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秀才相當於現在什麼學歷?

郭林視頻


導讀:古代科舉考試,是古代官員選拔性考試,類似於公務員考試,不同於現代的學歷教育,所以秀才無法與現代學歷教育進行類比。


何謂秀才,院試考試的中第者。

古代科舉考試分為三級,分別是院試、鄉試、會試。

第一級考試——院試。

考試者統稱為童生,你可不要以為都是小孩來考,七八十歲的童生也是有的,考試範圍是州縣,在這個考試中合格的人就是我們大家熟悉的“秀才”。

你可別以為秀才好考,比如魯迅筆下的孔乙己在前清多次童子試均考不上,人已老了,還是童生,或稱老童生。《水滸傳》中的白衣秀才王倫,其實白衣並不是指常穿白衣,而是“白衣秀才”是指“不第秀才”,就是指沒考過院試。

考上秀才有哪些特權?

成為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在身,從此就擺脫了平民的身份,社會地位提高了,可以享受普通百姓沒有的好處。

比如,“免稅權”,不用再交稅;“徭役豁免權”,不用再去為朝廷幹體力活。這兩個特權,基本上一般老百姓一輩子最痛苦的事了,秀才都可以免了。

此外,見到知縣時不用下跪、知縣不可隨意對其用刑、遇公事可稟見知縣等等。

想想看,現在你就是考上大學,就算研究生畢業,也不見得有這些好處吧!

秀才的進階之路

雖然秀才很難考,但是秀才不是官,只是進入士大夫階層的最低門坎。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科舉考試第二級——鄉試。

你可千萬別誤會,這個所謂鄉試不是指鄉里的考試,而是省一級的統考,三年一考,一般在八月,在這一級別考試中過關的人就叫舉人。

這個舉人可不得了,是有資格做官的,但是不可以直接做官,要等到有官位空缺時,才可以補錄。

鄉考第一名稱為“解元”。這就是連中三元里的第一元。

科舉考試第三級——會試。

會試是在鄉試後第二年春天,只有獲得舉人資格才能參加,參加考試的都是各省的精英,朝廷會在其中挑選三百人左右。考中者,被稱為“貢生”,而不是我們常說的“進士”。

會試第一名,稱為“會元”。這是連中三元里的第二元。

要想當進士,你還要經過最後一關。

終極大考——殿試。

通過會試的精英們面對的最後一道考驗就是殿試。

在這場考試中,考官是皇帝,考題主要是策問,考生們在戰戰兢兢的答完問題後,退出大殿等待自己的命運。

皇帝及大臣根據考生的表現,劃分檔次,共有三甲,一甲只有三個人,叫進士及第,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叫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人,叫賜同進士出身。

同時,皇帝欽點第一名,稱為“狀元”。這是連中三元里的第三元。

我們常說,連中三元,就是身兼解元、會元、狀元三個稱號於一身。這是真正的超高難度,必須保證全省考第一,全國考第一,皇帝面前考是第一。

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聊聊歷史。

更歡迎大家有在評論區留言。


歷史小掌櫃


兩者沒有辦法對比,現在大學畢業生大把抓,算不上珍貴。古代的秀才可是有功名的,已經是公家人了。

我高祖是晚清秀才,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下他的情況,想必大家就對秀才有了基本的認識。

我家鄉在豫中,清朝屬於汝州府。那時候,從南方通往西北的貿易路線(茶馬古道)從這裡路過,南來北往的人、貨物很多。人們除了種地還能做些幫工,聰明的甚至參與到其中,自己做生意。所以我們這裡,比其他地方富裕得多。


我們家族裡,大部分都是種田的,過得不好也不壞,但是除了生活還有些剩餘。所以家裡的孩子能讀得起私塾,可以讀書認字。

我的高祖也就是我爺爺的爺爺,和其他孩子一樣被送進私塾讀書。我的高祖很有天賦,據父親和祖父說,我高祖有過目不忘的本領,還能觸類旁通,聰明極了,很快在學堂裡就脫穎而出。

在私塾,一般人家都是奔著讀書認字去的,對考功名之類的不敢奢望,因為根本就供不起。所以一般的私塾先生水平也不高,只負責教基本的讀寫。私塾先生見我的高祖讀書很厲害,就舉薦讓他轉學,將來走考功名的路。

