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不服從乾隆臨終囑咐,抄家和珅,為何15年後追悔莫及?

園園熊


常言道:無商不奸,無官不貪。雖然這句話描述得有些絕對,但是不可否認在古時候這就是商場和官場的基本形態。就拿歷代官場來說,一旦有一個人貪汙腐敗必然會帶動其他人跟著墮落,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貪汙的集團,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這時候有位立志做清官的人進入官場,試問他如果不隨波逐流又如何在官場上立足?所以在古代封建制度影響之下,官場難以長期保持清明。

縱觀歷史,每個朝代都有著或多或少的貪官,譬如西漢田蚡、唐朝元載、北宋蔡京、明代嚴嵩等人都是臭名昭著的大貪官,而要說其中貪汙金額最多之人我想莫過於清朝的和珅。

和珅自幼失去雙親,從小孤苦無依,在老家丁劉全的照顧下他才得以存活。艱苦的童年生活經歷讓和珅養成了堅毅的性格,也讓他對於財富與權力有著莫大的渴望。

後來憑藉著自己的努力,他考上了鹹安宮,並且從23歲開始他的仕途就一直順風順水,甚至坐到了內閣大學士、首輔軍機大臣這樣的高位上。不僅如此,倚仗著自身出眾的容貌與靠譜的辦事能力,和珅越來越受乾隆皇帝的寵信,一直到他駕崩之前和珅都還是其身邊的大紅人。

起初和珅還是中規中矩地為乾隆皇帝辦事,但隨著權力越來越大,他那深藏於心底的慾望也漸漸凸顯出來,利用職權的便利,和珅開始了漫長而又龐大的貪汙事業。

或許在早期乾隆皇帝對此並沒有察覺,但是到後來和珅已經成為人盡皆知的大貪官,他消息再不靈通也不可能不知情,不過為什麼乾隆皇帝後來還是一如既往地重用和珅呢?這是因為他看重了和珅的才幹,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和珅都能處理得又快又穩妥,讓人無比放心,再加上他拍馬屁的功夫出神入化常常弄得乾隆帝龍心大悅。

與此同時,乾隆帝也明白貪汙腐敗是幾乎每個朝代所無法避免的,雖然和珅鉅貪無比,但是至少他對整個國家沒有危害,所以為了充分利用這樣的人才,乾隆帝對於和珅貪汙之事往往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在臨死之前他還囑咐繼承人嘉慶皇帝不要殺死和珅。

不過嘉慶皇帝並沒有把乾隆帝的話銘記於心,相反他十分看不慣和珅的做法,所以乾隆帝死後不久他就立刻查辦了和珅,將他一切貪汙所得全部充公,並找了一堆真假難辨的罪證將其處死。

有句話說得好: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將和珅的財產查封后,國庫一下子就充盈了起來,要知道先帝乾隆在位早期雖然勤政愛民,國家也算是比較富裕,但是乾隆帝本身就喜歡四處遊玩,尤其是到了執政後期,更喜歡置辦隆重排場這種鋪張浪費的行為,所以在嘉慶皇帝接手皇位之時,國庫已經空虛。

而和珅鉅額的資產就像一場及時雨緩解了嘉慶皇帝的燃眉之急。據統計,從和珅家中搜查出來的財富總額可達八億到十一億兩白銀,可當時清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也僅有5000萬兩白銀,換句話說和珅所擁有的財富至少相當於清政府十五年的財政收入總和這是多麼嚇人的一個數字!

