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決定命運:大唐最強藩鎮魏博為何沒有在唐末亂世中脫穎而出?

眾所周知,“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在平定“安史之亂”的過程中,為了儘快結束叛亂,唐廷對願意歸順朝廷的安史舊部優待有加,非但沒有追究這些將領的附逆之罪,還讓他們仍領舊地,“招還散亡,治城邑甲兵”,並由此逐漸形成了實際割據一方的河朔三鎮:魏博、成德和盧龍。之後經過唐代宗、唐德宗、唐憲宗等朝征討,屢順屢叛,最終在唐穆宗之後形成了以共同承認“河朔故事”的穩定關係,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奉唐天子為正朔,各路藩鎮依據唐朝控制程度的強弱坐擁不同地位的政治格局,相對穩定地延續長達150餘年。但是,隨著唐末黃巢起義橫貫大江南北的衝擊,唐廷實際上已經喪失了對絕大多數藩鎮的實際控制權,這一格局瀕臨瓦解。

在這種情況下,各藩鎮權力日益擴張,藩鎮獨立化的傾向愈發明顯。在從以唐天子為共主的秩序向強藩逐鹿時代過渡的大背景下,原本獨立性最強、軍事力量最強的河朔三鎮,對當時天下政治軍事格局產生了舉足輕重的影響。作為天下最強藩鎮的魏博,坐擁天下強兵“天雄軍”,卻最終敗給了實力一般的朱溫,沒有能夠在唐末亂世中脫穎而出。本文打算分析唐末魏博藩鎮力圖趁勢爭霸天下的舉動,並對魏博放棄競逐天下的原因詳加分析,最後對魏博如何走向衰落略作闡述。

魏博節度使韓簡出兵爭奪天下,卻被魏博牙軍所止

魏博之所以被稱為“天下第一藩鎮”,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其甲兵強盛,其中最精銳的部隊被稱為“牙軍”。魏博牙軍形成於安史之亂被平定後不久,當時魏博節度使田承嗣挑選精兵五千人組建牙軍,對牙軍官兵優待有加,用於親衛。由於牙軍世代父子相襲,加上親朋關係盤根錯節,時間久了就變得驕橫,一旦節度使沒有滿足他們的經濟訴求,經常誅殺節度使三族另立新主,自唐穆宗時期史憲誠以來多位節度使都是被牙軍所擁立,又被其逐殺。世人皆稱:“長安天子,魏博牙軍”,魏博牙軍逐漸凌駕於節度使之上,節度使不過是牙軍的利益代理人,魏博牙軍成為左右魏博政治走向的主導力量。

性格決定命運:大唐最強藩鎮魏博為何沒有在唐末亂世中脫穎而出?

藩鎮示意圖

性格決定命運:大唐最強藩鎮魏博為何沒有在唐末亂世中脫穎而出?

河朔三鎮

性格決定命運:大唐最強藩鎮魏博為何沒有在唐末亂世中脫穎而出?

田承嗣

“初,田承嗣鎮魏博,選募六州驍勇之士五千人為牙軍,厚其給賜以自衛,為腹心。自是父子相繼,親黨膠固,歲久益驕橫,小不如意,輒族舊帥而易之。自史憲誠以來皆立於其手。”(《資治通鑑·唐紀》)

廣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二月,自廣州一路北伐的黃巢起義軍攻陷長安,唐僖宗倉皇西逃,唐廷已失去了對天下的控制。在這樣的亂世中,魏博節度使韓簡野心勃勃,打算利用唐僖宗避難於四川之際,趁機擴張地盤,為爭霸天下奠定基礎。於是,中和元年(公元881年),韓簡以討伐黃巢為由,率三萬精兵南下,攻取河陽。此時的河陽被投降黃巢的諸葛爽佔據,韓簡此舉師出有名,諸葛爽很快就棄城而逃。但是,在留下兵馬駐守河陽之後,韓簡趁勢“北掠邢、洺而歸,遂移軍攻鄆”,並殺死鄆帥曹全晸。這無疑是公認與朝廷對抗的舉動。

“時僖宗在蜀,寇盜蜂起,簡據有六州,甲兵強盛,竊懷僣亂之志,且欲啟其封疆,乃舉兵攻河陽,爽棄城而走。簡遂留兵保守,因北掠邢、洺而歸,遂移軍攻鄆。鄆帥曹全晸出戰,為簡所敗,死之。”(《舊唐書》卷181)