那時的私塾或者說學堂,也是分級別的。一般的先生就是教基本的讀寫,讓學生能提筆寫字,不做睜眼瞎,將來能做個生意、記個帳什麼的。


厲害的先生除了有功名在身,還有更廣泛的人脈關係。除了教讀寫,還把自己的見識、待人接物教給學生,力求學生能寫出華麗、有內容的文章。這樣的學生將來是要考功名,進入上層社會的。當然,厲害的先生身價高,對學生的天賦、家庭背景也是有嚴苛要求的。

所以一般家庭的孩子入得都是普通私塾,如果真得優秀,再由先生推薦或者自行找門路,轉到更“高級”的先生門下。

考功名需要很大的投入,筆墨紙硯、託關係拜名師、束脩、長期的衣食所需,一個家庭往往是供不起的,需要舉整個家族之力才行。

當然考功名是有風險的,誰也不能打包票一定考得出名堂。考出了名堂整個家族都受益,考不好,所有的投資都會付諸東流。

我家族的人聚在一起商議之後發了狠:一定要供出個有功名的人。即使考不中功名,出個讀書人也可以提升家族的形象。

我的高祖隨即帶著先生的舉薦書信,也帶著全家族的希望,到更“高級”的地方讀書。接下來我的高祖憑藉過人的天賦,被舉薦著又轉了幾次學。家族也愈加興奮,全力供給。

在轉學的過程中,我高祖的學業一直碾壓其他同窗,被先生高看,在家裡又被寵上了天,因此養成了極為高傲的性格。

我的高祖最終被轉到了“最厲害”的先生門下。這位先生的詳細信息不得而知,但是必然是有真本事的。

這位先生當即出題考了我的高祖,我高祖做答後。先生當即大罵先前幾位先生,“如此差勁的學生也要往我這裡舉薦,太無能了”。然後指出我高祖的種種錯誤,以及諸多不足之處。

如果是其他人被這位先生訓幾句,可能不會往心裡去。我這個心高氣傲的高祖自尊心太強了,根本別人受不了說他差勁。

為了找回尊嚴,我高祖開始發憤讀書。據說他去時帶了一個書箱和鋪蓋卷,他只打開了書箱,鋪蓋卷始終未打開。從去到回家一共三年,睡覺都沒有用過鋪蓋,所有的時間都在攻讀。其中的刻苦,用“頭懸梁錐刺股”形容也不為過。

三年裡,我高祖經過了諸多考試,然後那位先生讓我高祖去考秀才,並如願考中了。

據父親說,高祖描述過考試的情形,監考的不只是考官,還有官兵在場。尤其進考場時,當兵的盤查極為細心,生怕夾帶“小抄”入場,甚至連頭髮辮子都細細的捏一遍。

考中秀才的消息傳到家裡,家族都沸騰了,一心要供我高祖繼續考,再進一步中個舉回來。但是我高祖不知道為什麼,拒絕了繼續考下去。

我高祖在友人幫助下,於官道的渡口處尋了一處地方,教起了書,然後就成家了,家族在我高祖身上的投資也得到了回報。

因為我高祖的緣故,我家族地位比以前高了許多,各方面也好了很多。

父親說,那時候縣政府找地方有事情、或者地方上找政府有事情,我高祖都是要出面的。

平常百姓見了縣長,要跪下喊“老爺”。我高祖見了縣長不用跪,只要戴上秀才“儒巾”站著喊叔父就行了。

我家族因為我高祖的緣故,在稅收、徭役方面的優惠很多。做生意什麼的,也比別人方便許多。

當然,我高祖的本人的收入也很高。除了教書的收入,幫人打官司、談事兒,幫政府收稅也是有收入的。誰家裡有紅白喜事,請我高祖去主持、做記載什麼的,主家也會給個不菲的紅包。

我高祖一人的收入,養了我曾祖父兄弟五個。我曾祖父兄弟五個人的生活費用、成家,還有讀書,是一筆很大的開支,在一般人家是不敢想象的。其中有幾個人學有所成,在政府做事。

