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老乡安全忠:“黑五类”的蝶变人生


枣庄老乡安全忠:“黑五类”的蝶变人生


纽约华人

第九期

校对: Sunnie 排版: 草茅

“老安啊,他就是个一看上去就是好人的人。”

在介绍隔路相望的安侨酒店老板时,纽约山东同乡会会长汤学武律师直呼中肠。

一个能从自己兜里掏出三千多万真金白银给自己乡亲盖房铺路的人,能不让人竖大拇指吗?俗话说,和孝敬爹娘的人交朋友没错。老安对家乡的反哺义举不更是“大孝”吗?

宅心仁厚,人品贵重。

他就是孔孟之乡鲁国仁孝文化的典型代表。

安全忠,美国安润投资集团总裁、中国四方(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美国孔子基金会永久名誉会长。

黑五出身 不甘沉埋

安全忠的家乡在山东省枣庄市邹坞镇杭庄村。

1949年前,爷爷是薛城十里八乡最有文化的人,在民国地方政府担任过文职。1966年出生的他,刚好赶上疯狂的文革动荡年代的开端,因历史问题,他家被定性为抬不起头、难以婚配的“黑五类”,家里一贫如洗。爷爷常挨批斗,全家受到十几年的挟制,一直被村里人指指点点,生活举步维艰。

爷爷在1980年终于被平反,但是常年累积的辛劳、饥饿和压迫已经把他耗空了,他很快生病过世。

一年一斤油的日子,窘迫之状当今无法想象。

安全忠身为五兄弟的长兄,初中毕业后,就早早地在区里的集体企业水泥厂做临时工,担起大家庭生活的重担。1987年,没有出路的他不得不到枣庄矿务局的煤矿里去下井打巷道挖煤。煤矿工人的辛苦自不用说,且非常危险,时常有瓦斯爆炸事故。他拼了死力去做,只不过为一家九口多挣些糊口的钱。

下煤井期间,不甘沉沦、渴望出人头地的他,在疲劳之中挤出时间,多年后完成了高校自修。一起报名的十几个人,包括他在内,只有一两人坚持下来完成自修课程。

自强自立的这股劲头,今天看来,或许就是他实现命运转机的重要筹码。

纽约地主,白手起家

1992年改革开放大潮涌起,年轻的安全忠热情蓬勃,毅然辞去了乡亲们羡慕的矿务局的正式工,下海经商。他自知一没学历,二没有靠山,在按资排辈的企业里很难得到提拔,看不到前途。

“世界上那么多孤独的人,因为他们都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

安全忠十分欣赏《绿皮书》上的这句话,怀着让全家人脱贫致富的梦想,他迈出了第一步,抓住机遇,成立公司做贸易,“起早贪黑地干”。

1993年,那是普通人还很难办到护照的年代。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北京拿到国家劳动部的外派,赤手空拳,先是去马来西亚,后往香港,在朋友的帮助下,成立公司,做化工产品的进出口贸易。

当时的香港是大陆与世界各国贸易的窗口,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所有的外汇都通过香港中转。在那个信息不对称不发达的年代,藏匿着很多商业机会。

“拨号上网,经常是出门吃饭回来还没下完一个图片”。他是县城里第一批使用互联网的用户,也是第一批开通国际长途电话的用户。

毫无背景的安全忠完全从零开始,积极学习,适应新环境。在两眼一抹黑的香港花花世界,他一个“小山东”愣是凭着真诚,诚信和一股执着的干劲,白手起家,生意蒸蒸日上。

枣庄老乡安全忠:“黑五类”的蝶变人生

1998年业务转型为房地产,范围也扩大到欧美。其中,矗立在海外华人第一码头法拉盛罗斯福路口的安侨酒店就是这位纽约新地主的代表作。目前,他的地产业务正在JFK和拉瓜迪机场响应区、纽约皇后区遍地开花,成为该区域重要的城市发展运营商。

他无比感慨地说,那时辛苦了一些,很幸运,得到身边很多好心朋友的帮助。

一个人成功的道路,可以用六个字来总结,人品,格局和勤奋。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我老家以前是典型的偏僻村庄”,安全忠的那个村子在十多年前还是充斥着杂乱错综而破旧的老屋,没有马路,土堆而砌,一下雨,满脚泥。

2006年,已经移民纽约长岛多年的安全忠,想到老家的乡民们还住在年久失修的老屋里,有的房子甚至漏风滴雨,很痛心。村子里没有大路,山路歪歪扭扭,连拉庄稼的车都进不去。于是他卖了一套美国的房屋,想为家乡修路发展经济,可是咨询一圈之后发现乡亲们想法很不接茬。

