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完成作业,父母替孩子完成,高中成绩各科为零,母亲还说我的孩子是最好的。你怎么看?

开心小猪98825496


我的一个学生和他的情况是一样的,小学时学习成绩就很差,不喜欢写作业,都是爸爸妈妈替他完成的,但是在爸爸妈妈的眼里,孩子却是非常优秀的,经常在朋友圈里晒出孩子的各种演出的照片。

因为孩子喜欢音乐,他经常带孩子四处去歌唱,并以此来炫耀自己的孩子。也许在父母的眼里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是最棒的。所有的缺点也都变成了优点。这个孩子有音乐歌唱的天赋可以去发展,但是不能耽误孩子的学习,学好文化知识才是一切的保障。


孩子在小学阶段养成了不爱做作业不学习,家长包办代替的坏习惯,到了高中知识深奥了,家长也帮不上忙了,成绩可想而知,成绩那么差,就算有音乐天赋,有什么用呢?

作为家长,想要帮助孩子,在发展好其特长的情况下,从小学阶段就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和孩子一起把所有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效地分解(包括平时和假期的学习内容),合理制定学习计划(必须提前制定,并且合理,切忌制定量少了,发现孩子完成后又临时加量,也要注意别制定量太大孩子完成不了,制定过程需要和孩子一起商量)。


第二,对孩子的学习进行认真地监督,包括作业完成情况,学习计划完成情况。不管孩子的完成情况如何,都不要一上来就开始批评。一是你现在批评已经没有任何用了。二是下次孩子就会因为怕挨批,故意对你隐瞒自己的作业情况/测验情况。你要做的是让孩子(或者你们一起)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所有的检测都是在查漏补缺,我们去发现问题并制定改进的对策,就是好样的。

第三,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一段时间的实践和巩固 ,家长要不断督促、检查。家长要监督孩子不要边玩,边做作业或边吃东西边做作业,这样不仅会影响学习效率,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平时还要多关心孩子的作业是否能按时完成,老师讲过的试卷是否能及时订正并整理错题。


家长要教孩子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比如在阅读的时候,教给他们读、想、查、摘、记的方法。此外,每过一个阶段,家长最好抽时间和孩子一起总结,便于孩子学习提高。

很多家长朋友就是这样认为:庄稼是人家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自己的孩子看不出毛病来,奉劝家长朋友们,千万不要等到坏习惯养成了再来纠正,那样会事倍功半的。希望家长及早预防,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孩子会终身受益的。


