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所有的大醫院都是人山人海?

健康大醫


大醫院都是人山人海,最根本的原因,還是醫療基礎建立不到位,導致看病難的問題,還沒有真正解決。

當然,也有一些比較客觀的原因:

第一,你會發現,人山人海的醫院,其實都是三甲醫院。三甲以下的,基本上隨去隨看,不能說門可羅雀,但真的人不多。

至少,不至於你掛不上號。

但問題是,三甲以下的醫院,除了看個感冒、拉肚子,退休老人養病外,幾乎一無是處了。

而二甲以下的醫院一直到社區醫院,直接就淪為只能體檢和開藥的醫院了。

其主要原因是,三甲以下的醫院,嚴重開工不足,但凡有一點兒疑慮的,一率往上級醫院推造成了。

第二,由於第一的原因,導致患者普遍不信任三甲以上的醫院,往往,再小的病,只要不舒服,就往三甲跑。

第三,除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大一線城市外,其他省和直轄市,好的三甲醫院和專科醫院,幾乎是真空的狀態,尤其是兒童醫院,直接跟零一樣。

這導致,只要有急病和重病,就往四大一線城市跑。

你只要關注新聞,幾乎每週,都有為進京患者讓路的大愛新聞出現。

現在,國內各城市,普遍在推醫聯體,就是大醫院扶助中小醫院,讓大醫院醫生,定期到中小醫院出症。

相信再過幾年,這個問題,會得到解決。


董江波


這個問題涉及很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國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三級醫療轉診制度,這也是目前的醫改所要著力解決的問題之一。


參照一些發達國家的經驗,在一個完善的醫療保健體系中,社區(初級)醫療應該在日常醫療中發揮大部分作用,大型綜合醫院的專注點一般在於疑難雜症及急危重症的診療。而我國醫療的現狀,沒有很好地體現出前者的作用,這一方面與歷史原因有關,另一方面與醫保制度和政策的變遷有關。但無論如何,經過若干年的發展擴張,大醫院已經在人才、技術、設備等多方面擁有了絕對優勢,對患者形成了虹吸效應。形成了三甲醫院人滿為患,一號難求,而社區醫院門可羅雀的現狀。


可能有些人會問,既然有現成的制度經驗可以借鑑,為什麼不照搬過來,這樣不就皆大歡喜了麼?這裡面就又涉及到多方面因素。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與醫療現狀不盡相同,想要在短時間內推行一個普及的,讓各方都易於接受的方案,是很難的。這也是醫改多年,仍然在不斷探索的原因之一。不過換個角度來看,隨著社會發展與經濟進步,與過去相比,至少在就診選擇方面,患者所擁有的自主權比過去是提高了很多的。所以我個人還是願意相信,未來我國的醫療會變得越來越好。

(圖片來自網絡)

李巖祺


大醫院為什麼人山人海?很簡單,人只有命一條,目前中國人民家庭經濟條件比以前好多了,所以有病就要找好醫生看病,而大醫院特別是三甲、省三甲、部三甲,壟斷了社會醫療優勢資源,所以疑難病、重病,都想去大醫院看病,很正常。

所以有錢的,心臟手術都想去北京阜外、安貞醫院,

去北京協和,301,…

...

命只有一條,看病都想去大醫院,沒啥不能理解的。


why965215


我的個人經歷,孩子咳嗽,1個月了還不見好,一直在小區門口的門診治病,花了大幾百。後來,我帶孩子去我們當地最大的公立醫院,當時家裡人都反對,說醫院亂要錢,不讓我去,可後來我還是去了,結果一共花了85塊錢,喝了4天的口服液,咳嗽就好了。其實我算看明白了,你要是去小門診看病(一般是一些退休的醫生開的),因為小門診沒有檢測儀器,他們只是根據個人的經驗來判斷,說句不好聽的,就是瞎蒙瞎猜,簡單的病還好,稍微複雜的病,會讓你不停的換藥或者加大藥量,這個藥不行換那個。大醫院所謂的不合理的檢查化驗項目,其實是在找病因,就算大醫院的醫生80%的能通過自己的判斷來確診病因,但是要儘可能的做到100%確診,這是對病人,也是對自己負責的表現。有時候一個感冒發燒都能牽扯到心臟。我的觀點就是如果感冒發燒就去小門診看看,長時間沒好轉趕緊去醫院。


大頭我來了


現在大醫院,比以前的超市,商場還熱鬧。

熙熙攘攘來來往往,全是看病的人。

有時真是不可思議。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各種健身器材多了,各種養生保健的知識方法全了,但是隻要去大醫院一看,每天還是人滿為患。

原因何在?還是跟人的生活方式不當有關。現在關注健康的、積極健身的,還是老年人居多。大部分年輕人,還有中年人,不鍛鍊,每天熬夜,飲食不規律,壓力大,體質差。導致小病不斷,有的過早的患上一些慢性病。

