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王宏造绘画作品赏析

「艺术中国」——王宏造绘画作品赏析



王 宏 造 简 介

王宏造,广东省惠州市人。

1987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

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油画创作硕士班。

2012年国家文化部艺术司、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画院专业人员油画高研班。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高级美术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惠州画院副院长、惠州市油画学会主席、惠州市油画院院长、惠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1997年 水粉《热土》入选广东省首届水彩展。

1999年 油画《迷》入选第四届全国体育美展、广东大展。

1999年 油画《远山在呼唤》获广东省“庆五十华诞,迎澳门回归”大赛一等奖。

2001年油画《粤北欢乐田园》获“世纪星光——广东省美术、书法、摄影

作品大展”优秀奖。

2001年 油画《老房》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五次新人新作展”。

2002年 油画《苍》系列之三获“大地彩虹——广东省2002年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联展”优秀奖。

2002年 油画《老房》《远山在呼唤》及画家简介被编入人民画报社出版的《新世纪中国经济与科技》画册。

2003年 油画《苍》系列之三入选“广东第二届当代油画艺术大展”。

2003年 油画《苍》系列之三入选“第二届中国西部大地情——全国山水、油画作品展”并被收藏。

2003年 油画《斜阳》入选“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并获奖作品被收藏。

2008年 油画《大亚湾风景》入选“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美术作品展”(广东展)。

2008年 油画《版纳风景之三》入选“共沐蓝天,共创和谐—— 广东美术慈善创作大赛”并被收藏。

2008年 油画《苍》系列之五入选“第五届中国西部大地情——全国山水、油画作品展”并被收藏。

2008年 油画《祥和家园》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届‘时代精神’全国油画作品展”,获优秀奖及作品被收藏。

2009年 油画《5·12灾后》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2013年 参加由国家文化部艺术司、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在中国油画院美术馆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画院专业人员油画高研班作品展。

2013年 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美术作品展。

2013年 10月应邀参加韩国阴城国际美术节,作品获金奖。

2013年 论文《意象与造型》发表在《美术报》第1028期。

2013年 论文《油画与装饰性色彩》发表在《美术报》第1029期。

2014年 论文《浅谈传统绘画色彩对油画创作的影响》发表在国家级核心刊物《中国油画》第4期。

2014年 论文《意象与造型》发表在省一级刊物《美与时代》第6期。

2015年 油画《清流映翠》入选2015亚洲美术双年展(香港)并获优秀奖。

2016年 油画《山村暖阳》入选2016年第六届广东当代油画艺术展。

2016年 由广东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由王克举主编《王宏造油画》画册。

2016年 9月在广东省惠州市博物馆成功举办了由广东美术家协会等主办的“图写乡情”王宏造油画美术作品展。

2017年 3月在广东省惠州市博物馆成功举办了王宏造油画作品品鉴会。

2018年 作品《家乡的暖阳》成为特邀作品参加由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惠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举办的“绿色生态.美丽家园——惠州市美术作品赴穗展”展览。


王宏造画风景


来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油画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的王宏造,如我那些热爱油画的学生一样,在当代艺术的洪流中,对油画痴心不改,虔诚有加。也许因为他们都来自非首都文化圈的省份,少了许多画外的诉求,画画就是画画,没有在作品里加观念之类的东西。从好的方面看,应该说这样的画非常单纯,呈现给观众的就是作者对风景描绘的热忱,在他眼中,山水,天地,是那般纯净和神圣,面对如诗般的风景,尘世间的烦恼都烟消云散,值得自己日复一日地膜拜和描绘,沉浸其中,享受外人无法想象的愉悦。我早先也曾经有过如此经历,所以看到他的作品,非常理解他面对风景和画布时的幸福感,甚至暗自羡叹。

希望他取得更大进步,更希望他享受艺术带来的快乐。 徐唯辛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著名油画家)


「艺术中国」——王宏造绘画作品赏析


《午后田园》


质朴的乡情


“读”王宏造的绘画,扑面而来的是一种质朴的乡情,像是一首首乡间的抒情诗,用这样的画面来诉说他的乡土情结和对家乡生活的眷恋。在王宏造的画面中呈现着一种较纯粹的、原生态和理想化的田园景色,这种景色分明是画家在构筑画面时有意识的删减和选择,是用情的需要,也是艺术处理与表现的结果。他用厚厚的笔触宣泄着画家的情绪,探寻着油画绘画性的表现力。厚重、凝练的背后是他性格的展现。画如其人,王宏造正在努力用绘画的方式书写着自己的艺术理想与追求!