到了我祖父這一輩,我高祖這一支成為有名的書香門第。因為我高祖養老在家,有時間親自教育,我祖父他們有好幾個人都有大出息。有在學校教書的,有在政府做事的。最有出息的一個,被送去當時的首都(南京)讀書,回來後說是要做大官,因為時局反覆動盪才做罷。

到父親這一輩,我高祖不在了,但是家裡重視讀書成了習慣,還是出了好幾個人才。

因為我曾祖父是最小的孩子,所以我家裡保留著高祖的一些遺物,後來經過文革丟失了許多,只剩下一個黑色的桐木書箱,我父親把這個書箱保存的很好。我和哥哥小時候上學時的書籍,還被父親放進那個書箱,大概是想沾一些高祖的文氣。

我高祖的事情就不再說了,想必大家對秀才有了大概的理解。

其實學歷無法古今對比,實在沒有什麼意義。從知識面講,古代知識分子只學習儒家經典、政府的法律制度、寫文章,其它的都不學。現在的小學畢業生,也能在知識上碾壓古代的秀才甚至更高的進士、狀元。

從社會地位講,古代的文盲佔了大多數,能認字的人極少。從童生到考上秀才,絕對是是千軍萬馬裡殺出來的佼佼者。因此政府規定,考上秀才就是“國家人”,享受很多優惠政策。可以說只要考上秀才,一生也就有了保障。

(我想把我高祖的書箱照片發出來,又怕父親不同意,諸位見諒啊。)


德全不畏


這個話題讓我想起了:范進中舉。

你想想,中個舉人就那麼難,竟然要花費很多人的一輩子。

而且古代的科舉考試是三年舉行一次,每次選拔的進士只有幾百人而已。對比今天的博士後每年都是幾千人的規模。

所以依次類推,秀才才能中舉人,舉人才能考進士。那麼秀才應該相當於如今的名校有才藝的研究生吧。(如今每年錄取研究生50萬人,名校研究生大概每屆10萬人吧,這還不包含數萬的留學生)

注:古代的讀書人是需要掌握琴棋書畫 四書五經的。這裡面涵蓋的內容相當於現在的很多專業的綜合體,是很難的。


Eleven謝十一


先說下古代的功名,正式的主要有三級:秀才,舉人,進士。

讀書人先通過童試(縣,府,院)的考試,過了就是童生,也就是秀才功名了。

再到省裡參加鄉試,過了就成了舉人。這時,有些比較優秀的舉人就有機會去做官了。

最後再到京城參加會試和殿試,會試過了基本就是進士了。然後皇帝殿試親自給列出三個等級。

前三分別叫狀元,榜眼,探花。

再來聊一聊古代的秀才相當於現在什麼水準。

首先,古人考秀才前是沒有固定讀幾年書的。因為他們是以熟讀那些個名著,如四書五經之類的為準。認為讀通了就可以去考了。所以不能用讀書時間長短比較。

其次,古人所學知識和現代人不同,現代更科學廣泛。也不好比。

而且現代讀書的條件和古代有天壤之別。古代連識字的人都不多!

不過,也可以只拿現代的語文試著和古代比下。

通常我們現代真正學習文言文是從高中開始,所以我們可以認為古代秀才相當於現在考中高考的大學生(二本起步吧)。

其實,秀才的含金量在不同的朝代也不同,一般越到後面的朝代越不值錢。


有篇歷史


我是長安視界,我來回答:

舉制度是我國古代一個重大的發明之一,雖然今天許多人看來科舉制度是一種落後的選拔制度,當時科舉制度放在古代可是一個非常先進的人才選拔制度,讓寒門子弟有了晉升的通道,也是維持古代社會穩定的一大法寶。

提及了科舉,很多人聯想到了秀才,所謂“窮酸秀才”,那麼秀才放在今天相當於什麼學歷呢?今天就來為大家說一說!