妞妈教育心得


现在的家长惯孩子都惯出了新的高度,只要孩子高兴,干点活无所谓,干啥活啊?写作业啊。

有人认为不可思议,现实中确有其人,也大有人在。


我单位的同事就是,可以成为惯孩子鼻祖,这个称谓对于她在恰当不过了。

一 孩子小学时

天天去接送孩子,有时候孩子上课不认真写作业被老师留下,放学继续写,家长总能找到理由,为孩子开脱,在不完成作业的情况下,在老师眼皮底下,把孩子明目张胆的领走。

晚上在家,孩子写累了就作,一作就好使,老妈就上,干什么?写作业啊。

都是老师,孩子班主任也不好说什么,后来就放任孩子,不管了。

孩子本来很聪明,由于不能把所学的知识巩固和复习,成绩一般。

二 孩子初中时

孩子上初中了,来妈妈的学校了,就像妈妈说了算一样,想去哪班就去哪班,想让谁教就让谁教。

作业倒是自己完成了,妈妈只会自己教的学科,其它的不会了。

由于妈妈是单位同事,所以老师们对孩子都很严格,在学校被批评了,不敢和老师顶嘴,回家跟妈妈作,妈妈就买好吃的哄,只要孩子提出要求,都尽量满足,无问对错。

初中老师认真负责,孩子素质好,考上了重点高中。

三 孩子高中时

高中老师不惯着你,也没有时间搭理你,作起来就不听课,妈妈神通广大,啥事都能办。

座位不好,串。同桌不好,后桌不好,坐太偏不好。高中三年,几乎班级座位坐到了。

生物老师漂亮,愿意学,物理老师个子小,不喜欢,不愿意学,只能用业余时间花钱补课。

高三学习紧张,作的更甚,老师经常给妈妈打电话,孩子又哭上了,赶紧来学校,妈妈从几十里的单位打车往回赶,后来请了半年病假看孩子。

高考打了四百多分,勉强走了二本。


四 孩子大学时

大学是她妈妈最省心的四年。

期间和同宿舍的闹矛盾,妈妈出面请孩子们吃饭,和解了。

学的计算机,她喜欢,没有挂科,顺利毕业。

五,孩子工作后

孩子聪明,通过努力考上了公务员,在法院上班。

今天给妈妈哭诉,科长让我写材料,我不会,明天又打电话,科长让我学习去,我不愿意去。只要孩子打电话诉苦,妈妈就给科长打电话询问,提要求。

最近听说孩子换科室了,这么作的孩子,有这样的妈,孩子能不换领导吗?工作能顺利吗?

惯子如杀子,这是古训,是有道理的。

孩子都是自己的好,这是自然,但不能无视孩子的缺点,一味地娇生惯养,满足任何无理的要求,大了怎么工作,怎么生活。

家长们,醒醒吧,你这样做是在害孩子,当他走入社会无法立足,无法生活,他会埋怨你的。


高级教师一枚


从不完成作业,父母替孩子完成作业,高中各科成绩为零,母亲还说我的孩子是最好的。看到这个话题,我感觉挺震惊的,很难想象这样的孩子是怎样考上高中的,在我看来,这个孩子不写作业应该从高中开始的,要不然也不可能考上高中。


再来看看孩子的母亲,你家孩子确实优秀,各科成绩零分,一般人做不到啊!随便写几个可能都要得几分。这个孩子的母亲也不一般,我感觉初中的作业我做起来都有些费劲,你居然可以完成高中的作业,只不过你的引以为豪成了别人眼里的笑话。你这样做对孩子没有一点好处,既然他不愿意学,我们做家长的也别勉强,你再厉害也不可能代替他考大学,与其劳心劳肺逼他学习,还要自我安慰,不如成全孩子,也放过自己。现在是学习他不愿意学,只怕以后变本加厉,不工作让你养着他,你怎么办?


所以,我建议家长及时看清现实,不愿意学可以不学,家长绝不允许代替孩子完成作业,考试成绩为零,已经表明他其实不想学,兴趣不在学习上。所以建议家长尊重孩子的选择,不上高中可以去技校,也可以去学点别的技术,都比在学校混日子强的多。


陪读妈妈谈教育


正常,我经常给孩子写假期作业,家庭作业没给写过,只要孩子不给老师骂就行,我也不指望孩子以后考清华北大,我们老百姓家的孩子不要像神经病似的对孩子抱有太大的希望,只要孩子能够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即可,鸡窝里是飞不出金凤凰的,我们孩子晚上写作业我绝不会让她超过12点的,写不完作业我会第二天跟老师说明的,永远不要把你的幸福建立在孩子的痛苦之上,孩子出了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其他东西都是虚的。


谁是我知心


任何人,没理由去阻止别人从自己的生活中获得快乐,即便他是在自欺欺人,那也是他自己的选择,因为最终对此负责的人是他自己。

对待这类家长,旁人没办法劝说,对此深有体会,因为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一对家长:妻子的舅妈。

“我女儿有个干妈,身价过亿,给她留了一份几千万的遗产”

舅妈有一儿一女,儿子成绩很好,上的武汉大学,但是情商为零,任何人去家里都不会打招呼,正式的学业上的天才,生活中的白痴,他没有任何自理能力,除了学习。

女儿是学渣,微胖界的翘楚,上的三流大学,情商为负,一言不合就会开怼,不会管你是长辈还是晚辈,也不会管你说的对还是不对,只要你不符合她的价值观就会迎来一顿批。

此为背景,下为事件:

“我女儿有个干妈,身价过亿,给她留了一份几千万的遗产”,这就是舅妈对女儿的认知。

这个认知是怎么来的呢?因为在读大学的女儿有一天突然被学校传唤家长,要求退学,原因是偷盗!当场被抓,偷了舍友一条很值钱的项链。这个事情大家都知道,只是装傻,不愿去戳穿。

为了给女儿留一份面子,也为了自己的面子,舅妈编造了“干妈”的事实,说那项链是干妈送她的礼物,还说干妈让女儿别上学了,去帮她打理生意...

