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陷落时的帝国大厦保卫战,为什么都是外籍志愿军在做最后抵抗?

路106路


帝国大厦没那么重要

说点颠覆认知的事儿吧,其实当时苏军玩命攻打的“帝国大厦”只对他们自己有象征意义。因为纳粹的议会和总理府全都不在那,对德军来说那里就是一个堡垒,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意义。

1933年1月30日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时他还不是国会议员,任命发出的第三天兴登堡就下令解散第七届国会了。下一次国会召开时帝国大厦已经烧了,新一届议员大会是在科罗尔剧院举行的。

后来纳粹党彻底掌权,所有国事会议必须由纳粹党员参加并决策,议会完全啥蛋用了。纳粹党懒得回来开会,就继续留在科罗尔剧院,原来的帝国大厦被改成了展览馆+真空管生产厂+医院妇产科......

所以希特勒压根没在那开过一次会、发表过一次讲话、作出过任何重大决策。他的大部分政治军事行动都是在位于沃斯特拉大街上的新帝国总理府做的,在威廉大街上的旧总理府他都给希姆莱办公了,何况所谓的帝国大厦。

诺德兰师没那么强

题主提到的外籍志愿军应该是党卫军第11装甲掷弹师,代号“诺德兰师”,但是现代很多人把它和党卫军第5装甲师“维京人师”给弄混了。维京人师才真的是党卫军王牌,从巴巴罗萨行动一直打到战争结束投降。1944年1月那种惨烈局面下还能从毛熊的重重包围中杀出去,继而参加1945年的“春季觉醒行动”。

而这个诺德兰师是在1943年3月从维京师里分离出去的一个团,补充了一个挪威团加一个丹麦团,再参合进去点匈牙利人组建的。他们大部分都是新兵,其实没啥战斗力,初次上阵打那瓦尔战役时只能用来对付苏军的袭扰。

之后打坦能堡战役,指挥官舒尔茨加两个团长直接被毛熊给挂掉了,1945年1月才好不容易从海上逃到了德国。到柏林打外围攻防的时候又被毛熊的钢铁洪流糊了个满脸花,一个苏联小兵俘虏三个爆破手的事儿都出了。

逃回柏林城内后,大约320名左右的法国人党卫军没处安置,就近加入了他们,算是完成了兵员补充,很快又被安排到赫尔曼广场参与防守。在那里他们抵挡了苏联渗透部队48小时,注意!是渗透部队哦!

到了4月27日毛熊开始总攻的时候,当天就把他们炸出了阵地,退到齐塔德勒地区,第二天就把他们再次打散,分别退进了国会大厦(帝国大厦)和旧德国总理府。所以这帮哥们守帝国大厦根本不是为了与帝国同在,压根就是被毛熊打的没处跑了,只能去那里协防。

帝国大厦攻防战

4月29日凌晨,苏联第三突击军抵达了施普雷河北岸的莫尔特克大桥,德军则在大桥南岸的工事里严阵以待。帝国大厦已经遥遥在望,这时毛熊发现两件很可悲的事情,他们觉得有点蛋疼。

第一,帝国大厦并非孤立的建筑,它建立在一个三面环水的广场上,广场内还有盖世太保总部等其他建筑,这些建筑互为犄角形成数道交叉火力网,突破起来很麻烦。第二件事是大桥结构受损,他们的大炮没法用,修好桥才能有炮火掩护。

德国这边也很闹心,这片工事里挤满了被压制进来的士兵,国防军、党卫军、警察、少年冲锋队,互相都不认识,别说配合,连统一指挥都难。

4月29日黎明苏军在没有重火力的情况下发动了进攻,他们先是攻陷了盖世太保总部,但在德军屋顶炮火的轰击下实在没法还击,只能又撤了出来。毛熊们郁闷的退回莫尔特克大桥,专心开始修桥。

4月30日早六点大桥修复,在重炮的掩护下苏军开始进攻,先后占领了盖世太保总部和国会大厦侧面的辅楼。15:30左右,希特勒于新总理府地下掩体内自杀,临死前下令允许守军突围,消息于17:00左右传达到帝国大厦,守军开始突围,但在苏军的重火力覆盖下突围的德军十不存一。

夜间20:00左右,苏军攻入帝国大厦,并且很快在楼顶升起镰刀斧头旗。但大厦从1933年焚毁后一直没怎么使用,里面全是瓦砾堆,不少残余且没得到突围消息的德军躲进房间里继续抵抗,苏军只好一个屋子一个屋子的清理。

到了5月2日,清理工作全部完成,苏军彻底占领这座只对他们有象征意义的大楼,同日德国无条件投降,苏联红军占领新总理府。为了宣传胜利,他们摆拍了那张著名的《红旗升起在德国国会大厦》,之后还PS掉了士兵的手表......