所以在扳倒和珅以後,嘉慶皇帝手頭寬裕了許多,清朝財政政策也趨於寬鬆,此時整個王朝的局面開始好轉。但是時間一長嘉慶皇帝就發現問題了,和珅是倒臺了,可朝中仍然存在著不少難以處理掉的貪官,他們就像蛀蟲一樣一點點啃食著清王朝的基業。

此外,朝廷上再也沒有像和珅一樣能幹的大臣,每次有事情各大臣都是互相推諉,即使最後接受任務也完成得很不利索,並且還常常會有紕漏,到了這時嘉慶皇帝終於明白先帝為何告誡他不要殺死和珅,原來只有和珅才能扛起處理朝政的大旗,因此後來嘉慶皇帝時常追憶和珅處理政務的日子。


但是要說嘉慶皇帝對於殺死和珅這個決定追悔莫及我認為是沒有說服力的,因為除了貪汙腐敗之外,和珅還有兩個必死的理由:

  • 一是為禍百姓。嘉慶皇帝在位初年,川楚一帶便爆發了白蓮教起義,當時率軍前去平叛的是和珅,而和珅那一撮人將敗績說成勝績,將小勝鼓吹為大勝,這本身就在一定程度影響了平叛的進展;後來白蓮教在四川的頭頭王三槐被抓到,嘉慶皇帝詢問他為什麼造反,王三槐回答道:官逼民反,那些貪官汙吏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所以不得不揭竿起義。而和珅就是貪汙的典型代表,試問嘉慶皇帝會放過他嗎?
  • 二是危及皇權。乾隆在晚年之際幾乎將一切大事都交由和珅去處理,即使是後來他退居幕後成為太上皇,和珅仍然是朝廷中權勢最大之人,甚至很多人都稱和珅為“二皇帝”,這讓嘉慶皇帝顏面何存?就連他想要託關係讓自己的老師入京做官也被和珅阻止了,這樣一來他如何不痛恨和珅?所以在乾隆死後他就迫不及待地處理掉和珅,以此來殺雞儆猴,維護皇室的尊嚴。


所以總的來看,嘉慶皇帝對於和珅是必殺無疑,至於後來追憶他,只不過是對人才的一種惋惜,用追悔莫及來形容實在有些言過其實。諸位看客,你們說呢?


執筆灬寫史


公元1799元正月,88歲的乾隆皇帝走到了人生的盡頭,臨死以前,他一直在叮囑兒子嘉慶,不要為難和珅,更不能要去殺他。

當時已經做了四年皇帝的嘉慶對父親臨死之前的叮囑很不以為然,表面上應付著,實際上已經有了殺和珅的具體計劃。

他在當太子時,就已經知道這個和珅是個貪得無厭的小人,家中貪汙的金錢難以計數。他不明白為什麼父親一直寵著他,對這樣一個大清國的蛀蟲聽之任之。

以前他是太子,管不了和珅,但是現在不同了,他已經是大清國的嘉慶皇帝了,沒有什麼可以阻止他殺和珅了。

於是和珅人頭落地,家產被抄,抄出的家產相當於當時大清國幾年的財政收入的總和。和珅一跌倒,嘉慶就吃了個飽,民間很快就有這樣的說法。

但是很快嘉慶就開始後悔了,也很快明白了當年父親為什麼堅決要求自己不要殺掉和珅。因為自己只看到了和珅貪的一面,卻沒有看到和珅在朝堂之上“活”的一面。

嚴格來說,和珅屬於人才呀,乾隆皇帝視其為左膀右臂,得力干將。和珅能夠幫助皇上把天下最難辦的事情打理得妥妥帖帖,能夠解決最棘手的事情,能夠在朝堂之上左右逢源,幫皇帝左擋右突。

並且,乾隆皇帝數下江南,工程何其浩大,花費的錢財無數,所有這些都是和珅一手打理的,井井有條,讓乾隆皇帝十分滿意。

而在嘉慶朝,他幾乎沒有出過遠門,為什麼呢?一是大臣反對,但是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沒有人替他安排這麼龐大的系統工程。

現在好了,和珅不在了,嘉慶突然發現自己手底下這幫官員太難管了,自己缺少一個能夠獨擋一面的心腹大臣。所有的大臣都是趨炎附勢,面對著日新月異變化著的形勢束手無策。

因此,也就是從嘉慶朝開始,清朝開始走了下坡路,這個時候,他開始懷念起和珅來。覺得自己當時殺和珅還是有些太草率了,至少應該等到自己找到一個合適的接班人之後再動手也不遲。

