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種”出鑽石?被全球追捧的奢侈品,危險了



中科院“種”出鑽石?被全球追捧的奢侈品,危險了

剛剛,收割全球100多年的騙局,被中國人戳穿!

中科院寧波所宣佈:人工種植出鑽石,7天就能長到1克拉!最關鍵的是,其硬度、純度完全媲美天然鑽石,價格卻只有1/6,轟動全球。

中科院是怎麼把鑽石轟下神壇的?簡單說,是在一個天然鑽石的籽晶片上,通過甲烷形成碳原子,像灰塵一樣沉積在籽晶片上,最後它會以每小時0.007毫米的速度“生長”,7天內“培育”出1克拉大小的鑽石。

中科院“種”出鑽石?被全球追捧的奢侈品,危險了

媲美原鑽,價格卻只有1/6,相當於1萬元的鑽石,只需1600多元就能拿下,這無疑是震撼人心的。有人預測,2年內人造鑽石市場,將一躍成為價值數百億元的產業。

自此,英美資本家暴炒100多年的鑽石騙局,即將涼涼!

鑽石,學名金剛石,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礦石,是自然界中最堅硬的物質。

在工業上,鑽石可用於精密製造和國防工業。但對普通人而言,它只是毫無價值的石頭。

南非發現鑽石礦以前,世界上只有印度等地產鑽,而且數量稀少,價格自然居高不下。

1870年,遙遠的南非突然發現巨大的金剛石礦,一夜之間,鑽價面臨雪崩。鑽石礦背後的英國資本家,開始慌了:如果全世界都知道非洲遍地是鑽石,爛大街的東西,誰還會買?

中科院“種”出鑽石?被全球追捧的奢侈品,危險了

為避免鑽石變成無人問津的爛石頭,英國幾大鑽石商聯手設下,人類史上著名騙局。



首先,他們合力創辦了鑽石公司戴比爾斯(De Beers),目的是要壟斷全球鑽石生意。

巔峰時,De Beers真的壟斷了全球90%的鑽石開採和貿易,同時嚴格限制年產量,人為製造出鑽石稀缺的假象。

中科院“種”出鑽石?被全球追捧的奢侈品,危險了

鑽石不是遍地都是嗎,我不供給它照樣稀缺。道理雖如此,但隨著人造鑽石的出現,鑽石開始面臨靈魂拷問:這玩意除了硬、好看,還不像黃金能保值,那它對我還有啥價值?答案是毛都沒有。

作為世界最大的鑽石巨頭,De Beers炮製出教科書式營銷:把鑽石和愛情綁定,沒價值,就賦予它價值,給全世界洗腦。

上世紀40年代開始,De Beers在美國電影、報紙、各大高校瘋狂打廣告,同時借用皇室噱頭,炒作鑽石的高貴。期間,De Beers喊出聞名全球的廣告詞—“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中科院“種”出鑽石?被全球追捧的奢侈品,危險了

鋪天蓋地的廣告、名人代言,連番轟炸下,全美淪陷,所有人開始相信“鑽石就是愛情象徵”,“鑽石買的越大,求婚越有誠意”。

在美國大獲成功後,De Beers順勢在全世界營銷鑽石,屢試不爽。自此,鑽石與愛情,深深刻在全球人民心中,結婚買鑽石,攔都攔不住......

De Beers雖壟斷全球,也遭遇過危機。50年代末,前蘇聯在西伯利亞開採出鑽石並實現量產。為繼續壟斷,De Beers果斷和蘇聯結盟,騙局得以延續。

90年代,世界各國相繼發現鑽石礦,越來越多的銷售商開始跳過De Beers,壟斷局面逐漸被打破。不過,如今的De Beers依然大而不倒,開採銷售著全球35%—40%的鑽石。

失去壟斷霸權後,De Beers不甘心,又開始鑽石加工,研發出圓形、稜形、枕形各種切割方法,甚至給鑽石制定4C估計標準,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

在鑽石商口中,劃線、起瓣、拋光,一系列複雜切割工藝下來,鑽石產生的瓣面,位置和角度都是經過精確計算的,這樣才能發揮最大光彩。其實,本質就是,工藝越複雜越好,讓別人無法模仿。

直到人工鑽石,尤其是中國人的出現,終於撼動了鑽石騙局。

1953年,世界上第一個人造鑽石,誕生於瑞典。這項技術雖不是中國發明,卻由中國製造發揚光大。

60年代前,中國金剛石主要依靠進口,但隨著中蘇關係改變、剛果獨立,進口來源被切斷,國防工業受到嚴重影響。

為擺脫困境,中國率先進入合成鑽石領域,並通過自主研發的六面頂壓機,成功合成出金剛石。

起初,中國合成金剛石主要用於工業製造,但隨著技術發展,我們製造出寶石級別的合成鑽石,人眼根本無法辨別。

中科院“種”出鑽石?被全球追捧的奢侈品,危險了

後來,中國人遵守戴比爾斯的標準和工藝,經過層層迭代,做出了色澤、紋理、硬度,均與天然鑽石一模一樣,甚至更純粹、更優質的人造鑽石。

中國合成鑽兇殘到什麼程度?據統計,中國合成金剛石產量高達全球總產量的90%,年產200億克拉,連續16年遙遙領先。這回,我們憑實力獨步天下!

