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女孩口述:非洲唯一黃種人島國,彩禮兩頭奶牛起步!

本地女孩口述:非洲唯一黃種人島國,彩禮兩頭奶牛起步!

愛美麗在廣州的時候。供圖/愛美麗

親愛的讀者們,大家好,你們喜愛的愛美麗Amelie又與大家見面了!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來自非洲的一個島國馬達加斯加,曾經在廣州留學四年,並且我會基本的中文交流。過去三個多月,在「非洲真實故事」平臺分享了許多馬達加斯加的故事,已經超過了300萬的閱w讀量,受到許多讀者的歡迎。

上次我寫了一篇關於馬國的童年生活的文章,又再一次獲得了#青雲計劃#,這再一次受到鼓勵。在我們的「非洲真實故事讀者群」,有不少朋友留言,希望瞭解我們馬國的婚俗嫁娶。所以呢,今天要分享讀者們分享的是關於馬達加斯加婚禮中的習俗文化故事。

本地女孩口述:非洲唯一黃種人島國,彩禮兩頭奶牛起步!

很久以前的宗教式樣的婚姻,這代表著馬國的歷史和傳統。供圖/愛美麗

01 在婚禮上,新婚夫婦就像是“貨品”一樣,被“討價還價”。

很久以前,馬達加斯加人結婚與現在是非常截然不同的。當時只有一種樣式,非常地傳統。

婚禮慶祝日被稱為“Vody ondry”,因為男家人給出的禮物或彩禮也被稱為“Vody ondry”(意思是綿羊的臀部)。因為在馬國,將牲畜的腚交給某人是一種尊重的標誌,那是因為據說它是動物身體上最美味的部分。

關於結婚這方面,我覺得跟中國人結婚還是有些相似的,也就是兩個家庭必須在“Vody Ondry”的價值上找到一個雙方都滿意的數值。在這方面,新婚夫婦在結婚那天還會沿襲很多習俗。

那一天真的很有意思,因為它就像市場上的討價還價。這兩個家庭中分別出一位代表,叫“Mpikabary”。這兩個人用馬達加斯加的話來說,就是你一言我一語來回討論,聽他們的談話真的很有趣!

例如,來自新娘家庭的那個人會說“她有漂亮的牙齒,仍然非常年輕,所以你必須給更多的奶牛或彩禮”,或說“這樣太虧了孃家了,他們可不是供不起女兒,你們這樣難道要人家父母白給女兒嗎?”。來自新郎家庭的那個人會回答說:“我們的男孩也很年輕,也很帥,還做了很多好事,所以你應該感到幸運,因為他選擇了你家女兒”。

他們會在那裡辯論,直到新娘的父母接受他們的倡議。最最有趣的是,有時他們當天甚至沒有“搶到”新娘,這會被認為是一個很大的羞恥。有時,新娘的家人也要求他們在那裡等一整天或在幾天甚至幾個月後再返回。

幸運的是,現今的夫婦已經不再會碰到這樣的事了,他們先是做男女朋友,通常情況下,他們已經在大日子之前就講定了“Vody ondry”的價值,因此不再“討價還價”。只是在當天履行下傳統的流程,意思意思做做“Vody ondry”,也就是一兩個小時的工夫。

本地女孩口述:非洲唯一黃種人島國,彩禮兩頭奶牛起步!

受到歐洲影響之後兩個年輕人的結婚照片。供圖/愛美麗

現今,我很少看到新娘在她的“Vody ondry”(或稱陪嫁)中帶來什麼,因為那些變得越來越不重要;我也沒有見過一個男家在那天給出許多現金。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會拿出不同幣種的錢各一張表示表示。

我覺得非常的失落,因為原來那個樣子才是真正傳統的馬達加斯加式結婚。西方的影響在我們的傳統中仍在逐日加增,隨之而來,即使是馬達加斯加結婚的服裝和禮儀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到如今,宗教式樣的婚禮成為新人們最重要的一天。

本地女孩口述:非洲唯一黃種人島國,彩禮兩頭奶牛起步!