但是人已經死了,再後悔也沒有用了,那些抄來的錢雖然多,但是很快也就花了個精光。


其實,嘉慶還是年輕,他在父親剛剛去世幾個月就想迅速處理掉和珅,一方面是因為和珅的鉅額財富,而他的國庫裡卻是空空如也。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和珅的權力有些太大了,已經影響到到了他的統治地位,所以他作為皇帝來說,必須迅速解決掉眼前的麻煩,至於今後怎麼樣,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了。

所以說,乾隆不是一個糊塗的皇帝,當年和珅的所作所為,他能不知道嗎?不過是相互利用,他需要和珅的才幹替他來處理一些棘手的事情。他手握著和珅的把柄讓他甘心為自己效死命,他知道打江山易而守江山則難,光靠自己一個人不行,還需要得到的助手,而和珅就是這樣一個得力助手。


這樣乾隆和和珅共同組成了一個牢不可破的利益共同體,維持著大清江山的穩固。但是這個道理乾隆知道,嘉慶不知道,直到十五年以後,國內矛盾頻出的時候,嘉慶才想起父親的金玉良言,多少有些晚了。


小小嬴政


說起和珅,大家再熟悉不過了,他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大貪官。那他到底有多貪呢?有個詞形容的非常好,叫做“富可敵國”。據記載,和珅的財產超過了當時清朝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以至於他被嘉慶皇帝賜死之後,還流傳著一句“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俗語。

但是嘉慶皇帝在賜死和珅十五年後,為什麼又會後悔莫及呢?讓我們一步步來了解……

和珅和嘉慶皇帝的恩怨糾葛

我們都知道和珅是乾隆皇帝身邊的大紅人,經常待在乾隆的身邊,也就能經常在皇帝面前說上話。

乾隆皇帝也不知道怎麼的有個魔咒一樣,只要被他立為未來儲君的阿哥們,都難逃一死。乾隆皇帝只好將太子人選密封,而人選正是永琰(嘉慶皇帝)。

既然選定了人選肯定就要有一個好老師教導一下,乾隆皇帝就想到了朱珪,朱珪精明能幹,而且學識淵博。於是朱珪就成了永琰的老師。

有一次,和珅又收到一筆賄賂,保舉小吏安明出任司務之職。結果,被人查出來了是通過賄賂換來的官,而且賄賂的人就是和珅。御史知道和珅權傾朝野不好得罪,只能先把消息告訴朱珪,朱珪品行高尚,聽說了這件事之後就向乾隆皇帝參了和珅一本。於是乾隆將安明處死,和珅被降三級,這個怨也就結下了。

其後和珅經常打壓永琰的勢力,把這位太子身邊的能臣干將算計的明明白白,更大的激化了他們之間的矛盾。而後更是把永琰的老師朱珪給算計了,於是朱珪被貶。

和珅依靠乾隆的喜愛,可謂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將這位未來的皇帝完全得罪了。

後來嘉慶雖然做了皇帝,但是太上皇乾隆是極其看中權力的,所以即便嘉慶已經是皇帝了,但還是乾隆說了算。

嘉慶四年(1799年)嘉慶終於熬到了太上皇乾隆去世,才真正把控朝政。雖然乾隆臨死前特意囑咐嘉慶不要殺和珅。但是嘉慶為了這一天已經準備了好幾年,好不容易能自己說了算了豈能輕易放過和珅。於是將自己的老師朱珪召回京城,幫助自己想辦法把和珅辦了。

大臣深知嘉慶已經真正擁有了權力,紛紛見風使舵,彈劾和珅的奏摺是一封接著一封。嘉慶一番操作,公佈了和珅20條大罪,將和珅抄家滅族了。

和珅雖然貪婪,但也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才

讓我們先看看和珅擔任了什麼職位

和珅被封一等忠襄公,官拜文華殿大學士,其職務主要包括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還兼任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正總裁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數十個重要職務。

