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时代:开放银行新浪潮

开放后台、万能连接、无处不在……这些前景足以刺激银行业的神经。2018年以来,无论是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还是民营银行,都纷纷推出“开放银行”战略。那么,近期频现大众视野的“开放银行”,究竟是何方神圣?

金融拥抱互联网,银行开放API

开放银行是由英文Open Banking翻译而来,起源和推广是英国和欧盟关于银行业的数据共享和开放数据的探索。

近两年,开放银行在国内外迅速发展,但截至目前尚未有广受认可的开放银行定义,与之类似的提法还有银行开放平台、无界银行等。一般就开放银行的内涵来说,是指商业银行开放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端口,连接各类在线平台服务商。银行通过与服务商合作,开展各种基于具体、特定消费场景的服务。

可以说,开放银行是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理念。在监管允许的范围内,商业银行经客户授权,通过API等技术与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垂直行业企业等合作伙伴共享信息和服务,实现银行服务与产品的即插即用,共同构建开放的泛银行生态系统。

2018年7月12日,浦发银行在北京正式推出业内首个API Bank无界开放银行,在国内掀起一股开放银行热潮,也成为最先“吃螃蟹”的商业银行。此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等都在积极推动开放银行的落地。

国内以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为代表的领先银行提出了零售金融3.0与银行4.0概念,自下而上切入银行业转型当中。在转型实践中,开放银行的概念延伸为业务驱动的生态圈、金融服务平台化、金融科技创新等三种模式,得到商业银行的广泛采纳和企业、客户的认可,改变了银行业的品牌与公众形象(见表1)。


数字金融时代:开放银行新浪潮



事实证明,这种转型非常奏效,零售金融利润占比不断提升,非息收入来源增加,并且吸纳了大量的用户资源,成为银行业转型成功的基石。开放银行的进阶与商业银行数字化进程并行,正在成为商业银行全面拥抱金融科技的最佳路径。

开放的“冲锋队”

在探索开放之路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点是银行业的发展正在面临新的危机,包括业务增长乏力、息差收窄、客户流失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冲击等。这些造成了银行业利润增速下滑,传统的业务模式与经营理念已无法适应现代金融的发展要求。

移动互联网与互联网金融的成功崛起冲击了银行业的发展,抢占了大量的客户资源,并且在服务、渠道、产品上进行正面竞争,导致银行业由被动“抗争”到主动寻求转型。开放银行的理念正是强调金融生态的开放,赋能银行业转向智能化,从物理网点改造到核心系统搭建,向数字银行发展。

于是,“开放”成了银行最火热的口号。银行越来越多地寻求与金融科技新贵开展合作,探索各种“开放”的方式。传统商业银行正在逐步进入科技领域,并同时经历着从“跨界合作”到“自主研发”的蝶变。银行自建的金融科技子公司成为开放的“冲锋队”。

商业银行筹建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正如火如荼进行,如建设银行设立的建信金科、平安银行设立的金融壹账通,都成为国内开放银行与银行系金融科技的翘楚。

金融科技子公司通过加强与其他垂直相关领域的深度合作,改进客户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探索自身的开放之路(见图1和表2)。


数字金融时代:开放银行新浪潮




数字金融时代:开放银行新浪潮



2018年,开放银行迎来了发展“元年”,期间不断有开放银行的成果推出,包括商业银行的API实践、开放银行研究报告以及金融科技成果落地。

开放银行应运而生,与国内银行业转型不谋而合,被迫放弃数据垄断的商业银行主动与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如建设银行与阿里巴巴、工商银行与百度公司等,战略协作、资源共享,银行平台化转型加快,将金融服务领域迅速扩大。

商业银行的触角不断渗入到场景金融、消费金融、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领域,通过开放银行将C端、B端和G端进行连接,业务大大拓展。如国内一些领先的银行,如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纷纷打造场景金融,与医院、教育、政府等展开密切合作,将金融服务网络纳入到智慧城市建设、智慧政务、消费支付、健康医疗等与人们生活密切联系的场景,不仅可以扩大用户流量,增强客户使用金融APP的黏性,而且还赋予银行与客户的交互性。

数字化时代的取胜之钥

得益于国内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与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开放银行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开放银行带给银行业的变化并非只是单纯的技术革命,而是将技术成果完美融合到金融服务当中,将金融服务的便利化、高效率以及交互性推向新的领域。

未来,商业银行的竞争不再是单纯的资源、品牌和渠道的竞争,更是生态、技术与理念的竞争,开放银行是取胜的关键。

●主动出击,掌握开放银行技术研发的主导权

开放银行时代,金融科技的应用更迭日新月异,技术的应用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包括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将进一步革新商业银行的生态。

现阶段,金融科技彻底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科技部门。例如,网络渠道部已经成为引领大零售转型的核心部门,进一步凸显金融科技部门的重要性。中国银行成立的数字金融部、光大银行成立的数字金融部等正是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为开放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体系。招商银行专门成立金融科技创新项目基金,建立自己的金融科技人才内生培养体系,招聘方向转到IT、DT人才,将开放银行的开发者与用户纳入到库内,打造开放式的金融开发环境。

●协同推进,搭建创新引领的开放银行平台

开放银行引进后,国内大中型银行在推进金融科技应用上都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例如建设银行成立独立的金融科技子公司建信金科,兴业银行成立兴业数金等,这些独立的子公司在金融科技研发上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更多的商业银行投入到金融科技的角力当中,对于推进银行金融服务体系有显著作用。

开放银行时代,商业银行拥抱金融科技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在于客户体验。互联网平台和互联网金融抢占了大量的银行客户,挤压了商业银行的用户市场,因此变革的核心在于将客户体验全面融入到金融科技实践中。

商业银行需要针对线上功能的技术漏洞和功能缺失进行定期完善,改善客户体验,包括手机银行APP、信用卡APP等应结合线下业务和活动进行推广,提高APP活跃量。同时,要将客户线上和线下的客户体验相融合,避免在线上和线下对接当中出现技术故障、安全漏洞和信息泄露等用户关注度较高的问题,确保线上渠道的平稳运行。

●开放文化,将先进的银行经营理念融入金融社会

开放银行的赞美与争议并行,最终将开放银行的发展推到新的高度。虽然,各大商业银行力求抓住开放银行的概念和技术,引领商业银行的转型,但这种转型本身也带着许多焦虑。这源于国内银行的竞争日益残酷、互联网金融的侵蚀以及业务增长的乏力。

开放银行的推出迎合了商业银行转型的迫切需求,从初期的盲目跟风、被动发展,逐步进入到主动开发,构建场景与生态,开放银行的进阶显示出商业银行对开放银行的认知不断加深,而这一过程也是开放的金融文化融入银行经营的必经之路。

虽然各界对于开放银行的发展还抱有一些迟疑,但无法改变开放银行的加速推进。关于开放银行监管的探讨与研究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发展模式也日臻成熟,行业从“盲目跟风”到“统一共识”的形成,开放文化的逐步渗透,都为开放银行进阶奠定了良好的技术、人才与文化基础。

随着数字化进程加快,商业银行的转型实践将得到更有力的技术支持,5G等技术的应用将大幅提升商业银行的金融科技水平,而开放银行的发展正在为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进程贡献新的模式。一方面,5G技术的应用成本、效益以及数据将更趋于本土化,适应国内商业银行的监管要求、行业标准和业务形态;另一方面,有助于深化商业银行与科技型企业的战略合作,如交通银行就率先与华为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与科技型企业的合作提升开放银行的技术实力。

(作者单位: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