曹全晸被殺後,部將崔君裕收拾殘部,固守鄆州。韓簡圍攻鄆州半年未能攻下。與此同時,諸葛爽趁機又奪回了河陽城,並驅逐魏博守將趙文㺹。韓簡連續驅使魏博軍隊作戰,激化了牙軍與將帥之間的矛盾。中和三年(公元883年),韓簡移兵攻打河陽,在行至新鄉的時候,部將樂彥禎率牙軍奔回魏州,致使韓簡被諸葛爽擊敗。韓簡單騎逃得性命,憂憤不已,疽發背而死。魏博牙軍趁機擁立樂彥禎為節度使,樂彥禎在位期間,遵循牙軍的集體意志,主要採取固城自保的策略。

“鄆將崔君裕收合殘眾,保鄆州。簡進攻其城,半年不下,河陽復為諸葛爽所襲。簡因欲先討君裕,次及河陽,乃舉兵至鄆,君裕請降。尋移軍復攻河陽,行及新鄉,為爽軍逆擊,敗之。簡單騎奔回,憂憤。疽發背而卒。”(《舊唐書》卷181)

魏博牙軍放棄競逐天下的原因分析

韓簡之所以遭到魏博牙軍的背叛,最終使得魏博基本上退出了強藩爭霸天下的行列,究其原因,主要在於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唐廷雖權威衰落,但名義上奉天子為共主的政治秩序在短期內仍然得到魏博軍民的認可。應該承認的是,韓簡試圖憑藉武力爭霸天下的舉動,在當時的亂世之中無可厚非,從軍事角度看,他奪取河陽可以進而威脅東都洛陽,攻打邢、洺二州,也是為了鞏固魏博的戰略地位,軍事策略相當正確。但是,唐廷與河朔三鎮之間關於“河朔故事”傳統的共識已經持續了一百五十多年,在河朔三鎮內部根深蒂固。這一共識使得河朔三鎮在“不入版籍、不輸貢賦、自委官吏”的同時,還要通過擁立唐朝皇帝來獲得自己的政治合法性,名相李德裕就曾指出“河朔兵力雖強,不能自立,須借朝廷官爵威名以安軍情”。因此,韓簡公然攻打臨近藩鎮,殺死朝廷節帥甚至心懷奪取天下之心的舉動,無法得到魏博軍民的認可和擁戴,一旦戰事曠世日久,魏博軍隊內部就會產生裂痕,無法形成爭霸天下的有效動力。

第二,魏博藩鎮軍隊的保守性和地域依附性,使得其拘泥於割據一方的政治地位,過於追逐經濟利益,缺乏進一步競逐天下的動力。從魏博牙軍的形成和發展情況看,牙軍是一支依靠依靠豐厚賞賜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職業僱傭軍,其“父子相繼,親黨膠固”,主要成員來自魏博本地,內部異常團結,具有很強的地域依附性,再加上牙軍非常看重節帥的賞賜和從戰爭中獲得的經濟利益,一旦發現自己無法獲取足夠的經濟利益,就會發動兵變更換新主。此外,由於牙軍的地方依附性很強,上百年來都是如此,他們往往不願意遠離本土作戰,具有內在的保守性,“軍門父子,姻族相連,未嘗遠出河門,離親去族,一旦遷於外郡,生不如死”。這樣一來,韓簡試圖揮兵爭奪天下的想法就與魏博牙軍的保守性與地獄依附性背道相馳,雙方之間的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牙軍又會故伎重演,選擇逐殺節度使以維護自身的經濟利益。

魏博在唐末亂世中走向衰落

自韓簡悲憤身亡後,魏博牙軍擁立樂彥禎為節度使。樂彥禎在位期間,“志滿驕大,動多不法”,先是加固擴建魏州城,“一旦徵六州之眾,板築羅城,約河門舊堤,周八十里,月餘而畢,人用怨諮。”樂彥禎大修羅城,勞師動眾,激化了魏博內部矛盾;後又坐視其子樂從訓襲殺途經魏州的義昌節度使兼中書令王鐸,據《北夢瑣言》記載,王鐸途經魏州時,樂從訓貪王鐸女妓,幕僚李山甫報不第之恨,先伏兵於漳南高雞泊,待到王鐸到來,包圍並殺死王鐸,搶掠了所有資財。由於王鐸素來名望很高,魏博軍民對樂從訓深表不滿。

