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鋼用在刀刃上,倫納德的球場輪休哲學

如今的NBA中,有兩個MVP的經歷讓人唏噓,且都跟傷有關:一個是杜蘭特,一個是羅斯。

新賽季激戰正酣,但與杜蘭特無關。上賽季總決賽中他提前復出,結果,不僅未能拯救逆境中的勇士隊,還再度受傷,賠上這個賽季不說,還換來難料的未來。

羅斯本賽季前5場比賽場均20+6。但如今的他表現越出色,越讓人為他在公牛時被“過度使用”,導致傷病累累而惋惜。

一個受傷卻急於復出,一個被教練過度使用,都造成悲劇。

相反的案例則是倫納德。新賽季第一個背靠背,28歲、正值當打之年的倫納德卻輪休了其中的一場,也因此被一些網友質疑。

好鋼用在刀刃上,倫納德的球場輪休哲學

但倫納德之所以取得如今的成就,跟他“好鋼用在刀刃上”的輪休哲學密切相關。

寧願輪休,不做球場上的鐵人

對任何一位運動員來說,傷病猛於虎。被傷病徹底毀掉籃球生涯的奧登,因傷病快速隕落的羅伊等,無不是如此。

但在NBA的江湖中,也有一些鐵人。NBA歷史上出場次數最多的帕裡什,長達21個賽季,平均每個賽季出戰76.71場。“郵差”馬龍,職業生涯前18個賽季,其中10個賽季全勤,僅缺席10場比賽。綽號“鐵人”的AC-格林,連續出場1192次,是NBA的紀錄。

現役球員中,詹姆斯幾乎沒受過什麼大傷,也極少缺席比賽,場均上場時間38.6分鐘,排在現役球員第一,且至今從未缺席過一場季後賽。

但倫納德可不想成為鐵人,他在談到輪休時曾稱:“不想太早發力,4-6月的比賽才重要。”養精蓄銳,好鋼用到刀刃上,這才是他的球場哲學。

好鋼用在刀刃上,倫納德的球場輪休哲學

當然,這跟他最初進入的是馬刺隊有一定關係。

2011年,倫納德首輪第15順位進入馬刺,當時球隊還處於“GDP時代”。這支球隊極具競爭力,他們不像有些球隊,使出吃奶勁只為拼一張季後賽門票,而是瞄準的是冠軍。常規賽,這支球隊並不會拼盡全力,他們非常注重對球員輪休和上場時間的控制,甚至曾因一次打客場比賽時讓四大主力輪休,被聯盟罰了25萬美元。

進入聯盟之初,對倫納德來說,更需要的是比賽機會。高中時他的父親不幸去世,此後倫納德將所有的熱情釋放在了籃球場。這個年輕人練得特別拼,以期闖出一片天,他的刻苦一度讓波波維奇對助教發火:“他(倫納德)在訓練館裡練得也太久了,快把他給我趕出去!”

憑藉苦練,倫納德在馬刺隊持續成長,在第三個賽季就一舉成為總決賽MVP。他的身上有了星光,也有了輪休“待遇”。遇到傷病時,就不用說了,波波維奇多數時間裡並不急於讓他復出。倫納德甚至還因牙疼、腸胃炎、背靠背等不同原因而輪休。

2017年,倫納德遭遇股四頭肌傷病,因此長時間缺陣。最終,倫納德和馬刺隊在對待傷病的問題上出現分歧。馬刺認為其已可以復出,但倫納德並不想冒險,希望徹底養好。隨著時間的推移,分歧越來越大,最終分道揚鑣,倫納德加盟猛龍。

好鋼用在刀刃上,倫納德的球場輪休哲學

到猛龍後,球隊視他為掌上明珠,基本上背靠背比賽,倫納德都會輪休其中一場,整個賽季缺席22場比賽。加入快船,新賽季首個背靠揹他又輪休一場。

從2011年至今,倫納德打了472場比賽,但因為輪休和傷病先後缺席174場比賽,出勤率並不高。而因為輪休和對身體的謹慎,他不僅與馬刺鬧過不快,也遭到一些網友的質疑。有網友稱:“從職業生涯開始到現在,因為各種原因及理由,倫納德已經輪休了很多比賽,出勤率可以說在超巨裡屬於偏低的一檔。”也有網友稱:“這個聯盟提到輪休,倫納德當仁不讓的NO.1了吧!”

當然,依倫納德的性格,並不會為外界所影響。就像他說的,4-6月的比賽才重要,而他要做的就是保護好自己的身體,把好鋼用到刀刃上。

兩個FMVP,是其輪休的底氣之源

球員輪休需要滿足幾個因素:其一,球隊具備強大的實力,球員輪休不會較大地影響球隊戰績;其次,教練立足長遠,而不是瘋狂地追求眼前的成績,死命用核心球員;此外,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球員自己願意輪休且具備輪休的價值,讓其輪休,能在未來更好地為球隊做出貢獻。

這其中,前兩個條件是客觀條件,是由球隊和教練決定的。毫無疑問,馬刺隊這兩個條件都具備,也由此開啟了倫納德的“壯年”輪休之路。當然,倫納德在球場上也給球隊帶來了回報,在球場上展現出了自己的價值,而這也進而成為他在猛龍、在快船獲得輪休的底氣。

鄧肯職業生涯最經典一戰發生在總決賽,面對籃網他得到21分20籃板10助攻8封蓋的準四雙數據。不像多數球員在常規賽表現相對出色,鄧肯則是季後賽的表現好過常規賽。他把最好的狀態,都留到季後賽,留到拼刺刀的時候。所以馬刺寧願讓他輪休,以幫助他更好蓄力。

