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說一種最有家鄉特色的農作物,要一聽名字就能想到是哪裡的那種?

山藥君


河陰石榴,河南省滎陽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河陰石榴原名安石榴(也叫塗林石榴),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河陰石榴果面著色好、具有籽粒大、無核軟渣等獨特的品種優勢。河陰石榴栽植源於漢代,在古河陰縣(今廣武、高村)栽植的這種軟籽石榴又名河陰石榴。

河陰石榴具有籽粒大、色紫紅、甜味濃、無核軟渣等獨特的品種優勢,吃時甜汁欲滴,滿腮生津;又因石榴花果並麗、籽豐,被喻為繁榮和豐產之佳兆。河陰石榴果面著色好,果個大,核特軟,含糖量較高,品質高。

河南省滎陽市北部邙嶺區域土壤質地以及優越的自然生態條件,是生產優質的河陰石榴的必要條件,土壤肥沃,有黃河之水,加之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該地區生產的河陰石榴,表現為果面著色好,果個大,核特軟,含糖量較高,品質高。

當今河陰石榴的由來:

河陰石榴栽培始於漢,盛於唐,從唐至明清備受歷代王朝青睞,一直被列為貢品。

元朝農學家王禎皇慶二年(1313年)編撰的農業科學名著《農書》(中國農業大學圖書館收藏製作)稱:石榴“以中原河陰者最佳。”

明朝李時珍編著的《本草綱目》(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1957年4月出版)雲:“漢張騫出使西域得塗林安石榴國榴種以歸,故名,”又云:“河陰石榴名三十八者,其中只有三十八子也。”

《河陰縣誌》雲:“河陰石榴名三十八子蓋一房。”“渣殊軟子稀而大且甘。”“土產石榴,自古著名。”

從唐朝開始,河陰石榴作為“皇室貢品”特供京城。中原大地給了它得天獨厚的天賦條件。

當今的河陰石榴它的另一份基因來源於突尼斯,1986年,6棵突尼斯石榴樹苗,作為突尼斯與中國建交20週年的國寶級禮物帶入中國,定居於河陰石榴基地。

兩份宮廷級別的品種,經過16年的精心培養、改良、優選,最終誕生了最新的河陰石榴品種,有人稱她為河陰石榴,也有人稱她為突尼斯軟籽石榴。

河陰6軟籽石榴這輩子真的要吃一次, 吃石榴不吐石榴籽的感覺還是很奇妙的。







小蔥拌豆腐丶


家鄉最有特色的農作物,就是土特產了。我老家最有名的就是竹蓀,我的家鄉在蜀南竹海,楠竹為主的各類竹子漫山遍野,竹林裡面生長一種非常漂亮且好吃的真菌“竹蓀”。竹蓀每年夏天在竹林裡面自然生長,長出的時候頭頂黑帽,身穿雪白色長裙,宛若仙子。很遠就能聞到一股濃濃的清香味。採回家及時曬乾,保存好泡開燉雞湯,是富含氨基酸的人間美味。野生竹蓀數量不多,現在已經發展為人工種植為主,在天然的竹林裡面種植竹蓀,各種條件相互適應,種出來的產品跟野生竹蓀質量相差無幾。已發展為老家農民發家致富的經濟作物,產量逐漸增大,遠銷海外。








竹鄉四哥


紅富士蘋果
我得家鄉在山西運城市臨猗縣
是全國蘋果生產二十強縣。有70萬畝紅富士蘋果樹,臨猗蘋果品種以紅富士為主、嘎啦、花冠等早中熟品種為輔,生產的蘋果個大、汁多、甜脆、爽口。

臨猗果業出口勢頭強勁。臨猗縣被確定為“省級農產品出口平臺”的政策支持,積極在“大運城”建設和“一區五帶”發展佈局中找準定位、主動作為,大力發展出口創匯農業,推動全縣果品出口走在前列,年出口量在20萬噸左右。
臨猗縣政府也充分利用“互聯網+果業”,積極開展果業互聯網示範基地建設,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網絡對接平臺,確保互聯網與農業的融合發展。整合現代農業產業項目,以果園為平臺,實現第一產業和二、三產業的有機融合,實現了果農生產收入和經營收入疊加、就業收入和創業收入疊加、季節性收入和常年性收入疊加,保障果農收入“四季不斷”。


喵夫人


馬龍蘋果。它於1954年從外地引進試種,取得成功,從此結束了“楊梅當水果的時代” 。說起它很多人都不陌生,它不僅是馬龍的特產,還是雲南省曲靖市馬龍縣的農產品地理標誌。主要分佈在馬龍通泉鎮、王家莊、月望鄉、馬過河鎮、舊縣鎮、馬鳴鄉、大莊鄉、拿張鎮8個鄉鎮。

