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昆繳槍記

1947年3月間,中共樂清中心縣委派出警衛隊隊員周雙峰來到柳市地區,協助柳市區黨的特派員黃義桃開展武裝鬥爭。有一天,柳市區委地區工作人員鄭集華接到情報,說國民黨靈昆鄉公所最近從溫州運來部分槍支彈藥,以擴充鄉自衛隊,與人民為敵。鄭集華馬上將情況向區特派員黃義桃進行彙報。黃義桃連忙召集周雙峰、鄭集華、陳邱等進行商議,大家一致認為要繳掉他們的槍支。

靈昆鄉位於甌江南岸,與柳市區只有一水之隔。這天晚上,鄭集華、周雙峰、陳邱、陳阿兵四人腰插手槍,由民兵陳憲宣划船護送到靈昆雙官山上岸。這裡離國民黨靈昆鄉公所只有五里多地,陳阿兵小時候曾在這裡給地主放過牛,對地形熟悉得很,由他擔任嚮導,只用了半個小時,就悄悄地到達了鄉公所。夜,死一般的靜,皎潔的月光灑在地上,把道路照得如同白晝一樣,給他們行動帶來很多方便。到達後,鄭集華、周雙峰等四人立即包圍了鄉公所。

“喂,開門哪!”鄭集華打著官腔喊道。裡面沒有什麼反應。“他媽的,怎麼搞的,人都到哪裡去了?快給我開門呀!”鄭集華見沒有動靜,敲著門又喊道。

“誰呀,幹什麼的?”裡面傳出一個粗暴沙啞的聲音。

“我們是溫州專署的,有公事。”鄭集華從容不迫地答道。

這時,透過門縫,鄭集華看到一個高個子、一個矮個子兩個鄉自衛隊兵,耷拉著腦袋,趿拉著鞋向大門走來。門一開,高個子鄉兵伸出頭,還來不及看個究竟,鄭集華、周雙峰的手槍已經抵住他們的胸膛命令道:“不許動,舉起手來,我們是‘三五’支隊。”那兩個鄉兵被這突如其來的情況嚇昏了,乖乖地把手舉了起來。

“裡面有多少人?”鄭集華問。

“只有我們兩人。”鄉兵戰戰兢兢地答道。

“有多少武器?快給我拿出來。”

“報告長官,我們的武器都集中在鄉長家,這裡一支槍也沒有。”

“鄉長住在何處,快帶我們走!”鄭集華髮出了命令。

“是,是。”兩個鄉兵幾乎異口同聲地答應。

鄭集華、周雙峰在一起耳語了一會,接著分為兩路行動:鄭集華、陳邱留下監視矮個子鄉兵,不讓他活動;周雙峰、陳阿兵由高個子鄉兵引路,前往鄉長家繳槍。一路上,周雙峰向鄉兵交代任務,鄉兵一一答應下來。過了十分鐘光景,便到達了目的地。

“鄉長老爺,開開門。”鄉兵喊道。

“三更半夜,有什麼事這麼要緊呀?”只聽見裡面一個人在嘟嘟囔囔。

不一會兒,大門“吱”的一聲開了。周雙峰藉著朦朧的月色一看,是一個不滿二十歲的少年,細皮嫩肉的,一臉書生氣。雙峰一個箭步跨上去抓住他的衣領問:“你是什麼人,鄉長在哪裡?”

“啊?你是……”

“我們是‘三五’支隊。”

“鄉……鄉長是我父親,他……他不在家。”

“我們是來繳槍的,你得老老實實全部交出來。”

“好,好,我……我全部交,全部交。”

在兩支手槍的威嚴下,鄉長的兒子把雙峰、阿兵帶到房間,打開了穀倉。阿兵用電筒一照,嗨,真不少哩——七支油光閃亮的步槍,七條子彈袋。兩個人高興極了,扛起槍正要走,突然,“咚咚咚”,急促的敲鑼聲摻雜著“捉土匪”的喊聲從不遠處傳來。原來,正當周雙峰盤問那個少年的時候,鄉長在房間裡聽得一清二楚。這個狡猾的傢伙見勢不妙,越窗逃走了,敲鑼吶喊的就是他。當地群眾聽到“抓土匪”的喊聲,從四面八方向鄉長家奔來,把雙峰、阿兵團團圍住。雙峰急中生智,“砰、砰”連開兩槍,並大聲對群眾說:“你們不要怕,我們是‘三五’支隊,是為了窮人翻身起來鬧革命的,你們不要上狗鄉長的當,受他的騙。”群眾聽說是“三五”支隊,都一鬨而散。鄭集華、陳邱聽到槍聲,也連忙開槍助威。這時,鄉長糾集來的幾個反動傢伙聽見到處都有槍聲,以為游擊隊的人馬很多,都不敢靠近,只躲在一些角落裡放放冷槍。

為了安全撤退,雙峰機智地命令鄉長的兒子和高個子鄉兵扛槍送他們走,鄉長帶領一幫人馬在後面緊緊追趕,但不敢開槍,生怕誤傷自己的兒子,最後只能眼巴巴看著他們轉移了。

大家很快就到了雙官山江邊,陳憲宣早已架起雙槳在迎候。雙峰命令兩個俘虜把繳獲的槍支彈藥送到船上,並警告他們說:“你們要保證我們平安過江,如有損失,我們下次再來時,就要你們的命。”兩個俘虜一一答應。

這時,周雙峰等四人把船用力一推,陳憲宣搖起雙槳,用盡平生力氣猛劃了幾下,一葉飛舟滿載著勝利的喜悅,消失在朦朧的月色之中……

(本文根據樂清縣民兵鬥爭史編寫辦公室1979年10月徵集的材料整理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