好鋼用在刀刃上,倫納德的球場輪休哲學

倫納德也一樣。他第一次震驚眾人,是13-14賽季的總決賽,那個系列賽面對聯盟中的巨星詹姆斯,他毫不畏懼,表現出色,完全不像一個才在NBA打了三年的年輕人。最後,在球隊有“GDP”三位大佬的情況下,他獲得總決賽MVP。

但當時,畢竟隊中有“GDP”,站在巨人們的肩膀上,有些幸運。

不過,那就像是捅破了一層窗戶紙,這之後,倫納德快速成長,成為馬刺隊新領袖。他每年的季後賽表現都要好過常規賽。16-17賽季,季後賽場均27.7分7.8籃板4.6助攻,投籃和三分球命中率分別為52.5%、45.5%。面對勇士的第一戰,24分鐘13中7,得到26分8籃板3助攻,幫助馬刺一度領先25分之多,然而,帕楚利亞第三節的一次墊腳改變了一切,倫納德賽季報銷,勇士趁機逆轉,並一鼓作氣擊敗馬刺。

倫納德在馬刺時季後賽和關鍵時刻的穩定、出色的發揮,讓猛龍求賢若渴。最終,猛龍對倫納德非常順從,常規賽背靠背輪休,對他們來說樂意接受,最終他們換來了倫納德在季後賽的驚豔發揮。絕殺76人的那記神奇投籃,以及總決賽場均28.5分9.8籃板4.2助攻2搶斷1.2封蓋,帶隊奪得隊史第一個總冠軍獎盃,倫納德也獲得第二個總決賽MVP獎盃。

NBA中的不同球隊有不同目標,有的目標是季後賽,有的則是季後賽取得突破,有的則是衝著冠軍去的。

從馬刺到猛龍,再到快船,倫納德所在的球隊,均是以奪冠為目標的球隊。這樣的球隊,常規賽並不用太較真,季後賽才是他們最在意的。而倫納德以往季後賽出色、穩定的表現,以及收穫兩個總決賽MVP,更成為他常規賽輪休的底氣,球隊自然也願意把“好鋼用到刀刃上”。

輪休與否,保持健康才是關鍵

凡事都難兩全其美,有舍有得。

說到這,很容易想到吉諾比利。筆者從2005年開始喜歡吉諾比利,最初他是球隊首發,後來因為球隊的需要,無怨無悔地甘當替補。

他在NBA打了16個賽季,只有兩個賽季場均上場時間超過30分鐘,平均上場時間是25.4分鐘。跟倫納德一樣,他也同樣輪休過多場比賽。但在季後賽,他曾連續6個賽季場均上場時間在30分鐘以上,各方面數據基本上都要好過常規賽,尤其是05年總決賽,面對銅牆鐵壁的活塞,表現堪稱驚豔。

起初,甚至會為他鳴不平,覺得他如果常規賽上場時間更多,少些輪休,也許不會只進入兩次全明星,

但後來,也就釋然了。如果他出場時間太多,沒有那些輪休,也許會因此出現傷病,他未必能在NBA打上長達16個賽季。同理,鄧肯未必能在NBA打19個賽季,“法國跑車”也很難在NBA“跑”18年。

好鋼用在刀刃上,倫納德的球場輪休哲學

當年羅斯在公牛,如果錫伯杜能像波波維奇一樣減少他的上場時間,讓其合適的時候輪休,羅斯的傷病也許會減少一些。

姚明在NBA的前三個賽季僅缺席2場比賽,范甘迪執教期間,每個賽季都讓這個身高2米26,體重280斤左右的大個子上場30分鐘以上,07-08賽季,姚明的場均上場時間超過37分鐘。如果在其他教練手下,能在常規賽更合理利用他,也許他的職業生涯會更長些。

上賽季,勇士總決賽落後時,杜蘭特提前復出,如果像當年老尼爾森拒絕諾維茨基冒險上場一樣,也許杜蘭特受傷、本賽季報銷都可以避免。

因為輪休,對傷病的保守,倫納德受到部分網友的質疑,跟馬刺鬧出過不快,但結果是,他依然很好地保持著健康,尤其是季後賽(除了帕楚利亞踮腳那次),並在季後賽中很好地回報了球隊。所以於他而言,當初做的那些選擇都是最適合自己的。

有人看重眼前,有人看重長遠。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從這個意義上說,不光是當初在馬刺時對傷病的慎之又慎,還是在猛龍和快船堅持輪休,倫納德“把好鋼用在刀刃上”的哲學讓他受益匪淺,讓他獲得了總決賽MVP,讓他取得了如今的成就。

輪休還是不輪休?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AC-格林、馬龍、帕裡什,他們幾乎沒怎麼缺席比賽,被稱為“鐵人”,也在NBA賽場照樣征戰多年。

杜蘭特、羅斯們,因為帶傷上陣,或“使用過度”,而遭遇傷病的悲劇。

倫納德因為輪休和身體遭遇傷病時的慎之又慎,在季後賽得以展現自己更大的價值。甚至詹姆斯上賽季也曾輪休,本賽季場均上場時間為生涯新低。

好鋼用在刀刃上,倫納德的球場輪休哲學

總之,不管輪休,還是不輪休,能讓自己遠離傷病,保持健康,像倫納德一樣,把好鋼用到刀刃上,這才是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