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工作時間不長 為民實事做了不少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駐村工作時間不長 為民實事做了不少

羅顯偉在轄區集貿市場走訪商戶

◎人物檔案

羅顯偉,男,1994年1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本科學歷,2016年參加公安工作,一直在大亞灣區公安局西區派出所任職。

年紀較大的村民都叫他“小羅”,調皮可愛的孩子卻叫他“老羅”。“小”是因為他年輕,僅僅25歲;“老”是因為他是大家的老朋友,誰有困難他都會不遺餘力伸出援手。

儘管工作枯燥乏味、瑣瑣碎碎,大亞灣區公安局西區派出所民警羅顯偉仍然義無反顧地做好一名駐村民警,而且越幹越起勁,深得村民的信任。兩年來,在他的努力推動下,東聯村成為了“平安村”,平息了多次矛盾糾紛,為群眾解決了不少困難。

村治安視頻監控攝像頭整合後覆蓋率達100%

2016年,懷揣著警察夢的羅顯偉從警校畢業,如願以償地邁入大亞灣公安隊伍,並通過一次次的偵查破案,成為了大亞灣區公安局小有名氣的刑偵能手。

就是這樣一個本想將刑偵工作進行到底的年輕人,在2017年被組織安排成為西區街道東聯村駐村民警。儘管心裡曾有一點點的委屈,但羅顯偉很快就投入到駐村工作中。

一開始的駐村工作,羅顯偉顯得非常吃力:“基本上都是在走家串戶、摸查社情的狀態,老百姓不理解,覺得我們在耽誤大家時間,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感覺自己要麼被拒絕,要麼在被拒絕的路上。”

傷感歸傷感,但羅顯偉明白,自己從警的時間不長,對轄區情況不熟悉、群眾工作經驗不足是必須想辦法儘快克服的短板。為此,羅顯偉一方面積極參加“一村(居)一警”專題學習培訓,潛心鑽研駐村工作思路、理念和方法;另一方面繼續挨家挨戶走訪、核實單位場所、重點人員等情況信息,聆聽群眾的心聲,瞭解群眾的關切。

一來二去,走得多了,幫群眾解決的事情多了,群眾也開始慢慢地理解民警駐村工作的意義。

4月25日,獨居老人張大爺急匆匆跑到村警務室找到羅顯偉,著急地說:“羅警官,我的三輪電動車被偷了,我靠它養家餬口,你一定要幫我找回來呀!”羅顯偉憑藉著刑偵工作經驗,連續追蹤5天后成功偵破案件,但是張大爺的電動車沒能找回。

“案破了,車找不回來,對我有什麼用呀?”張大爺的話讓羅顯偉一掃破案的喜悅,甚至為之自責。羅顯偉開始走街串巷摸排視頻監控盲區,並對歷年來轄區治安警情進行逐一梳理,最終提出整合、升級全村所有社會視頻及增加聯防隊員的可研報告。

如今,東聯村治安視頻監控攝像頭從423個整合到700多個,覆蓋率達100%,聯防隊也從原來的10人增加到23人。6月份以來,東聯村僅發生3起盜竊案件,均在視頻巡查時被及時發現並抓獲現行,避免了群眾的財產損失。東聯村治安刑事警情6月份至今同比下降60%。

推動整合部分綠化用地增建公共停車位

解決了東聯村群眾反映強烈的偷盜問題,羅顯偉緊接著就把解決群眾一直關心關注的車輛亂停亂放問題提上了議事日程。一開始,他聯合交警、消防部門不間斷地對轄區車輛停放情況進行綜合整治,經過一段時間的整治,亂停亂放的情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問題還是不期而至。

一天,他接到群眾投訴,外來租住的貨車司機王大叔又將車輛停放在消防通道上。先前,羅顯偉每次去勸導他,他都會一臉不情願地把車開走,但第二天還是老樣子。最後一次找到王大叔時,他不但沒有把車開走,而且憤懣地對羅顯偉說:“我們外來人員沒有車位,一直都是這樣停車,你來了就和我槓這事,這樣的警察我不服!”王大叔這番話,讓羅顯偉無言以對,他覺得並沒有從源頭上解決問題。

年輕的羅顯偉鄭重地對王大叔承諾:“你的問題我一定解決!”為此,他與相關職能部門進行深度交流協商,積極推動整合部分綠化用地增建公共停車位的工作,並於7月初正式破土動工。眼見增建車位的事情有了著落,王大叔專門來到警務室,真情地對羅顯偉說:“小羅,你幫我們外來人員做了大實事、大好事,我服你,我向你保證不再亂停亂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