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汝州王城崗遺址——戰國之“榆關”

(作者:高萬須) 談到榆關,人們大致列舉下列幾個:1.戰國時期的軍事要塞榆關。其位置大致有三種說法:今河南省開封市西、今河南省汝州市東南和今河南省中牟縣南。2.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古稱渝關、臨榆關、臨渝關、臨閭關,明代改為山海關。3.內蒙古準格爾旗榆林關。漢代之榆溪塞,隋開皇三年置榆林關。後廢。唐貞觀十三年復置。後又廢。4.泛指北方邊塞。

戰國時期的榆關聲名之烈,影響之久遠,乃至後世諸多邊塞,包括山海關和榆林關,無不因其而稱名。榆關究竟在哪裡?文史界一直在苦苦尋找。

河南汝州王城崗遺址——戰國之“榆關”

▲三家分晉前的形勢

一、歷史記載

1.公元前405年,楚軍駐榆關,更名武陽城

公元前403年, 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韓、趙、魏分別獨立,史稱“三家分晉”。

清華竹簡《系年》第23章:“楚聲桓王(前404-前400年)立四年(前401年),宋公田、鄭伯駘(鄭繻公)皆朝於楚。(楚聲桓)王率宋公以城榆關,寘武陽。” 寘,同“置”,即設置。前401年,宋、鄭兩國又倒向楚國,宋休公竟與楚聲王一起駐守榆關,將榆關改名為“武陽(楚國之稱)”。榆關,南無名為“武”的河流,北無名為“武”的山峰,因而無材料顯示“武陽”命名的依據。本人今有一推想,“武陽”即為“汝陽”的楚國口音轉寫,因為榆關就位於汝河北岸。當時,已有“汝陽”(即今汝南縣一帶)的地名。楚命榆關為“武陽”,或不明此地亦為“汝水之陽”,或別於汝南之“汝陽”,而依楚人發音而寫就。歷史上汝州之地長期被稱為“汝陽”,成為汝州的代稱。

2.公元前398年,鄭人奪榆關,楚軍遭慘敗

《系年》第23章:“(楚)聲王即世,悼哲王(前399-前379年)即位。鄭人侵榆關,陽城桓定君率榆關之師與上國之師以交(邀/徼)之,與之戰於桂陵,楚師無功。景之賈與舒子共止而死。”這是公元前398年(楚悼王二年)發生的戰事。鄭軍攻打榆關城,陽城桓定君率榆關軍隊交戰,楚軍大敗,將軍景之賈和舒子一同戰死。

河南汝州王城崗遺址——戰國之“榆關”

▲三家分晉前各國形勢

3.公元前396年,三晉聯軍伐楚,榆關(武陽)城下鏖戰

楚悼王二年(前398年),韓、趙、魏三國伐楚,至乘丘。《史記•楚世家》:“(楚)悼王二年,三晉來伐楚,至乘丘而還。”《史記·正義》引《括地誌》以為,乘丘在唐兗州瑕丘縣西北三十五里。歷史專家徐少華先生依據當時的形勢認為,乘丘應在潁水上游或汝潁之間,即今河南省汝州市與登封市某地。

《系年》第23章:“明歲(前398年),晉隀餘率晉師與鄭師以入王子定。魯陽公率師以交(邀/徼)晉人,晉人還,不果入王子。明歲(前397年),郎莊平君率師侵鄭,鄭皇子、子馬、子池、子封子率師以交(邀/徼)楚人。楚人涉濼,將與之戰,鄭師逃入於蔑。楚師圍之於蔑,盡逾(降)鄭師與其四將軍,以歸於郢。鄭太宰欣亦起禍於鄭,鄭子陽用滅,無後於鄭。明歲(前396年),楚人歸鄭之四將軍與其萬民於鄭。”前398年,隀餘率三晉聯軍和鄭軍攻打楚王子定軍隊,楚魯陽公率軍迎戰,晉軍撤退。前397年,楚國郎莊平君率師攻伐鄭國,鄭國迎擊,楚軍將鄭軍圍於蔑(小城),活捉鄭軍四將軍,解押至楚國郢城(國都)。前396年,又將四將軍歸還於鄭國。

