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獎中的“猶太現象”

2005年10月13日,快到中午的時候,3天前剛剛過完75歲大壽,因癌患初愈而行動不便的哈羅德

·品特,正呆在他倫敦的家中。11點40分,電話響了,話筒那邊有人告訴他,諾貝爾委員會主席要跟他通話。

諾貝爾文學獎中的“猶太現象”

“為什麼?”品特問。

主席在那頭兒接過電話,向他鄭重宣佈:“您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我啥也說不出來,就這麼呆了好幾分鐘。”品特時候回憶道,“可此事讓我深受觸動,儘管我一時沒回過神兒來。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給我這個獎。”

20分鐘後,即當地時間正午12點,瑞典學院正式對外宣佈了品特獲獎的消息。

哈羅德·品特是一名英國猶太人。到2005年共有15位猶太人獲獎。

1910年,德國猶太作家保爾海澤

1927年,法國猶太作家亨利柏格森

1929年,德國猶太作家托馬斯曼

1958年,蘇聯籍猶太作家帕斯捷爾納克
1966年,波蘭籍猶太作家阿格農
1966年,薩克斯,出生於德國定居在瑞典的女詩人。
1969年,愛爾蘭籍劇作家貝克特


1976年,加拿大籍作家貝婁
1978年,辛格,美國作家。
1981年,卡內蒂,祖父是居住在西班牙的猶太人

1987年,蘇聯猶太作家布羅茨基
1991年,南非女作家戈迪默
2002年,伊母雷,匈牙利籍猶太人
2004年,耶利內克

2005年哈羅德·品特

諾貝爾文學獎中的“猶太現象”


猶太裔作家以其特殊的文化優勢,創造了百年諾獎歷史上的“猶太現象”。

流浪者的角色和現實的困境,使得他們以實用為原則,有目的,有過濾地整合或揚棄西方的異質文明。同時,亦清醒地堅守著自我的猶太民族特性,保留著鮮活的猶太記憶,並最終以西化的方式消融進文本中,從而使得作品既具有世界性,又不失民族性,並最終在二者的互相滲透中完成對諾獎評委的征服。

民族的苦難,在幾千年後以另類的方式被後人所傳承。而所有這些貌似平常的經驗也好,教訓也好,均應該為屢被諾獎排斥的中國作家所記取,成則通途,敗則覆轍。

勒維納斯在《塔木德四講》中寫道:“在弱肉強食額當今世界,自由就意味著責任,因此,自由是非常艱難的,沒有戒律的人類更加可怕。”

猶太人由於其永不放棄其戒律並追求信仰自由,從而遭受了苦難,但是在苦難中又更加嚮往自由,構成了“自由的悖論”,猶太教的真諦就是——“我是所有他人的人質”。讓每一個猶太人深深體會到世界的黑暗和生命的無常,這就是解開諾貝爾文學獎“猶太現象”的一把鑰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