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悲伤逆流成河》没有被标明为“首个揭露校园霸凌的电影”而《少年的你》却获得了很高的赞赏?

岁月残花


这个问题就像有些网友问的,《少年的你》和《悲伤逆流成河》有什么区别是一样的。

首先,这两部作品的区别就在于深度不同,面对的受众也不同。

《悲伤逆流成河》这部电影是由郭敬明的小说拍摄的,郭敬明这部小说出版的时候还是90后们读初中高中的时候,面对的受众是90后的学生们。虽说揭露的是校园霸凌的故事,电影拍出来的效果很悲伤,也赚了不少观众的眼泪,但是深度不够,立意太浅,观众只感受到这是学生之间的一场霸凌,没有其他深刻的体会。

而《少年的你》男女主角都是少年,但是线索却牵涉了很多成年人。小北从小被母亲抛弃,于是自己生活成了小混混;陈念母亲被人追债不敢回家,陈念一个人承受债主的讨债责骂,承受霸凌也不敢跟母亲说;魏莱的父母对她要求严格,却不知道他们的孩子是外面一套家里一套的霸凌者。孩子的遭遇跟家庭多少会有一些关系。

还有关于社会的:郑警官知道陈念被霸凌,想帮她却始终找不到证据,在陈念被魏莱三人追赶的时候他也没能及时给到帮助。在魏莱出事之后,女警官不断盘问陈念时,陈念说了这样一段话:“谁能帮我?录我视频的人吗?站着看热闹的人吗?还是那些问为什么只有你被挑上,别人就没事的人?一般人眼里报复是正常的,像我们这样一直忍耐,一直忍耐只想熬过高考的人,我们这样是有错吗?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是这样的话,你放心把你孩子生出来吗?”

《少年的你》牵涉到的人物关系和范围比起《悲伤逆流成河》更广,立意也更深刻,能够引起观众的思考,这才是一部好作品该做到的地方。

其次是演员的演技和流量

当然,凭借易烊千玺和周冬雨的流量,多少这部电影的票房就已经有保障了。但是他们的演技却给了观众更大的惊喜,特别是易烊千玺,毕竟作为00后的新生代偶像,能够把小北这样一个复杂的角色演好是很出乎大家意料的。而周冬雨自从获得金马奖影后之后,演技是被观众肯定的,这次依然不负大众期待。


所以好作品加上好演员,才是一部电影火起来的根本,缺一不可。


Collmi珂米


其实,看完电影《少年的你》之后,我就有这个疑问了。

诚然,《少年的你》剧本故事更好,演员演技更高,作品立意更深,后续影响更强;但不可否认的是,《悲伤逆流成河》的确也是一部揭露校园霸凌的电影。

或许在影片里面,没有《少年的你》那么多直面血腥暴力、阴郁黑暗的镜头,但《悲伤逆流成河》着眼于女生之间的心机手段、暗流汹涌。


这种来自于女孩子的看似不起眼的言语欺凌、流言蜚语、排挤孤立,在大人看来或许只是小打小闹,实则比拳头落在身上,比暴力所带来的的伤害和痛苦要深入得多,也久远得多。

电影结尾,易遥指着岸上的众人声声控诉,最后纵身一跃跳入河中。


有人说这个情节过于狗血,也过于夸大。但事实上,我们留意过国内的新闻就会发现,有多少孩子在遭遇校园欺凌之后心灰意冷,完全失去生的希望,选择自杀以离开这个毫无希望的世界?


还有多少孩子患上严重的抑郁症,留下伴随终生的阴影和一辈子都无法磨灭的伤痕?

