将难有大的起色,基本上围绕最低收购价波动

水稻跟小麦类似,都是我国核心的粮食作物,一直以来其价格难以真正的市场化,基本上受宏观调控的影响。从2004年开始,每年水稻实行收储制度,市场价低于当年最低收购价时,在相应的主产区就会按照相应的预案启动,当市场价高于最低收购价时,就会暂停执行。在2015年时,水稻最低收购价相对较好,早稻、中晚稻、粳稻的最低收购价分别为1.35元/斤、1.38元/斤和1.55元/斤。2019年水稻最低收购价与2018年保持一致,实际上与前几年相比,收购价是在走下滑趋势的,这也是当前普通水稻价格不高的主要因素。

二、主产区集中售粮高峰陆续出现,托市收购将对水稻价格有支撑作用

随着中晚稻、粳稻陆续供应市场,后期将容易出现集中售粮的现象,这对于并不缺粮的稻谷市场来说,农民集中售粮会使得需求企业选择的余地更大,不排除有趁机压价的现象,在未启动最低收购价时,有一定的下行压力。好在有最低收购价保护机制,主产区一旦出现市场价低于中晚稻和粳稻的最低收购价时,大概率会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2019年中晚籼稻、粳稻的保护价分别为1.26元/斤和1.3元/斤。对于手里有粮的农民来说,在卖粮节奏上需要合理把握,当市场价超过最低收购价时,可以考虑趁机出手。



三、水稻临储拍卖去库存效果不明显,加上秋粮丰收产量增加,供大于求不利于稻谷价格上涨

在9月下旬的临储稻谷拍卖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到,竞价销售不太理想,9月20日计划投放40万吨2017年、2018年的粳稻,综合成交率为4.16%,吉林地区5.29万吨出现零成交。9月27日计划投放39.36万吨,只有黑龙江2018年产的粳稻成交了19吨,成交价为1.3元/斤,这样的成交率可以说接近零成交了,这也反映出稻谷市场去库存之路比较艰难。一方面是总库存量偏高,超过1亿吨;另一方面是秋粮产量有保障,虽然部分地区出现减产,但大多数地区产量相对稳定,使得稻谷供应量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水稻价格想要出现明显上涨就难度很大了。

四、优质粮源和订单化种植的水稻,后期价格有望出现一定的上涨空间

无论什么时候,优质粮源总会比普通水稻价格好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米的消费需求出现一定的下滑,但对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超市买大米时就可以看出,有的大米不到2元/斤,而有的在3元/斤以上,在销量上,价格便宜的不一定销量好,消费者一旦发现买的大米口感差,下次再买时就会换其他的,有的消费者更是注重品质,只要质量好,价格贵些都可以接受。这种消费习惯的转变,给水稻价格也带来了一定的变动,优质水稻的价格会有一定的体现,还有的订单化种植的水稻,受种粮成本的增加,水稻协议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对于种植户来说也是利好。



总之,今年的普通水稻价格很难有大的起色,特别是部分地区因天气因素出现倒伏、洪涝等现象,稻谷的品质有一定影响,这类粮源很难卖出较好的价格,能够达到最低收购价就很不错了。今年有个相对利好的消息,那就是稻谷和大米进口量同比明显减少,而出口量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优质水稻出口增长量较为明显,2019年1—8月稻谷和大米出口量为206万吨,同比增长47.4%,出口金额为52.4亿元,同比增长71.4%。

以上为微尘微视界对水稻收割接近尾声,今年稻谷是涨还是跌问题的理解。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多多指导交流。

微尘微视界


一年两季的水稻种植工作就要结束,水稻收割工作接近尾声,但是我们的水稻价格还没结束。稻谷价格的高低决定了我们稻农一年的收成,所以这几天水稻价格的行情怎么样,是涨是跌,自然引起大家的关注,也牵动着众多农民的心。


南北水稻收割的时间差异

水稻种植南北有差异,一年水稻播种的季数、收割的时间都有差异在北方华北地区一般是单季种植水稻,如果北方要种植双季水稻的话一定要应用早熟品种,第1季水稻一般是4月中旬开始插秧,8月份收获,然后二季水稻是在第1季水稻还没收割的时候就进行播种,然后到地冻之前进行收割。然后南方长江中下游平原一般种植两季水稻,在4月中旬播种第1季水稻,在7月下旬收割,然后立马抢种第二季水稻,然后到10月下旬或11月收割。