如果簡單地把秀才、舉人和現在的高中生、大學生作比較的話,那就有點小瞧古代科舉制度了,古代考取功名就是改變人生命運軌跡,提高社會身份地位的大事。如今大學生就算畢業後,要拿著微薄的工資為房子和彩禮到處奔走,還得背上幾十萬的房貸,兩者完全不是一個等級。

首先古代文盲率非常高,絕大多數人都是目不識丁,古人文盲率在95%以上,一個村子可能也沒有一個人識字,現在我們就以清朝為例子,清朝距離我們年代比較近,方便認知。

縱觀清朝268年中,從科舉中考出來的秀才一共有46萬人,而今天研究生每年錄取人數就有60-70萬之多。一個古代農民可能一輩子也沒有去過縣城,甚至不少古人活了一輩子,社交範圍圈子就僅限於本村子內,認識最厲害的人可能就是本村的地主。

接著說科舉,科舉最低的一級是童生,古代科舉沒有畢業這一個說詞,只要考試沒有通過,都是童生,因此古代很多50-60歲人一輩子只是一個童生,考場一般設置在各地縣府,由各省學政負責,一共三場,分別是縣試、府試、院試,考過了縣試和府試的人就能成為童生了,據說清朝一共有200萬考上了童生。

如果連續考過了三場考試,就能成一個秀才了,有了最低級的功名,當然了朝廷對於秀才也有一些優惠政策,比如秀才可以免稅免徭役,見到官員可以不用跪拜,犯了事也不能對秀才用刑等特權。

古代一個鎮裡,一個秀才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了,比如說在武林外傳中,呂秀才如果考上秀才,也不至於混得這麼慘了。

秀才還向繼續升級,就像靠鄉試了,鄉試考點在各省省會,並且只有秀才才有資格去參加鄉試,鄉試的考官有皇帝親自委派,考上了鄉試後就能成為舉人了,舉人可以當官,那麼你就可以徹底改變人生了。

據統計,整個清朝200多年間,一共走出了15萬個舉人,平均下來每年的舉人也就700多個,當時清朝上億人口中挑出700個人,相當於大海撈針了。

因此我們慶幸生活在現代,否認我們可能也是一個目不識丁的人了。

歡迎關注長安視界。更多紀錄片、知識推送給您


長安視界


秀才是由院試產生, 由省學政主持,童生參加,考中的稱秀才,也叫生員,一般可稱相公。相當於現在的大學本科畢業,考上秀才的人就是有功名的人,相當於現在的公務員。但是在那個年代要比我們現在考上公務員榮耀的多了,考上秀才是功名的人,是鄉里鄰居都尊敬的人,是最光宗耀祖的事。


尋源家譜網


秀才因為在古代學歷中墊底,所以現在的人一提起來,總覺得有點不以為然,甚至嗤之以鼻。

什麼窮秀才、酸秀才、秀才遇到兵,百無一用是書生,幾乎沒有一個好詞語。讀書人得先參加預選賽的童生試,童生試是在家鄉舉行的,要經過縣、府、院三重考核,方能中個秀才。

梁啟超說,“邑聚千數百童生,擢十數人為生員”,錄取率1%,完全不是誇張。注意這是從讀過書的童生中錄取的,不是有人想象的那樣,說古代人不識字,文盲率高,所以考秀才很容易。同時要注意的是,童生是什麼年齡段都有,多數是青少年,是所有年齡階段沒考上的都叫童生,因此也不能單純按照高考類比,不是同年齡的,多數是青少年,所以難度要降低一些。我說的難度約等於考一本,是同最難省份考一本相比,其實真夠難的。由此可見,能中秀才已經是讀書人中的佼佼者了,基本上相當於現在的211大學學歷,比如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北京交通大學這樣的。