甚至还有一些孩子,直接被校园欺凌折磨致死。


这样的结局,确实没有《少年的你》来得更阳光、更积极、更向上,但你完全不能否认它存在的必然性。

相对于电影来说,其实原著小说里面的校园欺凌情节更复杂、更广泛。施暴者,同时是另一个场景下的受害者;而受害者,也会成为施暴的助推者。

小说更残忍、更阴郁、更绝望。

还记得高中第一次读完原著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陷入里面走不出来。为小说主人公的遭遇感到悲哀,为欺凌的行为感到愤怒,为人物的结局感到痛苦。

因为自己上学时没有经历过这么严重的校园欺凌,我甚至一度怀疑小说情节的真实性。但后来看过一例例比这要严重得多的校园欺凌案例,我才发现小说中那些让我感到绝望的情节其实都是真实存在的。

也是通过这本书,我第一次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存在和可怕。电影上映之后,也是怀着迫不及待的心情去看了。

我也相信,一定有人是通过这部电影认识到校园欺凌的严重性的。

所以抛开其他一切的因素,单单从内容上看,我认为《悲伤逆流成河》完全担当得起“国内首部揭露校园欺凌”的电影。


路遥非远


巧了!这两个电影我都在电影院看过。

首先,总的感受是《悲伤逆流成河》是披着校园暴力的外衣在讲一个三角恋故事(只有最后一场易遥跳海的戏让我回过神来,可整部电影就只有这一段比较出彩)

《悲伤逆流成河》和《少年的你》一样,是基于原著改编成的电影。

《悲伤逆流成河》的原著其实一部狗血的青春爱情故事,对于校园霸凌的描述少之又少,更多的着眼反而是易遥的家庭以及易遥个人的遭遇,这个遭遇不只是校园霸凌,还有怀孕打胎大出血被诬陷等等。而基于这样一部小说改编的电影,加上导演是郭敬明,即使把视线放到了校园霸凌,也注定不会讨论得十分深刻。

而《少年的你》,除了主线,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编剧改得脱离原著,重点放在围绕陈念而发生的校园暴力的故事,陈念的痛苦,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校园霸凌,而且陈念和易遥不一样,她在学校基本上是没有依靠的,她只有小北这样的小混混可以依赖,他们之间的感情和易遥顾森西齐铭真的不一样,他们是依偎着对方生存,而不是什么狗血的爱情。

总之,《悲伤逆流成河》其实就是一部青春爱情片,打着中国首部探讨校园暴力青春电影的旗号,实际上跑题了。《少年的你》就一直紧扣着校园霸凌这个主题,周冬雨和易烊千玺出色的演技,把两个身份迥异的少年串联起来,一些比较雷人的台词像“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从他们口中讲出来竟然一点都不违和。《少年的你》无论从影片探讨角度,拍摄,演员表演,电影完成度,都能看出来是很用心的一部电影。

有网友说,如果《少年的你》比《悲伤逆流成河》先上映,估计郭敬明也不敢说《悲伤逆流成河》是探讨校园暴力的电影了。


冀安筛网星球


《悲伤逆流成河》豆瓣评分5.9

《少年的你》豆瓣评分8.4

一项综合的评定,也是对一部电影的充分肯定!

明星号召力是一部分但电影深度完全两码事。

悲伤的立意纯粹卖惨,完全的宣泄而没有建设性提议,正如少年的你一个剧情:陈念问女警:如果这个社会是这样的,你敢让自己的孩子出生吗?

少年的你从名义上就发现,它不是给少年看的卖惨片,是给成人看的回忆反思。

【少年】的【你】说明你已经长大成人了。而你应该怎样面对此时的少年。

犯罪年轻化的根源不在青少年,而在成人。被迫长大,小大人才是核心问题!

其实,并不否定《悲伤逆流成河》的观赏性,如果仅仅从青春剧的角度来说,这部电影成功的,但是,我们需要的是有深度,有教育意义的作品,《悲伤逆流成河》结尾确实很悲伤,也赚足了观众的眼泪,这只是悲伤不等于作品的深度,而《少年的你》虽然不太悲伤,却处处感人,让人情不自禁的悲伤,这才是有深度作品所需要的,而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有深度教育意义的电影作品,而不是用廉价的笔触博取观众的关注!


良优电影


《少年的你》标题中虽然没有“悲伤”,但却比《悲伤逆流成河》更让人动容!

