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率先开展乡村教师职称评审,四大亮点值得关注,建议推向全国

阡陌纵横、鸡犬相闻,伴随着第一缕炊烟从晨曦微光中升起,村小学的上课铃声把四面八方的孩子都召集来了。孩子们自幼相识,一起上课读书、下课打成一片,捞鱼摸虾、逗猫戏狗,童年洋溢着单纯的快乐。

而这幅充满田园风情的乡村上学图景,正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留不住的老师就是其中一个最主要的问题。

为什么留不住老师呢?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上升通道比城市教师更狭窄。

近日,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甘肃省教育厅联合下发紧急通知,从11月1日起,在全省中小学教师系列中专门开展一次乡村教师职称评审工作。

此次专门评审从“甘肃省职称申报评审管理信息系统”申报评审,11月15日前完成申报审核,12月31日前完成评审工作。评审工作结束后,要抓紧办理聘用手续,并在2020年1月兑现工资待遇。

甘肃率先开展乡村教师职称评审,四大亮点值得关注,建议推向全国


甘肃率先开展乡村教师职称评审,四大亮点值得关注,建议推向全国


甘肃专门为乡村教师开展一次职称评审,这项举措可谓在全国开了先河,相比口号式宣传,甘肃这次可是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彰显了政府对乡村教育和乡村教师的重视和关怀。

其实看了这一大段文件核心意思就是四点:

一、落实“不受指标限制人员”政策。


乡村教师从教20年以上的评聘中级职称和从教30年以上的评聘高级职称不受指标限制。这一举动无疑让长期从事乡村教育的老师们吃下一颗定心丸,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从教。


二、明确指出不得将县(区、市)属城镇学校的教学人员纳入这次专门申报评审。


甘肃将乡村中小学和城镇中小学教师分开评审职称,对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教师予以适当倾斜,这样可以杜绝挤占、挪用乡村教师职称指标现象的产生。

甘肃率先开展乡村教师职称评审,四大亮点值得关注,建议推向全国


三、特别规定中级职称未制定基层评价条件标准,按全省有效评价条件标准申报。


乡村教师从教20年以上的评聘中级职称不仅没有指标限制,而且也没有条件限制,只要教龄满20年者无条件评上中级职称。

四、单独给乡村教师分配正高级教师岗位指标。


众所周知,按照目前正高级教师岗位要求,绝大多数乡村教师的业绩贡献标准根本无法达到申报标准,为同步解决乡村教师晋升正高级职称问题,甘肃给每个县的乡村教师分配1-2个正高级教师岗位指标。

为什么甘肃此次实行的乡村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备受乡村教师关注呢?那是因为长期以来乡村教师太难了。

甘肃率先开展乡村教师职称评审,四大亮点值得关注,建议推向全国

01

乡村教师到底有多难?

日前,《新京报》发了一篇调查报告《真实数据告诉你,乡村教师到底有多难!》,很客观,很真实地道出了乡村教师的尴尬处境。

《新京报》用详实的调查数据告诉人们 ——

乡村学校数量和学生人数在减少。

2016年到2017年,只一年的功夫,全国有140万个孩子从乡村学校离开,乡村学校消失了将近8000所,从接近21万所,减少到20万所。

乡村学校真的留不住老师。

乡村学校大多数学生都是留守孩子,受教育状况几乎完全依赖于学校和老师的工作。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老师这个角色至关重要。然而,在乡村学校,不仅学生在流失,老师也难以留下来。教育部曾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3年间,全国乡村教师数量由472.95万降为330.45万。短短三年内,乡村教师流失人数达142.5万,流失率达30%。

在一些乡镇小学,一位老师能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毕业的情况很少见。很多老师已近乎全科教师,往往身兼多职,除了上课和改作业之外,还要频繁地开会、迎检、填写表册等。