看到這些職務,我真的不得不服了!說實話,有這些職務,想不貪都難。但這也表明和珅確實是一個十分精明能幹的人。正因為和珅身居多個要職,對朝廷的事務管理非常在行,可以幫助皇帝處理很多麻煩事。所以乾隆囑咐嘉慶不要殺掉和珅考慮的也是這個方面,沒了和珅清政府的正常運轉會很困難。

但嘉慶只是覺得和珅位高權重,對自己的威脅極大。所以當太上皇乾隆死後,他急切的就把和珅給辦了,和珅死後,和珅負責的軍事、內政、經濟等朝廷事務沒有交接好。以至於嘉慶皇帝匆匆忙忙,處理起來非常困難。可以說是天天忙的焦頭爛額。而且還有農民起義、白蓮教亂等等還得禁止鴉片傳播。

嘉慶真正處理過這些事務之後,才明白乾隆去世前的囑咐,正因為和珅的才幹能夠把朝廷事務處理的井井有條,乾隆才會那麼縱容和珅,如果不是有和珅打理好這些事務,乾隆又怎麼能經常到處旅遊,活的那麼久,累都會累死了。就像嘉慶自己現在這樣,忙的焦頭爛額。但殺都已經殺了,悔之晚矣。

因此,當史官為了迎合嘉慶皇帝,而刻意將和珅黑化的史書送到嘉慶面前時,嘉慶說出了心裡話:和珅並非一無是處!

眾所周知,嘉慶在位期間朝廷經濟其實並不太好,儘管嘉慶沒收了和珅所有家產,還是填不滿國庫這個無底洞。所謂的“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嘉慶皇帝好像沒怎麼吃飽,日子過得緊巴巴。

其實嘉慶處理和珅是必然的,只可惜嘉慶沒有考慮清楚就把和珅給辦了。而當時正是用人之際,沒有等到把和珅負責的工作交接好,是嘉慶皇帝后悔原因之一吧!


子夏君


嘉慶殺了和珅後悔了,不知道這是誰說的。事實上可以這麼說,自從嘉慶殺了和珅之後,他才敢睡個安穩覺。

要知道乾隆去世的時候,若是他不殺和珅,他這個皇帝就會當的不安生。因為那時候的和珅太囂張跋扈了,朝廷裡的官員,都知道和珅不知道嘉慶。

為什麼會造成這種結果呢?

原因還是乾隆造成的,不是乾隆當了六十年皇帝之後,他就開始禪位了嘛,他說自己當皇帝的時間,不能超過爺爺康熙。

所以,他就把皇位傳給了嘉慶。

可是,實際上乾隆對嘉慶一點也不放心。畢竟歷史上當太上皇的沒有幾個有好下場的。所以乾隆也就是把名義上的皇位讓給了嘉慶,自己還是軍政大權一把抓。

那時候和珅對乾隆絕對的忠心,可以說所有的大事,都是和珅在提乾隆皇帝辦理的。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和珅的權利,就壓過了嘉慶。

老皇帝乾隆已經八十多歲了,這麼大的年齡,當然了不能親自辦公了。正是因為乾隆代替了和珅。

所以,所有的朝中大臣,他們都把和珅當做了最高發號施令者。和珅在他們眼裡,行使的權利,也就如同皇帝下達的命令一般。

對於這種現狀,嘉慶也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但是,他又不能做什麼。因為他若是干預的話,乾隆就會加大對他的猜疑心,這樣對他是不利的。說不定乾隆皇帝,會把他的皇位給廢除。

所以,他只能聽之任之,當個傀儡皇帝。因此,他和和珅的矛盾,也就不可調節了。

在乾隆活著的時候,嘉慶有氣也沒地方發,所以,他就暗自下了決心,自己一定要把和珅給除去,否則,那裡還有他的出頭之地。

這不是在乾隆去世之後,嘉慶在乾隆的葬禮上,就急不可耐的把和珅給除去了。正是因為他除去了和珅,然後警醒了當朝的所有大小官員。你們一定要知道,當今的皇帝是我嘉慶,所有的事情都必須要聽我的,不聽我的話,就是死路一條。正如現在和珅的下場。

所以,這才是嘉慶除去和珅的最大的理由,殺了這樣的和珅,給自己清理了最大的障礙,嘉慶怎麼可能後悔呢?

