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助力“最多跑一次”?听浙大陈纯院士怎么说

解说:近日,杭州市民赵先生在浙江某医院就诊后,还没走出大门,就在手机上看到了自己就诊的全部信息。如此迅速地收到电子票据,背后是区块链技术在发挥作用。区块链开发票、办理驾照……已经在一些地区抢先试水,助力百姓“最多跑一次”。

陈纯(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为了便民提出了“最多跑一次”,这个是很辛苦的,从技术上要真的做到这一点的话要把数据集中起来。

解说:传统“最多跑一次”是在物理上将多部门的数据集中在一处,集中是为了高效,但是也存在互信这个前提。

陈纯:数据的集中每一个部门是不一样的。银行、海关、税务……每一个部门怎么集中?我的数据能给你,你的数据能给我吗?数据不集中怎么进行数据交换呢?要信任,我给你一个数据保证你不给我泄露。

解说:有了区块链问题就好解决。这是因为它有一个有趣的特点——分布式账簿。通俗地说,数据还分散在各部门手里,在自家的服务器数据库里,但是通过区块链技术,数据信息被同步到每个节点上,形成“块”的局部结果,各个“块”再按照时间顺序链接成最终结果。这样做的好处是——既保证数据安全、又能解决各机构之间数据交换后数据可信的问题,从而让数据价值在各个机构间传递。

陈纯:也许你真的不知道,数据不跑只有人跑,是后面的管理人员替你去跑。用区块链能让“最多跑一次”更好地使用下去。

解说:区块链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用户不仅可以查看使用自己证明材料的部门、业务、时间等信息,一旦发现相关操作存疑,可以立刻进行反馈并进行历史追溯。

陈纯:其实不可篡改、互相协作、提高信任的那些场景都是可以考虑用区块链这个技术来实现的。

解说:发展区块链数据共享,助力“最多跑一次”,将会增加办事人员效率,更为百姓生活带来实惠和好处。

(原标题《“区块链”助力“最多跑一次”?听来自浙大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怎么说》。编辑 徐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