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少八素--北京八中少兒班課程設置方案

點擊文末:瞭解更多 領取《八少八素試題分享&人大附早培班試題分享》

一、指導思想

北京八中在中科院心理所、北京市教科所的協助下,於1985年創辦了中學超常教育實驗班(簡稱少兒班),填補了我國基礎教育領域的一項空白,成為少兒超常教育領域的先行者。

學校堅持基礎教育的教育方針,以德育為先導、體育為基礎、教學為中心,培養創新精神為重點,為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拔尖創新人才打好堅實的基礎。

少兒班二十餘年的成功實踐,最關鍵的三個環節是超常兒童的鑑別、科學的課程設置和高效的課程實施,其中,課程設置和實施是實現教育目標的基礎和核心,也是少兒班育人特色的標誌性體現。

二、課程設置的育人目標

北京八中旨在創造適合超常兒童潛能最好發展的教育,為智力超常兒童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潛能提供最優質的教育,使其成長為“志向高遠、素質全面、基礎紮實、特長明顯”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優秀高中畢業生,為高一級學校輸送優秀的少年大學生。

三、課程結構

1. 學制:少兒班學制四年,學生完成小學五、六年級及初、高中的學業,學生是10歲左右、具有小學四年級文化水平的智力超常兒童。

2.課程體系

以國家規定的基礎教育階段課程為依據,高中課程標準為目標,以“必修課+選修課+綜合實踐活動課”為課程體系,以“基礎和發展結合、教學和實踐統一、過程和結果並重”為原則。

㈠ 必修課

八少八素--北京八中少兒班課程設置方案

㈡ 選修課

主要包括“翱翔計劃”、機器人制作、科技創新後備人才計劃、理化的實驗小組等,還有模擬聯合國、氣候酷派等活動。

㈢ 綜合實踐活動課

包括三部分,一是以參觀、考察和軍訓等活動為主的社會實踐活動,四年中有50天左右;二是以公益活動為主的志願者活動,四年中有15天左右;三是以學科教學延展為主、社團活動為輔的研究性學習。

四、課程實施方式

總的原則是課時不超、過程高效,注重基礎、全面發展。少兒班學生“年齡小、學制短、要求高”的特點決定了任課教師必須深刻理解學科思想、知識體系、三維目標,對教材進行統籌整合,而不是以增加課時和課外練習或對知識點簡單取捨來達成教育目標,注重學科知識和德育工作的基礎,在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促進個性化發展,為學生今後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實施過程中形成科研、教育、教學三位一體的教育工作體系,堅持以教科研與教育教學實際緊密結合、引領發展。以班主任為核心,任課教師組成團隊,堅持團隊協作及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助提高,在實踐中解決課程整合、日常管理、家校配合等課題,使教科研成為工作常態。

堅持德育為先導,形成了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工作體系,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每個班配備雙班主任,一個側重思想品德教育,一個側重生活和學習管理。成立家長委員會,設立家長開放日,每月一次家長會,集中解決和反饋有關問題,平時保持與家長的有效聯絡,達到交流思想、統一認識、團結協作、行動一致的目的。發揮家長在學校教育中的作用,家長的講座往往更容易引起學生的思考和注意,教育效果很好。

以2011——2012學年度為例開展的德育工作如下:

針對新入學學生的家長在2011年12月22日召開了“邁好中學第一步——關於家庭教育的思考”的主題家庭教育講座,引導家長要有科學的育人理念,要幫助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共處。

針對所有少兒班的學生家長在2012年6月25日組織並召開了關於“努力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家庭教育講座,通過專家(龔校長)的指導,給家長們提供了具體的幫助,並且提高了他們對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也幫助他們科學有效地選擇家庭教育方式,促進家庭教育水平整體進步。

2011年12月30日為少15班學生召開了“14歲——我們揚帆起航”的主題班會;通過學生代表、家長代表、班主任老師的發言從不同角度啟示孩子們要對未來充滿信心,對即將到來的高考要信心十足,激勵學生們要努力拼搏、不懈進取,同時通過每個孩子閱讀家長的信並接受家長的禮物的環節,讓學生與家長有了更深的心與心的交流,也使很多孩子和家長都感動的留下了眼淚。這次班會活動讓學生們在共同慶祝14歲的同時更加團結,更加互助也進一步增加了集體的凝聚力;