《系年》第23章:“厭(?396)年,韓取、魏擊率師圍武陽(即榆關),以復郜之師。魯陽公率師救武陽,與晉師戰於武陽之城下,楚師大敗。魯陽公、平夜悼武君、陽城桓定君,三執珪之君與右尹昭之竢死焉。楚人盡棄其旃幕車兵,犬逸而還。”楚悼王四年,前396年,韓魏聯軍圍攻武陽城(即榆關),楚軍魯陽公率師救援,在武陽城下展開鏖戰,結果楚軍大敗,三員大將(執珪大臣)魯陽公、平夜悼武君、陽城桓定君和右尹昭之竢戰死。《史記·六國年表》:悼王四年“(楚)歸榆關於鄭”。這說明榆關(武陽)本屬鄭國,後為楚國佔領,此年楚大敗,重歸於鄭。

河南汝州王城崗遺址——戰國之“榆關”

▲三家分晉後的形勢

4.公元前391年,魏趙韓伐楚,楚大敗於大梁(南梁)、榆關

《史記·鄭世家》:繻公十六年(前397年),“鄭伐韓,敗韓兵於負黍”。《史記•鄭世家》:“鄭君乙立二年(前394),鄭負黍反,復歸韓。”負黍,即今登封市大金店鎮。此地先稱負黍邑,後建負黍城。春秋時周邑,後為韓國領地,後又被鄭國攻佔,前394年負黍民眾策反,復歸韓國管轄。

前393年,楚伐韓,取負黍。這年楚軍又將負黍攻佔。

前393年,魏文侯三十二年,魏伐鄭,城酸棗,敗秦於注。注,即注城,今河南省汝州市西十里。這年魏國向南擴張,攻打鄭國,駐紮在酸棗城,在注城與秦軍遭遇,秦軍戰敗。由此看,酸棗城應當距注城(汝州市)不遠,而不是他人所稱的今河南北部的延津縣。

《史記・楚世家》:“(楚)悼王十一年(公元前391年),三晉伐楚,敗我大梁、榆關。”前391年,三晉(魏趙韓聯合)伐楚,楚軍在“大梁、榆關”一敗塗地,魏國將南梁和榆關佔領。七年之間,鄭、韓、楚、魏、秦諸國在登封和汝州之間角逐,戰事頻繁。

有人根據開封曾稱大梁,就認為榆關在開封南邊或認為在中牟縣西南。這顯然是不正確的。人所周知,魏惠王六年(公元前364年),魏國將國都從山西安邑(今山西夏縣、安邑一帶)遷至儀邑(今開封市西北,春秋時期稱儀邑),改稱大梁。單從時間上就可看出,魏趙韓聯合伐楚所敗之大梁、榆關不會在開封市西和中牟縣南,因為開封始稱“大梁”是在三晉伐楚27年之後。事實上,楚國勢力從沒有延伸到那裡。三晉怎麼會在開封、中牟“敗我(楚)大梁、榆關”?

河南汝州王城崗遺址——戰國之“榆關”

▲韓滅鄭後的形勢

5.公元前375年,魏取榆關,韓滅鄭國

《史記·鄭世家·韓世家》與《六國表》:韓文侯二年(前385年)“韓伐鄭,取陽城”。《竹書紀年》:周安王五十七年(前385年),韓伐鄭,佔領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南告成鎮)及負黍(今登封市大金店鎮 ),收回南梁,佔據榆關。前375年,韓滅鄭,因徙都之。韓國都城由陽翟(今禹州)遷至新鄭(今河南省新鄭市)。魏國則趁機攻取韓國佔領的榆關(武陽)。

《史記•魏世家》載:“(魏武侯)十六年(前371年),伐楚,取魯陽。”《史記•六國年表》:“(魏武侯十六年)伐楚,取魯陽。”魯陽,即今河南省魯山縣。此時魏國勢力已擴張到南陽附近。

前369年,魏敗韓於馬陵。魏與韓在馬陵道交戰,韓國受挫。前361年,魏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