甘肃率先开展乡村教师职称评审,四大亮点值得关注,建议推向全国


老师留不下来,最大的原因并不在于工资。实际上,由于国家补贴,乡村教师的收入水平还是能够维持在不错的水平上。例如,某地一个小学副高级教师岗位,在县城小学只能拿到3462元,在乡村小学却能拿到4511元。某地一个中级教师岗位,县城中学开出3248的月工资,乡村中学却能给到4155元。

既然同等职称的乡村教师能比县城教师多拿几百上千,甚至多拿一千多元的工资,为什么仍然留不住人呢?这里面有个大问题,那就是上升通道比城市教师更狭窄。

虽然在初级职称晋升时,也就是中小学三级和中小学二级职称晋升时,乡村教师并不比城市教师压力大,但在中级职称(中小学一级)和副高级职称(中小学高级)晋升方面,乡村教师跟城市教师相比,明显处于劣势。

当然,有些人会说,同等条件,你评不上只能怪自己。说这话的人根本没考虑乡村教师在提升业务水平、参与业务培训、进行课题研究等等各方面的平台远远逊于城市教师。

所以,用同等条件来考核乡村教师,是有失公允的。

02


我曾经问过一位扎根乡村22年的教师:“你想一辈子扎根农村吗?”

他不假思索地说:“不可能,明年的目标就是调进县城。”

我提醒他:“进了县城,你的工资会少很多吧?”

他随口而出:“少1400多块吧,就是没有乡村教师补贴罢了。”

我有点疑惑:“少了这么多钱,不心疼吗?”

他嗓音提高了八度:“心疼?你知道我现在是什么职称吗?二级,知道吗?初级职称!跟我同一年大学毕业的,在县城和市直教书的,大多数都是副高职称了。还有,为了一个‘扎根农村’的帽子,我父母吃了多少苦,孩子受了多少罪,有谁懂?!”

……


甘肃率先开展乡村教师职称评审,四大亮点值得关注,建议推向全国


是啊,乡村教师,中级职称和副高职级职称名额比例远比城市教师低,业务提升的机会远比城市教师少,年迈的父母生病上医院的条件远比城市教师差,孩子接受教育的条件跟城市教师无法比,就连想找个称心如意的对象都那以实现,更不用说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了……


一入乡村都是坑,从此人生失光彩。


与一生的幸福相比,每月多拿的那几百千把块钱乡镇工作补贴真的毫无吸引力啊。


03

如何纾解乡村教师的困惑?如何化解乡村教师的压力?如何让乡村教师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如何让更多人愿意留在乡村学校?能打出的牌,其实不少。但这其中,必须包括职称牌,也就是说要让乡村教师在职称晋升方面拥有比城市教师更宽广的通道。


甘肃率先开展乡村教师职称评审,四大亮点值得关注,建议推向全国


近年来,已经有很多省份都发布了乡村教师职称评审倾斜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最大的亮点就是达到规定的乡村从教年限的教师在评审中高级职称时不受指标限制。

但,在不少地方,这一本来对乡村教师比较有吸引力的留人措施并没有真正落地。

04

什么叫爱惜教师?甘肃的做法就是示范。

什么叫不折腾教师?甘肃的做法就是榜样。

教育最需要呵护,呵护教师的幸福就是对教育最好的呵护!

教育决不允许折腾,不折腾教师就是最好的体现!

甘肃省率先对乡村教师职称评审做出安排,并大开绿灯,解决了农村优秀教师有能力、有业绩,却苦于没指标而常年得不到晋聘的难题,盘活了农村教师中高级职称这江”春水”。


甘肃率先开展乡村教师职称评审,四大亮点值得关注,建议推向全国



多年来,职称评定一直是乡村教师的痛。甘肃省的职称评定政策向乡村教师倾斜会鼓励更多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让乡村教师都能顺利评上职称,甘肃走在前面,相信其他地区也快了,农村教师职称的春天真的要来了!

写在最后:

希望以此为起点,整个教师群体的生存状态自此改变;更希望这项与每位老师息息相关的政策,能够推广到全国,真正让热爱教育、奉献青春的乡村教师能够享受到政策的福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