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班级群里老师发了成绩下来,各位家长一个接一个“老师辛苦了”你也会接着发么?

那淺淺的笑


首先回复您的问题,只是老师发个成绩单,通常我是不会发“老师辛苦了”这样的信息的,不管别人发不发。但是也要具体情境具体分析的。


从心理学角度上来看:

跟风从众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现象,也反映了个人自我意识、行为控制等多方意愿的要求。从众本身会给自身带来一种安全感,与他人保持一致,不显得自己太特殊。


有的家长可能本来不想发,有一个两个跟着发的也不会发,但是看着家长跟着发的越来越多,就开始松动了。担心大部分人都发了,自己不发,会不会让老师觉得不好,所以眼看更多的人发了,自己也就发一个吧。


也有的家长可能因为孩子平时表现不是很好,或者学习不太好,让老师操心,感到过意不去;又或者这次考试孩子进步挺大的,的确跟老师的帮助有很大关系,发自肺腑想表达一下,这也可以理解。但是盲目跟风有没有必要,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我通常不会跟风发客套话,有这样几个原因:


班级建立微信群,本来就是方便家校沟通,信息传达的。通常各科老师都会加在群里,发布各科需要家长了解和关注的信息。如果每位家长都发一些水文,后面打开手机看班级群的家长就不会一下看到重要信息,加上如果没有时间、没有爬楼的习惯等等,很容易就漏看重要信息。这就与建群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当然,表达心声并不能不重要。怎么解决呢?我们班老师的风格很让我欣赏,因为我们班有一个重点信息发布群,老师发布各科成绩、作业要求,竞赛准备等重要信息,家长发布孩子请假信息。 另外还有一个交流群,如果有必要交流的话,不占用信息群,群收费也是在交流群里。



2. 从自我意识出发:

我很尊重信息通知需要到达每位家长的这样一个建群的目标和要求,所以我不会乱发此类水文。


同时,我自己精力也不多,也不愿意内耗精力在此类事情上。


我更理解为,对老师的感谢和支持不在于说什么话给别人看,而是切实做在行动上。做一个合格的家长,让孩子学习待人各方面都省心,不给老师添麻烦,这是最老师最大的感谢和尊重。 老师要求的班级活动,我们家长也积极配合,这就是对老师工作的最好的支持。


其实老师也不需要听家长口头感谢,更没有时间一一回复“不用谢”。体谅老师的工作量,不发客套信息,也是为了替老师着想,省去老师回复和查看客套的时间精力。


总之,简单做人,认真做事,推己及人,守一定的界限,不给别人添麻烦。我认为这样才是最好的对自己负责、对老师尊重和感恩。


梦田的稻草人


站在家长立场,一般来说,我不会。

理由有:

  • 1、老师把成绩发到群里,这件事本身并不辛苦,用不着小题大作。

  • 2、有讨好老师之嫌,感觉很虚伪。

  • 3、大量无意义的刷屏,可能令老师反感。

但有一种情况,我会接着发。即,这是一位尽职尽责的老师,为学生付出很多,一个学期结束,不说给老师送点什么礼物,发自内心地感谢一声,是应该的。不过,我会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而不会直接复制他人内容,那样太没诚意。

家长群里,老师发布通知时,这种相同回复刷屏现象非常普遍。分析家长心态,除了确实对老师心怀感谢之外,更多的是基于从众心理,基于为人处世的礼节,以及,觉得“孩子在老师手上”,想要讨好老师,希望老师对孩子好一点。

持后一种心态的家长,可能更多一些吧。中国是个人情社会,时常需要非常细腻地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特别是体制内的人,这方面最擅长。以前我对官场上的微腐败总是深恶痛绝,这些年慢慢变得能理解。过年过节,你去领导家表示了,领导可能不会记得。但若独你一人没去,领导一定会揣测,你是不是对他有意见。

正因为有这样的顾忌,家长们才争先恐后地回复老师。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家长们虚伪,这是传统文化里的东西,已深入我们的血脉,不是一朝一夕能消除的。

站在老师立场,其实不希望家长们这样做。

虽然人都有虚荣心,说不喜欢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显然是假的。特别是老师,虽然勉强称得上是体制内人,却没有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生活中受挫较多。在微信群被家长们抬举,肯定很享受。

但是,这种无意义的消息刷屏,会把老师发布的内容顶到看不见,后面进来的家长需要爬楼很久,才找得到老师发的通知。一些不熟悉操作的家长,可能最终看不到老师发布了什么,导致通知没能落实到所有人。

我是老师,说一个家长们可能关心的问题:老师会不会注意到哪位家长没有说“老师辛苦了”?