这个谎言一直延续至今大家都没有拆穿,即便她的女儿实际上在舅妈娘家亲戚的一个小公司打工...

舅妈的女儿,至今没有任何恋爱经历,但是作妖又开始了:每天有豪车到楼下接女儿上班,那个就是未来女婿。

实际上,她是坐公交去上班的。。。

执迷不悟的人,就让生活打碎他的假象世界

说出这个事情,是因为这类型家长有个共同之处:他们知道自己做的是错事,知道自己在骗自己,但是他们沉迷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简称:迷之自恋。

所有去劝说的,去抨击的,将会换来恶劣的谩骂,因为你戳穿了她的谎言,损了她的面子,损了“孩子的自尊”...
唯有让真实生活,给予他们沉重的一击,让他们面对现实。

小结

父母爱自己的孩子是没错的,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也是对的,但如果把之化为对现实孩子的标准,那么毫无疑问的,会让孩子极其自恋,让孩子也不愿意面对真实生活。


淅爸育儿记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有些人觉得别人眼里的成功才是成功,但是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成绩不重要,要是我的孩子应该成绩倒数第一我肯定是面子上过不去,但是我现在要求的是我孩子以后的幸福感,我现在很幸福我希望我的孩子以后比我更幸福,不是只有读书一条路,读书出来可能转钱要轻松些,但是成绩差的人难道就饿死了?我不想我的孩子以后成为一个才高八斗的神经病,只想要他成为一个快乐的清洁工。这只是一个比喻。关键看人怎么理解。


小文子7634


我和爱人从小就是学渣。但学渣还分为要学习的学渣和不要学习的学渣。要学习就会始终保持着学习的动力,虽然能力不足。所以在我们成年遇到自己擅长的愿意付出所有去学习的东西时,会学得很好。我们俩人从小时候的学渣成为单位中还不错的工作人员,因为我们从事的职业不会显得我们能力不足,我们都是文科生,找工作时也是找自己能把握住节奏的,不会去找那种挑战自己的,并不是说不想跳出舒适圈,而是深知自己能力不足以做其他事情。

所以像这种成绩都为0的孩子,真的,他应该就是不爱学习的学渣吧,不然不应该这样。妈妈觉得他很棒,有可能是因为妈妈发现了一些他不为人知的优点。


桔豆豆的老母亲


这种状况也不坏!家长的作法与普罗大众背道而驰。孩子舒心。教他的老师肯定是要撇嘴了,拖了人家班级平均分后腿。怕是奖金阿什么的要泡汤了。

全民焦虑的时代,人人统一认识,一个字“学"!还有一个字“快"!

周末,吃过晚饭在花园里散步,一对母子在我前面疾步走,

“快点要迟到啦!"母亲的一只手里握着把吉他,另一只手半拽半拉着男孩。

“鞋带脱了。"男孩边说边挣脱母亲的手弯腰系鞋带。

“瞧,你爸买的什么鞋?买没鞋带的鞋才是!快!快!快点!"

“孩子吉他几级啦?"旁边的路人在问。

“……"母子疾步夜色中。

你认为如今最累的人是谁?孩子。

孩子哪有假期阿?连系个鞋带都被认为是在浪费时间的时代。学个乐器也成了背上的石头,一级还有一级高呵!

看谁敢喘气?奔跑吧,少年!

将木心的这首诗送给快快快的你我他!

《从前慢》 ----木心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成蜗


物极必反,学生只是学校上课听老师讲课,不做作业,特别对于理科来说,成绩是根本不可能提上去的,学生只是听到了一个表面现象,只有她自己做了,才真正真测出自己会还是不会。

作业太多对学习来说并不是好事

我前面说过作业太多,学生就不是在做作业,而是在干体力活,而有的作业,学生根本做不了,只有家长代劳。

作业只有精而少,才能对当天学习的内容很好的检测,学生才有自我控制的时间,去弥补自己不会做的,自己落下的内容。

没有作业,对学生的学习也没有好处

学生要养成有责任感,有事可做,那么每一天放学以后都要知道自己要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这是作为学生,他应该做的。

