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了構圖·就學會了中國畫

導讀

國畫不以固定視點、位置寫形,不管畫中有多少形象,只是當作一個有很多肢體的整體來看待。所以畫中的形體和整體的置陳,永遠被看作一件事。只要在佈勢上把握了距離變化和疏密的穿插,便可以不受篇幅大小和縱橫等限制,以此為中心而予以適當地安排。以空白來調和筆墨色彩,亦是國畫構圖的特色。

學會了構圖·就學會了中國畫

一、構圖要點

1、賓主:有主題和陪襯物,畫面才有主從、重心。

2、虛實:虛中有實,實中有虛,過實則一目瞭然,過虛則輕飄無依。

3、疏密:疏散聚集,如果佈置得好,則畫面自有鬆緊、聚散的效果,產生律動感。

4、布白:雖不著筆墨,但能讓人的性靈和思維盡情奔馳,從而獲得無窮的妙悟。用之不當則缺乏內容,令畫面顯得單薄。

5、題款:國畫的特有格局,若題款好,不但啟人意興,且能增加畫面的美感與深度。

6、均衡:以中心線為準,兩邊的物體形式雖不同,但分量的感覺應相同。

7、簡潔:對事物本質的純化,表現特質即可。

8、對比:兩物相連,強調彼此間的差異,使在互相加強中,各盡其美。

9、和諧:注重筆墨的使用和虛實的配置,以點、線、墨色、布白來支配整個畫面,使其達到統一和諧的境界。

學會了構圖·就學會了中國畫

二、國畫常用的構圖

1、“之”字形:此為花鳥畫常用的一種構圖方式,畫面往往用“之”字形的氣脈把各個分散的部分貫穿起來。這種構圖既不偏重於一邊,又不會造成兩邊分佈過於呆板對稱,從而既能靈動變化,又能保持均衡統一。這一方式不僅常用在立軸當中,橫幅和斗方中也可以運用,也就是說,“之”字可橫亦可豎。

2、三線體:此法是構圖以主線、輔線、破線三條線作為主要構成的手法。樹木主幹的走向是構圖的主線,另有襯托的枝幹隨主幹走向輔排,起著陪襯輔助的作用,即輔線。然後另出旁枝從主線破出,使構圖多樣變化,這根線就叫破線。主線主導著畫中的氣脈走向,而輔線則增加層次,破線用於對主線進行反襯,從而更加明確畫面的主次關係。

學會了構圖·就學會了中國畫

3、對角線式:山水畫中,對角線構成式運用得較多。常見的有實角對實角和空角對空角,造成均衡的錯位,這實際上是一種均衡的變化,即打破了平均的呆板處理,使一邊上移,另一邊下沉。

4、三角形:在幾何圖形中,三角形是一種最穩定的圖形,適宜表現靜、穩的感覺。所以,一旦畫面所表現物象的外輪廓呈現三角形時,作品就會顯得集中、整體、肅穆。

學會了構圖·就學會了中國畫

5、矩形:以長方形、正方形作為畫面的主要構成形式,有一種大氣的感覺。

6、幾何形組合:將上述所講及的三角形、矩形再加上圓形、梯形等等。這在表現山水小景或案頭清供之類的靜物組合中常用到。繪畫時對每種物象的外形應儘量向某種幾何圖形歸類,這樣有助於強化構圖的形式美。

學會了構圖·就學會了中國畫

7、段迭式:即“三迭兩段”。所謂“三迭”,是指“一層地,二層樹、三層山”,所謂“兩段”是指“景在下,山在上,俗以雲在中,分明隔作兩段”。因此,在山水畫中,“三迭兩段”的構圖形式十分多見。當然,“迭”可有三迭,也可以有四迭、五迭,段亦然。

8、層迭式:即以層層堆迭的方式加強空間深度的構圖形式,這在山水畫或表現大場面的人物畫中較為多見。一些側重表現體積的作品,就可以相應地採用層迭式構圖,這樣有利於表現畫面的縱深感,取得立體效果。

學會了構圖·就學會了中國畫

一幅畫中,主體突出才能主題明確,所以,主要的表現對象應放在顯要的位置。擺在最正中間或者兩條中線的位置上,都會顯得呆板。一般來說,主體擺在九宮格的中間四個交叉點上是最佳位置。

學會了構圖·就學會了中國畫


推廣藝術新勢力 | 主攻學術·引領收藏·私人定製

嚴禁圖片運營商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