更加讓嘉慶意想不到的驚喜是,在抄和珅的家的時候,沒想到和珅家裡有那麼的金銀財寶,這一下嘉慶把和珅的東西歸為國有,也就充實了自己的國庫。他的收入增加了很多,這是多麼大的收穫呀。

所以說於公於私來說嘉慶殺掉和珅,他從來都沒有後悔過。因此題目裡說嘉慶殺和珅後,十五年就後悔了,這絕對是無稽之談。

嘉慶殺和珅一直都是有必要的也是十分正確的事情。


不才講史


在乾隆皇帝的眼中,和珅雖然貪汙受賄,但是留著和珅自有他的用處。可是嘉慶皇帝早已看不慣和珅的德行,一即位便把他懲處了,後來想想,多少有點懊悔。

嘉慶15年後為何後悔抄和珅家?

和珅出生於沒落貴族家庭,小時候受盡後媽虐待,與弟弟相依為命。天資聰慧的和珅懂得只有讀書才會改變自己的命運,所以他勤學刻苦 ,後來逐漸掌握了滿、漢、蒙、藏4種語言,熟讀四書五經,可是命運捉弄了他一下,使他科舉失意。後來在直隸總督馮英廉的幫助下,才慢慢走進了官場生涯。



剛入仕途時,和珅並不是貪官。因為他非常能幹,而且勤勞,辦事效率高,漸漸的走進了乾隆皇帝的視野並取得賞識。1780年 ,年僅30歲的和珅,已是戶部右侍郎和軍機大臣。他奉命前往查辦雲貴總督李侍堯貪汙案。和珅覺得天高皇帝遠,於是私吞了李侍堯的大部分財產,從此染上了貪汙之癮。


同年,和珅的長子迎娶了乾隆的10公主。和珅成了乾隆的親家,眾官紛紛巴結討好。和珅開始肆無忌憚的貪汙受賄,而且還他還私下參與了當時廣東十三行進行經商,因此他的錢財比國庫還多。1784年,乾隆第6次下江南,和珅包攬了各項開支,未花國庫一分錢,乾隆玩得十分開心痛快。從此清廷上下沒有和珅管不著的事,他掌控科舉,販賣功名,既掙了錢又結交了大批黨羽,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貪汙集團。他還發明瞭“議罪銀”之制,官員犯罪可通過罰款免罪。從此大清朝成了貪官王朝,而國庫倒是充盈。


有道是“伴君如伴虎”,但是和珅陪伴了乾隆幾十年,不僅成為鉅富,而且還成為了的乾隆身邊的大紅人。不管皇上交代任何事情,和珅憑著自身的能力和人脈都能把事情辦得妥妥當當。事實上,乾隆不是個糊塗的皇帝,和珅貪贓枉法,乾隆心裡非常明白。但是乾隆認為,穩固江山只靠一個明君是萬萬不夠的,還要靠左膀右臂。但是乾隆私下裡也掌握著和珅的把柄,以防萬一。所以乾隆把一個效力於自己又有能力的和珅,牢牢把控住,只要他不越界,貪圖錢財也無妨,直到乾隆去世時,和珅的地位依然很高。臨終前,乾隆還一再叮囑嘉慶不要動和珅。


