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连蚕丝业的开创者沈世基——《闲话筠连蚕丝业》之一

清朝乾隆九年(1744)四月,筠连县衙里来了一位中年人,他从筠连知县江伦手中接过官印,成为继任的筠连县知县,由此,筠连县衙迎来了新的主人,他的名字叫沈世基,是清朝时期筠连县的第二十位知县。

筠连蚕丝业的开创者沈世基——《闲话筠连蚕丝业》之一

民间传说中的种桑养蚕制绵始祖——黄帝夫人嫘祖


筠连蚕丝业的开创者沈世基——《闲话筠连蚕丝业》之一

清朝筠连县境全图

沈世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生于浙江省杭州府仁和县(今属杭州市)一个农桑家庭,十八年岁时,沈世基考中举人,以后屡考进士不中,成为候补知县,不料这一候补就是二十多年,沈世基只得在家栽桑养蚕,耐心等候。乾隆八年(1743)年底,44岁的沈世基才被补上筠连县知县,离开家乡到接近有三千里外的四川省筠连县上任。

沈世基到任筠连后,发觉筠连人民生活困苦,虽种有一些经济作物,但不得法,收入不高。于是,他派人到杭州仁和老家将桑树种和蚕种带回筠连,并亲自教授筠连人民栽桑养蚕、缫丝做绵。四五年后,筠连蚕桑业开始发展起来,人民获利颇丰。十一年后,沈世基卸任筠连知县,此时筠连的蚕桑业已形成种、制、销的产业链条,成为叙州府的蚕桑大县,筠连也因此比邻近县“稍称富庶”。沈世基作为筠连蚕桑业的开创者,也是当之无愧的。

筠连蚕丝业的开创者沈世基——《闲话筠连蚕丝业》之一

清朝筠连城池图

沈世基担任了十一年的筠连知县,除发展蚕桑外,还整顿治安、培修庙宇、编纂县志等,史书上称:“政简刑清,四民乐业。”,清同治年间,沈世基的牌位被迎入筠连的名宧祠。清乾隆、清同治、民国等三个版本的《筠连县志》,均对其载誉有加。

我在故纸堆里,翻到了沈世基当年向上级叙州府知府写的工作报告《通禀》,为了使大家能更好地了解清朝乾隆年间筠连县的状况,现将原文翻译在下,并将原文附于本文后。

通 禀

筠连知县 沈世基

一、筠连县幅员东西北三面与高县接壤,南及西南与云南省的昭通、镇雄接壤。东西五六十里,南北将近有一百里,一直是边防要区。自昭通、镇雄改土归流,彝族等已归化,今已成为乐土,但山多田少,每年的条银仅有七百九十二两零。

二、筠连县学校风气颇为醇良,勤于诵读,每科都有考中者,即近年军队需要紧急之时,办夫办马亦都能勇跃支援国家。只是书籍缺少,购求很不容易,致使学生的见识尚未能开阔。

三、筠连县民风尚该朴实,勤于耕作。春耕时只靠牛力,夏季则多用人工。早稻六月望后登场,晚收的稻谷有迟至八九月者。山地上种黄豆、菽、小麦、稗谷、杂粮,不致于少数有空余土地存在。当春夏之交,也知道养蚕做丝,但未得方法,做丝不多。我的家乡在浙江,深知养蚕之好处,乾隆十年教以缫丝做绵之法,现在开始以蚕桑获利,曾经通禀在案。

筠连蚕丝业的开创者沈世基——《闲话筠连蚕丝业》之一

桑树

四、筠连县的集市仅有县城一处,每逢单日即系场期,高、珙、昭通处人民都来赶场,每场约计一二千人不等。其场市即在县城,易于查察,是以噜嘓等土匪类不敢停留。

五、筠连县的祠庙因年代久远,已经倾倒毁坏,如文庙系教谕徐思贤节省祭需银两,(原文缺)……。武庙系驻防千总方显祖与卑职捐资修葺。坛宇及各衙署尚俱坚固,惟监狱很久没有关犯人,未免上漏下湿,现正在修葺。

六、筠连县有不合礼制、不当祭的淫祀五灵神郎、江浙五圣五通之类。县民于康熙四十年间方始崇奉,每于端阳日迎神赛会,以致人民杂集,还多有酗酒不法等事。我于乾隆十年严行禁止。其正殿供奉武侯关帝、春秋一体举行祭祀。移置五灵神于后殿,刻碑石于庙庭,告诫大家永为遵守,业经通禀在案。

筠连蚕丝业的开创者沈世基——《闲话筠连蚕丝业》之一

蚕虫

下期将讲述《陈先湖与利金丝厂的故事》,敬请关注。

附:通禀原文

通 禀

沈世基

一、卑县幅员东西北三面与高县接壤,南及西南与滇省之昭通、镇雄接壤。东西五六十里,南北几及百里,向为要区。自昭通、镇雄改土归流,倮彝向化,今成乐土,但山多田少,每年条银仅有七百九十二两零。

二、卑县士习颇为醇良,勤于诵读,每科有中选者,即近年军须紧急之时,办夫办马亦俱勇跃急公,惟书籍缺少,购求匪易,以致闻见尚未能广。

三、卑县民风尚该朴实,勤于耕稼。春耕惟籍牛力,夏耘则用人工。早稻六月望后登场,迟谷有至八九月者。山地则种黄豆、菽、麦、稗、杂粮,不致稍有旷土。当春夏之交,亦知养蚕做丝,但未得法,做丝不多。卑职籍隶浙西,深知养蚕之益,乾隆十年教以缫丝做绵之法,今始蚕桑获利,曾经通禀在案。

四、卑县场市仅有一处,每逢单日即系场期,高、珙、昭通处人民,俱来赶场,约计一二千人不等。其场市即在县城,易于查察,是以噜嘓匪类不敢停留。

五、卑县祠庙年久倾圯,如文庙系教谕徐思贤节省祭需银两,卑职陆续协(注:原文下缺。)。武庙系驻防千总方显祖与卑职捐资修葺。坛宇及各衙署尚俱坚固,惟囹圄久无人居,未免上漏下湿,现在修葺。

六、卑县淫祀有五灵神郎、江浙五圣五通之类。县民于康熙四十年间方始崇奉,每于端阳日迎神赛会,以致人民杂集,还多有酗酒不法等事。卑职于乾隆十年严行禁止。其正殿供奉武侯、春秋一体致祭。移置五灵神于后寝,勒石庙庭,永为遵守,业经通禀在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