這是Merina部落在“Vody ondry”那天傳統服裝。供圖/愛美麗

02 彩禮錢是兩頭奶牛起步,具體多少頭,那要看新娘多漂亮了。

老人們說,大部分時間是男家的父母為他們的兒子選擇他們認為完美的妻子,所以他們直接與女孩的父母交談。有時候,又是女家的父母將他們女兒的手交給他們認為完美的父母。我想,這和中國家庭很相似。

年輕人不允許自己有男朋友或女朋友。這兩家父母必須討論男家的父母在慶祝日應該給女家父母多少彩禮。一般男家人至少向對方家庭提供2頭奶牛。同時,奶牛的數量取決於女孩兒的美麗、年齡,以及她是否已經與其他人有過在一起的經歷。有的時候,他們甚至願意給女方20頭奶牛。

本地女孩口述:非洲唯一黃種人島國,彩禮兩頭奶牛起步!

Koba:用米粉和花生醬加糖製成的馬達加斯加傳統蛋糕。供圖/愛美麗

新郎的父母會提前幾天通知新娘的家人什麼時候他們來接女孩,新娘家屬負責慶祝的費用,它被視為他們對女兒的最後義務。直到現在,這個重要日子的定義並沒有改變,只是現在“牛”變成了錢。男方也負責給戒指。在此之前,新娘必須要帶一個紅色的行李箱,把她所有孃家的衣服都帶在身邊。在傳統變得不那麼重要之後,女孩家要陪嫁一張床和椅子。

我父母結婚那陣子,那是80年代和90年代的時候,“Vody ondry”已經作為尊重傳統的一個象徵,男方只將每張幣值不同的現金放在信封中,由女婿給到岳父。我聽說只有我所在地區的一些村莊仍然遵行著女孩為她的新家庭帶來床鋪的傳統。除此之外,兩家人會邀請全家人和朋友一起來慶祝。新娘的家人首先會讓家裡所有單身女孩出來,讓新郎選出自己的那位新娘,即使他已經知道是哪一個。新郎必須買通隱藏新娘子的兄弟禮物,這是未來姐夫和小舅子關係融合的一種表示。

本地女孩口述:非洲唯一黃種人島國,彩禮兩頭奶牛起步!

這是我朋友婚禮慶祝日現場,在女孩家的場地上操辦的,主題顏色是紅和白色。供圖/愛美麗

03 男人制定的婚姻規則:妻子在兩年內不能回孃家。

時至今日,婚姻的規則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根據歷史學家的說法,婚後的頭二年,女性必須留在夫家。如果她想要拿掉一半的財產,而她的父母又沒有辦法償還彩禮的話,在那個期限之前,她不允許帶回任何東西,除了她自己的衣服。

很不幸的是,有一些女性的家庭利用這個情況,他們強迫女兒在兩年後回家。他們只是對彩禮感興趣。還有,如果妻子離開家庭回到父母身邊,丈夫可能還會再次給孃家母牛來取悅妻子回來。當然,多少頭牛,就要看那女孩的意思了。

它被稱為“避諱”。現在可好,這種情形已不再被允許,也因為“Vody ondry”不再像以前那樣被重視了。如今,我們在市政廳的教堂結婚,結婚兩年後也不允許離開你的法定丈夫。(這個不涉及討論離婚的範疇)

本地女孩口述:非洲唯一黃種人島國,彩禮兩頭奶牛起步!

左邊站著的男士(Mpikabary)代表男方的家庭; 坐著的男士代表女方家人。供圖/愛美麗

歷史學家解釋說,之前在馬達加斯加,沒有關於婚姻的規則。而是一代又一代的社會變遷和傳統,賦予了一些關於婚姻的規則。男人們是制定規則的人,他們也是如此“幸運”。以前這些人有權擁有許多妻子,社會給予每位妻子起了不同的名稱。 “Vady”是指妻子或丈夫,但在這裡我們談論的是妻子。例如,有“Vady be”(大妻子,或第一任妻子); “Vady kely”是他的最後一個妻子; “Vady an'efitra”是他的妻子在另一個城市等等......

