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福建人潛伏國民黨海軍20餘年,多次獲周總理接見

福建日報

一個多月前

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大會

“驕傲!這盛世如你所願!”

這句話刷屏了!

原來是不少網友回看

1949年開國大典視頻

不禁淚目

當時參閱飛機只有17架。

周總理說:

“飛機不夠,我們就飛兩遍。”

今晚的《閩史夜話》要向大家介紹

這位潛伏在國民黨20餘年的

福建人郭壽生

他也參加了開國大典

有一段故事和周總理有關

一起來看——

這位福建人潛伏在國民黨20餘年

  在解放戰爭中,正如陳毅所說“我軍缺少海軍,戰場上吃了不少虧”。隨著全國解放戰爭形勢的發展,人民海軍的組建工作被提上中共中央軍委的議事日程。1949年1月8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目前形勢和黨在1949年的任務》,指出“1949年及1950年我們應爭取組成一支能夠使用的空軍及一支保衛沿海沿江的海軍”。此後,毛澤東明確指示第三野戰軍前敵委員會“在發起渡江戰役的前後,儘快將華東軍區海軍組建起來”。

  同時,中共地下黨也通過福州同鄉關係在海軍中加強策反工作。早年參加中國共產黨,長期潛伏於國民黨海軍中的郭壽生、葉可鈺、何友恪、周應驄等接受黨的指示,在國民黨海軍中秘密開展策反工作……

這位福建人潛伏國民黨海軍20餘年,多次獲周總理接見

  “華東海軍司令部研究委員會”成員合影,前排左起第三人為郭壽生。

  郭壽生,又名景華,福建省閩縣(今福州市晉安區)鼓山鄉後嶼村人,生於清光緒二十七年四月二十日(1901年6月6日)。其父早年當過鄉村私塾先生,母親為家庭婦女。郭壽生3歲承嗣二伯母,二伯母因病去世,又嗣予母舅黃翼雲、黃展雲撫養。黃翼雲、黃展云為同盟會會員,常給他灌輸民族革命思想。

  1916年7月,海軍總長程璧光在上海設立海軍招生委員會,郭壽生獲福建考區第一名,被煙臺海軍學校錄取。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後,郭壽生與同班同學李之龍等發動全校同學、校工和部分士兵上街遊行示威。1920年春,在新文化、新思想的傳播下,郭壽生與李之龍等在煙臺海軍學校秘密組織“讀書會”,組織閱讀《新青年》《每週評論》《資本論入門》等革命書刊。12月,郭壽生參加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成為中國第一批接受馬列主義的知識分子。

他首創海軍紅色刊物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開後,駐上海的中共中央局派鄧中夏到煙臺向郭壽生了解開展兵運情況。一個多月後,“中國勞動組合部”北方分部也派王荷波來與郭壽生晤談。10月,鄧中夏、王荷波介紹郭壽生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指定其為煙臺團組織負責人。11月,郭壽生等人創辦《新海軍》月刊,此為中共在海軍中最早的宣傳刊物,旨在抨擊海軍教育制度,引導海軍青年學生、士兵投入海軍“興革”問題討論,並面向全國各地的海軍學校、練營及艦隊發行,可惜出四期後即被查禁停刊。

  1922年7月,郭壽生從煙臺海軍學校轉到南京魚雷槍炮學校學習槍炮技術。其間,郭壽生在中共浦口黨小組長王荷波的指導下,經常深入津浦鐵路工人中,宣傳“勞工神聖”等革命主張。1923年夏,郭壽生經由王荷波、惲代英介紹,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此後,郭壽生與中共早期領導人聯繫更加密切。10月,應陳獨秀約見,他專程赴上海彙報、研究工作。1925年,瞿秋白、惲代英、王荷波、鄧中夏等人多次在上海與他商議“發展海軍中的革命力量問題”。

  除了繼續領導海軍學校兵運外,郭壽生還建立以開展“新海軍運動”為宗旨的黨團外圍組織“新海軍社”,吸收思想進步、忠實可靠的青年入社,介紹福州籍青年陳任民、陳蔭裳等人入團。隨著“新海軍社”組織的日益擴大,郭壽生制定了統一行動的章程,在煙臺設立總社,在上海、南京、馬尾等處設立支社,在艦艇、岸上各機關設立分社。

兩艦起義被迫中止

  

1926年7月,郭壽生調任“建威”艦少尉候補員,時值國民革命軍開始北伐。10月24日,中共上海區委組織工人武裝起義。先前,郭壽生由羅亦農介紹,與國民黨駐滬軍事負責人鈕永鍵協商海陸軍聯合行動問題,相約先由鈕永鍵派人在高昌廟附近以放焰火為起義信號,接著“建威”“建康”兩艦再向岸上目標開炮轟擊,郭壽生為起義的技術總指揮。