觸動牙軍最深的是,樂彥禎有感牙軍驕橫難治,命其子樂從訓“召亡命之徒五百餘輩,出入臥內,號為"子將",委以腹心。”,希望藉機培養新的護衛,打算用來取代牙軍,這就不可避免地招致了牙軍的反感,“軍人藉藉,各有異議”,這就使得樂從訓與牙軍的矛盾激化,迫使樂從訓逃到相州,樂從訓被樂彥禎任命為相州刺史。不久之後,牙軍發動政變,囚禁樂彥禎,樂彥禎很快“憂憤一夕而薨”,牙軍擁立都將趙文㺹知留後事。樂從訓聞訊後從相州率三萬大軍來到魏州城下,留後趙文㺹按兵不動,牙軍將士都懷疑害怕,於是牙軍再次發動政變殺死趙文王弁,由於牙軍結構鬆散,每次變故都必須從將校階層擁立一人為帥,殺掉了趙文王弁之後,很難再找到合適的人選。此時,中下層軍官羅弘信自告奮勇站出來,被推選為主帥。

“軍人聚呼曰:"孰願為節度使者?"弘信即應之曰:"白鬚翁早以命我。"眾乃環而視之,曰:"可也。"由是立之。”

羅弘信率軍出戰,擊敗了樂從訓,將他驅逐到內黃,又在次月進攻樂從訓於洹水,殺死樂從訓,“梟從訓首于軍門”。由此羅弘信掌握了魏博的軍政大權。在擊敗樂從訓的過程中,魏博羅弘信與宣武藩鎮朱溫交好,並因此出兵幫助朱溫對抗河東李克用,使得李克用大為惱火,每年都要出兵進攻相州和魏州,魏博很是煩惱。光化元年(公元898年)九月,羅弘信去世,其子羅紹威繼承父位為留後,並得到了朝廷的認可。羅紹威也對牙軍的驕橫跋扈很是不滿,“雖以貨賂姑息,而心銜之”。羅紹威在位第二年,幽州節度使劉仁恭率十萬大軍攻陷貝州,長驅直入進攻魏州。羅紹威向朱溫求援。朱溫派遣大將李思安和葛從周援助羅紹威,大敗幽州軍隊。從此之後,羅紹威感念朱溫的援助之恩,合從景附。

性格決定命運:大唐最強藩鎮魏博為何沒有在唐末亂世中脫穎而出?

朱溫

天佑二年(公元905年)七月,牙軍裨校李公佺發動叛亂,羅紹威僅以身免,李公佺出逃滄州。羅紹威由此更加恐懼,派遣使者向朱溫求援,密謀除掉牙軍。面對天賜良機,此時朱溫的女兒嫁給羅家,剛去世不久,朱溫派遣長直軍校馬嗣勳以協助處理朱溫女兒喪事為由,挑選精兵千人,秘密在隨行車中藏匿兵甲進入魏州。

羅紹威與馬嗣勳會合,決定誅殺牙軍。為了防止牙軍兵士反抗,羅紹威事先派遣心腹潛入武庫將牙軍的盔甲和弓弩盡數破壞,並於公元天佑三年(公元906年)正月十四日夜,率自己的奴僕數百人與馬嗣勳聯手進攻牙軍。當時宿於牙城的牙軍數千人打算應戰發現弓甲皆不可用,最終被全部誅殺,連同牙軍家屬八千家,無一漏網。“紹威帥其奴客數百,與嗣勳合擊牙軍。牙軍欲戰而弓甲皆不可用,遂闔營殪之,凡八千家,嬰孺無遺”(《資治通鑑·唐紀》),除了延續二百年的牙兵之患。這使整個魏博的軍隊都恐懼起來。一時間,“六州之內,皆為讎敵,累月平之”。羅紹威雖然如願以償地除掉了魏博牙軍,但也使得魏博軍力元氣大傷,實力嚴重受損,不得不依附於朱溫,魏博由此衰落下去。大唐最強藩鎮的名號就此成為明日黃花。

尾聲

憑藉魏博六州的地利優勢和牙軍的勇武善戰,在“安史之亂”被平定後,以魏博為代表的河朔三鎮得以保持半獨立地位一百五十多年,牙軍也因此在魏博攫取了巨大的經濟利益,成為魏博實際的主導力量。但是,正所謂“成也蕭何敗蕭何”,由於過於依賴本地經濟利益,魏博牙軍形成了保守的地域性格,不願意走出河朔,在亂世中爭霸天下,反而在不停的內訌中走向了衰落。而原本實力平平的宣武藩鎮朱溫嚴重影響了魏博的走勢,並藉機最終廢黜了唐朝皇帝,建立了後梁政權,開啟了“五代十國”時代。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唐紀》、《舊唐書》、《北夢瑣言》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