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里200多次访华,这位韩国教授对中国的观察,鞭辟入里

30年里200多次访华,这位韩国教授对中国的观察,鞭辟入里

中国人民通过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人自豪的发展成就,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道路和中国方案的独特优势以及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作为一位研究中国问题的外国学者,亲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相关庆祝活动,更深切地感受到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这样的经历十分宝贵

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归来,许多精彩瞬间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当天的群众游行分为“建国创业”“改革开放”“伟大复兴”三个篇章,展现了中国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面貌。中国的发展是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取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

30年里200多次访华,这位韩国教授对中国的观察,鞭辟入里

李熙玉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招待会。资料图片

这些年来,我一直关注中国的发展。为拓宽韩国民众了解中国的渠道,2012年我创办了韩国成均中国研究所。在我看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一个重要时间节点。中国人民通过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人自豪的发展成就,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道路和中国方案的独特优势以及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10 月1日当晚,我在天安门广场观看了联欢活动。高科技灯光秀展示了中国欣欣向荣的发展脉络。大家载歌载舞,沉浸在这场人民的节日中。作为一位研究中国问题的外国学者,亲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相关庆祝活动,更深切地感受到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这样的经历十分宝贵。

30年里200多次访华,这位韩国教授对中国的观察,鞭辟入里

30年前,我第一次访问中国。中国带给我的最初印象,是从大连到沈阳的火车沿线上一望无际的平原和玉米地,中途睡了一觉醒来还是田野。

今年1月,我从沈阳乘高铁前往丹东,耗时不到两个小时。昔日的距离感因为中国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缩小了。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有一次在中国上海坐飞机,机场突然通知航班因上座率太低而取消。如今中国很多机场已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航空也成为中国人最普遍的交通方式之一。这些都是当年根本想象不到的。

30年里200多次访华,这位韩国教授对中国的观察,鞭辟入里

30年里200多次访华,这位韩国教授对中国的观察,鞭辟入里

30年来,我先后访问中国200余次。中国发展瞬息万变。要在学术研究领域紧跟中国前进步伐,并深入分析中国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非常不易。中国的发展奇迹绝非偶然,而是植根于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的沃土,是把握未来发展方向、出台务实措施并有效落实的综合结果。

30年里200多次访华,这位韩国教授对中国的观察,鞭辟入里

30年里200多次访华,这位韩国教授对中国的观察,鞭辟入里

中国政府有强大的顶层设计能力;制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环境保护、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我看来,这些都是中国能够不断发展的秘诀。如今的中国,有理由更自信地从一个“ 有能力国家”成为“ 有魅力国家”。总结过去经验,客观评价现今发展,通过确保内在增长潜力,强化增进民生福祉,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中国的未来更加值得期待。

(作者为韩国成均中国研究所所长李熙玉,零时差工作室记者陈尚文采访)

30年里200多次访华,这位韩国教授对中国的观察,鞭辟入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