  10月24日凌晨,原定放射的焰火被樹林遮住,軍艦上人員未見信號,不敢貿然開炮,原計劃流產。11月,中共中央軍委書記周恩來抵上海,組織第二次武裝起義。他對海軍的策反工作十分重視,多次聽取郭壽生的彙報。

  1927年初,郭壽生充任海軍江南造船所股員,當時中共領導的上海工人從罷工轉入起義。2月22日晚,郭壽生等人聚集在法租界辣斐德路(今復興中路,1943年前舊名)冠華里啟迪中學內的起義指揮部,起義指揮周恩來要求郭壽生帶領海軍士兵化裝成便衣隊,從黃浦江水路坐小船登上停泊在高昌廟旁的“建威”“建康”艦,再從艦上領取槍械登陸,配合工人糾察隊攻打高昌廟兵工廠。郭壽生認為時間與航程不允許,且需經過孫傳芳軍隊的警戒線。於是,周恩來令郭壽生轉告郭友亨、倪華鑾,要他們保證在下午6時準時開炮。

  郭友亨接到口信,先令進步士兵把守艦上各重要艙口,拘禁軍官,做好開炮準備。可由於當時黨在海軍內的工作還很薄弱,起義計劃不夠嚴密,兩艦行動計劃仍被洩漏,郭友亨被迫於下午5時50分發炮轟擊兵工廠。結果,炮擊10餘發,其中5發落到華界、5發落在法租界,遭停泊在黃浦江上法國兵艦的干涉和監視。市區部分工人糾察隊與軍警發生巷戰,原定由浦東工人坐小輪登上兵艦取得槍械後,上岸攻打高昌廟兵工廠的計劃落空,起義又被迫中止。

“大革命”後失聯

這位福建人潛伏國民黨海軍20餘年,多次獲周總理接見

  各個時期的郭壽生。

上海工人第二次武裝起義失敗後,中共中央和上海區委即於1927年2月23日下午召開會議,要求“海軍要極力保持實力並擴大之”,決定組成“特別委員會”作為第三次起義的最高決策機關,由陳獨秀、周恩來等8人組成。次日晚,“特委會”召開會議,決定組織新的工人暴動,下設運輸、消息、海軍、糾察隊等部門。海軍委員會由周恩來、郭壽生、郭友亨負責,每天接洽。

  郭壽生將“新海軍社”總社秘密設在法租界西門路口福興裡,公開社址設在高昌廟華商電車站起點的舊同善社內,總社的交通處仍在辣斐德路永裕裡66號。郭壽生憑藉這些處所,利用福州同鄉的關係聯絡感情,宣傳北伐,協助從福州返回上海的王荷波到上海江南造船所開展工作,幫助林轟在江南造船所建立工會,派陳嘉謨以海軍代表身份參加上海市民代表執行委員會。

  3月22日,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取得勝利。這時,國民黨右派已經公開走向反動,形勢日益惡化。4月10日,郭壽生奉趙世炎的口信離開上海,於4月14日抵漢口。時值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郭壽生經由陳獨秀聯繫,與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主任鄧演達會面,商議組織長江內的北洋海軍艦艇歸附北伐軍的問題。會商後,郭壽生遂將“新海軍社”總社從上海移設漢口市友益街麗華里7號。此時,在漢口的“新海軍社”組織只有共產黨員王介山等5人,郭壽生帶領他們與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新劇團主任李元龍等人,按照鄧演達的安排,裝扮為盲人,在漢口至上海的商輪上,沿途分別到北洋軍閥的艦艇上聯絡有內線的士兵和不得意的軍官,策動“反蔣”。

  7月15日,汪精衛召集“分共會議”,提出“寧可枉殺一千,不使一人漏網”的血腥口號。由於白色恐怖日趨嚴重,“新海軍社”在漢口無形解體。革命進入低潮後,郭壽生與黨失去聯繫。

再獲周恩來接見

1927年8月,郭壽生返回福州。1928年3月,經舅父黃展雲(時任福建省政府農工廳廳長)介紹,在長樂縣營前模範村擔任“禁菸處”處長。在黃展雲支持下,郭壽生的“禁菸處”“決心大,辦法多,工作細緻”,犯煙癮者只拘留於村設立的自新習藝所,讓他們操作苦工,不需藥物,十幾天可以完全斷癮,幾個月解決不下數十人,取得較好的成效。