前342年,魏攻韓。魏將穰庇在南梁和霍地擊退韓將鄭孔夜的軍隊,韓昭侯急忙派使者向齊國求救。

前341年,齊救韓,攻魏東、圍平陽,敗魏於馬陵。待韓國五戰五敗,兵力殆盡之時,齊國才突發奇兵,“直走大梁(今開封)”,奇襲南梁之魏軍。齊國軍師孫臏施以“減灶之計”將魏軍誘於馬陵道,斬殺十餘萬,活捉魏帥太子申,龐涓自殺。馬陵道,位於今河南省汝州市北端夏店鎮關帝廟村以北。

河南汝州王城崗遺址——戰國之“榆關”

▲公元前260年的形勢

二、“大梁”、“南梁”考辨

這裡所說的“大梁”在哪裡?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汝水又東,黃水注之,水出‘梁山’,東南經周承休縣故城東……。”《左傳》:伯益“佐禹治水封於梁。”《風俗通》:“伯益治水封於梁。”《路史·後記》:伯益“佐禹治水,封之於梁。”汝州梁山(中心是大紅寨山,又名大熊山)之名源於4000多年前佐禹治水的功臣伯益封地“梁’,又稱伯益梁國。春秋初期周平王之子姬唐的封地也是此“梁”地。姬唐梁國的城邑位於今汝州城東北25裡米廟鎮的榆樹廟村,現有古城牆遺址。梁邑處於梁山(今大峪山區)一個向南的山口位置,是一個易守難攻的軍事要地。之所以姬唐的封地為“梁”正是由於它位於梁山南麓。南宋時著作《路史·國名紀》載:“梁,平王子唐,封南梁也。今汝州,治梁縣,有梁山,人稱梁伯。”唐代貞觀年《括地誌》載:“周承休城,一名梁雀塢,在梁縣東北二十六里。”魏晉時期的杜預

河南汝州王城崗遺址——戰國之“榆關”

▲搭建狗窩的通古磚

曰:“故承休城,在梁縣東。戰國時,謂之南梁,以別於大梁、少梁。亦謂之上樑。亦謂之三梁。”唐代梁縣城即今汝州城。很清楚,戰國時,“南梁”就在今河南省汝州市,自秦朝至明代(1368年)為梁縣或汝州。汝州之地理格局是“兩山夾一川”,即北梁山南霍山汝水流中間。可以說,汝河以北、潁河以南、伊河以東、禹州潁河以西皆為“南梁”的區域。後人也把汝河以南的霍地歸併南梁,總為一稱。今汝州市西南部和汝陽縣東南部的峴山及其周圍(汝河以南)就是戰國之前的霍地。大約公元前500年,戎蠻子國佔領了梁和霍地;公元前491年,楚國在一夜之間將戎蠻子國滅掉,勢力越過汝河,梁和霍成為楚國屬地;三家分晉時,韓國得之霍地;隨後鄭韓交戰,韓國東進,將鄭國的南部(汝州、登封、偃師、鞏縣等)吃掉,控制了嵩山和汝川(稱為南梁)以及霍地,佔據陽翟(原櫟城,今禹州),最終鄭國被滅掉;後來魏國強大起來,不斷向南攻進,佔領了南梁,奪取了榆關,攻克了魯陽(今魯山縣);公元前342年,魏將穰庇首先攻打的就是南梁西部和霍地(今汝州西部);最終秦國滅掉六國,天下歸一。

“(魏)敗我(楚)大梁、榆關”中“大梁”是當時楚國對汝州“梁”地的稱呼,而“南梁”則是後世相對於開封“大梁”、山西“少梁”的叫法。

三、榆關(武陽)位於汝州王城崗

鄭、韓、楚、魏反覆爭奪的軍事要塞“榆關(楚稱武陽)”又在哪裡?

榆關一定在楚國稱之為“大梁”、後世稱之為“南梁”的範圍內。

河南汝州王城崗遺址——戰國之“榆關”

▲土坑崖壁的通古磚墓穴

查閱汝州地方誌書,沒有關於榆關或武陽的記載,有記載的汝州市範圍內的古城基本都有遺址可見或書面有考,唯有汝州城東民呼“王/望城崗”的地方發現大量通古磚(空心磚)墓葬,被疑為戰國時期的榆關(武陽)。