2011年12月初召開主題為“遵規守紀——做一個合格的中學生” 的主題年級會,由耿曉東主任主講。耿主任通過不同的事例強調紀律的重要性,希望同學們能夠將紀律約束轉化為自覺的行為,在逐步將自覺的行為習慣昇華為高尚的文明素養。

2012年2月20日召開了主題為“自強不息 勇攀高峰”的主題年級會,四個班級都參加,由王竹穎老師主講,效果良好。王老師通過鮮活的事例告訴孩子們要做“志向高遠、素質全面、基礎紮實、特長明顯的年青英才,要成為在世界範圍內具有競爭能力的拔尖創新人才”。

分別在2012年4月13日和5月25日召開了“做一個有責任心的男孩”和“做一個美麗的女孩”的主題年級會,並且還邀請了家長們共同參與,由石伏平老師主講。石伏平老師通過典型的事例,精彩的語言娓娓道來,告訴每一個頑劣的男孩子要“牢記責任,懂得擔當,要讓責任成為習慣”,並且告誡他們“成功是要付出努力的,明天的成功來自於今天的努力”;告訴每一個熱愛美麗的女孩子“要有正確的審美觀,要通過積極的生活態度塑造一種心靈的美好,一種真正的美”,告誡她們“外表的美麗與內心的美麗結合起來才是真正的美麗”。

2012年3月13日少16班召開隆重的“退隊建團”儀式。主題為“星星火炬伴我成長 閃閃團徽照亮未來”。通過孔書記、校團委團支部書記、班主任、以及家長代表的發言從不同角度祝福孩子們的成長,見證他們摘下紅領巾邁向青春的第一步,同時希望他們能夠學會擔當、牢記責任、堅持信仰、自強不息,能夠用忠心報效祖國,用熱心回饋社會,用真心團結同學,用貼心欣慰父母,用尊心擁戴老師,用思考睿智頭腦,用智慧開擴心胸,用努力證明自強,用不屈迎戰困境,用無悔書寫成長,用微笑坦望前景。

充分利用社會大課堂資源,定期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邀請知名人士來校講學、做報告等。

在具體教學中,老師們根據學科特點、教學目標、教材內容對學科知識進行科學整合,實現學科內的高效學習,同時與其他學科並行兼顧,在不同學科相關知識教學順序等方面協調安排,構築統籌高效的教學體系。

㈠ 必修課

1.語文(以語文教學為例)

我們一般安排用一年半的時間學習初中語文,兩年半的時間學習高中語文及高考總複習。從這些年畢業學生的情況看,他們不僅在高考時取得優異成績,較強的語文能力為他們後來的“再學習”奠定了紮實的基礎。應該說少兒班的語文教學安排是比較科學、符合少兒班學生的學習實際的。少兒班的語文教學四年完成八年的教學任務,關鍵是講求“短時高效”,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上下功夫,要使教學容量大,教學時間少.無效教學活動少,向40分鐘要質量!主要做法是:

①加大信息密度

加大信息的密度就是在單位時間裡增加學習的新內容。學初中教材時,我們一般安排一課時學完一篇課文,這就需要在“精”字上下功夫。只有講得精,才能在時間不變的情況下加大信息密度,擴大教學容量。這裡的“精”,指的是精選教學內容,講精華所在;二是精心設計傳授知識的過程,要做到精當。

我們在教一篇課文時,並不盡力求全,面面俱到的結果只能浪費 學時,消耗學生精力。我是根據教材的重點和學生的原有知識基礎,集中精力,取其精華,突破一點.使學生深入理解,牢固掌握,這樣,“一課一得”,日積月累,反而學到了更多的東西。另外,教學過程也要“精”,只有課堂教學講究科學、講究藝術,設計精妙的教學方法,錘鍊教師的教學語言,取消一切的無效教學活動,才能做到信息密度大,用時少而效果佳。

課堂信息密度大,還體現在變信息單向傳輸為多向傳輸,變單打一為多功能。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單用耳聽或單用口讀的效果都不好,如果眼、口、手、腦等多種器官都利用起來,就能發揮感官的積極功能,提高學習效率。根據運用的感官越多,效果較好的原理,我們擬了不少手、腦、耳並用的方法指導學生學好語文。例如每節課開始進行的“聽力練習”;我根據上一課時學習的內容及語文知識擬若干道問題,按正常朗讀語速念出,學生聽的時候不許動筆,待全部唸完後,馬上在筆記本上按題的順序逐一寫出答案。學生在聽的時候,要記清題目內容及各題的順序,同時還要迅速考慮各題的答案,寫的時候,要檢索信息,真是耳、腦、手並用,缺一不可。這樣的練習可以說有“一石三鳥”之效:訓練了學生的邏輯思維及思維的敏捷、流暢,提高了聽的能力,高效記憶的能力、信息的編碼、篩選能力以及語文知識的運用能力。每夭提問並訂正幾道題,使學生像“滾雪球”一樣.鞏固了所學知識,這樣的一個綜合小練習,每天不過佔用5分鐘左右的時間,真正體現了用時少而效果佳!

