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孩子看完牙後才知道,預防齲齒,這3點更應該早知道

領孩子看完牙後才知道,預防齲齒,這3點更應該早知道

國家衛計委2017年9月20日發佈的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中國5歲兒童乳牙患齲率達到70.9%,12歲兒童恆牙患齲率達到34.5%。

也就是說,每年有2/3的兒童患有齲齒,有1/3的青少年處於齲齒的折磨之中。

與此嚴峻形勢對應的是,雖然家長口腔健康知識的知曉率達到了62.3%,但是大部分家長的知識也就停留在“吃糖可以導致齲齒”這樣的程度。

甚至連這唯一的認識也不深入,很多人根本連齲齒背後的形成機理都不知道,這往往導致在說服孩子保持口腔衛生時沒有權威,至於其他一些看起來必備的知識,比如窩溝封閉等等,知道的家長更是僅為21.3%。

領孩子看完牙後才知道,預防齲齒,這3點更應該早知道

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每年的9月20日,已經正式被命名為“全國愛牙日”,正好這段時間我也一直在領兒子治牙,還專程去請教了一位做牙醫的朋友,為了引起大家對童牙的重視,改變一些常見的兒童牙齒保健誤區,今天就宣傳一下兒童護牙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下文主要依據四川大學華西醫科口腔醫院,主治醫師孫建勳副教授的觀點,以及我家孩子自身的教訓,從乳牙保護、使用牙線和窩溝封閉三個方面介紹。

一、為什麼要重視乳牙的保護?

很多人可能都像我一樣有一個誤區,覺得小孩子遲早是要換牙的,在6歲之前的乳牙時期,沒有必要重視牙齒的保護。經過這次治牙我才知道,這麼想是完全錯誤的。一旦乳牙患上齲齒,無論是眼前還是將來都會給孩子帶來不小的麻煩。

領孩子看完牙後才知道,預防齲齒,這3點更應該早知道

1.不利於孩子的生長髮育

這很好理解,有句廣告不是說“牙好,胃口就好,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可一旦患上齲齒,孩子基本上也就遠離了吃東西的樂趣,這必然會影響到孩子對於營養的攝入和吸收,最終影響孩子的生長和發育。

2.不利於恆牙的生長位置

如果乳牙在齲齒的作用下提前壞掉,那麼相應兩側的乳牙就會向中間靠攏,這就給後續的恆牙生長製造困難,極易導致出現恆牙牙不齊的現象,影響以後的美觀和清潔。

領孩子看完牙後才知道,預防齲齒,這3點更應該早知道

沒地方了,恆牙就只能往別的地方長,造成前後不齊

3.影響準確的發音

兒童在3~4歲開始進入語言敏感期,這個時間一直會持續到學齡前的6歲左右。而大部分孩子開始換牙也是在這個時期,也就是說乳牙會伴隨著兒童的整個語言發展敏感器。

在漢語的音韻學中,我們的發聲口型主要分為開口呼、合口呼、撮口呼和齊齒呼,如果齲齒嚴重,出於氣流對牙齒產生的敏感刺激或者是牙齒的缺損,會嚴重影響撮口呼和齊齒呼的發音效果。

這個在我兒子小虎身上就很明顯。因為他一直在練習演講,發音在同齡人中算是比較標準。但自從門牙齲齒嚴重後,再發類似“瓷器”、“英雄”等詞彙時就會出現發音模糊、不準確的情況,直觀的感覺就是漏風。

4.影響美觀和情緒

齲齒一般都會伴隨著牙齒變黑,不要以為幼兒園的小孩子還沒有審美觀念,其實孩子早就懂得了漂亮,這在女孩身上尤其明顯。但是齲齒卻會伴隨著牙齒變黑,很多孩子會因為門牙變黑後,不愛說話。長此以往,不但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影響孩子之間的社交,而且也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

綜上4點,都提醒我們一定要重視乳牙的清潔和保護,避免孩子過早患上齲齒。

二、為什麼要用牙線?

我們常說齲齒,但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齲齒真正是怎麼來的。

人的口腔中大約有200多種細菌,其中的鏈球菌和乳桿菌等細菌會與口腔中的食物殘渣和唾液蛋白共同作用,形成牙菌斑。

一旦形成牙菌斑,細菌就會以此為根據地,進一步發酵口腔中留存的糖分,將糖分轉化成乙酸、乳酸等有機酸,而我們的牙齒之所以堅固是因為最外面的牙釉質96%是由礦物質組成,這些有機酸卻能夠慢慢腐蝕礦物質,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齲齒。

領孩子看完牙後才知道,預防齲齒,這3點更應該早知道

也就是說在口腔的酸性環境中,牙齒的各個部分都可能發生齲齒,而牙刷只能清除掉顯而易見的外立面、內立面和磨齒的咬合面,對於牙齒和牙齒相接的側面則無力涉及。

這時就需要藉助牙線來幫忙。關於牙線,很多人最大的誤區就是使用麻煩,或者是會增大兩顆牙齒的間隙。

而實際情況是使用牙線非常方便,也不會增大牙齒的縫隙,剛用完牙線後覺得空曠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牙線帶出了長期積累在牙齒間隙中的垃圾,這才讓人覺得很空曠。

正確使用牙線的方法,可以參考下面兩張圖示:

領孩子看完牙後才知道,預防齲齒,這3點更應該早知道

將牙線纏繞在食指上,中間預留5釐米左右

領孩子看完牙後才知道,預防齲齒,這3點更應該早知道

將牙線輕壓入牙縫,直至牙齦,先向左輕拉,再反向重複

也可以藉助牙線棒:

領孩子看完牙後才知道,預防齲齒,這3點更應該早知道

三、為什麼要做窩溝封閉?

與用牙線的原因一樣,窩溝封閉也是一種防止齲齒的有效方式。它的主要防患位置是位於口腔後部的磨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大牙。

因為很多孩子磨牙的窩溝溝縫很窄和深,這些都為牙菌斑和食物殘渣的滯留創造了很好的條件,成為磨牙齲齒的主要原因。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最有效的預防手段就是進行窩溝封閉。

領孩子看完牙後才知道,預防齲齒,這3點更應該早知道

窩溝封閉聽起來很專業,其實是一項非常容易操作的技術,從誕生到現在已經有60年的歷史,安全可靠。它既不疼也不耗費時間,主要是用“樹脂封閉劑”塗抹在磨牙的表面,藉助機器使其乾燥即可,簡單快捷之餘,也不用擔心治牙會給孩子帶來心理上的恐懼。

同時,做窩溝封閉的時間不用等到所有牙齒都長好後統一實施,可以長好一顆做一顆。

最後,雖然窩溝封閉是一種預防手段,但是在齲齒的早期,也就是發現窩溝有黑線時,還是可以通過初步治療後再實施。家長不要以為有了齲齒就來不及,儘早就醫,及時止損才是明智的做法。

我是火哥,二孩爸爸,正面管教踐行者,今日頭條等多平臺簽約作者。關注我,為你介紹經典育兒書籍,精選最新育兒理念,分享真實的育兒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