后记

很多人说起了毛熊在柏林的军纪败坏,吐槽机到不是想给他们洗地,但这事儿真需要分开说。最开始毛熊进攻的主力部队军纪还是不错的,他们会清理马路恢复交通,修理水管继续给市民供水,还会开食堂给饿肚子的市民浓汤喝,颇有点人民武装的意思。

可是后续部队到来时事情就全变了,俄罗斯历史学家奥列格·布尼茨基广泛访问了当时的战士得出了个事实,后来大规模的凌虐并不是早就怀有报复之心,基本上算是临时起意,原因也挺逗逼的。

那些后续部队大部分是没出过国的工人、农民临时征召组成的,他们长期接受的教育是布尔什维克好,熊窝是人间天堂,外国老百姓只有失业、饥饿和残酷剥削,一个个惨的要死。

这帮孩子怀着解放者的心情来到德国后才发现人家活的比他们滋润多了!被自己头目欺骗已经够窝火了,继而他们又想不通另一个问题,你们都过的这么好了,为什么还要侵略我们?于是满腔怒火终于化成了惨烈暴行......


总结起来吧,题主其实出了个伪命题,帝国大厦攻防战中并非只有外籍自愿军拼死抵抗。守军即不完全是外籍,而且没拼死抵抗,除了从地下室里突然跑出来的一支国防军外,基本没给毛熊造成太大的麻烦。扯淡完毕......


历史吐槽机


先得澄清一点,国会大厦保卫战被过度神话了。这里纠正一下大家的常规认知。

据史料记载,第一、对抗苏军的并非只有武装党卫队外籍军团;第二、德方并非全军覆没,死战到底无一人投降。事实是,最后有人选择冒死撤退,也有人举手做了俘虏。

首先,守卫国会大厦的并不完全是SS(武装党卫队),更不可能“都是外籍志愿军”。

除了武装党卫军,也有大量的国防军邓尼茨营的海军学员、空军(此时德方已经丧失了制空权,同时也被打回内陆,所以,飞行员,甚至潜艇兵都直接当步兵用了)和柏林当地老百姓组成的人民冲锋队(下图);德国军队在国会大厦并非没有战斗到最后一人,而是主动撤离了国会大厦,德国守备部队也并非无一人被俘。关于国会大厦战斗的最后阶段的描述,引用外文资料: about 100 of the last German combatants surrendered. A further 300 defenders were dead and another 350 were already lying wounded in the basement. Finally, on May 2, 1945, the Red Army was able to control the whole building......

造成这种印象,可能是因为此时,外围的国防军被打撒,加上丧失了制空权,无法集合来给柏林解围。所以,到了柏林战役后期,最后一支成建制的德军部队——武装党卫军“诺德兰”第11装甲掷弹兵师成了战场上的主角。

诺德兰师主要由来自北欧的志愿兵,丹麦和挪威人很多,后来又补充了从东线撤退下来的爱沙尼亚人,加上了少数法国、荷兰、比利时志愿者。也算是成员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共同理想(当然是邪恶的)走到了一起。此时,这些外籍军团几乎找不到退路,不管向谁投降都是死,作为叛徒,自己的国家也回不去了,加上所谓的坚定的信仰,宁可战死也不投降,甚至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把自己绑在机枪阵地上继续玩命打。

所以,诺德兰师名声太大,让后人感觉哪儿哪儿都是它的身影,什么英勇的事迹都跟它有关。


在国会大厦战役中,苏军在外部用炮火轰,坦克递进射击、送到窗口往里面打,压着火力冲进国会大厦。冲进国会大厦的是苏联红军第150师——现在,每年俄罗斯胜利日红场阅兵,150师的旗帜都是摆放在最前面的,以纪念最早冲进国会大厦的光辉事迹。

第一天,4月28日,红军小股部队已经冲进去了,但遭到顽强的抵抗。

红军攻进之后,重火力施展不开。双方先是用冲锋枪互相扫甚至拿反坦克的火箭筒(铁拳)在房间里面互相打。每个房间都在格斗,打完子弹,有些人甚至抱在一起肉搏,拳头互殴、牙齿互咬.......