王克举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著名油画家)



「艺术中国」——王宏造绘画作品赏析


《秋水农家》

通往何处

——评王宏造的路径图感


初见王宏造的油画风景,王宏造笔下的无人小道马上就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些平时不太起眼的林中小径,但却频繁地出现在他的画中,如果把小溪河道的走向也算上的话,那基本在王宏造的绘画中都出现了这个路径的图感。在通向杳无人迹处,这个画面强烈的路径感自然让人想起海德格尔关于林中路的描述,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这些路径最终通往何处,海氏对此有过不少精彩的论述,这里不敢冀为续貂之见,只盼能浅谈一两点为止。画笔下气息安静祥和的乡村小景,景中几乎每每出现小围村落,被河流小溪所环绕,无人的林中土径,静谧一片,结构严谨,清逸如水中孤岛,远眺山中无人;韵秀在群山奇峰,近看树下三牛;有小小土径和新旧交接的村落破垣,古迹斑斑了。



「艺术中国」——王宏造绘画作品赏析


《江边的老房子》


「艺术中国」——王宏造绘画作品赏析


《余晖映山村》


王宏造画面中的路径图感有两点比较明显的特点,第一点是对布局的考虑。在景中,有些路径曲折通幽,有些蜿蜒回绕,有些直通直达,有些狭道挤窄,但总体上都是从画外未知之处突然切入,贯穿大半个画面然后消失在物的背后,小路与河道都占据了一半画面,通往透视灭点,由近至远。也可以说从灭点的未知处延伸出来的路径反过来增强了整体画面的纵深透视,这时路径向我们靠拢,由远及近,这是画面布局上较为明显的用意。以路为镜景,这是十分玩味的一个取景画征,因为焦点透视的灭点深藏在事物背后的未知处,这样路径通往的末端也就经常是未知或者隐藏的,大卫·霍克尼在解释“纯真之眼”的观看方式时也常用路径来做透视的辅助。路径也是多有面面观的,同画中各般,有绕着河道而建的村落,有规划人群而铺设的村间石板路,也有通往远山的狭道,还有开辟为人行的林中路。长长曲折的小土径,在丛林中蜿蜒。野外的小路,如经日不行,便会被遮蔽起来,这便是林中之路。在海德格尔的《林中路》的扉页上写着:“林乃树林的古名。林中有路。这些路多半突然断绝在杳无人迹处。这些路叫作林中路。每人各奔前程,但却在同一林中。常常看来仿佛彼此相类。然而只是看来仿佛如此而已。”



「艺术中国」——王宏造绘画作品赏析


《东江情.东江水》


「艺术中国」——王宏造绘画作品赏析


《晌午》


在野外的路是人前进的留痕,是不断遮蔽和解蔽的过程,每一当下都向我们问道,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往哪里去,我就甘于如此存在·在海德格尔的《林中路》里要达至疏明状态,是 “诗—思”的一个去蔽过程。如弗罗斯特的《林中路》诗中说:“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处于两个消失点中间的小路或河道,通往路径正是诗意的栖居,在“诗—思”的尽路也常是孤绝而湮灭人迹的。



