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王景武:理財需迴歸真實資產管理以杜絕理財亂象

資管新規、理財新規實施以來,銀行按照要求,整改理財業務規模,穩步化解存量風險,影子銀行的風險基本得到遏制,同時,我國經濟供給側結構改革調整,又迫切需要發揮商業銀行資金配置的主渠道作用。

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王景武在11月2日舉行的中國財富50人論壇2019第七屆年會上稱,理財業務的部分亂象,本質上是源於管理人理念的丟失。銀行理財的改革,也要從迴歸真實的資產管理入手,商業銀行和理財子公司作為管理人,一方面要堅持瞭解客戶的經營理念,精準瞭解投資者的風險承擔能力,發揮好連接普通投資者與金融市場的橋樑作用,真正做到賣者盡責,為做到買者自負奠定基礎。另一方面,應當堅守管理人的行為底線,勤勉盡責,為投資者利益開展投資的操作。嚴格按照監管要求,主動信息披露,杜絕通過理財產品開展利益輸送等違規行為。

王景武稱,要敬畏風險,審慎展業。樹立真正的合規經營意識,從形式合規到實質合規,從規模做到拼質量、穩健經營;要從技術層面做好風險定價和風險管理,提高主動管理能力。

王景武表示,當前,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紛紛開業,資管新規正式實施,銀行理財步入新的發展階段。要抓住理財子公司開業發展的時機,更好地將資管新規、理財新規各項要求落地實施,通過理財業務的轉型升級,推動整體資管行業形成各有所長、儘快發展的行業格局,切實提高資管業務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水平。

銀行理財作為重要的資金來源方和市場參與者,在多年的高速發展中,既為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自身也存在諸多問題。

“資管新規、理財新規等規定,給我國資管業務建立了全新的座標系,要統籌考慮,積極推進銀行理財存量資產的處置整改工作,也要按照新規要求,做好銀行理財子公司發展的各項制度建設,實現理財子公司輕裝上陣,為銀行理財轉型升級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王景武說。

首先要處置整改存量資產。新規發佈以前,各家銀行都在積極處置存量資產,想了很多辦法,包括新產品的承接、回表、轉標等等。當前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已經公開徵求意見,資管產品投資創業投資基金和政府出資、產業投資基金等相關配套細則陸續出臺,總體上都體現了迴歸本源,規範發展的政策導向。要按照資管新規的政策要求,積極推進存量資產的處置整改,要進一步化解處置影子銀行的風險,對於一些流動性較差,期限較長的資產,也要從實際出發,研究探索可行有效的處置方式,實現穩妥處置。

其次,健全完善新產品發行環境。長期以來,預期收益型產品,強化了投資者理財剛性兌付的錯覺,加之短期理財產品大行其道,導致投資者普遍偏好期限短還隱性剛兌的產品,但也要看到,中國人有節儉存錢的傳統文化,很多投資者的理財產品是滾動、續買的,實際上帶有長期儲蓄資金的特點。投資者事實上有能力,也有意願提供長期的資金。

“需要在政策上進一步推進改革,完善我國金融市場體系,引導投資者政策預期,為新產品發行匯聚更多的活水,擴大長期資金的供給。同時銀行要主動轉型,積極創新,在制度上、運營上有效隔離銀行理財和自營業務,準確定位銀行理財子公司和其他子公司的關係。在過渡期內處理好老產品和新產品發行的關係,真正做到老產品有序壓降,顯著下降,為擴大新產品發行創造有利的環境。”王景武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