第二天,红军再次向国会大厦发起冲击。红军潮水般一层一层往上攻,艰难的攻到楼顶。又玩命打了一天一宿,4月30日晚,苏军最终冲上了国会大厦的楼顶。为了纪念这一光辉时刻,隔天摆拍了下面的照片。

这张照片大家都喜闻乐见。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图被精心PS过。原来,拍摄时,苏军士兵的两只手腕上都戴着bling,bling的大手表,所以,在照片发表之前,在胶片上做了手脚,手表就消失了.....

不太严谨的粗略来看,整个柏林保卫战可以总结成:部分国防军的纳粹死忠+党卫军的残余部队+炮灰“人民冲锋队”+残余坦克,突击炮若干+各种stg44,毛瑟98k,铁拳,柏林人民居家自留武器,少部分虎式,豹式+其余从各地赶来增援的部队(量不大,多死于外围或者选择投降)+所谓的“精神力量和坚定的意志信仰”=苏军伤亡30+万

所以,苏军费了这么大劲,才取得胜利,自然得好好的犒劳自己了,这就苦了德国的老百姓。详情大家可以看看电影《柏林的女人》。

除了可劲的抢,可劲的糟,可劲的发泄兽欲以外,苏军还喜欢到处涂鸦,破坏文物啥的。比如下图,苏军官兵在德国国会大厦的墙壁上题字以纪念“到此一战”,这密密麻麻的,来晚了估计都没地方写了。

还有,前面提及的诺德兰师等武装党卫队外籍军团,他们也没有真正与第三帝国“同归于尽”。

除了战死的,还是有不少人找到了活路。投降苏军的大多拉到西伯利亚去挖坑,一部分劳动至死,剩下的在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为了跟西方“示好”,全给放了。(已经并入苏联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这些波罗的海三国士兵除外)

还有一些更走运,涉险越过了易北河,向西线的英军投降。只要不是犯了“反人类罪”(虐待战俘,屠杀平民等等),仅参与作战任务的普通武装党卫军(非盖世太保)被定义为了战俘,而非战犯,只是随便关了一段时间就放回家了。毕竟,在战俘待遇上,二战时期的英军是最人道的,比较规矩的执行了《日内瓦公约》。

说到这儿,事儿还没完。

在第三帝国时期,希特勒曾经颁布过政令——无论国籍,党卫军成员都可以像其他国防军军人一样有权获得养老金。

所以,战后,这些前党卫军外籍志愿军们到了一定的年龄,竟然可以领到联邦德国政府发给的养老金。理由呢,也算说的过去,作为当时德国的官方行为,纳粹政府虽然反人类,那也是合法民选政府,德国后续政府自然需要履行承诺。


(武装党卫军诺德兰师老兵在搞“战友会”,还大大方方的接受媒体采访)

而且,每笔养老金计算的还特别认真。比如,比利时籍的党卫军战后以叛国罪被关进了本国的监狱,德国社保机构还把他们在监狱里被监禁的年头折算进了退休前的工龄,每人每月可领取数额从425欧元到1275欧元不等的养老金;然而,在二战中,被强迫在德国做苦力的比利时劳工,战后每个月获得的经济补偿却只有区区50欧元。

最值得同情的倒是德国纳税人,辛辛苦苦挣的钱都被政府用来给“外人”发福利了~二战犹太受难者的补偿年金、外籍党卫队老兵退休金,还有近几年大量涌入的各色难民……

本人文章一律原创,拒绝他人抄袭、任意转载,如遇到类似“白鹿野史”这种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诉到底!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事实上,在帝国大厦保卫战中不仅仅只有外籍士兵。当然,外籍士兵在其中不在少数,他们作战英勇,战斗力强悍,所以给世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们之所以如此拼命死战,宁死不降,除了他们对于忠诚于希特勒之外,还因为这些外籍志愿军已经无路可退,他们无论如何都难逃一死,所以他们经过种种考量,为了一线生机拼死一博。




帝国大厦保卫战其实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乎其神,不是德军士兵都战斗到最后一刻,但是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士兵肯定也不在少数,不然苏军也不会付出如此巨大的伤亡代价。保卫战中,还是有不少士兵知道战斗已经没有任何胜利的希望,他们为了获得生的机会,而选择放弃。




为了快速的占领柏林,苏联集结了300万大军进攻柏林,柏林如何能抵抗苏军300万的进攻,不过只是在做没有意义的抵抗。德军的领导人们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无非是希望能抵抗一天算一天,除了这样,他们也不知道还能怎么办。