顯然,中國合成鑽,打破了De Beers兜售愛情的鑽石美夢,他們再也不能心安理得收割全球智商,這是一場巨大挑戰。

中科院“種”出鑽石?被全球追捧的奢侈品,危險了

在長達40多年的時間裡,De Beers一直在打壓合成鑽的地位:耗資4000萬美元打造“人造鑽石鑑定器”;聯合全球6大天然鑽石礦業公司,啟動“真實是稀有的,真實是鑽石”的推廣項目,抨擊合成鑽石。

De Beers為什麼拼命打壓中國合成鑽石?目前,合成鑽石價格大約是天然鑽石一半,隨著技術發展,比如中科院“種”出的鑽石,未來合成鑽石的成本只會更低,10%都有可能。

大家買鑽石是為什麼,不就是給別人看的嗎?合成鑽質量本就不亞於天然鑽石,如今便宜到白菜價,為什麼要花10倍的錢買天然的?

這對全球人民是最強福音,對De Beers卻是毀滅性打擊,無奈中國合成鑽已遍佈全球。掙扎幾十年,De Beers終於在2018年宣佈開賣人造鑽石,並區別於天然鑽石,定位於時尚快銷品。

不管De Beers怎麼嘴硬,靠壟斷和營銷騙局稱霸全球100多年後,它確實敗給了中國製造。

諷刺的是,我們雖然是全球最大的合成鑽出口國,卻也是最大的天然鑽購買國。

毫無疑問,不管合成鑽如何先進,它依然不能取代天然鑽。為什麼?

因為人性本質上是從眾的,大家深信不疑的,你再質疑也無力抗衡。儘管我們知道鑽石就是一顆普通石頭,除了商家賦予的虛假含義,一無是處,但有人信,你能怎麼辦?

中科院“種”出鑽石?被全球追捧的奢侈品,危險了

鑽石等於美好、等於愛情,De Beers兜售百年的謊言,遇上愛慕虛榮的中國人,宛如天雷勾地火。所以,其每年25%以上的銷量,都來自於中國。

然而,在普通人眼中,鑽石等於美好,在生產它的非洲大地,鑽石卻等於血腥。

De Beers通過鑽石豪賺100多年,同時給非洲帶去沉重的苦難。在南非,De Beers有7個大型鑽石礦,開採工每天要在烈日下工作16小時,換取低廉薪酬。

中科院“種”出鑽石?被全球追捧的奢侈品,危險了

而且,開採條件季度惡劣,礦井溫度高、灰塵襲肺等問題,讓礦工死亡率居高不下。可以說,每一塊美好的鑽石背後,都沾滿了非洲勞動人民的血與淚。

這還不夠,為搶奪鑽石開採權,非洲國家還發生了內戰,比如塞拉利昂。塞拉利昂盛產鑽石,叛軍便利用軍隊逼迫人民為其採鑽,又用賣鑽換來的錢供養軍隊。

中科院“種”出鑽石?被全球追捧的奢侈品,危險了

長達11年的內戰,讓無數人流離失所,他們用命換來的鑽石,卻被出售到全球見證愛情,何其諷刺?

所以,鑽石不過是虛榮的產物,它就是堅硬的石頭,貴不是因為鑽石會枯竭,而是人為造成的稀缺假象,甚至沾滿鮮血。

這和國際大牌寧肯燒燬上億元的衣服,也不肯打折,道理是一樣的,統統為讓你相信它稀缺,它是奢侈品,乖乖用高價買成本低廉的產品。

中國合成鑽,和中科院寧波所的成果,正是在戳穿這些騙局。

如果你必須購買鑽石,合成鑽或許比天然鑽更有意義,因為它從實驗室走出來,沒有沾染非洲男女老少的鮮血、悲劇,雖不產自天地,那又如何呢?

中科院“種”出鑽石?被全球追捧的奢侈品,危險了

王健林曾說,別聽老外忽悠,造一條腰帶、一個皮包,就是奢侈品了?那是自己往上蹭,飛機遊艇高端酒店,這才是真正的奢侈品。

老王這話值得一挺,別自欺欺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