「艺术中国」——王宏造绘画作品赏析


《午后田园》


「艺术中国」——王宏造绘画作品赏析


《门前风景——悠》


第二点是“无人”的在场问题。路上无人,这是值得玩味的一点。硬实的石板路,树下的牛马,错落有致的屋顶,虽在这所有景色中,无一人出现,但却处处都是人工物的在场。初时观看不觉与他人风景有别,定睛凝视,空荡的荒野,无人的村庄,小桥流水,歪斜的电杆。就画面而言,春融夏翳间,草木正茂,绿色盎然,到处生机勃勃却是无人烟之色。人的身体是不在场的,自然与人工景观一应俱全,相互照应。这种微妙的疏离感是隐藏在王宏造静谧画面下,不断出现的无人小径,无人观看几成画中主角,无人之路却因为画中透视的强化而呈现一种鬼魅般的无形存在,反而增强了画中各事物的在场感。怪魅如同彼得?多伊格画下的独木舟,几丛树木间缝深远的透视灭点,孤绝得像即将要伺机而动的事件。



「艺术中国」——王宏造绘画作品赏析


《上举村秋色》


「艺术中国」——王宏造绘画作品赏析


《柿子熟了》


在当代技术文明之下衍生出来的景观社会,这种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并置的情形并不少见。世界是建立在大地之上的,村庄城市在其上建屋聚居,作为“家园般的基地而露面” 的大地为我们提供生存下来的材质,王宏造所描绘的这个村落就是典型的依山傍水的筑居地,我们用森林供给的木头,大山供给的石材建房屋,采矿修桥锻造工具,开荒土地种植庄稼、瓜果、树木,使这些自然物的世界敞开,让我们进入。“大地对我们而言不但是材质,而且是原始意义上的自然,最初的自然,physis。”诗性地思恋大地,思恋自然,并不是指现在被我们的文化技术阉割改造,不断征服的自然。physis是古希腊文“自然”之意,在最初的意义上,physis有开花,发芽、自我生长、自我涌现、自我去蔽、自我表演的意思,它是一切存在者的整体,是总体。在王宏造的路径中,诗性化地思恋大地,思恋与敬畏最初的自然——大地,在画面的路观,包括林中路,河道小溪,呈现了内在化的“自然—诗—思”。


「艺术中国」——王宏造绘画作品赏析


《山村暖阳》

「艺术中国」——王宏造绘画作品赏析


《通向远方的小路》


这种呈现的路径图感在被凝视、被注目中实现去蔽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增强了存在物,也就是我们人主体感觉的在场,就像上述所言,无人之路的疏离感。另外,对王宏造笔下的景观的凝视不是一种死气沉沉又冷却的对象观看,对于日常生活在大地之上,却是在人工城市与景观社会中的现代人类而言,是我们沦入了技术社会,是我们遗忘了存在,人失去了诗意的栖居。风景画家出去采风,漫游于山水之间,身体接受移生动质的游历,嵌裹在万灵有变、万物有灵的生动情境中,一种总体的、有生机的观看之道,通达大地的承纳广度,循环万物之变以洗耀。“聆听四时从大地自身的不断地在此的召唤”, 大地庇护着河流、石头、动物和植物等,目视所至,山川小路,野林槐,丈尺池塘与水洼,皆是我存在与在场的认识之别,此景类似,种种不一。


「艺术中国」——王宏造绘画作品赏析


《被弃忘的玉米地》


「艺术中国」——王宏造绘画作品赏析


《早晨的红树林》


看王宏造的物景,一簇旧屋落,路径周围,是世外桃源·是柳暗花明·是林中一点·寄心在这景里面,端倪这些画时,不妨可以想象下,身处现代钢筋紧绷的社会,在车水马龙的都市中繁复地劳作,某天下午乍然见到王宏造写生的这片群山支流环绕的初春景观,不由得心生宽怀起来。此情此景,如何触动在自然微小中,处处寓意微了,进到“路—诗思—大地”, 敞开地行走在路径中疏明,去蔽和遮蔽,反反复复以得到在场的印象,王宏造在营造这一路径图感上,是有深远意味的。

罗一平


(作者系广东美术馆馆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当代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教授)