85歲時,老態龍鍾的乾隆禪位給了嘉慶,但是還有點不甘心放權,上朝時,嘉慶如同傀儡,年邁的乾隆有氣無力說出的話,只有在旁的和珅能聽懂他的意思,轉而發號施令,被稱為“二皇帝”,而坐在旁邊的嘉慶則面色陰冷。1799年2月7日,乾隆去世,次日,劉墉帶頭彈劾和珅,嘉慶把和珅軟禁在宮中,隨即革職下獄,15天后賜死和珅。和珅全部家產抄出,約合8億多兩白銀。

嘉慶即位後,民間起義頻頻發生 ,為鎮壓起義,清政府付出了鉅額的軍費支出。嘉慶與他的祖輩比起來,顯得缺乏政治膽略和革新精神。從和珅家裡抄出8億多兩白銀的家產時,嘉慶非常興奮,認為可以充足國庫,可是15年後追悔莫及,因為自從抄了和珅之家後,朝廷再也沒有像和珅這樣的可用之才,而國家上下仍然存在貪汙之風。

總之,嘉慶能力有限,雖然殺了和珅馬上充足了國庫,但總感覺缺乏了一個為自己辦事的能手,和珅雖然很貪,但是也不是一個一無是處的人。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歷史時刻錄


乾隆和嘉慶都知道,貪官是殺不完的。 自古反貪嚴厲者,莫過朱元璋。

貪汙六十兩就殺頭剝皮,不可謂用刑不嚴。然並卵,殺了一個又出現十個。

朱元璋自己都很不理解:“朕自即位以來,法古命官,佈列華夷,豈期用之時並效忠貞,任用俱久,俱系奸貪”。

為什麼當官當久了,十之八九都會變成貪官呢?為什麼在金錢面前,當官的都不怕死了呢?


不管哪個皇帝,都是想反腐的。可是很多皇帝反貪的結果是,越反貪,貪官越多。

乾隆是個聰明人,和大人那些伎倆,他真的不知道?根本不是。只不過乾隆自己就是帝國最大的貪官。

做為皇帝來說,他最恨的不是貪官,而是想奪去他位置的人。

乾隆需要忠於自己的有能力能力事的人,而和珅完全符合要求。

和珅主持修撰的《四庫全書》,總理外交,擔任過十幾種官職,每個都乾得很出色。

他又善於察言觀色,揣摩乾隆心思很準,所以才深得乾隆的喜愛。


(和珅與乾隆)

最關鍵的是和珅完全忠於乾隆,他雖然結黨營私,但並沒有想過威脅皇權,所以他在經濟方面的問題能夠被乾隆容忍。

再往深點說,乾隆知道和珅再貪,他一個人也花不光那些錢,這些錢只是暫時存在和珅家裡罷了。

他還要謝謝和珅,因為和珅幫助皇帝將官吏的財富集中起來,皇帝隨時可以拿走這些財富。

和珅只是為皇帝看守財產的管家罷了。

其實嘉慶除掉和珅,並不是為了經濟原因,而是政治原因。

嘉慶說過:“和珅罪之大者,蓋由事權過重”。

他被處死的二十條大罪中,涉及經濟方面的並不多,真正致他於死地的,是政治因素。


和珅最大的罪名是“漏洩機密,搶先擁戴”,還有更多的都是“無父無君”,不尊重皇帝,是專權擅行,而他經濟方面的問題,只被列在二十大罪的最後幾條中。

說明嘉慶處理和珅,是政治需要。

乾隆在世時,對和珅言聽計從,和珅可以做到“內外官員畏其聲勢,不敢違拗。”

特別是嘉床登基後,“天下人只知和珅,不知嘉慶”。

這嚴重觸犯了皇權,是不可以容忍的。所以乾隆一死,嘉慶便迫不及待的動手除掉和珅,也是想掌握權力而已。

至於說和珅死後十五年,嘉慶後悔了,此事不知出於哪本史料,本人孤陋寡聞,頭一次聽到這種說法。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剛日讀史



