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到控制地中海的迦太基帝国,为何三次都惨败在罗马之下?

程万慧


在公元前6世纪到3世纪长达300年的历史里,迦太基是西地中海的霸主,在与希腊争夺海权以后,又与强大的罗马展开了一段长达一百余年的激烈较量。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迦太基的兴亡,给了后人许多启示。

一、一张牛皮

迦太基位于北非地中海沿岸,曾经是腓尼基人建立的殖民地,为“新城”之意。

关于迦太基的由来,还有段“一张牛皮”的传说。在公元前814年,腓尼基人苏尔王国的国王死后,王子独揽大权,而狄多公主为免遭迫害,带着自己的财宝与仆人飘洋过海,在突尼斯湾登陆。

狄多公主向当地土著柏柏人的首领马西塔尼求借了一张牛皮,并将这张牛皮切成一根根细条,然后把细牛皮连在一起,在紧靠海边的山丘上围起一块地皮,于是就建起了迦太基城。故而,迦太基的卫城又叫柏萨,意为“一张牛皮”。

而真实的迦太基城依海而建,它的城墙约12米高,约9米厚,周长约35.4公里,城内还有一座周长3.2公里的卫城。迦太基城内修建有两个港口,外港用来对外贸易,内港用来停泊军舰。

迦太基主要由贵族寡头掌权,其最高行政长官名叫“苏菲特”,每年由选取产生,但选民仅限于富有的迦太基人,不过这两个“苏菲特”都没有兵权。

迦太基与罗马很类似,也拥有最高决策机构——元老院。元老院由300人组成,他们不仅有立法权,还拥有最高决策权,成员均为终身制。此外,迦太基还拥有一个由104人组成的“百人会议”,相当于最高法律机关,负责作出审判和监察工作。迦太基也设有代表全体公民的公民大会,但权力有限。

二、商业帝国

迦太基最初只是一个临海的弹丸之地,但由于它地处地中海商路的汇合点,因此商业十分发达。迦太基依靠其强大的海军牢牢控制着西地中海,也成为这一地区的贸易中心。

迦太基国民善于航海,他们通过海路贩运奴隶、金属、奢侈品、酒和橄榄油等商品,使得本国的商业蓬勃发展。迦太基商人的活动范围非常广阔,向北可达北海和波罗的海,向南可达西非沿海。

到了公元前6世纪,迦太基成为一个包括北非西部沿海、西班牙南部、撒丁岛、科西嘉岛、西西里岛西部的庞大商业帝国。

为了保卫商路,迦太基人不仅不断充实着自己的海军还从各地招募了大量雇佣兵。在海军方面,迦太基拥有几百艘50支船桨的战舰,每艘战舰配备120名士兵。

在陆军方面,他们拥有一支由利比亚轻装步兵、努米底亚和毛里塔尼亚骑兵组成的强大军队,里面甚至还包括西班牙人、高卢人、意大利人、希腊人,堪称一支“国际纵队”。

随着国力的强盛,迦太基人实行了蛮横的贸易垄断,不允许外国商人在迦太基以西进行贸易,任何擅自闯入的船只都将被击沉。

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迦太基人与欲染指西地中海的希腊人发生了激烈冲突。双方在陆地和海洋展开了百余年的战争、互有胜负。直到公元前4世纪初,希腊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惨败,从此失去了与迦太基对抗的实力。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一个更加强大的敌人罗马人又来了。

三、布匿战争

就在公元前4世纪,希腊逐步走向衰落后,罗马却在统一了意大利后走向了振兴,而他们下一步的目标同样是地中海。罗马人与迦太基人势必有一场你死我活的惨烈战争,而这场战争从公元前264年打开,一直到公元前146年彻底结束,前后历时近120年。因为罗马人称这些来自腓尼基的迦太基人为“布匿人”,因此,这场百年战争又被称为是“布匿战争”。

1、第一次布匿战争

公元前264年,罗马接受了位于西西里岛的城市墨西拿的归顺,而墨西拿原来是迦太基的盟友,这就算是挖了迦太基的“墙角”。

而战争也是罗马人先挑起的,他们以保护其在西西里的同盟国墨西拿为由,不顾以前与迦太基人签订的友好声明,出其不意的进攻迦太基在西西里岛的殖民地。

迦太基则以其强大的海军袭击西西里岛和意大利海岸。结果是,公元前260年,罗马舰队在西西里岛北部的米里海角取得了大胜。公元前256年,罗马远征迦太基,在获得一些胜利后撤回。公元前241年,迦太基舰队又在西西里岛西部被罗马舰队击败。

曾经以海军傲视地中海的迦太基,数次败在罗马海军手下。于是,战争打了23年以后,迦太基于公元前241年向罗马求和,以迦太基全面撤出西西里岛和向罗马赔款为条件,结束了第一阶段的战争。

