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基層政法幹警風采——馬德敏:讓特殊人員迴歸社會的“擺渡人”

英國作家克萊兒·麥克福爾的《擺渡人》中曾有這樣一句話:“每一個鐫刻著愛與善意的靈魂,都會成為我們生命中的擺渡人。”對於那些在疾馳的生活快車道上暫時偏離了的特殊人群來說,日照市嵐山區司法局社區矯正工作科負責人馬德敏,便是這樣的存在。

日照基層政法幹警風采——馬德敏:讓特殊人員迴歸社會的“擺渡人”

對社區服刑人員進行法治教育

十幾年來,憑著對司法行政工作的熱愛和執著,馬德敏用自己所學的法律知識為嵐山區社區矯正工作默默地奉獻著。社區矯正工作開展10年多來,他用身體力行為嵐山區社區矯正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用踏實的工作態度贏得了領導和同事們的一致好評———

2007年12月,嵐山區社區矯正試點工作啟動,馬德敏由區法律援助中心被調入社區矯正工作科。作為司法行政工作的一項新職能、新課題、新任務,社區矯正是推進社會管理創新的一項重要內容,馬德敏絲毫不敢怠慢,他深入基層,為今後社區矯正工作在全區開展打下了良好基礎。2010年5月,嵐山區在全省第一家率先籌建了社區矯正管理教育培訓中心,積極打造“新港之岸”品牌。

2018年初,根據嵐山區社區矯正工作需要,在全市率先成立嵐山區社區矯正勞動基地,按照基地化運作模式,專門從事社區矯正監督管理教育,每月定期組織各司法所社區服刑人員到基地參加集中教育學習和社區服務活動。中心和基地的設立,為社區服刑人員管理教育、動態監管、心理矯治、就業技能培訓提供了一個嶄新的平臺,該做法也得到了省委政法委、省司法廳、日照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日照基層政法幹警風采——馬德敏:讓特殊人員迴歸社會的“擺渡人”

定期組織嵐山區社區服刑人員進行集中宣告

眾所周知,規範化建設是社區矯正工作的重中之重,馬德敏從制度入手,從細節著手,逐步摸索出一套社區矯正管理的經驗。他專門編寫了教育教材《嵐山區社區矯正教案》,形成了從基本的遵紀守法、服從監督管理教育,到認罪悔罪、恢復生活信念、學習勞動技能等流程教育,充分顯現了社區矯正管理教育培訓中心的教育矯正功能。為適應社區矯正工作發展,2018年11月,他又牽頭與嵐山區質監局聯合出臺了《嵐山區社區矯正執法工作規範》,進一步規範社區矯正執法工作。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嵐山區目前已有1800餘名社區服刑人員順利解除矯正,實現了無脫管、漏管和無重新犯罪的目標,為維護嵐山區社會穩定作出積極的貢獻。

為了提高工作效能,馬德敏還積極推進嵐山區社區矯正信息化建設,在嵐山區社區矯正基地打造了嵐山區社區矯正信息指揮中心,建立了社區矯正遠程視頻督查系統,實現基地與各司法所有效對接。與此同時,以社區矯正執法、監管為重點,推行視頻監控遠程督察,實現網上管理、定位跟蹤、遠程考核於一體,全面強化對社區服刑人員的日常監管。

2012年3月,馬德敏被嵐山區委、區政府表彰為全區省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優秀個人,榮立三等功1次;2014年1月16日,被日照市司法局表彰為先進個人,榮立三等功1次;2016年1月,被日照市司法局表彰為先進個人,榮立三等功1次;2017年,被日照市社區矯正工作領導小組表彰為社區矯正工作先進個人;2018年,嵐山區社區矯正科被日照市司法局表彰為司法行政工作先進集體,榮立集體三等功,馬德敏被評為日照市和諧使者……

不勝枚舉的榮譽,便是他孜孜不倦付出的最好證明。

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綜合長安日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