它分為早熟型和晚熟型,因其長相偏圓,不夠端正,又得名歪蘋果。果皮顏色鮮紅,果肉淡黃細膩,含糖量高,香味濃,不僅口味好,還營養豐富。它在的味道在中國以及世界之所以有這麼高的評價,跟這裡的氣候、地勢息息相關。首先它氣候屬低緯度高原季風性,年風多西南風,冬夏乾旱,春秋溼潤,季節又幹溼分明,夏無酷暑,冬無嚴寒,且日照時間長。其次,地勢傾斜,呈階梯式下降。世界農業組織認為適宜蘋果樹生長的海拔高度為1800~2400。而馬龍最高海拔有2499.4,最低海拔1772,平均海拔高度就是2135.7。除此之外,土壤ph值是5.5~7.0,微酸性。這種土壤疏鬆、透氣性、排水性非常好。正是馬龍此特殊地理環境,造就了馬龍歪蘋果。每年自入秋以來,果園都會有大批遊客擁至。




鹹魚小廚


家鄉有名的農作物,就是我們家鄉的磨盤柿了。柿子分很多種,有天心.牛心.火柿磨盤柿等。

每年,到了柿子成熟的時候,就有人好些人來村裡收購。他們來到我們村後,吃住都在這兒,那時候,村裡就會有很多賣飯的小攤位,他們自己再搭建個臨時住所,好在那時還不算冷。所以,他們的吃住都能解決,就安心的,在我們村收購柿子,收購滿一大卡車,就及時拉走。收購一車,就發走一車。那時,村裡也會非常的熱鬧。

他們要在我們村裡,待上一個多月,直到把村裡的柿子收購的差不多了,才會離開。所以,我覺得要說家鄉出名的農作物,那就是柿子了。

(家鄉的磨盤柿)





小莫的農村事


家鄉有名的農作物,就是我們家鄉的磨盤柿了。柿子分很多種,有天心.牛心.火柿磨盤柿等。

每年,到了柿子成熟的時候,就有人好些人來村裡收購。他們來到我們村後,吃住都在這兒,那時候,村裡就會有很多賣飯的小攤位,他們自己再搭建個臨時住所,好在那時還不算冷。所以,他們的吃住都能解決,就安心的,在我們村收購柿子,收購滿一大卡車,就及時拉走。收購一車,就發走一車。那時,村裡也會非常的熱鬧。

他們要在我們村裡,待上一個多月,直到把村裡的柿子收購的差不多了,才會離開。所以,我覺得要說家鄉出名的農作物,那就是柿子了。

(家鄉的磨盤柿)



趙杏愛


蘭州拉麵

今天想來跟大家嘮嘮蘭州牛肉麵和蘭州拉麵的區別:

在蘭州只有蘭州牛肉麵,沒有蘭州拉麵這東西,蘭州牛肉麵主要講究的是湯,牛骨頭熬的湯,味鮮,香,面也很地道。(具體百度牛肉麵),瞭解清楚什麼是牛肉麵。

在外地你們吃的蘭州拉麵百分之九十九的都是青海人開的,他們打著蘭州拉麵的旗號開的蘭州拉麵館。

因為中國商標法規定,帶有地域名字的產品不能申請專利,所以沒辦法,就跟沙縣小吃,杭州小籠包,你們敢說都是沙縣人,杭州人開的嗎?蘭州拉麵和蘭州牛肉麵在嚴格意義上來說不是一個東西。

蘭州牛肉麵講究:

一清(湯清)、二白(蘿蔔白)、三紅(辣椒油紅)

四綠(香菜、蒜苗綠)、五黃(麵條黃亮)

鮮美的高湯,勁道的麵條,

撒上香菜蒜苗、一把蘿蔔,再加一勺辣油,

一碗香噴噴的蘭州牛肉麵擺在眼前!

好不好吃全憑師傅:

客人下單後,拉麵師傅只用數下就將麵糰拉成相應粗細的麵條,甩手一飛,面就進了一口熱騰騰的大湯鍋;配面的師傅看火候剛好,將煮好的面迅速撈出放入大碗中,再加數勺蘿蔔片牛肉湯,一勺蒜苗,一勺牛肉丁,吃辣的話補上一勺辣油。