守卫帝国大厦的德军一共有1500名士兵,其中1000名是德国人,500名是外籍士兵,外籍士兵之所以为纳粹卖命,还是因为希特勒的宣传能力太强。希特勒对外宣称日耳曼种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种族,不过日耳曼人毕竟势单力薄,为了获取其他人的支持,他对外扬言,只要能够证明自己是优秀的人,便能加入日耳曼人,所以这群外籍士兵才为纳粹疯狂卖命。


麦地传奇


很多人不了解德国历史,特别是一战后的德国历史,用邱吉尔的话说,“凡尔赛条约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德国人一定会报复的”。

德国立国是靠普鲁士的“骑士精神”打出来的,是靠义务教育建出来的,是靠科技兴国富起来的。

“凡尔赛条约”剥夺了普鲁士的土地,打击了德国人的自信,压制了德国人的生存空间,面对科技不如德国的英法联军,德国人是从心里不服气的。

“凡尔赛条约”是德国商人出卖了德国军人,本不该接受这么耻辱的条约,可是德国商人控制的政府却接受了,也就有了后来希特勒上台整治商人的政策。

希特勒的出现只不过顺了民意,当时德国人是想打仗的,不想被“凡尔赛条约”控制经济发展,军队发展建设,才让不是德国人的希特勒上台。

希特勒如果没有在一战中为德国浴血奋战,得到铁十字勋章,是不会被德国人选为总理的。

希特勒废除“凡尔赛条约”,扩军备战收复失地,也是德国人支持的。

所以二战失败后,德国人民并没有全都怪罪希特勒,还是愿望承担战争破坏赔偿的责任,比日本人有觉悟。

希特勒带领的国防军并没有向日本鬼子那样实行“三光”政策,并没有实行“巴黎大屠杀”,并没有实行“焦土政策”,远比日军,苏军文明多了。

苏军进入柏林,实行“焦土政策”,实行杀光抢光烧光政策,实行奸淫掳掠政策,连小女孩都不放过,默克尔都是受害者之一。

放开政治倾向不说,做为有血性男人都会挺而出,宁可站着生也不跪着活,去和苏军拼命。

很多中国人不理解普鲁士的“骑士精神”,以为是被宗教洗脑的傻瓜,其实那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化身。

美国建军也是师从德国普鲁士,也信奉“骑士精神”感招,也有十字勋章,才能让美国军队团结在一起。


光芒万丈34957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看见这个题,守仁君最先想到的是《使命召唤5》里的最后一关,就是帝国大厦保卫战。

游戏里这仗打的艰苦,历史上这场仗也相当惨烈。

当时驻守国会大厦的有1500多人,1000党卫军,500外籍志愿军团。这一千五百人并非是接收上级命令被布置到这里的,他们是自愿前往保卫国会大厦,当时德军兵力并不允许在帝国大厦里也布置守卫,海因里希中将将党卫军分散布置在蒂尔花园区之后就没有什么多余的兵力往国会大厦布置人了。

所以当苏联人突破蒂尔花园区的防线进入国会大厦前广场时,他们认为国会大厦不可能有人防御,于是便派了几百人进行试探性冲锋,结果刚踏入广场,就被帝国大厦里的mg42全部射倒在地。

攻克帝国大厦的战斗持续了两天,这两天里,苏联人用士兵大规模冲锋,用坦克集群攻击,用火炮部队进行轰炸,最终苏联人冲进帝国大厦一层,用肉搏战,甚至直接把重机枪抬进房间里,隔着墙直接扫射,一间一间房屋进行争夺。最终将苏联国旗插到帝国大厦圆顶。守卫帝国大厦的德军几乎无人生还。



保卫帝国大厦的士兵里面有三分之二都是党卫军,保卫帝国大厦是他们的职责。这群党卫军里有其它国家的德意志族人他们接受希特勒的种族理论而志愿加入党卫军。另外有三分之一的人是真正的外籍军团,也就是说保卫帝国大厦的外籍军人并没有题主说的这么多,也就五百人,不过当时也正常,想想看,一个奥地利人带着他的党派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把德国从一个弱小的一战战败国带向了欧洲巅峰,当时崇拜希特勒和被其思想感染的人绝对不在少数。当时北欧地区,法国,英国,荷兰等各国都有许多人志愿加入德国外籍军团。留下五百死忠保卫帝国大厦也不是什么很特别的事。