《悲伤逆流成河》与《少年的你》都是讲述校园霸凌的事情,而且两部影片在题材上都差不多。那么,为什么前者的口碑不如后者呢?

演员方面

《悲伤逆流成河》中除了任敏饰演的女主角易遥演技不错外,其他的演员确实水平一般,没有什么亮点,而且几乎所有演员都不是很名气,在曝光度上就低了很多。而《少年的你》在演员的选择上,特别符合人物角色的特点,周冬雨就不用多说了,她的演技一直都是被观众认可的。易烊千玺虽然在演戏方面经验不是很多,可能多少会受到大家的质疑,但是当看到人物海报出来的一瞬间,那种完全颠覆偶像形象的造型和坚毅的眼神,再加上他身上痞帅痞帅的的气质,真的让人特别意外,他完全就是真实的电影中的人物,毫无违和感。在电影播出之后,周冬雨的演技一如既往的好,易烊千玺更是没有让人失望,甚至比预想中的还要好,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在牵引着观众的内心。所以,《悲伤逆流成河》在演员选择上与《少年的你》差距还是很大的。





剧情方面

《悲伤逆流成河》中的易遥和齐铭两人青梅竹马,一个是在关爱下长大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一个是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的不被重视的孩子,一个被众星捧月,一个被人看不起。生活背景和成长环境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即使能够成为好朋友,但是又怎么会完全的感同身受,就像易遥被人欺负而反抗时,齐铭当时是不理解她的,他不知道易遥内心真正的想法,老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她,他们注定是两个世界的人。



《少年的你》陈念作为一个好学生,本来只想好好的学习,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改变自己和母亲的生活现状,她在学校没什么朋友,或者就像她自己说的就不需要朋友。但是,被欺凌同学的坠楼改变了这一切,后来她终于拿起手机拨通了报警电话,而陈念的噩梦也从此开始。在面对校园霸凌的时候陈念毫无反抗之力,只好寻求并不熟悉的小北帮助。所以《少年的你》与《悲伤逆流成河》中最大的区别就是小北的角色,他与齐铭不同,小北虽然是个街头小混混,但是他却很善良,也能理解陈念的痛苦。而陈念外表看上去文文弱弱,内心则异常坚韧,在她毫无伤害的外表下有着一颗叛逆的心,与小北在很多想法上都一样。所以,小北的出现让整个故事迈出校园,延伸到整个社会,也让电影的格局变得更加贴近现实。




而且,《少年的你》在剧情上比《悲伤逆流成河》更让人震撼,无论是画面的拍摄手法,还是故事情节,《少年的你》更加让人印象深刻,也有许多激烈的场面,在视觉效果上更有冲击力。而《悲伤逆流成河》主要是以校园为主导故事线,更接近青春校园剧,画面也大多是比较常见的,缺少大局观。

社会方面

《悲伤逆流成河》的故事更多的是针对于校园,相关的人物也是家人和周边的人,虽然女主的遭遇很让人心疼,可始终跳不出个人角度,用一个人的主观意识来反应问题,观众没有代入感,更不会想到这些事情是否与自己有关,大家都是以旁观者的态度去看。




《少年的你》则不同,它的人物范围比较广泛,从校园到社会再到个人,完成了简单校园和复杂社会的一次对接,在格局上更加完整。电影中,加入了社会相关部门对校园霸凌的关注,反应出这不仅仅是校园问题,而是整个社会问题,呼吁大家对校园霸凌关注的同时,也让霸凌者清晰的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他们这种做法会带来很恶劣的结果。



所以说,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作品,首先最重要的是反应现实,作品必须是对现实社会最真实最深度的折射,因为这样才能更深入人心,也才能让观众感同身受。


地瓜喉咙


首先,从演员阵容来看,周冬雨和易烊千玺都是很有流量和演技的青年演员,在电影中的表现也确实更好。

第二,曾国祥是专业导演,而《悲伤逆流成河》的导演其实是作家,他们的领域不同。《少年的你》之前的撤档让不知道的人知道了,让知道的人更加好奇期待了。基于以上三个原因,《少年的你》有望将国内校园欺凌电影推向更高的水平。