②加快教學速度

傳統教學講究“好”字當頭,在教學中為了“好”,教師一再把節奏放慢,對“必講課文”掰開揉碎地講,結果時間多花了,學生被搞得不勝其繁,“好”卻姍姍來遲。其實,語文教學有它的“特殊性”,什麼叫“好”,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通過一篇課文的教學也很難達到“好”。所以,少兒班教學並不強調“好”字當頭,而是體現快字當頭,快中求好。

在少兒班教學中,從一開始就著手進行速度訓練“快速閱讀、快速聽讀、快速記錄、快速背誦、快速默寫、快速質疑、快速答問、快速作文、快速查閱工具書”,從而增強了學生的時間觀念,激發了學生的緊迫感和效率感。

“快”,保證了用時“最少”,我們還要力求在“快”中求佳,所以在訓練中我不忘給予指導。如閱讀訓練,因為老師在計時,有的學生為了爭速度,未按照老師教授的速讀方法閱讀,而是“一瞥十行,匆匆舉手。這樣,我們就加強速讀測試及時表揚測試成績好的同學,並進而介紹高效閱讀的方法和經驗.起到了及時糾偏的作用。在“快速質疑、答問”中,除了限時回答問題外,我還相機指導,教給學生思考問題的角度、回答問題的針對性及技巧等。有時,我們也佈置一些不限定時間的作業,讓他們去深思熟慮,反覆推敲,逐步達到快中求好,快中求精,快中求準,快中求深。

少兒班語文教學突出“快”字,必須有學生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作保證。但是,學生只有十來歲,在40分鐘內自始至終保持高度注意和緊張思維是很難辦到的。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十幾歲學生的注意力至多可以保持20分鐘,超過這個時間,便導致注意不由自主地離開客體,我在考慮“短時”與“質優”的關係時,充分考慮了這一心理特徵。古人云:一張一弛,文武之道。我們在安排每節課的教學環節時、也要做到張弛有序,不斷變換教學活動。一般我安排20分鐘就轉換活動,變換形式,速戰速成,上課除了講授外,還安排自學,四人小組交流,聽、說、讀、寫交替進行,並採用投影、錄音、錄像等媒體輔助教學,由於活動不斷轉換,從而保證了學生在一定時間內學習活動注意穩定性,收到了速成速決之效。

加快完成任務的速度還體現在從低到高,快速推進。如每天的提問練習,開始時僅為三道題,有一半人能掌握就增加題量。到第四學年,已達到每次10道題了,訓練已由低級快速向高級推進。這樣的練習每夭只佔用兩三分鐘,但由低到高,循序漸進,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思維及語文學習能力。

③增大步伐的跨度

傳統語文教學講究學生“跟在教師後面走”,課文先由教師講授.學生再讀;寫文章,先由教師解題,念範文,學生再下筆;做習題,先由教師啟發,學生再作答。少兒班學生智力超常,接受及理解能力強,教學強調短時高效,提倡學生“跨到教師前面行”。在教學中,有時實行先讀後講,先練後評.按需施教,增大了教學步伐的跨度,避免了無效勞動,提高了學習效率。

此外,傳統語文教學講究按部就班,而少兒班講究“壓縮”和 “跨越”。“壓縮”不是壓縮教學內容,而是壓縮教學步驟,優化教學過程,三步只作兩步行;“跨越”就是教材不在教師口上過一遍,對某些內容還有意識地留下“空白”。讓它起著催發衝突的作用,誘發學生用已知的基礎去解決未知的問題, “要明確地懂得理論,最好的道路就是從本身的錯誤中,從親身經歷的痛苦經驗中學習。”(恩格斯語)這樣安排,不僅加快了步伐,優化了教學過程,同時有效地避免了“無思考”課。

