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坐具——圈椅

传统坐具——圈椅/玫瑰椅

明式素圈椅

圈椅是由交椅发展出来的一种经典的明式椅子,它从交椅上继承了一体化的靠背和扶手,坐面以下的结构和官帽椅基本相同。圈椅在明代非常流行,和南官帽椅的作用比较相似。通常也是成对成组地摆放在厅堂两侧的客位上,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坐具样式。

传统坐具——圈椅/玫瑰椅

鹤腿休闲圈椅

黄花梨圈椅是通过圆弧形的椅圈和S形的背板配合在一起,承托和包围起人体的背部和手臂,不管是看上去还是坐上去,都会让人感觉到流畅舒适安定平和,人体工程学的理论认为左面的材料软硬适中为好。圈椅的坐面是双层的藤编软面细密结实,人坐上去软面就会自然下沉,既感到放松又不至于让人舒服的没精神打瞌睡。从椅子正面看,椅腿带有向内倾斜,下部直线与上部的曲线形成鲜明的对比,各自的线型特征都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同时整个椅子的框架全部使用圆材,让上下两部分的造型得到了内在的和谐。良好的比例是构成形式美的重要因素,要做到增一分则长少一分则短的完美程度,确实是不容易。

传统坐具——圈椅/玫瑰椅

▲ 明黄花梨圈椅

传统坐具——圈椅/玫瑰椅

靠背板的锦地龙纹浮雕

圈椅的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比例优美适度,中外研究者一致认为它是明式家具的代表作,西方家具设计大师甚至把它直称为中国椅,视它为现代家具设计的一种灵感源泉。明式椅子的靠背和扶手绝大多数都有带弧度和倾斜,坐起来很舒适。

传统坐具——圈椅/玫瑰椅

明黄花梨透雕靠背圈椅

传统坐具——圈椅/玫瑰椅

明黄花梨透雕靠背圈椅

传统坐具——圈椅/玫瑰椅

靠背板麒麟透雕

玫瑰倚却大有不同,它的基本特征是靠背和坐面垂直不带一点弧度,这种椅式的来源很早通过分析传世的宋代人物画,它的造型是从宋代流行的一种靠背和扶手齐平的椅子发展出来的,轮廓平直仍带有宋代家具清高冷静文雅秀美的审美特点。

传统坐具——圈椅/玫瑰椅

明透雕靠背玫瑰椅

传统坐具——圈椅/玫瑰椅

透雕靠背玫瑰椅扶手

传统坐具——圈椅/玫瑰椅

透雕靠背玫瑰椅靠背

扶手降低是明代人对古代椅子的合理改进,因为当我们的手臂被架高会很容易产生疲惫感。在明代室内的环境里玫瑰椅除了陈设在书房也用于接待客人,但是坐在玫瑰倚上面的客人地位一般比主人低。它的造型靠背很低,常见的一般是一个方框没有靠背板,并且靠背和扶手平直不带曲度。使人体受到一定的局限,只能姿态恭敬地坐在上面,这种椅子的设计本身就好像暗示一种等级地差别。

传统坐具——圈椅/玫瑰椅

传统坐具——圈椅/玫瑰椅

明式家具研究者认为,这种比较矮小平直地椅子可能是专门陈设在女性闺房里的常用坐具,只有靠背没有扶手的明式椅子被称为靠背椅。明式靠背椅主要有靠背顶端的搭脑出头,或不出头的两种常见形式。

传统坐具——圈椅/玫瑰椅

靠背椅

我们可以发现靠背的高低往往带有身份差别的暗示,在靠背椅中同样如此。在坐面高度大体相同的前提下,不同高度的靠背,不但让明式靠背椅在造型上富于变化,而且也为不同场合的灵活陈设带来了便利。明式靠背椅靠背比较高,搭脑的中间做成比较宽的弧面,正好让头可以倚靠在上面休息,靠背板用整版做成,造型简洁优雅、比例恰当,造型手法非常洗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