第三,结局不同,一个是忍受不了,死了,选择了离开这个世界,这样或许会让一部分人共鸣,但不会让所有人共鸣。

《少年的你》是真正的若是群体在承受霸凌的同时想尽一切办法,熬过去,坚持过去。走下去,这段路是心酸、辛酸的,憋闷的气氛,想哭又不知道该怎么哭,为什么哭可能才是承受霸凌的人的心声。《少年得你》牵涉的东西比《悲伤逆流成河》多太多,个人层面有施暴者心理、受害者创伤、旁观者举措、法律层面的定罪有困难性、报复和防卫的定罪标准;社会层面 原生家庭、学校教育、社会阶层都有触及,而这些,对《悲伤逆流成河》来说太浅了。

综上,明星号召力是一部分,但电影深度完全两码事。《悲伤逆流成河》的立意有些卖惨,完全的宣泄而没有建设性提议,正如少年的你一个剧情:陈念问女警:如果这个社会是这样的,你敢让自己的孩子出生吗?《少年的你》从名义上就发现,它不是给少年看的卖惨片,是给成人看的回忆反思。【少年】的【你】说明你已经长大成人了。而你应该怎样面对此时的少年。犯罪年轻化的根源不在青少年,而在成人。被迫长大,小大人才是核心问题!

所以,看电影、拍电影都很注重内涵,要看得懂内涵,才能明白导演想表达什么,理解了,才会感同身受。


影音经典1987


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刚好这两部电影我都看过,我认为《悲伤逆流成河》比《少年的你》成绩逊色,主要原因是《少年的你》在主演方面选用了周冬雨和易烊千玺等知名大流量明星。其次,《少年的你》在故事氛围上比《悲伤逆流成河》更积极,更容易传递给影迷朋友积极的正能量。

<strong>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这两部电影,探索它们能获得成功的原因。


改编自郭敬明青春校园小说的《悲伤逆流成河》是揭露校园霸凌的现象的电影,该电影上映后取得了3.53亿票房的不错成绩,但同样题材的电影《少年的你》截止写稿前已经取得了8.84亿票房,两者相比之下,《悲伤逆流成河》确实要比《少年的你》逊色得多。

那么,同样题材的两部电影,为什么《少年的你》能够后来居上,在票房和口碑方面双双超越“前辈”《悲伤逆流成河》呢?

首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两部电影的选角问题。

我们来看看两部剧的选角。

《少年的你》在选角方面由金马影后周冬雨为影片保驾护航,超级流量明星易烊千玺担当主演,凭借两位当红明星的粉丝号召力可想而知,取得好票房也在意料之中。

再看看《悲伤逆流成河》的选角,朱丹妮,赵英博,任敏,辛云来,章若楠,这些主演谁认识?谁听说过她们?除了赵英博参加过选秀节目《快乐男声》外,其他演员全都是新兵蛋子,女主角的扮演者任敏以及章若楠更是完完全全的新人,《悲伤逆流成河》是她们的出道之作。

一部由身经百战的金马影后保驾护航,超级流量明星倾情演绎的作品,而另一部是完完全全的新人阵容出演。单从这一点上来看,一帮纯新人出演的《悲伤逆流成河》能取得3.53亿的票房成绩,可以说已经是影视圈不敢想象的奇迹,影片已经非常非常成功了。

其次,如何理性看待《悲伤逆流成河》的低分和《少年的你》的超高赞赏。

先摆结果:《悲伤逆流成河》豆瓣评分:5.9分,《少年的你》豆瓣评分:8.4分。

同样是揭露校园霸凌题材的电影,为何两部电影的评分会相差这么大呢?