2.數學

按學科知識遞進層次進行螺旋上升式的漸進教學,起始階段為小學和初中銜接性的知識,之後按照初高中教材的知識點循序漸進、精講精煉精通。在與物理學科的協調安排中,把物理課上需要的數序知識安排在相應的物理教學之前,做到學科間的並行兼顧、協調鋪墊。

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注意:

(1) 充分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每一部分知識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精講精練

(2) 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探究能力。結合教學內容有計劃安排學生進行探究和思考,調動學生研究的熱情和積極性,在探究中不斷思考、進步

(3) 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挖掘學生的學習、研究的潛力

總之,儘量減少學科內容間的簡單重複過程,少時高效的引導學生不斷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以能力的提升促進其對知識的掌握和學習的進步。

3.英語

英語教學的主旨思路為:從語音、語言知識、背景知識、單項技能、綜合技能等方面,設計了全面的訓練計劃,將語言基礎知識鞏固與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少兒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重語言聽覺輸入(大量閱讀)和視覺輸入(大量觀看視聽素材),提高學習效率,最終達到全面提高英語語言運用技能,提高綜合運用語言的目的。

在一、二年級側重語言基本技能的培養,通過補充學習材料增大學生的語言輸入量,從而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為三、四年級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補充教材包括:《新概念英語1》、《新概念英語2》、月刊視聽雜誌《大家說英語》和《空中英語教室》、週刊報紙《21世紀報》等。

三、四年級更加側重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通過讀寫訓練幫助學生養成用標準、正確的英語進行日常交流和書面表達的能力,為第四年參加高考做鋪墊。除高中英語教材外,還補充了:《新概念英語2》和《新概念英語3》、月刊視聽雜誌《空中英語教室》和《彭蒙惠英語》、週刊報紙《21世紀報》、《積極閱讀3》等。

4.物理

課程傳授不再細分初中段和高中段,採取了綜合式教學,即初高中物理知識整合在一起,以高中教材為主要參考,授課時先從初中較為簡單的知識講起,逐步遞進深入,再配合給學生的參考講義,講義中的第零節即為基礎知識和初中知識的鋪墊和補充。

少兒班物理課程堅持突出學生的學習過程,體現以學生為中心,課程實施過程中突出物理過程的教學,以突破物理概念的理解為前提,突出探究物理規律,以揭示規律為重點。具體安排如下:

第一學年五月到期末:長度(刻度尺、遊標卡尺、螺旋測微器)和質量的測量、必修1前兩章;

第二學年上學期:必修1,必修2第一章;下學期:必修2其餘章節,選修3-4第一章和選修3-5第一章,選修3-1第一章;

第三學年上學期:選修3-1,選修3-2學完;下學期:選修3-4和選修3-5餘下部分學完,選修3-3;

第四學年:高考總複習。

5.化學

以教學大綱為基礎;以考綱為依據;以現行的教材進行知識和能力的整合;同時注重:

(1)知識的整合要有利於超常兒童的認知規律:

(2)知識的整合要有利於化學知識的系統性:

(3)知識的整合要有利於超常兒童的能力的良好的培養和發展:

(4)知識的整合要有利於學科之間協調和超常兒童全面地發展;

使得整合的化學教材對少兒班的學生有:

良好地認知途徑——強調第一思路的準確性;積極地思維能力運用——強調集思廣益參與性;創造性地超脫演繹——強調發現綜合性;合理有效地解決方法——強調一題多解的最佳性;深刻地反思化學個案途歷——強調科學性和嚴密性。

6. 生物

根據國家新課程標準,結合少兒班的特點,第一學年主要完成初中生物的內容,第三、第四學年主要完成高中生物的課程。主要做法:

(1)第一學年按照季節重新安排課程,以實驗為主,秋冬季以實驗室的實驗為主,主要講授細胞及人體、動物生理,春夏季可以帶學生戶外實驗,主要研究植物生理、及生物與環境的關係,帶領學生種植、養殖,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設計實驗的能力以及與人合作的能力,每個學生至少完成1-2個生物研究課題,最後以生物小論文的形式呈現。

(2)第三、第四年級,根據新課程標準及高考考試說明的規定,完成高中生物課。根據生物學科的特點,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按生物模塊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分析、探究實驗的能力,提高學生思維的嚴謹性,精講精練,提高課堂效率。