请家长们不要多虑,绝不会。没有哪位老师闲得蛋疼,去做这种无聊的事。

另一个问题:如果每天签到一般,向老师示好,会不会得到老师的好感?

会。但有可能引起其他家长反感。得失利弊,请自己权衡。

微信家长群是家校联系的工具,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会议室。建群后,老师应该宣布群规,不得发广告、老师发通知时不得作无意义的回复、不得闲聊、不得发链接,等等。老师是会议主持人,如果没有宣布议题,也不得擅自发言组织讨论。其实,我一直认为,建微信家长群不如建钉钉群,或者其它专门工具(不是替它们打广告)。微信是亲密关系间的沟通工具,并不适合用于家校联系。

最后说一下家校关系。最近曝出很多老师体罚学生的负面消息,客观地讲,有些家长对老师,确实怀有偏见。没有矛盾时,会讨好老师;一旦发生矛盾,又恨不得将老师一踩到底,令其永世不得翻身。在这些家长心目中,老师都是坏人,唯恐老师作妖,平时都哄着。哄不住了,就想要打死。

老师不可能都是坏人。这个群体的平均道德水平,一定要高于全社会平均道德水平。可是,家长们对老师的态度,为什么总在两个极端?说到底,主要还是对老师缺乏信任。孩子交到老师手上,生活在学校这个封闭空间,家长不放心。

如何在家校之间建立信任,我认为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只有家长和老师相互信任了,关系才能变得纯粹。这样,家长既不需要刻意讨好老师,也不会轻易对老师恶意揣测。


毫米


看到答主这个问题,特意进来回答。

我儿子上周刚发了成绩,我们诚心诚意的和老师发了句:老师辛苦了,非常感谢!

这个无关于迎合和拍马屁,是我们自己的心里话。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拿我儿子班级情况来说:

第一:儿子刚一年级,班里41个学生,周一到周五,老师认真负责的照看。从爸妈的角度来说,说句辛苦了是应该的,大家自己都带过娃,知道照看孩子责任重大,老师真的需要付出很多心血和精力去管孩子,特别又是这么多小孩在一起,活泼好动的年纪,平时周末我家两个在家,我都好几次管不住的感觉,别说这么多人了。

第二:儿子班里的老师都非常负责任,举个小例子,湖南今年雨水特别的多,家长即使开车接送,车也无法开到校园里去,有时候赶上大雨,又没有换雨鞋,难免会把鞋子弄湿一点,每次遇到孩子鞋子湿了的,老师都从办公室拿吹风机把孩子的鞋子吹干,就冲这一点,我就觉得老师完全受得起一句辛苦了。

同时,还有件小事特别让我们家长感动,儿子班里有次组织舞龙表演活动,当时顶着大太阳训练了一会,孩子们虽然满头大汗的,但特别的开心,第一次接触舞龙,而且听说还要代表学校去表演,个个都很亢奋,一点都不觉得累。

中午吃饭的时候,体育老师特意买了香蕉来,说上午孩子训练辛苦了,请大家吃香蕉,真的能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照顾和关心。

第三:儿子班级老师特别负责任,记得这学期快临近考试的时候,老师基本上和每个家长单独沟通了最后几次模拟考试的情况,帮孩子分析知识缺点在哪里,怎么补。

有的家长看到消息晚,晚上十一二点了,主课老师还在群里解答,老师的付出,我们家长都看得到。

还有一点,虽然教书是老师的职责,但通过老师的教导,孩子们的成长也是非常明显的,学会了和同学相处,集体荣誉感等,这都是平时家庭教育做不到的,看到孩子的成长家长是最欣慰的,所以真心的一句感谢老师也是理所当然的。