第一,郭敬明的负面影响。

郭敬明一直是个争议性很大的人物,在网络上名声可以用“臭名昭著”来形容,其实仔细想想他也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儿,但这并不妨碍网友们讨厌他,连同和他有关的作品也被一同抵制了,不可否认,很多人因为郭敬明而给《悲伤逆流成河》刷了低分。

第二,演员的演技不成熟。

前面我也说了,《悲伤逆流成河》就是一帮新人演员出演的电影,连导演落落都是第一次导戏,我对她们的付出和取得辉煌成绩是持肯定态度的。但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承认她们的演技还不够成熟,在很多地方都存在着瑕疵,有待提高。而《少年的你》就不同了,周冬雨实力演技撑场,百花奖,金像奖,金马奖提名导演曾国祥执导,易烊千玺超级流量明星托底,这是《悲伤逆流成河》完全不可比拟的。

第三,影片的氛围和结局走向不同。

《少年的你》虽然也是揭露校园暴凌问题,但结局小北依然守护在她的身后。导演曾国祥在采访时谈及道:“大家都觉得有些压抑,想让大家带着一个没那么沉重的心情离开电影院,我们想表达的是虽然陈念她经历过那么多不好的事情,她还是有那颗爱心,她想要保护下一代的少年。”这是一个积极的,在遭遇暴力后依然相信善良,相信善良本身的故事。

而《悲伤逆流成河》则完全是歇斯底里的悲伤,最后路遥声嘶力竭的控诉,被逼绝望跳水等等,它在向观众传递的是浓到化不开的悲情,通过悲剧的来揭露校园霸凌的危害和影响。

一部是遭遇偏见和霸凌依然相信善良的积极乐观,一部是用巨大的悲剧来控诉霸凌的危害和影响,其实很明显的结果是,绝大数的人都愿意为积极乐观点赞,面对悲剧结尾让自己哭了一鼻子的《悲伤逆流成河》,观众的正常反应就是狠狠踩一脚,这是《悲伤逆流成河》低分的原因之一。

最后,好电影不是某个人的努力演出,而是一群人的全力推荐。

《少年的你》上映后,娱乐圈许多知名明星都为她发声力挺,马思纯为周冬雨卖力宣传,韩红为易烊千玺包场庆祝,张译甚至高评这是今年看到最棒的电影。一群明星的鼎力推荐,这些影响力可比在某个电视上打个广告强大太多了。

再看看《悲伤逆流成河》呢?除了郭敬明在媒体平台上推荐外,似乎并没有什么大腕级别的明星为它站台推荐,它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少年的你》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是有它天然的优势在里边的,它有实力派和超流量的明星加盟主演,它本身具备获得高赞的积极正能量,它取得如今的成功都在情理之中。但这不代表《悲伤逆流成河》就不好,对于一帮纯新人演出的现实题材电影,她们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真的非常不容易,它本不应该获得这么低的评分。

您说呢?

我是@娱情微观,用最独特的视角为您解读影视经典,关注我,带您发现不一样的精彩!

娱情微观


《少年的你》由香港艺人曾志伟的儿子曾国祥指导,周冬雨和四字弟弟易烊千玺主要,目前票房和口碑都获得了高评价。

同样为校园欺凌题材的电影《悲伤逆流成河》是小四导演,任敏、赵英博等主演。

真正引发共鸣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备受社会关注,10月24日四川成都某中学14岁男孩在留下两封遗书后,于14楼窗台大喊“妈妈我爱你”后,纵身跃下,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其在托付同学发送的说说中暗指校园语言暴力。因此关于校园欺凌题材的电影,正好符合观众的口味,能让观众产生共鸣,不管是《悲伤逆流成河》还是《少年的你》,当这个题材被知道是校园欺凌时,你就有了想看的欲望。

《悲伤逆流成河》中,以爱情线为主线来催生出语言暴力、校园欺凌,剧中女主虽然被欺负,却有男主守护,与现实中的校园欺凌有差距,而《少年的你》可以让我们真正感受到那些在学校经历的伤疤。