2、第二次布匿战争

虽然迦太基贵族为了保存实力而与罗马媾和,但迦太基将军汉尼拔却不甘心失败,他率军攻入了西班牙,占据了伊比利亚半岛的大部,并在这里建立了新迦太基。

积蓄力量以后,公元前218年,他率军翻越了被罗马人视为不可能越过的阿尔卑斯山,联合当地的土著高卢人,向意大利半岛的罗马人发动了突然袭击。

公元前217年,汉尼拔伏击了罗马军队,罗马执政官阵亡,约3万罗马军被全歼。公元前216年,在坎尼战役中,汉尼拔以少胜多,再次重创罗马军队,5.4万人被歼,1万余人被俘。

尽管汉尼拔重创了罗马军团,但仍未从根上消灭罗马的军事力量。罗马指挥官马克西姆斯采取积极防御战术,与汉尼拔在意大利周旋,并尽量避免与之决战。

汉尼拔劳师远征,孤军深入,后勤补给渐渐不支,胜利的天平慢慢向罗马人倾斜。

而在公元前204年,罗马开始在北非登陆,攻击迦太基本土。汉尼拔不得不率军驰援,结果因为千里奔袭,致使战力下降,他在扎马战役中被罗马人击败。

迦太基被逼于公元前201年与罗马人签订了新的合约:迦太基失去了除非洲以外的一切领地,还将其引以为傲的舰队全部交给罗马,只允许保留10艘船防御海盗;此外,迦太基还要支付庞大的战争赔款,未经罗马允许,不得对外进行战争。

这场战争一共打了16年,迦太基看似已经垂死,失去了与罗马一战的可能。

3、第三次布匿战争

在第二次布匿战争过去半个世纪以后,迦太基又开始欣欣向荣,恢复了元气。公元前149年,为避免迦太基彻底复苏,罗马决定先发之人。他们派出一支8万余人的大军在北非登陆,并向迦太基提出了更加苛刻的条件:撤出城市,迁往内地。

迦太基人拒绝了罗马的无理要求。双方进行了长达三年之久的围城战。最终,迦太基城内弹尽粮绝,被罗马攻陷。城内5万居民被卖为奴隶,城市也被夷为平地。据说罗马人还在迦太基的田野里撒了盐,以防止其死灰复燃。

四、为何陨落

罗马人毁灭了迦太基以后,于公元前122年再次建立了新迦太基,作为自己在北非的殖民地,后来该城人口发展到60万,成为罗马第二大城市。当然,这是后话。

作为曾经地中海最强的商业帝国,迦太基的陨落,其实不光是战争的原因。在战争背后,有更多的原因,值得今天的人们去深思,一个经济上空前强大的国家,为何会走向灭亡?

1、商业繁荣的负面后果

迦太基人善于经商,他们务实、理性,强调个人意志,缺乏集体意识。因此,整个迦太基社会都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涉及到国家民族的问题上,自私自利的心理往往占了上风。

在汉尼拔远征意大利时,多数迦太基人是犹豫的,更有许多富商公开指责汉尼拔挑起战端。他们认为,一旦开战,不仅要支付大量的军费,还会封锁海上的商路,这将极大影响自己的商业利益。

而当汉尼拔提出不需要迦太基提供财力支持,还把攻占西班牙所获得的大量战利品运回迦太基时,唯利是图的商人们又立马改变了态度。

在迦太基早期,迦太基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尚有朴素的尚武精神,他们通过一系列开疆拓土,建立了自己的商业帝国。然而,等到商业贸易成熟以后,他们的心理也出现了变化,失去了开疆拓土的野心,也尽量避免战争,仅有的战争也只是维护商路的目的。

2、商业寡头的负面影响

在公元前3世纪早期,地中海上希腊人势力开始衰落,亚历山大帝国也已分裂,而罗马人正忙于统一意大利的战争,无暇顾及地中海的争夺。因此,在如此良好的外部环境中,迦太基几乎垄断了整个地中海的海上贸易。

商人的地位一跃而起,并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依托强大的国家实力和经济优势,建立了商业寡头统治。但这样的后果是,普通公民只片面追求个人的经济利益,认为国家都是那些商人寡头的,他们对迦太基普遍存在着保守和冷漠的心态。这也决定了在面对强大的外敌入侵时,迦太基难以形成强大的向心力。

3、内部势力的分崩离析

迦太基的经济结构,决定了它的统治阶层,是由商业寡头和大农庄主组成的二元结构。但是,在战争面前,二者存在着根本的利益分歧。

大农庄主主张维护和巩固在非洲的既得利益,但商业寡头则将目光专注于海外,主张扩大海上利益。

在第一次布匿战争期间,大农庄主占据了上风,他们忙于在非洲的领土扩张,甚至把驻守西西里岛的部分军队撤回,从而削弱了迦太基人的战斗力。

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大农庄主与商业寡头之间的矛盾,使得汉尼拔的军队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商业寡头认为汉尼拔的战争将影响他们与地中海国家的贸易,因而急于结束战争,甚至不惜出卖国家利益,尽快与罗马缔结合约。

等到第二次布匿战争失败以后,迦太基的海外贸易几乎断绝,担任执政官的商业寡头还试图通过征税来进一步挽救颓势,结果此举又加剧了他们与大农庄主之间的矛盾,引发了新的内部斗争。内部的倾轧进一步削弱了其自身的力量,在强大的罗马面前,这必然导致迦太基的灭亡。