明清時必須進入府州縣學的生員才能稱為秀才

只有通過童子試,才能成為秀才,然後才有資格進入府學、州學、縣學,稱為進學。參加童子試的不論年齡大小都稱童生。

秀才是進入士大夫階層的最低門檻,成了秀才就表示身上有功名,亦享有很多特權,比如免差徭,見知縣不用下跪,知縣不可隨意對其用刑,等等。


獨秀文苑


兩個不同體系,沒可比性。秀才是功名,現代教育是學歷。秀才考取功名後是有待遇的,如免徵稅,有功名田等,這些待遇在現代教育學歷中啥也沒有。秀才有資格開學堂,相當於有辦學資格證。秀才可以開醫館,相當於有醫院許可證。秀才的訟狀不經吏直送官,相當於有超級律師事務所資格,秀才還相當於會計師事務所等。他的臉相當於縣委縣政府的出入通行證。現在的博士有這些嗎?秀才不交稅,博士敢不交稅?你要是病了不能工作照樣病死。秀才不會,至少功名田可出租,十里八鄉紅白喜事會請他寫對聯送紅包。要說當官的,相當於組織部選調科級領導。當時一個縣只有知縣縣尉等幾個朝廷命官。其他的僅是吏或役。有人說衙役相當於警察,但當時的衙役的地位是很低的,他們的子女不能考功名,很多工資是知縣自己發的,還不如公安局的輔警還是臨時工。不當官的,相當於鄉村名流,交際人才。其地位有點像部隊自謀職業有固定收入或退休老幹部,再回村裡當個書記村長之類的。


uin80000


秀才的學歷相當於今日大學,其中小部分優秀者相當於研究生學歷。

科舉考試考中秀才,比今日考大學難得多的多了,不知難上多少倍,不要說比較孰難了,根本木有可比性!科舉考中秀才,需經多年多次考試,錄取者廖廖,而大學每年錄取達幾十萬人,上百萬人,2017年甚至達到650萬之多,2020年可達上千萬人之多,怎麼可以相比!

而今日考上大學,也就是相當於科舉考試考上秀才而已,是不能出仕為官的,秀才再參加省級鄉試,錄取為舉人方可授官為仕!

科舉考中秀才,須經童生試、縣、府、院試。

一、古時的讀書人,首先須經童生試,相當於今日基礎教育合格,取得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在科舉考試未考取生員(秀才)以上功名之前的童生,俗稱白衣。

你看,《水滸傳》中,梁山第一任寨主王倫,綽號“白衣秀士”,就是一個沒有考取生員(秀才)以上功名的文化人。

讀書人,既使讀書到八十歲,成為白髮老翁,未考取生員(秀才),也是童生。


二、秀才,縣試、府試、院試(省學政主持的考試),童生參加,錄取者稱為生員,始獲得功名,俗稱秀才。

生員分為廩生、增生、附生。

廩生可獲得政府膳食供給待遇,相當於今天大學公費生。

增加錄取名額的增生、附加錄取的附生,則沒有這個待遇,相當於今天大學擴招的自費生。

生員中選拔出優秀者,可以入最高學府國子監學習者稱為貢生,相當於大學生保研,為貢生中的優貢。

秀才只是取得進入縣、府、州學校學習,拔貢(保研),及向上層次考試的資格。

秀才,享有免除差徭;見縣官不拜禮遇;訴狀不經吏員,直呈縣官等特權。

秀才,不似舉人可以出仕為官,向上考試不第,可搞教育辦私塾、府州縣衙為吏、文臣武將幕僚、編志修譜等謀生。



z山海


至少也是博士後。

古代的秀才顯然要比大學生值錢太多了,因為現在的大學生已經成為了教育全民化的產物,上大學的比例達到70%,不再是天之驕子了,已經成為了普通的勞動者,而秀才在古代社會還是一個比較稀罕的,畢竟是要耗費很多的精力的和錢財的,一般的家庭是培養不出秀才的,考中秀才之後,秀才在地方上也是比較高的階層,古代社會皇權不下鄉,秀才和其他的地方實權派構成的地方統治的基礎,並且秀才也是有一些特權的,他見到官員是免跪的,這在封建社會就已經算是人上之人了。




而秀才在一層,考中舉人,那就有做官的資格了,哪怕是做上一個縣令,在現代社會也算是大官了,而一般的大學生有幾個能做到縣長級別呢?秀才也就是差一點可以當官的人,


現在的大學生學習的知識顯然要比古代的秀才更加豐富,而古代的秀才學習的也就是四書五經。普通的知識分子顯然考不中秀才。要將儒家的經典融會貫通,熟讀生巧,能夠考上秀才,在社會地位上來講,普通的大學生和秀才相比真是差了十萬八千里,考上秀才有了一定的特權,而現在考上大學生,並沒有什麼稀奇的事情,當然在若干年前,大學生也是天之驕子,只是現在大學生的人太多了,含金量被稀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