水稻价格的影响因素及分析

1.黑龙江水稻减产:今年我国黑龙江因受到阴雨天气、台风、光照不足等因素的影响,黑龙江水稻成熟度差,品质和产量都大幅下降,但是黑龙江作为我国稻谷生产第一大省,它的产量受到影响,根据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期待后期水稻的收购价可能会呈乐观趋势。

2.国家大量去库存:大部分农民之所以没有顾虑的种植水稻,就是因为我国每年都有收储水稻,并有收购保护价。但是就是因为有时候保护价格存在,我国水稻的库存量越来越大。近几年玉米托市收购,稻谷的库存量仍然很大。虽然黑龙江今年减产会影响市场供量,但在新旧米交替之际,国家一定会去产能去库存。库存大米流向市场的一段时间都是稻谷价格最低迷的时候。


预测今年水稻价格小幅走低

预测水稻收购价呈现偏弱的态势。主要影响因素是国家去库存,去产能的问题。但是如果没有国家政策的支持,没有最低稻谷收购价的支撑,我国这么多农民种植的水稻,收购价肯定会更低。在最低保护价的情况下每年稻谷都呈现丰收的现象,今年虽然部分地区减产,但是市场上仍然是供大于求。


畜禽养殖学堂


目前我国的水稻除了南方地区,还有一些晚稻没有收获以外,我国北方地区的水稻基本上已经收割完成,而大部分地区的水稻收割也已经快要接近尾声了。从今年的水稻收购价格来看整体上要比2018年略低,而今年的晚稻收购价格明显要比去年低,因为如今我国的水稻每年产量都在不断的上升,除了少部分品种比较好的水稻价格,维持在比较高的价位以外,普通的中晚到价格都有所下滑。现在我国的水稻价格呈现两极分化,普通水稻的收购价格,整体趋向平稳,比去年稍微有所下滑,品质优良的水稻,价格却居高不下,而且不断上涨。


从今年我国的水稻收购价格来看,今年早籼稻的价格一般在1.1到1.2之间,而中晚到的收购价格在1块2到1块2毛3左右,相对于2018年来说有所微降,不过下降的幅度并不算很大。一般在农村的人都知道晚稻要比早稻好吃,因此晚稻的收购价格往往会比早稻的价格高一些,由于晚到的,生长时间会比较长,而且光照更为充足,所以无论在营养价值还是口感上都要比找到要高出很多,因此每年晚稻的收购价格,至少会比早稻的收购价格贵,1~2毛钱一斤左右。


题主说现在我国的水稻收购已经接近尾声,这一定要看是在什么地方,如果是在我国的北方地区,确实目前温度已经非常的低,水稻基本上已经收割完成,由于北方地区属于一季水稻,所以收割的时间相对比较早,毕竟水稻的生长时间已经非常的长,在气温降低之前,水稻的收购基本上都已经完成,而我国的南方地区一般都为两季稻,至少在每年的11月份才会完全结束水稻的收割,目前南方很多地区的水稻还没有开始收割,至少还要等到10天左右的时间,因此,今年我国南方地区的晚稻收购价格目前仍然还是一个未知数。


不过我们可以根据北方地区的水稻收购价格,来预测今年我国南方地区晚稻的收购价格,从我国今年北方地区水稻的收购价格来看整体比去年下降2~4分钱一斤左右,所以可以看出今年我国的水稻收购价格将不容乐观,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水稻价格走势往往都是差不多的,如今我国北方地区的首道收购价格较2018年有所下滑,那么就可以预测南方地区的晚稻收购价格,可能也会比去年减少2~4分钱一斤左右。由于目前我国的水稻储存量仍然非常的大,预计达到1亿吨左右,因此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的水稻储存量是非常庞大的,成年稻谷的库存非常充足。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我国的新稻谷产生一定的影响,价格很难上涨。



因为近10年来,我国的水稻产量每年都在逐渐的增加,虽然农村地区很多人没有种植粮食,但是大部分农民的稻田都被流转承包出去给大户种植,所以整体来说,即使目前我国的水稻种植面积在减少,但是水稻的产量却在不断的上升,因此水稻的价格很难上涨。而今年我国的水稻产量,预计比去年又增加了将近10%左右,所以今年的水稻价格上涨的几率非常的小,基本上是会出现小幅度的下滑,大家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