“你挣的钱也不是从树上掉下来的叶子”,一个安氏长辈语重心长。乡亲们感觉这事好像天方夜谭,压根不靠谱。

“简直是热脸贴在冷屁股上”,心生退意的安全忠转念一想,虽然自己还远不是大富大贵,但他依旧下定了为乡亲老邻盖房子的决心——为杭庄捐建一个崭新的村庄。

经过专业规划,曾经的乱石坡变成了宽敞的道路和百余栋两层小洋楼,以前老村的地方则置换出70余亩生机勃勃的耕地。前前后后,各种倾心建设,各种倾囊完善。七七八八,比预算多出了三四倍的开支。

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

最终看到家乡的人们脸上洋溢出快乐的笑容,安全忠觉得很自豪,很有种亲孝之心一经得偿的满足感。

2007年整个村子乡邻都欢欢喜喜,分文不花地搬进200平米的新楼。如今乡亲们已经在窗明几净的小洋楼里生活了12年,全然没有了当初怀疑他“找到金矿”的狭隘耳语风传,每逢农历新年,安全忠都在村里的活动中心宴请老乡们。

1998年为新成立的薛城区舜耕中学建设学生餐厅;2004年为枣庄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捐款,帮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2008年为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灾害捐款救灾;2013年捐赠6000万人民币在枣庄市建立两所小学。2019年“寻根之旅”夏令营山东枣庄营基地,接待了来自海外华人的孩子……

二十年间,安全忠先后捐赠两亿资金。2007年,被评为感动山东十大杰出人物。

安全忠很是骄傲地提到,在中国大陆资助的一名贫困少年今年获得哈工大录取通知书。能帮助一位少年实现梦想,这让年少时没有机会受到良好教育的安全忠,在教育文化层面上的匮乏感得以莫大抚慰。

枣庄老乡安全忠:“黑五类”的蝶变人生

小人革面,君子豹变

虽然工作繁忙,安全忠一直走在求知的路上。

年轻的时候,因为条件有限,没有机会得到正规的教育。不惑之年,他向往着进入神圣的学院殿堂。

每个人都需要一种“大”HOLD住自己,内心才得以平静。或是灿烂的星辰,或是心中的大海。

他说,有两种途径让自己谦逊,一种是面对大自然的造化,一种是与大师们交谈。

近几年,他每年都会远赴西藏,与世隔绝,安静地呆上几天。去感受天外之天的恢弘大气,去看看远离人间烟火的人,如此才会深切地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对于去西藏自我刷新的领悟,他用了“压缩自己”这样的词,来表达敬畏之心。

在与学界大师们的从游羁旅中,他也不断求进新境界。

2009年他被破格录取进入北大光华学院E-MBA,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这里汇集了各行各业的精英。2013年他进入长江商学院并获得硕士学位,得获若干关注全球视野与全球资源整合能力、人文关怀与社会担当以及创新精神。

谈及这些精益求精的求学经历,他眼睛里闪烁着激情荡漾和虚怀若谷的两种矛盾而统一的光芒。

经营企业这么多年,他们一贯的宗旨是少贷款,虽然发展得不算迅猛,但是稳步增长。安全忠出生时,家庭成分不好,能赶上改革开放的浪潮,带着兄弟们一起创业,挺知足。

“我们兄弟五人一直没分家”,应该是大哥带头做得好。无论是当年贫困潦倒的时候,还是现在事业小有成绩,兄弟一心聚力,四个弟弟先后辞掉各自的工作,聚在一起,拧成一根绳来市场搏击断金。

兄弟们不争不抢的家教家风也影响到他们的下一代。对于孩子们,安全忠只希望他们尽量做好事,不要成为社会的负担。孩子们并没有追逐名牌衣服,儿子经常穿着从淘宝上几十元人民币淘来的T恤衫,也很舒适自得。最早来美国读书的大女儿更是从十三岁就独立了。当时他几个月来美国一趟,有时也就呆两三天。女儿照顾自己和在美国的弟弟,还帮父亲把美国的资产打理的井井有条。

财富积累得多少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整个大家庭里有一股浩然正气。

守正是他的第一准则。

安全忠相信冥冥之中自有天命,善恶自有因果。■

枣庄老乡安全忠:“黑五类”的蝶变人生

编后:

在纽约长岛安全忠的家里,客厅茶几上摆着他收藏的古琴。

深褐色的古朴琴身,透着沉静厚重,一如安全忠给人的印象。他喜欢古琴,琴音能穿透洗涤人的灵魂,闲暇时在家抚抚琴,消散辛苦工作的疲惫,让心绪宁静。

他已经将公司的大部分业务交给了弟弟和职业经理人,闲暇时喜欢和朋友们一起打打高尔夫,忙活一下孔子基金会公益事宜和山东同乡会的相聚。

但他依然密切关注着公司的命运,时常彻夜不眠,对于未来的发展充满了危机感和紧迫感。

安全忠说,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过去赖以成功的思维模式可能是今天的桎梏。

“生活可以不圆满,灵魂绝不能四处漏风”。

这是知天命的安全忠写在自己的微博上的话。

枣庄老乡安全忠:“黑五类”的蝶变人生

安全忠和纽约华人记者盛颖合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