「艺术中国」——王宏造绘画作品赏析


《西湖系列之五——傍晚》尺寸:80cm X 100cm


图写乡音

——我的油画风景系列回顾

王宏造/文


近些年,我创作了一批风景画,作品素材主要是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情为母本,田园、远山、小路、江河、村落……生活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很重要,家乡的山山水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既激发了我最初对艺术的感受与热忱,也一直成为我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在这批作品中,我尝试用多层次、多角度、不同视野的表现,将纯粹的绘画性元素与纷繁的风景元素相交融,去阐述自己的乡土情结和艺术认知,让作品真实地反映乡村生活情景,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艺术中国」——王宏造绘画作品赏析


《老房系列——内院》


「艺术中国」——王宏造绘画作品赏析


《老屋系列——祖屋的晌午》


在创作《老房》系列油画作品时,那一幢幢古迹斑斑、荒野、沧桑的老房旧屋,强烈激发了我的创作冲动,我想用一种特殊的艺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构图、色彩、形体、色块等都是作者思想、心态的外在表露。客观物象都是新旧交接、路径曲折、相互重叠,也很多是特有的房中房、门中门结构。在创作中,我会重新认识如何主观截取,对主体与局部、疏密、黑白、画面节奏等方面强调整体写实风格的基础上,要求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来凸显艺术语言的张力。用理性的笔触,有平铺,有堆积,有多层,有肌理和美妙色调有机结合,自由发挥自己的感受来表现油画语言特有的魅力。



「艺术中国」——王宏造绘画作品赏析


《晨之光》


「艺术中国」——王宏造绘画作品赏析


《春韵》


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们在极力模仿自然的观念驱动下,力求真实表达自然、色彩与形体紧密结合,此时的色彩是一种再现性色彩,主要表现物体的固有色。19世纪的印象派油画中的色彩发生了截然的变化,形被削弱,色与光有机结合,自然光线下的色彩世界得到了充分的美丽展现。为了学习研究色彩的多变性和神奇性,寻找符合个人意识的色彩关系和艺术语言,我常常会到户外大自然写生,亲临其境,去观察、体验、认识和研究色彩的微妙变化。我的油画作品,不少是在写生过程中完成的,回到画室基本不做修改,这样既保留了户外写生的那种激情,又有助于保留画面颜色的鲜度及明度。



「艺术中国」——王宏造绘画作品赏析


《花开时节》


「艺术中国」——王宏造绘画作品赏析


《山乡之秋》


「艺术中国」——王宏造绘画作品赏析


《夕阳下的永定围屋》


户外写生并非仅仅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而是人对大自然的一种理想写照和主观概括。在天地山水之间,人与自然、形式与精神、环境与光源、内修与手法都可以通过色彩、画面,展现自己对大自然的认知与情感。这些认知和情感在画室是参悟不出来的。绘画方式不同,产生的艺术效果也不同。构图、色彩是我在作画过程中最要思考研究和表现的部分。为了表现山的气势和韵律,我会把画面的构图画得很满,山的上面留下小块天空,让群山奇峰或现陡然而立之状,或呈奔涌扑面而至之势。在技法上,用有力的笔触及机理刻画山崖峭壁;色彩上以深浓、沉重颜色为主,当中留出小块轻淡颜色。而在表现田野、小路、河流、小溪等,技法则跟上述截然不同。有时会为了达到某种艺术效果及画面本身的审美需要,用与现实景物完全不同的画面,以展示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形成自己的绘画语言。



「艺术中国」——王宏造绘画作品赏析


《家园》

「艺术中国」——王宏造绘画作品赏析


《山区秋色》

多年来,通过不断的学习、追求与探索,我深深体会到,绘画需要情感,但更需抒发情感的技能,尤其要有自己的绘画语言。在研究学习西方大师艺术观念及表现手法时,吸收大师的营养,不断拓展创造性思维和绘画语言,尽最大努力使西方的这种绘画表现形式能与自己的本土风情素材、风景画有机融合。故乡那特有的山村林莽、田野村落、沟渠小路以及民俗风情,将伴随我的创作一路走去。在今后的艺术生涯里,我将坚持“我手写我心”,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不断探索新的审美形式,让自己的油画作品回到乡村,回到原生态、抒真情的世界里。


「艺术中国」——王宏造绘画作品赏析


《家乡的阳光》尺寸“130cm X 160c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