7. 政治

第一年涉及關於思想品德、法律常識以及關於國家基本情況的學習,通過組織時事播報與評論、班級辯論賽、小組討論以及對生活中的場景剖析,採取知識學習與實踐鍛鍊相結合的方式促進學生思想上的提升以及行動中的改進。

第二年和第三年涉及社會生活的三個領域——經濟、政治和文化以及哲學。課程基本上從學生的生活入手,在感受生活的基礎上透析理論,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進而引導學生的實踐活動。在教學中,通過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如模擬聽證會、模擬對外貿易、辯論等形式,使學生能夠在活動中學習,在學習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

8. 歷史

歷史是一門生活的學科,與生活聯繫緊密,所以在歷史課上需要培養學生的學習歷史興趣、學習責任,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樂觀的生活態度、求是的科學態度、豁達和寬容的人生態度。強調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強調科學價值和人文價值的統一,更強調人類價值和自然價值的統一,這就是歷史學科最核心的價值觀:使學生內心確立起對真善美的價值追求以及熱與自然和諧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關於少兒班歷史課程總體能力目標的設計是:培養學生以生活實踐學習歷史知識和規律,再以歷史知識和規律科學地觀察生活的能力。學習方法:主要以自主學習、合作式學習、探究式學習為主,其他學習為輔。

結合少兒班學生年齡特徵 ,歷史課程設置共開設二年。教科書採用人教版7、8、9三個年級共6冊書;重在培養人文素養和適應全球化的趨勢;開闊視野提高能力;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同時對教材進行合理的整合,突出中外歷史的主線,並適度加入一些校本和鄉土史專題,如北京史、走進國博、走進首博、瞭解世界文化遺產等。課程考核方式:考試;研究課題;歷史小論文;文史知識競賽的多樣化考核。

9. 地理

根據國家頒佈的地理教學大綱,結合少兒班學生的特點,第一學年的地理教學主要完成初中地理教學任務,第一學期為基礎地理知識和中國地理部分,第二學期為世界地理部分;第二學年完成高中地理必修部分的教學任務。由於學生年齡比較小,求知慾強,知識積累少,但聰明接受能力強,所以主要以講授知識為主,讓學生儘快的具備一定地理知識和能力,同時安排小製作,小論文,參觀和考察,讓學生儘可能的感受生活中的地理知識,學習生活中的地理和有用的地理知識,完成中學階段地理知識的培養。

10. 計算機

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利用VB語言學習算法與程序設計,通過各種遊戲以及上機操作調動學生學習熱情以及積極性,同時利用多媒體技術對程序設計中編寫的軟件進行界面的修飾,通過網絡搜索提高信息獲取的能力,也逐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1. 體育

人的身體和心理素質是一生髮展的基礎,少兒班學生在校時間短,任務重,強度大,要求高,對身心素質的要求也更高,以自然體育為標誌的特色體育課程在培養學生健康身心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⑴體育課程目標

① 通過各種體育運動使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

② 學習運動、健身和體育娛樂的基礎知識,發展各項活動的基礎能力。

③ 培養學生運動的興趣,愛好和習慣,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④ 在運動中培養豐富的情感、堅強的意志和健康的心理。

⑵ 體育課程分類

少兒班體育課程包括兩部分,一是每週兩節的體育教學課,主要貫徹中小學體育教學大綱的精神,學習教材內容,並適當調整和補充。

第二部分是每週三節以自然體育為主的體育活動課,充分利用自然和社會條件,以多種形式和方法,開展多樣的體育活動,發展學生身心,培養學生運動能力、生活能力和適應能力等。

⑶自然體育概述

人類源於自然,離不開與大自然的相互作用,隨著城市化的發展,人們卻日益遠離了生命的母體,一位世界著名的醫學家指出:“人類越是遠離自然,越是接近疾病”。人類在現代化的進程中自身已經開始退化。這應該引起我們高度重視並尋求積極應對的辦法。自然體育不失為基礎教育中有效的途徑之一,她是以自然為障礙,把克服、征服、戰勝、超越自然障礙的活動作為一種培養人、鍛鍊人、教育人的方法;作為促進身心健康,發展活動能力和提高適應能力的手段。通過自然體育擴大了孩子活動的領域,在自然中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陶冶情操,磨練意志,發展能力,增強體質。