如果没有作业,放学以后,学生心里想的都是玩,没有心思去想白天我还有什么任务没完成,今天我该做什么。

玩的时间长了,学生会养成习惯,学习只是在学校,离开学校与学习就没有关系了,所以没有作业对学生的学习也是没有好处的。

作为家长你不能完全代劳学生的任务

该是学生应该能独立完成的,必须要让学生自己独立的完成,这是他成长的过程,也是他学习的过程,是他锻炼自己的过程,是他学会有担当的过程。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数理化课堂


从不完成作业,父母替孩子完成,高中成绩各科为零,母亲还说我的孩子是最好的。

有一种爱,叫愚痴

对孩子的教育,不让他吃苦,只让他享乐,作业不做父母做,这不是爱孩子,这是害孩子。如此简单的道理,父母都不懂吗?不会。是懂了,但在看到孩子痛苦的时候,心软了,内心升腾起的情绪让大脑失去了思考,赶紧出手帮忙写作业。脑袋的运转被内心的情绪所干扰,这就是典型的愚痴。

有一种爱,叫愚痴到底

明知道对孩子不好,还偏要去做,害得孩子高中成绩各科为零分。孩子心中对成绩无所谓,自己的事情不去承担,自己的责任不去负责。这都是父母愚痴的爱所害啊!而且,母亲还说我的孩子是最好的,眼睛都看不见真实了,是真正的愚痴到底了。

有一种爱,叫放手

有一首歌,曾唱过:有一种爱叫放手。这或许讲的是恋人之间的事情,但是在对孩子的爱当中,还真要学会放手。

我们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各种各样的痛苦、磨难。比如,一篇课文要背,有的孩子背上一篇古诗都要用半小时,妈妈看着心焦不已;也还有一些数学题目,家长看到都头晕,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比较好,孩子却要做一大堆这样的题目……父母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办?难道说完全替孩子包办,让孩子啥都不做,只会翘着二郎腿睡大觉?

不能,我们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学会放手。我们要让孩子亲自去体验,去感受各种磨难、挫折甚至是痛苦的具体体验。在痛苦体验当中有一种内心的感受,那种感受是我们每个人成长的最佳资粮。这种感受在我们的内心中不断地敲击着我们,想让我们放弃,想让我们痛苦……但这些都不是它的真实体验。真正的体验是它想让我们成长。

怎么在种种痛苦、挫折的磨难中成长起来呢?

很多人说,要不断经历磨难,才能真正成熟。表面上看是经历了种种磨难后,内心习惯了那种感觉,变得更加硬气,这是一种结果。但这种结果有可能会因为某一天更大的磨难而崩溃,所以它不是我们要的结果。

还有一种结果,就是无论来了什么考验,都能直面鲜血,用坦荡的胸怀面对各种挑战与磨难。无论挫折与痛苦如何,都如观察一个物品的基本属性一样去觉察内心的体会。我们就能感受到在各种挫折与痛苦之下,内心就像一个物品一样,有热有冷,有温有凉,有软有硬,有大有小,有快有慢,有紧有松……

体会到这种像物品一样的感觉后,我们就能像把心中之物格正,把内心的感觉认识清楚。认识清楚内心的感受,我们的大脑就不会受到情绪的困扰,就能更加灵活地发挥才智。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脑袋,只要不是先天受到影响,我们的脑袋都是非常灵光的,思维非常敏捷的,就是严重地受到我们情绪地干扰,经常做出傻事,让人哭笑不得。明知道打人不好,可是看到某个人就想跟他争吵两句,就要动动手心里才舒服,这些都是心中情绪影响到大脑的思维判断。

结束语:有一种成长,叫认识自己

父母愚痴,帮孩子做作业,使得孩子成绩为零分,父母实际是剥离了孩子成长的机会。我们父母要给孩子做好正确的示范,就是要示范出自己成长的榜样,告诉孩子们,人是如何学习、如何成长的……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认识自己,重要的是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将自己心中之物格正,让自己的心理圆满,慢慢再追求事理圆满。

@童教雷鸣,全脑思维训练,科学、简单、有效的写作方法训练,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