守仁读仁


柏林战役期间,参战的党卫军外籍志愿者大多属“诺尔兰德”和“查里曼大帝”师,以瑞典、丹麦、挪威、比利时、荷兰、法国、爱沙尼亚人居多。帝国大厦保卫战,是否就外籍志愿者呢?当然是否定的答案。



参加帝国大厦战斗人员编为巴比克混编战斗群,指挥官巴比克,人数500人。有罗斯托克海军军校学员、腾伯霍夫机场地勤人员、飞行员、飞行学员、人民冲锋队成员、党卫军再加上大厦前国王广场上的德国空军三支高炮分队。30日战斗过程中“Z” 区防御司令蒙克支援了个约300人“莱茵”战斗群,这些人部分进入帝国大厦。大厦地下室战斗前另有500名伤员。



5月1日上午9时巴比克在德军一上校和翻译陪同下向苏军投降,被人从后打了一黑枪。整个帝国大厦保卫战死者为200人,800余人走出地下室和大厦向苏军缴械。但大厦仍残留不愿投降者,苏军于5月2日肃清。

流传什么1500-3000党卫军战死帝国大厦,无一投降,也就德粉蒙上双眼塞上耳朵鼓起喇叭自娱自乐自吹自擂!

柏林城内的外籍党卫军有些也活到了战后,譬如“查里曼大帝”师至少50法国人劫后余生,出版了相关书籍。帝国大厦指挥官巴比克始终拒绝新闻记者的采访,对战斗经过未置一词。蒙克被苏军俘虏,还一度是座上宾。


历史扒粪机


小小小百科全书观点!

实际上很多人对于党卫队或者说党卫军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很多人认为党卫军都是那些迫害犹太人的武装警察。但实则不然。党卫军分为普通党卫军和武装党卫军。普通党卫军的职责确实有迫害犹太人这么一项使命。但武装党卫军实际上就是真正的军事化部队。一支从党卫队中选出来军事化部队。党卫军武装部队实际上战斗力比大多数国防军还要强大,党卫军参与了战争期间德国几乎所有的重大战争。尤其是其中的翘楚帝国师、骷髅师和警察师。这三支党卫军王牌部队可以说是经历过德国绝大多数的艰苦残酷的战役。而三大王牌师可以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而当年盟军进攻德国本土的时候,保卫德国或者说保卫帝国大厦的可不止是外籍志愿兵团。外籍志愿兵团只能算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主要的保卫力量还是德国军人。有国防军也有党卫军。当然了也少不了外籍志愿兵。而国会大厦由于是重中之重。所以德国方面安排了精锐的党卫军部队守卫帝国大厦。而在保卫帝国大厦的1500名士兵里。有1000名是党卫军士兵。其余500人则是外籍士兵。这1500人最后基本上是尽数战死。尤其是这些外籍士兵打的更是凶猛。没有人知道他们是为什么。而这段历史也被掩盖在历史长河之中。



但我个人认为,他们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信仰。为他们的领袖而战。实际上希特勒是一个十分出色的政治家。也十分具有个人魅力。除了德国人之外,很多国家的人民崇拜希特勒愿意追随并且为希特勒付出生命。党卫军的前身党卫队是希特勒的个人护卫队。之后因为规模扩大改名为党卫军。虽然党卫军权利范围扩大了,但其中最重要的使命保卫希特勒并没改变。可以说党卫军中全是希特勒狂热的粉丝。为什么党卫军战斗力惊人。就是因为他们狂热的崇拜希特勒,甚至狂热到悍不畏死。




事实上党卫军中德国人的数量很少。里面成员大部分都是外籍人士。由乌克兰,波兰,芬兰,爱沙尼亚,白俄罗斯,挪威,波斯尼亚,匈牙利,法国,俄罗斯,荷兰等30多个欧洲以及亚洲国家的人口组成。他们之所以加入党卫军就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保卫希特勒。所以说按照党卫军这个成员组成来看的话,你说保卫国会大厦的都是外籍士兵也能说得通。整个二战期间约有50多万外籍士兵在党卫军中服役。而且这些人以东欧国家为主。到了1945年时,在党卫军所有的30多个师中,还没有哪一个师是完全由德国人组成的。可想而知二战时期德国外籍兵团人数有多么庞大。而这种部队一般被称为武装师。由纯德国人组成的部队才叫做正规师。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支持一下。欢迎大家留言探讨发表自己的观点。


