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政策助力VOCs治理开启千亿市场

本文援引于报告《2019年中国VOCs治理行业研究报告》,首发于头豹科技创新网(www.leadleo.com)。

头豹科技创新网内容覆盖全、深入垂直领域,报告每日更新;政策图录、数据工具助您轻松了解市场动态;智能关键词轻松搜索,直奔热点内容。

客服邮箱:[email protected] 您可进行邮件咨询。

全文字数:2426字,精读时间:5分钟

大气污染严重带动VOCs治理行业迅速发展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但由于其具有成分复杂、排放源广、难以监测的特点,目前中国仍未能进行有效管理。在民众环保意识加强、政府坚持可持续发展宏观战略,以及相关VOCs治理政策大力扶持等因素的驱动下,企业VOCs治理需求将逐步释放,业内本土企业有望持续提升研发工艺及设备,淘汰落后企业,中国VOCs治理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未来几年VOCs治理市场将迎来爆发性发展。

环保政策助力VOCs治理开启千亿市场

VOCs治理行业定义及主要治理方式介绍

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是组成成分复杂的挥发性有机物,具有活性强、物理属性易变、易扩散等特点,属于大气污染物之一,可对人类及环境带来巨大危害。目前已检测出的VOCs多达300余种,在不同条件下可引发不同类型的大气污染,如在光化学反应下会产生光化学烟雾。大量VOCs会向二次有机颗粒物转化,形成PM2.5,导致雾霾产生。

VOCs治理是指对VOCs产生到排放进行治理。VOCs治理方式可从源头控制、过程控制及末端处理进行,目前中国企业主要在产品生产后再进行VOCs治理,即末端处理。末端处理涵括回收和摧毁两大技术,这两类技术的主流工艺各涵括四种方法,回收技术包括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及膜分离法;摧毁技术包括燃烧法、生物降解法、光催化法及等离子法。

环保政策助力VOCs治理开启千亿市场

中国VOCs治理行业产业链分析

中国VOCs治理行业上游参与主体为提供VOCs治理原料、技术及设备的厂商,中游参与主体为VOCs治理企业,下游参与主体为提供VOCs服务方案的企业。下游企业针对各需求行业提供相应的VOCs治理方案措施,以达到需求企业的环保排放标准。

环保政策助力VOCs治理开启千亿市场

上游:

VOCs治理行业产业链上游参与主体为提供单个产品设备或零部件的生产制造商、VOCs治理原料厂商及VOCs治理技术科研机构。由于VOCs成分复杂、化学性质各异,各行业排放出的VOCs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单一的治理技术及设备不能满足所有行业需求。因此,上游企业针对中游行业的治理工程设计需求针对性进行相应研发及生产,治理工程设备具有定制性和行业垂直性。

中游:

行业中游由VOCs整体治理设备销售企业及治理工程设计企业组成,其中VOCs治理工程需要针对企业特定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不同的行业治理工程设计路线不同,同一行业中不同工序需求的工程设计路线也存在差异,甚至VOCs的浓度、排放有机物物质的不同所需的治理工程设计路线也都不一样,治理工程设计呈现出较强的定制性。

中国目前从事VOCs治理企业约200至300家,其中约一半以上的企业主营除尘、脱硫、脱硝等治理业务,且同时兼顾经营VOCs治理业务。随着中国政府对于VOCs治理日益重视,环保要求日趋严苛,需求端石化、涂装、造纸等行业的VOCs排放治理标准将逐步完善,有望推动本土企业治理工艺、工程设计能力进一步发展,以满足日趋增长的VOCs治理需求。

下游:

行业下游参与主体是VOCs服务方案提供商,为石化、造纸、服装生产、化工等行业内的企业提供VOCs治理服务,服务主要包括VOCs各项工程的项目承包、经销、运营等。需求端企业里石油、化工行业企业约占需求企业总数的40%,涂装企业约占需求企业总数的20%,食品加工和印刷企业约占需求企业总数的5%。

中国VOCs治理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在中国VOCs治理政策不断出台,相应排放标准体系逐步完善,以及企业排污需求不断增加等因素的推动下,中国VOCs治理行业在近五年来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以25.3%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从2014年84.6亿元增长至2018年208.4亿元。随着中国政府继续提高VOCs治理重视程度,未来VOCs治理设备有望继续升级、治理技术持续提升,VOCs治理行业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环保政策助力VOCs治理开启千亿市场

中国VOCs治理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 VOCs治理相关政策逐步完善,为行业发展提供动力

VOCs治理行业相关政策缺失及生态破坏日益加剧令中国政府于2011年开始重视VOCs行业标准的制定与政策实行情况。由于VOCs废气治理属于大气污染治理的一部分,因此VOCs相关政策以《大气污染防治法》为基础,但相较于其他大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VOCs成分复杂、种类繁多,且VOCs排放源广泛、监测不易,因此中国政府通过技术政策和管理条例两方面共同指导规范行业发展,通过施行行业VOCs污染控制指南及VOCs排污收费制度对企业进行技术规范与排放标准设定。

· VOCs排放量巨大,减排需求带动VOCs行业成长

欧美已经经历几十年VOCs治理历程,由于欧美工业化进程较中国早,欧美VOCs治理市场发展更为成熟。因此,欧美VOCs治理市场发展轨迹可以借鉴。

如1990-2005年美国的VOCs减排量总计约为排放量55%,欧盟范围内VOCs在过去20年内消减约40%-50%。中国"十三五"期间的VOCs削减目标为10%,国际经验表明中国在VOCs治理领域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中国在"十三五"期间将VOCs纳入重点控制对象,VOCs减排需求将带动行业进一步发展。

环保政策助力VOCs治理开启千亿市场

中国VOCs治理行业发展趋势

· 环保标准趋严,VOCs治理需求增加,带动业内企业盈利水平增加

随着VOCs治理相关政策标准陆续出台,VOCs治理行业的行业标准将更加清晰,同时相关技术标准、法律法规的颁布将为VOCs治理行业提供有效技术指引,引导VOCs治理行业良性发展。此外,由于环保标准不断提升,需求企业对于VOCs治理技术及设备需求增加,VOCs治理市场需求被进一步释放,将带动业内企业盈利水平增加。

· 本土企业优胜劣汰,行业集中度提升

本土VOCs治理市场需求旺盛,将促使VOCs治理行业技术水平快速发展。本土优质企业将持续提升技术研发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理念,本土优质企业的崛起将逐渐淘汰技术落后、管理不佳的企业,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随着VOCs治理行业景气度提升,本土企业研发团队开始研发和推广自主创新技术。例如针对工业废气VOCs的治理,本土企业开发出不同的治理工艺,例如生物治理技术及焚烧技术。此外,一些新的治理技术,如光催化技术、低温等离子技术也在逐步完善。本土领先企业对于新技术及设备的使用将淘汰不具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未来市场竞争力弱的企业将被兼并重组,拥有核心技术企业将逐渐崛起。

深度见解

由于VOCs治理难度大,治理技术及设备众多,下游需求应用领域需求多样化,因此本土VOCs治理市场呈现企业数量众多、集中度低、规模较小、水平参差不齐、市场化程度低的特点。在中国坚持可持续发展宏观战略,叠加日渐重视大气污染的大背景下,VOCs治理行业将会迅速发展,本土企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