禹小鱼


因为我的身份既是老师,又是家长,所以分别聊聊。

我在平时教学中,学生成绩通知家长的一些变化过程:

第一阶段:直接发所有孩子的成绩,那个时候没有严格要求和限制,所以完全是不隐藏姓名的把每个孩子成绩直接拍照或者手写发到群里。同时可能会对一些成绩差的提一个建议或者批评意见。

第二阶段:因为直接群发成绩可能引起个别家长的情绪,特别是成绩差的孩子,所以后来基本都隐藏了姓名,只显示学号和成绩。

第三阶段:因为监管越来越严格,禁止群发学生的考试成绩。所以我也停止了在群里发所有孩子的成绩,但个别家长有要求,所以自愿要求发成绩的,我都进行登记,每次测试和考试后,我都只发登记要求发的家长孩子成绩。

目前的做法:制作成一个成绩单发放系统,把链接或者二维码发到群里面,让自己根据学号或者姓名自己去查询自己的孩子成绩,在群里面一律不公布任何一个孩子的成绩。

对于家长的每一条回复,我是这样看的。

家长的回复是真诚的,而不是跟风的,不要觉得别的家长都发了,好像自己不发觉得不礼貌等,其实没必要这样。我们都要在的是真诚的,没有发,也不代表你没有认同,我们也根本不会计较的。当然我希望家长在发这样的信息的时候,能和孩子有一个互动,至少让孩子知道家长是如何感恩于老师的辛苦,同时也帮孩子一起分析一下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如果仅仅是家长的随手而发,倒觉得没有必要的。


作为家长,如果成绩还可以或者有进步,我会这样的方式回复,如果孩子成绩一直比较差,真有些不好意思去跟风了,还是算了吧。


杨锅来了


这是对老师一学期辛勤付出的感谢,我认为这个很正常。

我们家孩子也上小学,每一个学期放假时,总会有很多家长在群里发“赞美老师、感谢老师”的话,我也会跟着发,毕竟老师也辛勤付出教育孩子一个学期了,感谢一下是应该的。


孩子从刚上一年级时,都建立了班级“微信群”,要求每位家长、每位老师都进群,方便老师在群里留家庭作业及发布班级事情,这样挺好,与时俱进。

想我上小学时,家里连电话都没有,我在学校学习怎么样,父母根本就不知道,每天留的家庭作业,父母也不知道。有时玩心大了,作业根本都没有写,第二天到学校要被老师训,还要补写作业,没有完成作业次数多了,还会被叫家长,有时骗老师说给家长说过了,老师见家长不来,还要搞家访,家访一次,我都要被父母训一顿,有时还要打几下。

现在有了微信群,可以更方便老师与家长交通与沟通。

在平常,孩子老师会把每天的家庭作业留在微信群中,很多家长都会回复“收到”。我一般不爱回复,因为一个群里有几十位家长,如果都回复“收到”,那就会被每位家长回复的“收到”刷屏,不利于别的家长查看作业。

但是在学期期末要放假时,很多家长都会发感谢老师辛勤付出的信息,然后很多很多家长都会跟着复制粘贴此信息,这个时候,我也会复制感谢老师的信息,发布到班级群。

今年6月底,孩子小学毕业了,班主任老师在布置完假期注意事项后,紧跟着就有学生家长发布感谢老师六年来辛勤付出的信息,然后就有很多家长都复制了此信息发到班级群,我也跟着发了。老师毕竟教育孩子六年了,说句感谢的话,再正常不过了。


其实,我并不赞同老师把成绩单发布到群里,因为毕竟还要开家长会,家长会知道成绩。成绩单一但发到群里,成绩好的孩子家长肯定高兴,成绩不好的孩子家长肯定失望,会认为老师没有把他家孩子教好。

但是,每个学期期末放假时,群里发布感谢老师这一学期辛勤付出的信息,我是非常赞同的!