选角定位

小四的影片都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每个演员的颜值出众,俊男+靓女是标配,另外电影画面总是华丽,这一点在影片《小时代》中提现淋漓尽致。所以《悲伤逆流成河》中,虽然都是美女帅哥,但是在知名度以及演技的磨炼上远远不及四字弟弟易烊千玺和影后周冬雨,票房号召力《少年的你》更胜一筹。《少年的你》在导演、演员、编剧都优于《悲伤》。

故事情节

《悲伤》中剧情发展以爱情线为主,几位靓男靓女的关系朦胧不清,还有易遥最后跳海情节渲染不够。 而《少年的你》相比之下就更贴合生活实际,并且校园欺凌的主线足够突出,现实中教室凳子上泼墨、网络上流言蜚语的传播、埋伏在家门口的三人,都说明了陈念被欺凌之惨烈,能让人共鸣从而引发思考。

由此,《少年的你》优于《悲伤》,高赞也就顺理成章。


梁先生的小牡丹


答:《悲伤逆流成河》是讲得校园凌霸,内容也不错,但是和《少年的你》相比,为什么没有被称为首发校园凌霸,为什么赞誉也不高,在我看来有以下几点原因。

1、《悲伤逆流成河》在读者的印象中,内容片偏向青春和恋爱,大家关注度不高。

郭敬明的《悲伤逆流成河》,原本是他最开始写的小说,内容其实多偏向少年的感情。而且当时看的读者基本都是初高中生,大家春心萌动,关注更多的也是易遥和齐铭校园恋情。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普遍的认知就是,这是一本关于初恋、青春、堕胎的故事,这种题材影视方面近年来却是有点烂大街,感兴趣的人并不是很多。

另外这本书是2007年正式出版发行的,很多过去看这本小说的人,早已经成为了成熟的大人,以现在的成熟和经验,再去回忆这本小说,并没有当初的那种热忱和喜爱。

加上郭敬明之前《小时代》的浮夸,很多人就会觉得,电影版《悲伤逆流成河》肯定内容也一般,没有多少现实意义,所以大家不会去看。

而《少年的你》,很明显小说并没有电影出名,大家是因为宣传才知道了这部作品,而且他的宣传定位就是校园凌霸,大家对这个题材就非常有兴趣基础。

2、《悲伤逆流成河》深度不够,没有挖掘到了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悲伤逆流成河》中,易遥被同学误解染病,虽然和家庭环境有关,但那只是为了引出易遥生病的原因,并没有太多笔墨阐述妈妈对易遥的影响。

另外,齐铭、唐小米、顾森湘和顾森西,他们几个人的家庭环境都很正常,并没有涉及到父母对孩子关心不到位,或者教育方式有问题,进而造成欺凌事件的发生。

但是《少年的你》中,参与凌霸的主要人物,家庭环境都有点问题。

陈念母亲是个老赖,为了挣钱不管高三的女儿。小北母亲作为单亲妈妈,为了自己的幸福抛弃了小北。魏莱的妈妈,偏执的认为自己女儿优秀到无可挑剔,高人一等。

这种家庭环境,造成了陈念的忍让,小北的孤独,魏莱的变态,他们非健康性的心理,也为后面欺凌或者被欺凌埋下了伏笔。

《少年的你》中,当悲剧造成,很多同龄人会矫正自己对待同学的态度,而家长看到之后,也会反思对子女的教育问题。

而《悲伤逆流成河》只是着重校园欺凌本身,只是过多阐述同学的冷漠,没有分析与欺凌先关的人物成长背景,教育意义没有那么深刻。

3、《少年的你》演员的知名度大,宣传力度也广。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这个喧嚣的时代,一部作品的成败,离不开演员的名气和宣传的力度。《少年的你》和《悲伤逆流成河》相比,名气很明显更受一筹。