王城崗是一條南北走向的土嶺,其南部約3.5公里長呈鯉魚脊背狀緩緩隆起,在距汝河約2公里處(今閻莊村北洛界公路)急趣平緩,形成巒頭,狀似魚首。沿著汝河北岸自古就是東西通道。而汝州城所處的位置是汝河至北山的距離最為狹窄,有“汝州地當孔道”之稱。也就是說,汝州城東王城崗一帶自然成為軍事要地,東控襄鄧,西扼伊洛,南臨汝水,北靠嵩山,是古代置建軍事設施、設立關隘的最佳選址。戰國時此地曾是周鄭之交界,秦漢之時是三川郡與潁川郡的分界線,抑或秦漢郡縣設置就是沿襲戰國之鄭國與周天子國在此分疆。

鄭國在此設關,拒周晉之勢力東進,固防西部邊境。但後來三家分晉後,韓國被分榆關以西的晉地。不久,榆關被韓國佔領,後來,被楚國強佔,再後來被韓魏聯合南下攻克,魏國佔領,最終歸於秦國。

河南汝州王城崗遺址——戰國之“榆關”

▲土坑堆放的通古磚

四、汝州王城崗/望城崗遺址

從王城崗地理形勢觀察,古榆關(武陽)城很有可能位於王城崗土嶺南端(今洛界公路兩邊)。然而,除了公路佔壓部分外,公路北面大約一百多畝地曾在上世紀七十——九十年代起土燒磚,深達3米有餘,至今成為凹地,依然種田。此處燒磚過程中,是否挖出城池遺址,無人暴露消息。

上世紀末至本世紀初,在此磚廠北邊百米距離的地方,又有人開設一個大型磚廠(佔地50餘畝,深達4米)。此地在上世紀六十——七十年代曾有東關居民遷此建村居住,名謂王城崗村。磚廠經營十多年,挖出大量通古磚(空心磚)墓穴,出土文物不可計數。2009年磚廠停工後,土坑中仍然散佈許多通古磚殘片,附近還有數堆完整的通古磚,土坑崖壁上還裸露著不少通古磚墓穴。

河南汝州王城崗遺址——戰國之“榆關”


河南汝州王城崗遺址——戰國之“榆關”

▲完整的通古磚

2018年後,這裡成了建築工程項目工地,施工緊鑼密鼓進行,考古挖掘成為“搶救性發掘”、“走過場”。挖掘現場高牆圍蔽,戒備森嚴,刷臉門禁,外人莫窺一瞥,毋聞片語,而其建築施工與考古同步進行。政府嚴守秘密,不報道考古消息,不發佈挖掘結果。據2018年夏季在汝州王城崗雲商小鎮工地航拍到的圖片顯示,建築工地已發掘出五十餘座古墓葬。後期發掘多少墓葬,不得而知。考古後墓群被填埋,如今建築工程正在進行。考古挖掘結束也即文物滅失之時。

河南汝州王城崗遺址——戰國之“榆關”

▲2018年夏季汝州王城崗/望城崗雲商小鎮工地正在悄然考古挖掘

汝州人傳稱此地為“王城崗”或“望城崗”,至今附近一條大路被命名為“望城路”。似乎人們把“王城崗”誤解為“望城崗”了,因為當今的汝州城距這裡有1000多米遠,這個崗地就成了“望城崗”。按2400年前建立榆關城池說來,這裡該稱為“王城崗”而不是“望城崗”。古代人大多傍城而葬,這裡的墓葬應當是榆關城(武陽城)守城官兵的墓地。

河南汝州王城崗遺址——戰國之“榆關”


河南汝州王城崗遺址——戰國之“榆關”

▲成堆的通古磚殘片

據歷史文獻考究,榆關城曾有鄭、韓、楚、魏四國佔領,鄭國兩度,楚國曆時最長,幾經戰事,多次易手,歷時200餘年,墓地至少也有四片,鄭、韓、楚、魏各有一片。如今,對於榆關的滄桑歷史和墓地分佈,我們遠遠沒有弄清。

榆關是常駐軍隊的軍事要地,戰國期間始終沒有失去關隘的作用。西漢初元五年 (前44年)在此設立周承休國之前,隨著社會的安定,關隘的作用逐漸式微,不斷有居民在此定居。周承休城是在榆關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說明:文中採用白光琦先生校訂的年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