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王陵是從何時開始建立的?李德明為何想要建立王陵呢?

趙鵬


  西夏王陵又稱西夏帝陵、西夏皇陵,是西夏曆代帝王陵以及皇家陵墓。王陵位於寧夏銀川市西,西傍賀蘭山,東臨銀川平原,海拔1130米至1200米之間,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也是現存規模最大的一處西夏文化遺址。

image.png

  西夏王陵營建年代約自11世紀初至13世紀初。西夏王陵受到佛教建築的影響,使漢族文化、佛教文化、党項族文化有機結合,構成了我國陵園建築中別具一格的形式。在中國119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西夏陵是惟一的以單一的帝王陵墓構成的景區。它承接鮮卑拓跋氏從北魏平城到党項西夏的拓跋氏歷史。

  景區佔地面積58餘平方公里,核心景區20.9平方公里,分佈9座帝王陵墓,200餘座王侯勳戚的陪葬墓,規模宏偉,佈局嚴整。每座帝陵都是坐北向南,呈縱長方形的獨立建築群體,規模同明十三陵相當。吸收自秦漢以來,唐宋皇陵之所長,又受佛教建築影響,構成中國陵園建築中別具一格的形式,故有東方金字塔之稱。

  1988年西夏王陵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6年列入中國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2011年啟動西夏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和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2012年西夏陵被國家文物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18年4月13日,入圍“神奇西北100景”。2018中國黃河旅遊大會上被評為“中國黃河50景”。

  地理位置

  西夏王陵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部30公里的賀蘭山東麓,陵區北起泉齊溝,南至銀巴公路,南北長約10公里;東臨西乾渠,西靠賀蘭山,東西寬約5公里,總佔地面積約為50平方公里。陵區位於賀蘭山中段南段東側,為山前洪積扇地帶,海拔1150-1220米。地表遍佈礫石和粗砂,地基承重力大,保水性差,自然排水條件好。良好的地基使西夏王陵成功渡過了西北地區歷史上的多場大地震。陵園所處位置常年降水量偏少,山洪暴發的可能性很低,利於陵園的整體保護。初建時每個陵園均有地下陵寢、墓室、地面建築和園林,獨立佔地都在10萬平方米左右,形制與佈局大體相同。

  歷史沿革

  1038年,党項族首領李元昊建立西夏。他將祖父李繼遷、父親李德明遷葬於賀蘭山東麓,其中李繼遷葬於裕陵,李德明葬於嘉陵。此後,在西夏國存續期間,除神宗李遵頊、獻宗李德旺和末主李晛之外,每一任皇帝都記載了明確的陵名,但沒有記載埋葬的具體位置。

image.png

  1227年,西夏為蒙古所滅,西夏末主李晛投降,不久後被殺害,葬處不詳,西夏滅亡。此後,西夏王陵被蒙古軍隊嚴重破壞。明代洪武年間,西夏王陵被明朝政府發現,並且已經出現了認為這裡是西夏王陵的論斷。

  1938年,德國飛行員烏爾夫·迪特·格拉夫·楚·卡斯特將他在中國航拍到的相片整理成《中國飛行》一書,其中在銀川拍攝的照片中出現了西夏王陵。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後,當地文物管理部門一度認為西夏王陵是一片唐墓。1972年,中國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正式作出挖掘西夏王陵的決定。這次發掘活動的負責人為王冶秋,寧夏回族自治區展覽館承擔西夏王陵的主要發掘工作。截至2014年,已經確定7號陵的墓主人為西夏仁宗李仁孝,182號墓主人的身份為梁國正獻王嵬名安惠,其餘墓主人的身份的確切證據尚在發掘之中。

  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將西夏王陵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image.png

  2011年7月,國家文物局與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簽署了《合作加強寧夏文化遺產工作框架協議》。在此基礎上,國家文物局進一步將西夏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作為2015年重點扶持項目。

  2011年11月,中國政府正式啟動西夏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暨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項目。





月夜羽夕


西夏王朝是公元1032開始的,除了要給父親安葬一個安全的地方,還要庇護後代,李德明便開始和中原王朝對抗,這種抗爭與較量,不僅表現在通過經濟改革壯大自身,也不僅是通過修建一個氣勢和規模上模仿唐宋都城的城市,更是要在墓葬上直追唐代帝陵之風,像唐帝國那樣留下自己不可磨滅的印記,希望自己的家族死後也要被尊崇、被追記、被敬奉。不僅要為党項羌活著的領袖修建未來的都城,還要為亡去的党項羌領袖修建陵寢,這是賀承珍默默留給大白高國的兩筆豐厚的財富。這便是李德明為何想建立王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