《少年的你》由周冬雨和易烊千玺主演,两人名气都挺大。周冬雨本身演技就在线,影视方便口碑都不错,所以大家认可她。

易烊千玺呢,本身就因为TFBOYS组合大火,粉丝基础庞大。加上之前《长安十二时辰》获得了一小部分认可,更多人都愿意去看他。

演员流量奠定了群众基础,再加上之前《少年的你》一波三折的上映经历,宣传方面做得也很到位,所以一经播出,一个好的风向立刻就开始蔓延,大火势在必得。

而《悲伤逆流成河》中,主演易遥、齐铭、唐小米和顾森湘和顾森西,全部都是新人,没有什么大流量。加上宣传的不到位,虽然催泪,但关注的人并不是很多。

综上,就是我觉得《悲伤逆流成河》没有被标明为“首个揭露校园凌霸的电影”,而《少年的你》却获得了高赞赏的原因。


浮光书影


我是得着,有话直说。

彼时,选秀类综艺节目《演员请就位》第一期,李成儒“如鲠在喉”的一番发言,几乎将《悲伤逆流成河》的原作者兼导演郭敬明“激怒”了。

与当年“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们才不会骂《爵迹》”比起来,郭敬明再次施展了“偷换概念”的技巧,一句“首个揭露校园霸凌的电影”,将人们说得哑口无言,仿佛,

只要反对《悲伤逆流成河》、反对郭敬明,就是默认和赞成校园霸凌现象。

对于《悲伤逆流成河》,得着没看过作家郭敬明的原著,但看过导演郭敬明的同名电影,不敢班门弄斧,更怕被吐沫星子淹没,但仅就那部电影,只记得其中男女之间的三角恋式暧昧,以及影片最后,作者为了借着女主的口强行点题顺带煽情,人为设计了那段高潮又说教的嘶吼。

《悲伤逆流成河》显然比《青春期》这类直眉瞪眼打擦边球的“青春电影”高级,却依然没有解决好将青春的暧昧恋情与校园的欺凌现象融为一体的问题,“两张皮”显然带不来震撼,这不是导演郭敬明的错,问题出在原著的三观上头。

前有《嘉年华》、《狗十三》,后有《过春天》、《阳台上》,功成名就的导演与初出茅庐的新人,都将自己的视角聚焦到“残酷的青春”这个主题。在现实主义题材大行其道的当下,残酷生活背后的希望之光,总能令观众感慨良多、收获颇丰。

论剧情的灰暗与残酷,《少年的你》比前面几部“青春片”有过之而无不及。抛开原著抄袭存疑的争议,本片不仅讲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校园霸凌故事,塑造了两个迷茫又悲怆的年轻人,更是进一步放大了一个冷漠的社会环境。

正因为人情冷漠,大家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很多没有接受正向引导的青少年,才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最终的走上了绝路。

片中有一场戏,早都看穿了真相的女警官,故意以审问的口气与陈念交谈,在这个成年人的眼里,学习好、有抱负的陈念应该“忍一忍”,只要忍过去了,她就能获得一个好前途,有的人就不会死。

是她不理解陈念吗?得着觉得,当然不是。警察们其实很清楚胡小蝶之死的前因后果,甚至男警官为了帮她违反了纪律,但是,成年人自以为是的老成,恰恰是激怒陈念的原因——他们根本不理解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争斗。在社会上闯荡久了,一些事见怪不怪,人就不自觉的麻木了,有些事,忍一忍就过去了,成年人的圆滑世故,早已潜移默化的改变了我们的身心。

女警察公事公办的态度,当然是为了破案,这就像每天都见证生离死别的医生,早已不自觉的看淡了生死。

正因为成年人的麻木,才让敏感又脆弱的陈念觉得更加无路可逃:在学校,她被欺凌却无人出手帮助,在家里,她不得不面对一个失意的母亲,即便警察和学校出手,她依然无法逃离巨大的人生旋涡。你可以说她“忍不住”,但这就是她生活的全部意义。

真实才是最能撼动人心的力量。片中,黄觉饰演的老警官向男警官问了两个问题:你小时候为什么欺负人?那你总被人欺负过吧?可见,校园霸凌这个谁都心知肚明的问题,却因为种种原因被人为的轻描淡写。

毕竟,“人长大了才学会同情”,到那个时候,我们就变得“身不由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