  1928年9月,國民黨福建當局藉口福州人力車工會指導員謝瘦秋被刺一案,解除黃展雲農工廳廳長職務(後弄清“謝瘦秋被刺案”與黃無關)。郭壽生隨黃展雲到上海。1929年6月,南京政府海軍部正式成立,郭壽生到海軍部編譯處任職。

  1938年1月,因應抗戰需要,海軍部改製為海軍總司令部,郭壽生為海軍總司令部少校候補員。3月,郭壽生與李庚(黃展雲外甥),陪同黃展雲從重慶乘船去武漢。黃展雲去重慶,是向國民黨中央要求回福建擔任抗戰工作。在路上,他對國民黨不讓其回福建從事抗日表示不滿。得知李庚是共產黨員後,黃展雲希望李庚正式為他聯繫周恩來等中共領導人,要求新四軍給他個名義,並派遣一些共產黨員和他一起去福州,利用自己的地方關係和威望,在福建組織抗日武裝力量。李庚通過蔣南翔(時任中共中央長江局青委副書記)與周恩來會晤,周恩來表示歡迎,但因即將赴延安開會,囑託李庚先留黃展雲,等週會後回來時約談。

  5月,郭壽生在八路軍辦事處受到周恩來接見,周恩來安排他到南京海軍電雷學校開展兵運工作。

周恩來託人轉告

請他歸隊

1948年5月,郭壽生調任國民黨海軍總司令部政工處上校專員。8月,中共中央社會部在上海的負責人吳克堅指示中共地下黨員林亨元與郭壽生聯繫,並轉告:“周恩來同志請你歸隊,為革命繼續工作。”郭壽生當即表示:“請黨分配任務,一切聽黨指揮。”組織決定讓他策動第二艦隊司令林遵率艦配合解放大軍渡江,並往南京聯絡動員原“新海軍社”社員及部分艦艇長起義。

  1949年3月,郭壽生為了躲避國民黨特務的追殺,先離職,後以“賬房先生”為掩護,繼續策動海軍起義。4月4日,解放軍三野副司令員粟裕、參謀長張震奉中央軍委命令,到達江蘇泰州白馬廟鄉,建立渡江戰役指揮部,準備接受國民黨起義投誠艦艇,組建一支保衛沿海沿江的海軍部隊。

  4月20日午夜,解放軍第二、第三和第四野戰軍一部,在西起九江,東至江陰的五百里江面上發起進攻,突破了國民黨的長江防線。4月22日,國民黨海軍總司令桂永清命令第二艦隊司令林遵率艦撤向上海。經地下黨策動,林遵於4月23日凌晨率領“惠安”“永綏”“楚同”“安東”“太原”“江犀”“聯光”“吉安”“美盛”等9艘軍艦,及所屬的第一機動艇隊、第五巡防艇隊16艘炮艇起義,起義官兵1200多名。

  第二艦隊起義的當日下午2時,張愛萍召集海軍(華東軍區海軍)籌備人員在泰州白馬廟開會,宣佈:“華東海軍正式開始工作。”標誌著人民海軍在戰火中正式誕生。5月18日,毛主席、朱總司令給林遵等起義官兵覆電,稱之為“在南京江面上的壯舉”,“是值得全國人民熱烈歡迎的行動”。

  在上海解放前夕,5月27日,郭壽生又參加領導江南造船所護廠鬥爭,挫敗了國民黨的“毀廠陰謀”。由於策反和護廠鬥爭,國民黨曾派人抄了郭壽生的家。9月,解放軍“華東海軍司令部研究委員會”成立,郭壽生從上海到南京任副主任,後應邀赴北京列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並參加10月1日開國大典。

  1950年4月,郭壽生奉命赴北京任軍委會“海軍總司令部研究委員會”副主任,組織人員參加人民海軍關於作戰、敵情問題的研討,協助起草人民海軍的規章制度、條令、條例,審核海校教材;分工負責民國海軍史的研究,撰寫了許多專題材料,對護漁、領海、南沙群島等問題不乏真知灼見;寫信給去臺灣的老同學、老朋友,轉告離臺人員親屬在大陸的情況,呼籲他們脫離蔣介石集團,回到大陸。

這位福建人潛伏國民黨海軍20餘年,多次獲周總理接見

  1955年1月,郭壽生被授予“三級解放勳章”。1961年9月,郭壽生患病住院期間,周恩來曾親往看望。1963年7月,“海軍總司令部研究委員會”撤銷,郭壽生退休回福州,安置於廣積營“海軍村”。1967年3月31日,郭壽生病逝於福州,終年66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