清酒暖风lina215yang


古罗马与迦太基共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三次战争迦太基全败,被屠城灭国。


前两次战争是古罗马与迦太基为了争夺地中海的霸权,第三次战争完全是古罗马一方对迦太基碾压性的侵略战争。

第一次布匿战争起因:

主要围绕西西里岛的争夺展开,西西里岛是地中海地区的粮食产地,而迦太基主要国土位于北非虽然海上贸易发达但是缺少食物,粮食是国家的命脉,古罗马控制了西西里岛就等于切断了迦太基在地中海的根基。

第一次布匿战争迦太基失败原因:

1、罗马前期本土作战占据了天时地利。西西里岛距离意大利很近,战争补给相对容易,而此时的罗马政治平稳,刚平定亚平宁半岛的叛乱,正是士气高涨,实力雄厚之时。

2、迦太基人因为长期经商,民众很富有,思想却狭隘自私,固守自己的财富,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出资帮助军队。而古罗马民众刚经历过战争的洗礼,爱国之心高昂,愿意为国家出力,所以古罗马的兵力能源源不断。

3、迦太基虽然海战占据优势,但是人口,补给,战术均不如罗马。海战方面迦太基海战的优势没发挥出来,被善用战术的罗马人使用尖钩勾住船尾,罗马人与迦太基人在船上进行近距离的肉搏战。

后期迦太基的人力、军事物资跟不上持久战的步伐,经济出现衰退,民不聊生,最终迦太基内部发生起义,内忧外患下,迦太基与罗马签订了合约,第一次布匿战争结束。


第二次布匿战争起因:

源于汉尼拔·巴卡的复仇和政治野心:占领整个古罗马

第二次布匿战争崛起了两个军事天才:有“欧洲军事之父”之称的迦太基统帅汉尼拔巴卡和有“阿非利加征服者”之称的古罗马军事统帅大西庇阿。




第二次布匿战争也是围绕着这两位天才展开的:前期汉尼拔巴卡压倒性的胜利,以伊比利亚半岛为基地,出奇制胜翻过阿尔卑斯山,一路征服至罗马首都附近直至大西庇阿出现。

第二次布匿战争失败原因:

1、大西庇阿卓越的军事才能。大西庇阿率领闪击迦太基西班牙的领土,降服了迦太基在西班牙的一众政治同盟被最终征服了西班牙,迦太基腹背受敌丧失了物资补给基地和兵源基地,被迫转向防御。大西庇阿转战北非,降服迦太基在北非的政治同盟,利用创新性的战术在扎马战役彻底击败了汉尼拔巴卡,迦太基求和,第二次布匿战争结束。

2、迦太基战线过长,补给兵源出现了问题,对侵略地区的没有彻底降服,同盟关系建立不够牢固。汉尼拔巴卡后期战术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


第三次布匿战争是因为古罗马为了防止迦太基死灰复燃,对迦太基发动了侵略性战争,此时的迦太基已经日薄西山了。小西庇阿率领军队进攻迦太基的北非领土,战争一边倒向了古罗马。古罗马对迦太基进行了屠城,迦太基灭亡。


理智与偏见


迦太基位于今天的地中海北岸,撒哈拉沙漠以北的非洲和伊比利亚半岛大部。势力范围大但内部组织松散,是一个商业联盟性质的帝国。国家发展的战略方向就与罗马不同,决定了迦太基即使一场战役打赢了。也不会对意大利半岛发起全面进攻。迦太基是以奴隶贸易作为核心商业业务而组成的奴隶主贵族共和制国家,全国之内除了贵族和贵族雇佣武装,其他皆是剥削压迫的对象,国家的战争潜力和决心不足。而罗马开始也是一种半岛城邦联盟性质的国家,在前两次布匿战争中靠着精良的军队,艰难的取得胜利,后来即时改革弊制,加深了意大利半岛联盟向国家发展,赋予了整个半岛的公民权利,改城邦兵为募兵制,开发了整个意大利半岛的战争潜力,在迦太基名将攻入意大利半岛,全歼了罗马8万精锐后,罗马依然能够迅速募集军队,进行战斗,不给汉尼拔继续扩大战果,然商业联盟的迦太基却并没有动员更多力量支援半岛战场,从中我们就可以窥探迦太基贵族统治者的眼光和决心不足。迦太基的惨败是咎由自取,在与希腊移民争夺地中海霸权时,由于希腊也是联盟性质,力量不足以战胜迦太基,了。但罗马不同,不胜迦太基罗马文明范围就不能跳出半岛,罗马也无以自立,必然会被崛起的新兴帝国给吞并。这就是罗马认识的了而迦太基没有意识到,他依然以为这只是商业利益冲突而引发的局部战争。兵者,凶器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后来罗马攻陷了迦太基城后,依然要屠城,撒盐以绝后患。这不是战争的仇恨导致的残酷报复,而是罗马人赢的惊心动魄。


莫刚哦认得你


主要根据地在非洲,就是现在突尼斯地区。说实话,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都不去意大利地区丰富。仅仅依靠汉尼拔个人才能只能强盛一时。容错率太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