小小小百科全书


很简单,这些外籍志愿军是最死忠的纳粹分子。打仗是要死人的,如果说德国人进入军队还有一部分是被征兵其实内心还有抵触,那这些外籍志愿军各个都是自愿的,是中纳粹思想洗脑最深的人。这些家伙愿意为第三帝国殉葬是当然的事情。

其实这就是所谓“皈依者虔诚”。现在世界上整个国家从上到下执行严格伊斯兰教法的国家,不是作为伊斯兰教原创地的那些阿拉伯国家,而是波斯民族主体伊朗,过去塔利班执政的阿富汗。这些民族历史上是和阿拉伯军队无数恶战,失败后才接受伊斯兰教的。但因为是后来皈依者,反而不能从本质上去把握宗教的精髓,只是一味拿表面文章洗脑,结果就洗出了极端化。

中国的那些信奉所谓皿煮、柿油的“公知”不也这样么?本身没什么坏的事情,让这些家伙当成了教条主义,或者干脆给洋大人开道时手举的大旗。这就是“皈依者虔诚”,一个个都恶心的要死。


DS军美


主要的是两个问题,首先第一点,当时纳粹德国进入战争末期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兵源紧张的问题,他说自己热尔曼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可日耳曼的民族一共也就那么多人,所以希特勒发展出来一种怪的理论,就是你如果能够通过所谓的人种验证你的人总可以进化成为优秀的人种的话,那你就可以加入纳粹的军队,加入纳粹军队以后替纳粹服务,就可以进化成为优秀的热尔曼民族,受这套理论忽悠的那些其他民族很多!

所以在纳粹军队里面,出现了一些奇怪的面孔,这些面孔并不属于日耳曼民族,但是这些人却确实在提纳粹政权服务!在这其中,守卫帝国大厦的人一共有1500人,其中500人是来自于外籍,就是这500人并不是来自于德国本土的,而是来自于其他国家和其他地区的,算得上是希特勒洗脑工作的一部分,也是纳粹政权宣传的政治攻势的成果。

相比较与我们现在开纳粹做任何事情光明磊落,这是由于我们站在历史的高维度,所以事后诸葛亮看见纳粹这么多事情全都暴露出来,但实际上纳粹做这些见不得人的工作的时候,是懂得掩饰的。

你就比如说在当时美国军队拿下了德国西北部的一些地区的时候,发现了集中营,包括当地的德国居民都不知道这些集中营是干什么用的?看见那一句右一句的犹太民族的尸体以后,美国的那些指挥官要求德国民众一个一个过来参观,让他们看看纳粹政权的真正面貌,再比如曾经有两个犹太人从当时的集中营里面逃出来,并且逃到了自己的地区,告诉当地的犹太组织说,纳粹德国所谓的让你们过去赎罪,就是为了屠杀你们,当地的犹太组织表示不相信,甚至把他们当做神经病,直到战争结束以后,所有的那些受害的,(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或者不明真相的犹太人,才知道自己的亲人究竟到哪里去了。

当然,这样的政权最后肯定是迎来自己灭亡的危险,希特勒的错误,无疑就是让全世界看到他错的这么纯粹,这个世界不属于日耳曼人,不属于犹太人,也不属于其他民族,这个世界属于所有人,光靠你日耳曼人能够支撑起整个人类的发展历史吗?不可能的事情。

言归正传,我们继续说道这个国会大厦,这500多名的外籍士兵,事实上对于当时的纳粹政权来讲,前苏联军队兵临城下,300多万的军队在柏林地区集结,这个记录直到现在都没有人能破得了,但是比较尴尬的就是相比较于严密的柏林城的外围防线,柏霖内部可以说是一片空虚,除了少数的临时警察以外,大部分的防卫力量都是挣着当地的民众临时组建起来的。

所以军队里面经常就是良莠不齐,就连最精锐的国会大厦的库位不对,也有500名的外籍士兵,当然,这些人也并不期望他们能造成多大的阻拦,只是希望他们能够坚持一天是一天,这些军队也并没有相传言之中的那样全部战死。相反,有一部分的人在国会大厦被占领以前撤出了国会大厦,当然,并不是他们贪生怕死,而是当时的德国人认为国会大厦不用再去首位,所以命令他们撤出了国会大厦。


漩涡鸣人yy


不抵抗投降回去,母国会放过他们?他们当个平民,至少生命是有保证。但他们突破了人类的底线,助纣为虐,双手占满母国人民的鲜血。如果被抓到,结果更有会落得比德国侵略战者更惨的下场!后果都不好,不如挣扎一下,还有可能有一丝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