其次,優質醫療資源,大都集中在大醫院,無論是醫療設備,還是醫療專家,是小醫院和診所,無法相比的。因此,人們看病,還是想到大醫院。無論是本市的,還是外地的,都往大醫院跑。

第三,三級分診制度,沒有落實。小醫院,診所沒病人,大醫院卻每天排長龍掛號。

第四,與人們就診心理,習慣有關。一些人,信賴大醫院,無論大病小病,都去大醫院,彷彿去大醫院看病,很體面,也有把握。二級,一級,包括社區衛生院、診所則是他們看不上眼的。

要改變大醫院病人多的現狀,還是要倡導預防為主的觀念,改變人們不正確的生活方式,加強健康四大基石的教育與落實減少疾病餓發生。

第二,平衡醫療資源,將醫療衛生的重點,向農村,社區,二三線城市地區傾斜。讓人們在當地看得好病。

第三,做好醫三級分診轉診得實施監督與落實。

第四,培養人們就地就診的習慣,摒棄攀比面子觀念,切實改變大醫院病人太多的現狀。


平野視角


這不明擺著,專業、人才、器械集一身。比如大醫院一個科室的專業程度相當高,看手的不看腳。而縣級醫院一個外科大夫頭也作腳也作,什麼都作什麼都不專,什麼都作不好。而且大醫院特別部隊醫院服務態度好。我在西安唐都醫院作過手術,看人家的技術與服務真沒說的,就護士都是笑臉,而縣醫院那態度差的不能說……。


山老頭123456


一方面說明西醫的先進,越治病越多,越治越嚴重,越治併發症越多,越治小醫院就越治不好!另一方面就是當前的醫療制度所決定的,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導致去大醫院看病扎堆。記得我小時候,鄉鎮衛生院基本上的病都可以看好,因為,鄉鎮衛生院的醫生大多是省裡下派的,去縣醫院看病基本上就是真的大病了,如果縣醫院看不好,估計去上級醫院也是白去!所以說解決好醫療資源的分配,才是緩解大醫院就醫難的最好辦法!


縱橫四海63190043


關鍵是大家還沒有入醫保,外加醫保管理還不健全。誰有病還不想去最好的醫院看保險?但說句實話,大多數病可以在普通醫院看就行了,至少在成都我只去過我家附近的一家醫院(包括激光小手術),沒有去過川醫,這個全國排名第三的醫院。在美國,由於醫保限制,你是不可以隨便去其它醫院(保險公司合同外的醫院)看病的,否則自已要付很大的自付比例。所以,做為中國人,當你挑醫院時,就要知足吧。


陽光男士66


本人親身經歷。曾因為囊腫在某三甲醫院手術。可是出院後半個月的時間就復發,再次入院,原主治醫生說需要再次手術,並且是即刻手術。親朋好友都勸我到別的醫院做多一次檢查再說。通過關係,聯繫到南方醫院。去了醫院,看了兩個醫生,外科醫生直接讓我回去。告訴我說,三個月內做不了手術。因為第一次的手術刀口未完全癒合,此時做手術分別不出炎症的症狀。並告訴我說,這個就是個普通的炎症,或許過個半個月一個月自己就好了(果不其然不到一個月自然痊癒)。還有一次,胸口痛得厲害,去醫院檢查,醫生看了半天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對我說可能是血管哪裡有問題。過了兩天繼續疼得受不了,又去南方醫院,自作主張地看了兩個醫生都叫我去皮膚科。後來到了皮膚科,醫生一聽我說情況,首先要我彆著急,說我的這個病這次患了,以後就不會再患了。並詳細說了如何治療,也就是開些外用藥。結果一週時間就好了。至此,我就認定,看病,越高級的醫院越省事,並且還少花冤枉錢。


峰景獨好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叫“一級醫院一級水平”。鄉鎮社區衛生所的醫療水平肯定不如縣級醫院,縣級醫院肯定不如三甲醫院,普通三甲醫院水平肯定不如省會、北京三甲醫院。這些醫院的水平和數量就像一個金字塔,基層醫院就像金字塔底端,而北京、上海等大醫院就位於金字塔頂端。這些大醫院不僅接受著本地的普通患者,同時也接收著來自全國的疑難病號,以及想要獲得高標準醫療水平的病人。那病人的總量肯定多了。

其實現在國家的分級診療制度就是針對大醫院人多采取的一個措施,隨著就診的醫院越高級,報銷比例就越來越低,比如縣醫院可能報銷85%,市級醫院可能就70%,到北京醫院可能就40%。這樣就可以把小病留在基層醫院,把真正的疑難雜症送往上級醫院。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如果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幫助就給我個贊吧。

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評論指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