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示范区:江浙沪合力打造的“试验田”,未来能媲美深圳吗?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江浙沪两省一市联手打造的“试验田”,总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与深圳经济特区的面积(1996.85平方公里)相当,稍高一点。

长三角示范区:江浙沪合力打造的“试验田”,未来能媲美深圳吗?

朱家角古镇

长三角示范区面积比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大,但GDP总量不到深圳的六分之一,但以前青嘉吴三地都是“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2019年11月1日,长三角示范区正式揭牌,青嘉吴三地开始联手打造“试验田”。

长三角示范区:江浙沪合力打造的“试验田”,未来能媲美深圳吗?

长三角示范区揭牌

那么,未来长三角示范区能否媲美深圳先行示范区呢?

深圳最开始能够发展起来,因为其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那么,长三角示范区区位条件如何?

长三角示范区:江浙沪合力打造的“试验田”,未来能媲美深圳吗?

深圳罗湖口岸

青嘉吴三地分别属于上海、嘉兴、苏州,都属于所在城市的郊区(县),离中心城区在50到60公里,属于边缘化的地带,但从整个长三角城市群来说,青嘉吴地区又属于长三角核心区,都是典型的江南文化区域,文化认同感强,整合起来难度肯定有,但肯定算不上巨大。

长三角示范区:江浙沪合力打造的“试验田”,未来能媲美深圳吗?

东方绿舟

长三角示范区在不破区划的情况,要将三地整合起来,需要一段的时间,需要长三角示范区理事会、执委会与三地的通力合作以及舆论的正确引导。而深圳本来就是一座城市,没有这种整合的成本,而且已经积累了四十年的发展经验,长三角示范区三地所在的地区上海、苏州、嘉兴,上海是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苏州是中国最强的地级市,嘉兴整体实力偏弱,但区位条件在全国来说,也是很不错,在上海和杭州之间“左右逢源”。

青嘉吴三区县属于沪苏嘉三市,但背后是江浙沪两省一市,现在,江浙沪三个中国实力强大的经济体联手打造一个“试验田”,只要有诚意,见效会很快,大的项目会纷至沓来。

从目前来说,青浦有华为,吴江有恒力这样的世界500强企业,嘉善也有阿里巴巴项目,未来,还会有高显示度的项目落户,三地总的GDP每年增长30%到50%应该有可能,但2019年不可能了,因为11月1日长三角示范区才成立,真正实施只有两个月时间。

2019年前三季度,深圳GDP同比仅增长6.6%,而示范区吴江板块,同比增长6.0%,比深圳还要低;嘉善板块,同比增长6.4%;上海青浦区暂未找到数据,但2018年的GDP增长率6.1%,经济数据连续性强,2019年增长率应该也差不多,这样算下来,长三角示范区2019年全年的增长率和深圳差不多,但深圳的总量是长三角示范区的6倍多,如果增速不能高于深圳,那么,未来经济总量超越深圳几乎不可能。

2020年,或是转折之年,随着长三角示范区开始迈入全面施工之年,增长率或高于深圳不少。

十年内,长三角示范区也难以在经济上超越深圳,在制度创新等方面或可与深圳有的一拼,长三角示范区在历史底蕴、文化认同、生态环境等方面都远远超过深圳,我们不能只关注于经济方面。

长三角示范区的事业方兴未艾,而深圳已走过了四十年的风风雨雨,已经“人到中年”,江南很古老,但长三角示范区才刚刚诞生。

以一个刚诞生的婴儿去与中年人比拼力量,难说公平,但一旦上了擂台,就会一直比较下去,婴儿终会长成少年、青年。

其实,将长三角示范区比喻为婴儿也不太恰当,长三角示范区虽才揭牌3日,但整合了青嘉吴三地的资源,实力和深圳的一个强区差不多,比如龙岗区。

五年后,再来看长三角示范区和深圳,或许长三角示范区是深圳的另一种存在形式:长三角版的深圳特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