客人能透過窗看見做面的全過程,一碗麵,從麵糰到冒著熱氣放在客人眼前只要幾分鐘。

在外地蘭州拉麵注重的是這個“面”字,而在蘭州大家注重的不是面而是這碗“湯”,湯做的好與壞是蘭州人評價這家牛肉麵店的最基本的標準。

蘭州的牛肉麵湯都是用牛骨頭熬製的,一般都是從早上熬好,到了下午兩三點湯就賣完了,所以在蘭州,很多正宗的牛肉麵館下午是不營業的。

而在外地,那些拉麵館的湯都是醬油味精調製的,可以賣一整天,味道肯定和蘭州本地賣的牛肉麵不一樣了。

蘭州牛肉麵在蘭州的隨便哪一家牛肉麵館都味道挺好的,原因之一:原料,牛肉,牛骨頭,面,蓬灰,調料,黃河水;原因之二:做法,也就是說的工藝流程,煮肉、熬骨頭湯、下配料、和麵、醒面等一系列複雜的製作過程。

這樣,才能給食客端上一碗熱氣騰騰,肉香撲鼻的蘭州牛肉麵。


婚匠網


 在我們小縣城裡最有名的就是威寧土豆(威寧洋芋)威寧洋芋塊大、產量高、品質優、退化慢、口感好,幹物質含量高、耐運輸、耐貯藏,產量和質量在全國均處於一流水平。威寧洋芋含有豐富的澱粉、蛋白質、維生素C和多種氨基酸,營養豐富,具有美容功效。

  據傳,明朝時威寧就開始種洋芋。由於特殊的土壤等自然條件,威寧洋芋產量大質量好遠近聞名,種植面積40多萬畝,佔全縣農作物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年產量4億多公斤,產值約1000多萬元,有“洋芋之鄉”的美稱。

近年來,威寧的燒洋芋,油烙洋芋,麻辣洋芋,乾煸土豆絲,洋芋飯等等小有名氣,令人垂誕。且看縣城的街道,到處都可以看到洋芋的影子。

一夜市,溫馨的紅燈下,烙洋芋的油鍋發出“吱吱”的聲響,女攤主殷勤地招呼著客人……她用短柄小刀豎著切出厚薄均勻的洋芋片,放到平底鐵鍋上,加上油鹽翻烙——這時,洋芋特有的芳香已溢滿四座。客人再蘸上辣椒粉、花椒粉、味精等佐料。吃起來真的是津津有味。

  











農夫談鄉村


在我們這,說到地方特產,你可能會想到杉洋村麥芽糖,溪邊村的年糕,西洋村的焙酥花生。但你知道我們的李柰幹盛產於哪個村嗎?


在我還很小的時候,每逢李柰收穫的季節,就常聽村裡的大人們閒聊時說到:“某某時間又得去西洋村幫某個親朋好友洗李柰,製作李柰幹了”。那時的我還不知道西洋村在哪,只是心想應該不遠,但那裡肯定有好多李柰吃。


後來,等我長大些,可以長途行走了。爸爸一次帶著我翻山越嶺走了一條近道去了西洋村,原來我的姑姑就嫁在這裡,他是去幫姑姑家修菇蓬的。在我們快到西洋村的沿路山田間,我看見許多的李柰樹,那樹梢上的一顆顆油奈被太陽曬到發黃,那一顆顆紅到發紫的李子更是壓彎了樹腰。那時膽小的我,除了不停的咽口水,不敢偷摘一顆。



到了村子裡,我見到了好多人家門前屋後都曬著李柰,本是一個個掛在樹上的光亮鮮嫩果子,這會兒已是縮水皺黃。爸爸看我的眼睛一直盯著那些曬盤上的果子,就偷偷問我想不想試吃一下,我點了點頭。於是他便伸手抓了一個給我,看著那不太美的成色,我略帶遲疑的咬了一口,驚喜的發現這口感並不輸給鮮果子,它變得更有嚼勁了,而且酸甜味也更讓人喜歡了。

幾天後,菇蓬修好了,我們也得回去了,但卻碰上了颱風天,姑姑在我們臨走前給我一袋曬制好的李幹。當我們到了前無屋.後無店的半途中,颱風開始施虐,爸爸一手牽著我,一手拿著雨傘,頂著狂風暴雨往前走,而我則緊緊的拽著那袋李幹,對失去它的恐懼感遠遠大於自身安危。特別要指出我現在戶口己不農村,但那裡是我老家,將來也必定回到那裡(童年最美好的地方)。廣大網友盡情討論,謝謝大家。


美麗哥城鄉生活


洋縣槐樹關的紅薯,保留了幾百年前的老品種,口感甜面,細膩,含粉率高,常吃有抗病健身作用,如果你來洋縣不吃槐樹關的紅薯,就等於沒來過洋縣,另外槐樹關的紅薯還是過年時拿到城市裡送禮的最佳禮品,過年是城裡人能吃上槐樹關的紅薯那是很有面子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