乾隆皇帝懂得御人之道,每當有乾隆皇帝不好解決的問題,吩咐和珅解決,

和珅總會辦的非常漂亮,相傳當年乾隆時期各地鬧災荒,可賑災糧食總是不夠,乾隆皇帝就吩咐和珅去調查此事,

和珅到當地看著排這長長的災民,就在地上抓了把土,放進粥裡,這樣就去除了冒名頂替災民的人,大大的節省了糧食,

從這件事情來看,和珅聰敏,是當時官員無法達到的,和珅為人圓滑貫通,語言學習能力,思維機敏程度,都是一般人所望塵莫及的

而和珅的理財能力也不是一般人能夠達到的,當時和珅在各地開設店鋪這無疑也增加了大清的收入乾隆皇帝就相當於養了一隻會下金蛋的雞,可是嘉慶卻給殺了。


西紅世愛雞蛋


不請自來的回答下這個問題


其實,關於和珅的在乾隆時期的角色,其實很多人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大家都知道和珅是乾隆朝乃至於中國歷史上數一數二的貪官,署理戶部四十年,貪汙的財產摺合成銀子幾乎相當於十年國庫收入。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和珅不僅僅會貪,更會斂財。而且,他不僅僅會斂財,還斂財有道,和珅的斂財不僅僅是從老百姓手裡斂財,更擅長從官員手中斂財。

和珅作為中國歷史上少見的貪官,貪汙的手段自然是冠絕一世,當時想見和珅的官員浩如煙海,大部分連見一面都難,就連給和珅的門口下跪的“跪票”居然都價值2000兩銀子。

根據統計,如果想見到和珅,單單賄賂他的下屬就要花一萬兩銀子。而當時地方督撫大員一年的養廉銀子總收入,才10000到13000兩。和珅被捕的時候他的管家劉全的家產就有一百多萬兩,可見其貪墨之狠,而這些錢基本都是來自官員的獻納。

但是各地官員對和珅是不敢不給,因為和珅對他們的鬼蜮伎倆是瞭然於心,他們那點小九九不敢在和珅面前賣弄。當年雲南總督李侍堯就是被和珅一手扳倒。李侍堯盤踞雲南十多年,老謀深算也深受乾隆器重,沒想到和珅初出茅廬就扳倒了他,震驚天下。之後和珅幫助乾隆帝整整處決了29位督撫大員,天下官員聽到和珅來查案無不心驚膽戰。和珅也正是憑藉清查各地官員得到的銀子來充實國庫,幫助乾隆完成了六下江南和南征北戰的十全武功,要是沒有和珅的斂財能力,乾隆朝根本無力發動如此多的戰爭與工程。

所以和珅在乾隆心中的地位是無人可以取代的。和珅在乾隆下江南的過程中,發動富商修築宮殿,讓朝廷省下的銀子何止千萬。嘉靖殺死和珅之後,再也沒有這樣的人能夠威震四方的貪官,所以朝廷上下貪墨遠超和珅,合起來的數字更是驚人。當時記載各地官員只要一出北京就發了瘋一樣,在西安的官員吃飯排場比皇帝大得多,天天宴會,桌子上必須有鱸魚和海參魚翅,否則就會大發雷霆,所以嘉靖帝到了後期不由得懷念和珅,至少他在的時候,天下鉅貪只有一個和珅,而他沒了,天下無人不是鉅貪。


冷兵器研究所


網上一直流傳一個說法,清朝嘉慶皇帝不顧乾隆臨終囑咐,堅持把和珅抄家,並賜其自盡,結果在十五年發現國庫虧空,這才追悔莫及。事實真是如此嗎?

首先從清朝到民國,甚至到現代,沒有任何史籍資料記載過嘉慶後悔抄家並賜死和珅,所以這個問題的題目本身就是不成立的。下面小編分析一下嘉慶為何不後悔。

第一是嘉慶作為一個皇子,以及後來上面還有個太上皇乾隆的傀儡皇帝,他肯定是仇恨大貪官和珅的。

因為和珅貪的那麼多錢,將來可都是他錢,和珅禍害的那些百姓,將來也都是他治下的百姓,賣掉的那些官職,將來也都是他才能有權任免的官職。試想一下,一個外人來你家又偷錢,又大人的,你恨不恨他?