開放性的體育,擴大了學生視野,使生活體育化,體育生活化,有利於學校體育與社會生活接軌,為實現終身體育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也使學生了解自然,親近自然,尊重自然,熱愛自然,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自然體育課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教師要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活動中要培養學生思考能力,判斷能力和獨立自主的精神。活動中勇敢頑強,不怕困難,互相幫助,團結協作,增強了群體意識,促進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加快了社會化進程,提高了對自然、社會的適應能力。

自然體育課具有科學性,運動性,教育性,娛樂性和實用性。由於環境複雜多變,學生缺乏生活經驗,所以活動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危險。要求教師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週密思考,精心計劃。

⑷體育教學選材要求:

① 教學內容在保持傳統性教材的基礎上不斷更新。

② 教材內容必須符合教學目標的要求與學生的實際。

③ 選擇為學生身心和諧發展、健康成長的教材。

④ 選擇對長遠發展效益和奠基作用的體育基礎知識、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

⑸各年級教學內容(略)

⑹教學安排

①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年級特點,把教學工作大體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第一學年),主要是嘗試各種運動的樂趣,發展各項活動的基礎能力。

第二階段(第二、三學年),學習基本動作和技術,全面發展身心素質,注意運動的多樣性和實效性。

在活動類課程中,重點學習游泳,因為游泳是鍛鍊效果好、實用性強、深受同學喜愛的項目,對提高學生生存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

第三階段(第四學年),注意培養學生獨立性,增強學生自我鍛鍊能力。

②在知識與技能方面更注意田徑和體操的教學。

因為田徑是各項運動的基礎,而體操對發展人的基本運動能力是至關重要的。田徑較枯燥,體操練習有一定的危險性,因而學生在課下不能自覺練習或難於獨立練習。

③按照培養情感態度、能力技術,傳授知識的層次進行教學。

因為學生對待知識和技能的情感態度和能力不僅直接影響到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和運用,而且關係到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能否確立和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能否發揮。不僅影響到當前的學習,而且關係到學生今後乃至終身的學習與發展。

少兒班四年中始終堅持每週5節體育課(2節體育課,一個下午的校外自然體育課)。體育的總課時遠遠超過普通班8年的總課時,在自然體育課上,老師們不僅指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還充分發揮自然環境及其中人文因素的教育作用,使之成為以自然環境為依託、體育活動為載體、全面提高學生身體和心理素質的課程。

11.音樂

旨在增加學生的藝術修養,因此在課程安排上重點安排音樂賞析類內容。同時借鑑匈牙利著名音樂教育家柯達伊·佐爾坦的音樂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夯實、提高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多聲部的內在聽覺,在合唱中樹立默契、合作的人際關係。

12.美術

旨在增加學生的藝術修養,因此在三年級的課程安排上重點安排美術賞析類內容。前兩年,主要為了培養學生的藝術感悟以及鍛鍊學生的想象力、培養興趣,故重點安排動手製作的環節,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親自制作一些藝術作品。

㈡ 選修課

每學年初,同學們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自主選擇參加“翱翔計劃”、科技創新後備人才計劃、科技俱樂部開展的機器人項目等實踐研究課程,學生學習過程中實行指導教師和班主任雙重管理和評價機制,保證學生學習效果。2013年即將畢業的少兒16班的閻霄漢同學在第27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獲得全國二等獎,並同時獲得博通國際獎以及周培源科技創新獎兩個個人單項獎,在第12屆明天小小科學家中獲得二等獎等。

㈢ 綜合實踐活動課

寓教育於活動之中,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通過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不僅開闊學生視野、增加學生閱歷、鍛鍊自主能力、加強團隊建設,也會促進學生更多地瞭解社會,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性。涉及到的綜合實踐活動課主要有:一是統一規劃的在國內外以參觀、考察、軍訓等活動為主的社會實踐活動,二是在校團委指導下由大隊委或團支部組織的以公益活動為主的志願者活動;三是以學科教學延展為主、社團活動為輔的研究性學習。

1. 社會實踐

主要包括國內外的參觀、考察、軍訓等,不僅開闊學生視野、鍛鍊自主能力、加強團隊建設,也會促進學生更多地瞭解社會,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性。主要在上課時間內有計劃安排開展各種有意義的活動,精選活動地點、精心策劃活動方案、精細組織實施,精緻做好總結反饋,確保每次活動的效果。平均每學期安排一週左右的時間,四年中共開展50天左右的活動,課時是高中階段社會實踐必修課“每學年一週”的兩倍還多。

