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市湛河區加大文明社區建設力度 14個老舊小區完成全面改造提質

(河南經濟報記者 吉娜 通訊員 張亞丹 吳金金)“別看我們這兒是老小區,自從改造提質以後,變化可大了,現在的環境不比新小區差。”10月30日上午,在湛河區九里山街道山南社區軌枕廠家屬院,54歲的門衛張秀華談到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小區的變化,滔滔不絕。

“原來真是髒亂差,樓道里堆滿了雜物垃圾,院裡到處都是小菜地。”張秀華在這個小區住了30多年,近來,她親眼見證了小區發生的變化:菜地被平整硬化,垃圾雜物被全面清理,私搭亂建被集中清除,健康向上的文明牆繪、乾淨整潔的道路、整齊劃一的文明宣傳欄……

“小區環境好了,我們看在眼裡喜在心裡,居民的文明素質也跟著提高了。”69歲的居民趙廣勇跟著說道。

加快老舊小區改造,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是惠及群眾的一項民生工程。湛河區大部分區域處於城鄉接合部,老舊小區數量多、“底子”差。今年以來,該區以創文提質升級為抓手,不斷加大老舊小區升級改造力度和文明社區建設力度,切實增強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九里山街道是老舊小區較為集中的區域,有老舊小區23個共112棟樓,其中大多建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沒有物業管理,基礎設施破舊,是創建工作的薄弱環節和難點之一。群眾熱切期待對老舊小區進行升級改造。

該街道工作人員深入各個老舊小區想辦法、做工作,清雜物、平菜地,廣泛動員群眾參與其中,挑選熱心且有組織能力、社會面廣、在群眾中有威信的居民擔任樓棟長、監督員,形成“政府主導、社區協調、居民參與”的工作格局,推動小區的改造和後續管理工作。

走進九里山街道李堂社區,道牙修整後,道路乾淨整潔,路邊的小菜地全部改造成了綠化帶,牆體上的文明標語漫畫隨處可見,社區廣場更是煥然一新。

“李堂社區原來是李堂村,這裡全是小平房,基礎設施比較破舊,我們花了很大力氣,建設社區廣場,綠化美化道路、牆體。”九里山街道紀工委書記張長偉說。不僅僅是李堂社區,今年以來,九里山街道投入資金近200萬元,對轄區宏偉社區、飛行社區、飛翔社區內的部分老舊小區進行改造升級。

據介紹,今年以來,湛河區已對14個老舊小區進行全面改造提質,涉及群眾6535戶,改造面積約65萬平方米。老舊小區由過去居民心裡的“髒亂差”變成了如今的“潔淨美”,“蛻變”後的小區無論是基礎設施,還是居住環境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給群眾的生活帶來了便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