第二是和珅的權力甚至在他這個皇帝之上,這怎能讓嘉慶不恨得呀呀切齒!皇權,在古代是至高無上的。但嘉慶這個皇帝就有點悲哀了,從登基起,其實就是個太上皇乾隆的傀儡,不僅不敢擅專朝政,甚至還活得小心翼翼,生怕惹怒乾隆,就連他的皇后喜塔臘氏病逝都不敢大辦喪事,皇宮內一朵白花都沒掛,就是怕惹得乾隆不喜。

嘉慶惹不起乾隆還則罷了,畢竟那是太上皇,可是就連和珅他也惹不起,因為當時還是乾隆掌權,和珅作為他最信重的寵臣,地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百官對他的服從,甚至還在皇帝嘉慶之上,這就夠讓嘉慶惱怒的了。

於是,哪怕乾隆生前千叮嚀萬囑咐,嘉慶還是在他駕崩之後的第五天,就抄了和珅家,第七天就命和珅自盡,下去給乾隆陪葬了。

至於後來,嘉慶一朝雖然中衰,戰亂和天災不斷,國庫虧空,但國家總體還是穩定的,所以他後悔抄家和珅一說,根本就是子虛烏有。


漁樵講史


追悔莫及?未必吧,倘若嘉慶多年後對於處死和珅真的有所惋惜的話,也僅僅是感慨一下罷了!

感慨什麼呢?聽我接著嘮。

有人說,清朝走下坡路是始於嘉慶,是有一定的道理。

嘉慶的父親乾隆是個好大喜功的人,但起碼能維持供需平衡,功績且不論,但確實國內沒有什麼太大的亂子,朝野上下表面上仍看起來一片國泰民安的景象。

這個表面工程源於乾隆有一個大能臣——和珅,和珅能力卓越,又善於拍馬屁,凡事均能做到上通下達,這也是他的最拿手好戲,皇上滿意,下邊開心,朝堂之上一幅其樂融融的場景。

乾隆的任何打算,和珅都能體察的一清二楚,還能處處做到讓乾隆滿意,這就是和珅的能力所在。

對於和珅的貪,乾隆真的不知道?那就大錯特錯,乾隆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但他權衡利弊後,認為和珅的存在以及能力完全能夠抹殺掉其“小貪”的罪行。

所以,乾隆在離世前告知嘉慶不要殺和珅,嘉慶也是許諾。

然而,乾隆低估了兒子的仇恨值,嘉慶對於和珅充滿了太多的恨。乾隆屍骨未寒,嘉慶就賜死和珅,命人抄其家。

抄家的結果讓嘉慶很是沾沾自喜了一把,他認為自己終於樹立威望,震懾群臣。同時國庫也瞬間殷實,沒收和珅的家產竟足足等同於當時清王朝15年的財政收入。

此時的嘉慶雄心萬丈,完全沒有看到清王朝已經腐朽不堪,敗絮其內了!也沒有看到朝野上下沒有能堪當重任的大臣!

有人會說王傑和劉墉不就是現成的人才嗎?是,兩人都是頂尖人才,但嘉慶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此時這二人年事已高,可維持現狀,而不敢於也不擅於改革。

同樣,嘉慶是勤勉的,卻沒有銳氣,這是在其父親乾隆威嚴下成長的惡果,無法更改!殺掉一個和珅也只是殺掉了一個大頭頭,其它“蛀蟲”仍在悄悄的啃食著清王朝的基業。

嘉慶心有餘而力不足,再加上朝堂上不行下不效,嘉慶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清王朝一步步的走向沒落。

此時的嘉慶想起和珅,也只能感慨:我手下為何沒有和珅這麼這種能事事俱到的能臣啊!!

和珅錯在未能“德才兼備”,自作孽不可活。

嘉慶錯在未能遏制走下坡路的趨勢,時也命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