以2011——2012學年度為例,開展了以下各種活動:

2011年暑假組織少16、17班學生赴美國參觀國際名校,與少兒班畢業生在美國的留學生座談(共計16天);

2011年11月3,4日,組織少16、少17、少18班學生赴上方山雲水洞、青龍湖公園開展活動,培養了學生的集體意識,鍛鍊了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並且組織學生包餃子的活動,也充分培養學生的勞動能力;

2012年1月11日,組織少16、少17、少18班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去遠足並攀登

慕田峪長城,在這個過程中,培養了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也充分鍛鍊了學生的意志品質。

2012年4月26——28日,組織了少16、少17、少18班學生赴山東泰安、曲阜、濟南的社會實踐活動,不僅開闊眼界,瞭解孔家文化,體驗一覽眾山小的感受,而且培養學生獨立生活能力、團結協作精神、堅持不懈、不怕苦不怕累堅強的意志品質等

2012年7月5、6日,組織少16、17、18班進行戶外拓展訓練活動。

通過這一系列的社會活動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教育。目的是讓學生在親身經歷的實踐活動中去了解社會,瞭解國情,瞭解環境與人類社會的關係,並在活動中進行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教育。也符合《規劃綱要》中所提出的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強自立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克服應試教育傾向”的要求。

附:少12班(2005年9月1日入學,2009年7月畢業),共計組織了55天的社會實踐活動

2005年11月初 (2天)青龍湖真心英雄活動,晚上集體包餃子,第二天生存島活動;

2006年4月底(3天) 山西大同參觀晉華宮煤礦、雲岡石窟、應縣木塔、懸空寺、九龍壁、恆山等;

2006年7月初(8天)江西井岡山、廬山、毛主席故居等;

2006年暑假(15天)(少12班、少11班部分學生)加拿大多倫多短期留學遊;

2007年4月底(1天)參觀抗日戰爭紀念館

2007年6月中旬(9天)(少11班、少12班、少13班)安徽黃山、杭州西湖、黟縣、歙縣、宏村等參觀考察

2008年1月底(6天)(少12班、少13班部分學生)日本考察

2008年4月底(2天)天津薊縣拓展活動

2008年9月底(7天)軍訓基地

2008年11月初(1天)金山嶺司馬臺一日遊

2009年4月底(1天) 紅螺寺一日遊

2. 志願者活動

志願者活動是培養學生“眼中有事、心中有人”的重要途徑,也有利於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四年中學生在校團委指導下,由少先隊中隊或團支部組織開展的志願者活動累計在15天左右,要比高中必修課程社區服務的總課時“高一和高二學年每年5個工作日”要多出三分之一,活動內容包括社區志願服務、圖書義賣、捐助災區、清潔環境等。

3. 研究性學習

主要以學科教學延伸拓展的課題為主,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蒐集信息、處理信息、分析綜合、歸納總結、準確表達等能力,既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又是課堂教學的鞏固。如數學開展的研究性學習課題有:在學習解析幾何時有“關於點的軌跡的探究”;學習二項式定理時有“關於楊輝三角的再探究”;學習立體幾何中有“關於空間中正多面體的研究”;學習三角函數時有“關於三角函數中關係式的幾何證明研究”;學習平面幾何中直角三角形時有“有關勾股定理的證明”(學生能夠歸納20餘種不同的思路);學習統計與概率時有每個學生的“自我學習成績分析及規劃”;學習數學乘法公式時有“關於公式的拓展與推廣”的研究;學習平面幾何中的四邊形時有類比三角形全等和相似的“關於四邊形全等的研究”和“關於四邊形相似的研究”;在學習指數對數函數時有“關於指對函數交點個數的研究”;學習函數反函數時有“關於自反函數的研究”;……等等。

研究性學習的另一種途徑是模擬聯合國、氣候酷派等課題研究特徵明顯的社團活動,模擬聯合國活動能很好地幫助學生開拓國際視野、瞭解聯合國議事規則和外交利益、提高蒐集和處理資料能力、表達能力、協作能力等;氣候酷派活動不僅要求學生在全球範圍內瞭解氣候變化及基本的應對措施,還要從生活中發現可以節能減排的措施並進行理論和實踐探索,形成可行性方案,有效地鍛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更多人大附早培、八少八素的資料

點擊:瞭解更多 領取《八少八素試題分享&人大附早培班試題分享》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