有些成語例如“不要悲傷得像既不忠實又只有少量米飯的男人一樣”,或者“為在塔那那利佛的Vady kely所擁有的東西感到驕傲”。1881年,皇后Ranavalona 二世基於宗教融合之後定了一些具體的關於婚姻的規則。例如:不再允許不忠;沒有結婚的兩個人同居會受到懲罰; 一對夫婦只允許在對方犯了通姦等情況下分開,他們也必須去政府相關部門宣告等。這些限制卻賦予了神聖的婚姻以尊重。

本地女孩口述:非洲唯一黃種人島國,彩禮兩頭奶牛起步!

圖中父親正在代表女兒(紅色)發言;兩位站著的女孩是新人家庭中的近親,一般都是尚未結婚的女孩,她們現身

04 不同的宗教信仰之間,結婚是不被允許的。

在教會舉行婚禮是在1884年才開始的。從那時開始,結婚由三個步驟組成:“Vodi ondry”(婚禮慶祝日),“Soratra”(市長/官方的見證)和在教堂裡“Fanamasianana”(慶祝活動)。直到現在,這些規則仍然是這樣的。

就個人而言,我更喜歡“Vody ondry”的古老傳統。現今,它也變得更像是一個訂婚派對。新郎會給女孩一個戒指,他用一束鮮花將戒指藏在其間,他們用的是塑料花,因為新娘的父母會保留著它們。這個儀式他們仍然在用,也仍然會有“Mpikabary”。慶祝活動一般只持續最多2個小時,大部分的時間需要安排由市長祝福的婚禮,因為這天的時間夫婦們早就預定下了。

本地女孩口述:非洲唯一黃種人島國,彩禮兩頭奶牛起步!

女孩要在花束中找到戒指。供圖/愛美麗

如今,最大的問題是關於在教會的慶祝活動,因為它變得越來越重要。我看到很多夫妻沒有在教堂裡結婚,除了像我的父母,他們真正選擇了新法律下的宗教信仰會去教堂。實際上,在馬達加斯加有很多種宗教信仰。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告訴他們的後代不要離開自己的宗教,當地的規則也是女孩必須遵循男人的宗教信仰。

這也就是為什麼即使在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之間,也較難結成連理(天主教和新教都是基督教,在一些禮儀和宗教表達上略有差異)。但最難的婚姻是一個天主教徒或新教徒與來自一個非常不同的信仰之間的結合。大多數時候,父母不希望他們的女兒遵循男方。宗教在我國仍然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話題。

好了,馬達加斯加的婚慶文化故事就介紹到這裡,你覺得這種婚禮習俗,與中國有什麼不同呢?歡迎你與我交流吧!今後,我會不定期撰寫馬達加斯加的歷史、文化、旅遊等故事。如果你有興趣與我更多的交流,可以私信獲得我的微信,進入讀者群。(完)

  • 編譯:張琦華
  • 作者:愛美麗(Amelie) 馬達加斯加女孩,5歲開始學習法語、英語,憑藉自身努力在2014年來到中國廣州留學,並獲得了華南理工大學的國際經濟學學士。同時學習漢語,會基本漢語交流,在華南理工攻讀了國際經濟學學士。目前正努力存錢到歐洲留學。現為“旅行創造家影響力夥伴”簽約作者。

本地女孩口述:非洲唯一黃種人島國,彩禮兩頭奶牛起步!

非洲疣豬一家子。遊豬生態/供圖

一帶一路·數字非洲真實故事

「非洲真實故事」是遊豬生態運營的一個數字向善創新項目。

我們邀請到有意思的非洲本地人,留學中國的非洲青年人,在非洲工作的中國人,由他們講述、寫作、創作自己的故事。通過數字化驅動,我們會看到一個更加接地氣、全面、細節的真實非洲。

目前,閱讀量排名前三的文章如下:

(256萬)

(52萬)

(50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