人在风上走


说说我的想法吧,因为我也刚经历过这件事,发自内心地感谢老师,不是跟风什么的,老师的辛苦你没看到,但是学生们都看在眼里,有些时候连家长都没有老师尽责,不光是学习方面还有思想方面,不是吹捧老师,但是我女儿的老师确实很好很尽责,不光是学习方面还有思想上对学生们都有一个正确的引导,很庆幸女儿能遇到一个这么好的老师,忠心谢谢所有好的老师,你们辛苦了


芳芳琴珍


我会说谢谢,无关所谓马屁,只是对老师们一学期的辛苦表达谢意。我家一个孩子都经常暴走,更何况老师管理几十个娃。我家儿子刚上一年级,这一年来他的两位老师兢兢业业,对班级管理非常负责,家长们非常配合,都很积极主动地为班级出力,班级风气很好。他每天回来都是很开心地与我分享班里各种各样的事情。我很庆幸孩子在人生受教育的开始阶段,遇到一个好班级,好老师。对于这样的老师,多多表达感谢有何不可。作为家长,我的选择是与老师站在一起,互补对孩子的教育。


海阔天空2847544286335


我们上一年级时,班主任就在群里明确提示,班级群是老师发布学校事情的窗口,家长看到信息去配合做就好了,人太多,不要接龙刷屏。老师群里很干净,基本上都是有事情在群里提问,良性沟通的记录,没有刷屏的页面。

后来换个新班主任,老师还没立规矩时,只要老师发个什么公告,下面马上就有家长跟上回复,然后一个接一个刷屏,说实话让人很烦。我看到家长接龙的就会发“麻烦大家不要接龙吧!几十个家长都接龙,想看老师发的信息要爬半天楼”。在我发言后面就不会有家长接龙了,很多家长可能是认为别的家长都发了,自己不发就是不配合老师工作,虽然不喜欢刷屏也跟着发,其实配合老师工作就是让减少老师麻烦,这样并不能减少老师麻烦。

家长配合老师的工作就是对老师辛苦最大的回报,尊师敬师有很多种方式,并不一定是好听的语言,比如,好好辅导自己的孩子,不要给班级拖后腿;教师节家委会给老师买束花,表示对老师的感谢!班级搞活动可以积极报名参与,减轻老师负担;学校义工家长可以多参与,为班级做点贡献;孩子可以主动帮老师擦黑板、拿东西等等,把对老师的支持转化到实际行动中去,都比一句好听的话有用得多。





视角沙漏


你好,这个问题我深有体会,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1、感同身受。

我家老大开学四年级,从一年级班主任建群开始,就遇到了这种现象。老师发成绩,家长们一个接一个发“老师辛苦了”,想看成绩还得使劲往上翻。

这还是其次,关键是老师打个通知什么的,又是一个接一个回复“收到,老师辛苦了!”

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把手机拿在手上吧,等到一打开手机看到班级群里好几十条“收到”“老师辛苦了”……如果是其它群,我就置之不理,可是班级群怎敢不看?只能慢慢往上翻……


2、大可不必如此。

我自己也是老师,班级群建立在作用只是为了给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情况以及发布必要信息的。如果必须回复“收到”的话,老师会提示,不提示就不必要回复。至于“老师,辛苦了”就更不用了。

家长在家督促好孩子的学习,家校配合把孩子教育好,就是对老师最大的支持与尊敬。

3、保持班级群清净。

我觉得不仅不需要接龙回复,还应该杜绝在班级群闲聊、晒照等等行为。经常遇到家长在班级群晒孩子生日照片,出去旅游的照片,校外获奖的照片……这些东西建议不要往班级群晒,实在想晒可以晒朋友圈。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关于班级群里家长接龙回复“老师,辛苦了”,大家怎么看?


小七说教育


我儿子的幼儿园,什么事情都是在群里通知,然后很多家长就都回复,我从来不回复,幼儿园就一个微信群,大中小班都在一个群里,家长有很多,如果每人都回,一下子就一窜信息了,后面没看到的家长想看一下老师发了什么还要使劲往上翻,也有可能导致有些家长没看到,所以如果不是老师要求要回复的,我都不会在群里发一个信息,我儿子在幼儿园两年多了,在这个家长微信群里我发的信息不超过10条,一般都是提前去接孩子的时候才@老师让她帮忙带孩子出来而已(因为我没有另外加任何一个老师的微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